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001]

合集下载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摘要:1.华罗庚:自学成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2.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者3.祖冲之:圆周率的计算者4.刘洪:中国数学史上的泰斗5.吴文俊:计算机数学的奠基人正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数学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他们的成就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华罗庚(1910-1985)是中国现代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家的楷模”。

他出生于湖南,自学成才,后来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

华罗庚的主要贡献在代数、数论、组合数学等领域。

他创立了“华罗庚五元组”和“华罗庚三角”等数学概念,享誉世界。

陈景润(1933-1996)是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的贡献主要在数论领域。

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的一个著名未解问题,陈景润在1966 年成功证明了这个猜想,使他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祖冲之(429-500)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计算圆周率。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使用割圆法,将圆周率的精确度推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个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刘洪(149-210)是中国东汉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他创立了“刘洪算法”,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位泰斗级人物。

吴文俊(1919-2010)是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的贡献主要在计算机数学领域。

他创立了吴文俊算法,是计算机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吴文俊的工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了中国数学家的智慧和成就。

古今中国的数学家故事

古今中国的数学家故事

古今中国的数学家故事前言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数,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九章算术,再到宋元时期的数学繁荣,中国数学家们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成就。

古代数学家1. 商高商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活动于春秋战国时期。

他提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并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为后世数学家研究勾股定理奠定了基础。

2. 欧几里得欧几里得(Euclid)是古希腊数学家,生活在大约公元前300年。

他是中国古代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翻译并传入中国的数学著作之一,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刘徽刘徽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他首次提出了求圆周率的算法,并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在世界上领先了近一千年。

近现代数学家1. 陈省身陈省身是中国现代数学家,被誉为“现代几何学之父”。

他创立了陈氏定理,为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他还培养了大批优秀数学家,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

2. 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擅长数论和应用数学。

他创立了华氏定理,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华罗庚还积极参与数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陈景润陈景润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主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对于所有充分大的偶数都成立,这一成果震惊了世界数学界。

总结中国数学家们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的故事和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于数学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几位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让更多人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希望这份文档能为您带来收获,如有疑问,请随时提问。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摘要:
1.华罗庚:自学成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
2.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的优秀贡献者
3.毕达哥拉斯:揭示数学与哲学之美
4.祖冲之:圆周率的精确计算者
5.刘洪: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代表
正文: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丰富多彩,他们的成就不仅对我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数学家的事迹。

首先,华罗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他出生于湖南,家境贫寒,但他酷爱数学,通过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组合数学、数论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接下来是陈景润,他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有着优秀的贡献。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的一个著名难题,陈景润在这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为我国的数学研究争光。

再来是毕达哥拉斯,他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揭示了数学与哲学之美,研究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他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他精确计算了圆周率,成为当时
世界上最准确的圆周率数值。

祖冲之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最后是刘洪,他是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代表。

刘洪生活在东晋时期,他对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均有独到的研究。

他的著作《海岛算经》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总之,这些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的成就展现了我国数学研究的辉煌历史。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杨辉(公元1238年-公元1298年):杨辉是中国元代著名
数学家,他以其发现的杨辉三角而闻名。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其中每个数字是由上方两个数字相加得出的。

杨辉的杨辉三角在组合数学和概率论中有广泛应用。

2. 程大位(1628年-1696年):程大位是中国明朝末年和清朝
初年的数学家,他被誉为中国代数学的先驱。

程大位的代表作品是《程大位开宗明义几何学》,这本书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与中国传统思维相结合,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学理论,对中国数学影响深远。

3. 华罗庚(1910年-1985年):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
人之一,被尊称为“中国数学之父”。

他在数论和代数几何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解决了古老数论问题“哥德巴赫
猜想”的一部分。

华罗庚还一直致力于培养年轻数学家的能力,并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上只是中国著名数学家的一些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而令人钦佩的贡献,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1.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

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x2+ax=A(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

(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2.朱世杰(公元1300年前后),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

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

《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

《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造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3.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

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4.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中国的数学家历史故事

中国的数学家历史故事

中国的数学家历史故事
中国数学家的历史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刘徽: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生活在三国时期。

他利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这项工作在当时是极其困难的,但他最终得出了精确的结果,即圆周率是3.1415926。

祖冲之:他继承了刘徽的工作,并进一步精确地计算了圆周率,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一成果在当时是全球领先的。

秦九韶:他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发明了“大衍求一术”,这是一种求解一次同余方程组的方法,被现代中国数论学家认为是中国古代对于数论的重要贡献。

杨辉:他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对三角学有深入的研究。

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写成了《杨辉算法》一书,其中“贾宪三角”是一个著名的成果,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三角恒等式之一。

徐光启:他是明末清初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数学家的故事都表明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他们的工作成果不仅在当时是卓越的,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数学家的故事

我国数学家的故事

我国数学家的故事
我国有很多杰出的数学家,比如祖冲之、刘徽、华罗庚等,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1.祖冲之:他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对于数学和天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贡献。

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对圆周率的计算,他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就直到一千多年后才被超越。

他的精密计算和科学精神为我国数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徽:他是三国时期的数学家,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

他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
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

3.华罗庚:他是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以其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复分析、代数几何学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著称。

他的故事中最著名的是他自学成才的经历,他克服困难,不断学习和研究,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的精神,也展示了我国数学史的辉煌成就。

古今中国的数学家故事

古今中国的数学家故事

古今中国的数学家故事
中国有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古今中国数学家的故事:
1. 刘徽(约公元3世纪)
刘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工程师,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
极为重要。

他编写了《九章算术》,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
之一,包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和解法。

他的工作对后世的数学研究产
生了深远影响。

2. 杨辉(公元5世纪)
杨辉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和诗人,他最著名的贡献是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而成的三角形,其中每个数字是上方两
个数字之和。

这个三角形在组合数学和概率论中有广泛应用。

3. 程大位(公元11世纪)
程大位是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重要推
动者之一。

他的主要贡献是整理了古代数学著作《数书九章》。


本著作收集了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对后世的数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4. 华罗庚(1910-1985年)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对代数几何和数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在国际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华罗庚还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数学学生,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丘成桐(1949年至今)
丘成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

丘成桐是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中国数学家,这是数学界最高荣誉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数学的国际地位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数学家们在古代和现代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的数学爱好者,推动着数学的不断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1.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

曾注《周髀算经》,《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2.朱世杰(公元1300年前后)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

3.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

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4.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5.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

(一)主要著述《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乘除通变本末》,《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著,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6.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7.许宝騄(19l0.9.10一1970.12.18)是中国数学家,生卒于北京.许宝騄是中国概率统计领域内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数学家。

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两个方面。

8.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

《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还有《数理精蕴》。

9.吴学谋是中国数学家,生于广西柳州。

10.汪莱(1768一1813),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参两算经》的最早的数学作品。

1796一1798年,汪莱先后与自己的同乡好友巴树谷、江玉讨论数学,完成《弧三角形》和《勾股形》两部书稿。

1789年,巴树谷将此两书合为一帙刊行,取名《衡斋算学》,这就是汪莱数学著作的最早刊本。

12.苏步青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担任过中国数学会学报的主编,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又创办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创办《数学年刊》杂志并任主编。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微分几何学。

13.沈括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沈括在数学方面也有精湛的研究。

他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

14.秦九韶(约公元1202年至1261年)系南宋普州(安岳)人,字道古,四川安岳人。

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秦九韶著作的主要成就:1、完整保存了中国数码字计数法: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门论述2、首创连环求等,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更进一步认识比例,比例项数达到5项之多,层层变换。

有条不紊4、一次同余式组的程序化解法,创大衍求一术5、三斜求积公式,使“海伦公式”不专美于前6、线性方程组的直除法(即加减消元法),将系数矩阵化为单位矩阵7、用正负开方术数值解多项式17.李善兰(公元1811年~1882年)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一批近代科学家脱颖而出,浙江海宁人李善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过程中,艾约瑟又邀请李善兰同译英国人胡威力所著《重学》。

所谓“重学”即力学。

于是,李善兰“朝译几何,暮译重学”,李善兰所译的《重学》虽然只是原文书的中间部分,但译出的部分已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力学的一般知识。

书中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则是第一次介绍入中国。

18.李冶(公元1192年~1279年)李冶(1192-1279)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金代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

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测圆海镜》。

《测圆海镜》的成书标志着天元术成熟,它无疑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著作。

但由于内容较深,粗知数学的人看不懂。

而且当时数学不受重视,所以天元术的传播速度较慢。

19.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20.贾宪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21.华罗庚(公元1910年—1985年)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75岁的华罗庚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十分精彩的报告。

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

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

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在哪个大学任教?”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是一个19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

起初,他做图书管理员,在此期间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丰富的图书资料,如饥似渴地攻读一门又一门数学课程;后转做教学工作,并很快由助教升为讲师。

1934年,华罗庚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1936年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在此期间,他连续发表了几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注意。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华罗庚回到祖国,由于他的卓越成就,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20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

此后他又应邀于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华罗庚教授一生成就辉煌,他在世界级刊物上发表过150多篇论文,写了9本书,其中有许多重要成果至今仍居世界领先水平。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还培养了一批中国数学界的骨干和年轻的新一代数学家,如段学复、闵嗣鹤、万哲先、王元、陈景润等。

50年代~60年代,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潮流,华罗庚教授积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并亲自去全国各地普及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罗庚教授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振兴中国近代数学的带头人和世界著名的第一流大数学家,他的名字与少数经典数学家一起被列入美国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

22.关肇直(19l9.2.13-1982.11.12)关肇直是中国数学家,生于北京。

从事泛函分析、数学物理和现代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水平很高的成果。

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激光问题的数学理论;中子迁移理论;飞行器弹性控制理论 1.《泛函分析讲义》2.《拓扑空间榻论》3.《高等数学教程》4.《线性泛函分析入门》5.《现代控制系统理论小丛书》23.程大位(公元1533年~1606年)写成《算法纂要》4卷,先后在休宁刊行。

程大位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珠算一代宗师”。

24.陈景润(公元1933—199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

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陈景润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25.陈建功 (公元1893年~1971年)中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1893—1971),淅江绍兴人,曾任淅江大学教授,解放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杭州大学副校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学部委员。

早年提倡国语讲学,自编中文数学教材,是最早把西方现代数学较全面地引入中国的先驱之一,长期从事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函数论、特别是直交26.陈省身(公元1911年~2004年12月3日 )在数学领域,沃尔夫奖与菲尔兹奖是公认的能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数学大奖。

菲尔兹奖主要奖励在现代数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而沃尔夫奖主要奖励在数学上做出开创性工作、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