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合集下载

十大数学家的故事

十大数学家的故事

十大数学家的故事1. 欧几里得:欧几里得是古希腊的数学家,著名的《几何原本》中提出了许多几何定理和公理。

他的代表作对于欧洲的数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在浮力、静力和杠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也是前现代的计算机元发明家之一,他发明了阿基米德螺旋和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3. 坎塔拉:坎塔拉是18世纪的印度数学家,他在不等式和数论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发明了坎塔拉定理来解决二次方程。

他也是抽象代数学派的先驱之一。

4. 费马:费马是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他对数学理论和数论有着极大的影响。

他在解决某些数学难题上颇有建树,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较小的次数下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5. 爱因斯坦:虽然爱因斯坦因为他的相对论而以物理学为主,但他对数学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研究风格以简洁、优美和明确的数学语言为特点,使得他的相对论理论得以广泛流传。

6. 庞加莱:庞加莱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法国数学家,他对分析和拓扑学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是超越函数和初等几何的发明者之一,被誉为威尼斯高峰问题的解决者。

7. 狄利克雷:狄利克雷是德国数学家,他在数论、代数和导数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贡献之一是创立狄利克雷级数,另一个是狄利克雷原理的发明。

8. 莱布尼兹:莱布尼兹是17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整数和微积分上作出了贡献。

他独立发明了微积分的原理,并为了进一步研究数学理论而发明了无穷小量和微积分符号。

9. 狄利克雷:狄利克雷是德国数学家,他在数论、代数和导数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是创立狄利克雷级数的发明者之一,另一个是狄利克雷原理的发明。

10. 黎曼:黎曼是19世纪德国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拓扑学和微积分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发明了黎曼几何学和黎曼猜想,对于理解数学的精神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

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

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祖冲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一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

熊庆来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熊庆来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非凡的记忆力与天才的语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过他的中外教师惊叹不已。

他潜心于学术研究与著述,编写的《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是当时第一次用中文写成的数学教科书,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研究部和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3所大学的数学系,以及中国数学报。

他一直治学严谨,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以上。

在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

好的作业,则用大笔书写一个“善”字,表示满意。

他经常废寝忘食,不顾病痛地工作。

据熊庆来的夫人回忆,在东南大学第一年,过度疲劳使他吐血,而且又犯痔疮,熊庆来竟顽强地伏在床上坚持编写教义。

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

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

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

在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二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其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数学宝库,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辉还画了一张表示二项式展开后的系数构成的三角图形,称做“开方做法本源”,现在简称为“杨辉三角”。

数学家的数学故事七篇600

数学家的数学故事七篇600

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1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一片任有志之士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

数学的足迹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数学家的故事也像数学本身一样,神秘动人,发人深思。

下面给同学们讲一讲著名的女数学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的故事。

著名的女数学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1850~1891)是俄国人,她一生获得了很多“第一”: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女性,是第一个获得科学院院士称号的女数学家,此外,她还是除了意大利外世界上第一个担任数学教授的妇女,她对数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从小就对数学怀有特殊的感情,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她8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波里宾诺田庄。

由于带去的糊墙纸不够用,父母就在她的房间里用著名的数学家奥斯特洛格拉得斯基所著的微积分讲义来裱糊墙壁。

那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常常独自坐在卧室的墙前,望着糊墙纸上奇妙的数字和神秘的符号出神,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后来,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在自传中写道:“我常常坐在那神秘的墙前,企图解释某些词句,找出这些书页的正确次序。

通过反复阅读,书页上那些奇怪的公式,甚至有些文字的表述,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当时我对它们还是一窍不通。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出色的数学家,这或许有助于形成她的数学天赋,但她的成功主要还是源于她不懈的努力。

她在学习数学时,注意力总是非常集中,能很快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

有一次,数学老师让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重复上次课上所讲的内容,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没有按老师讲的方法去讲,而是换成了自己的思路方法。

当她讲完后,老师立即竖起大拇指夸她了不起。

由此可见,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善于积极寻找自己的思路方法,使自己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式,这对她日后的数学研究非常重要。

[关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关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关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篇1:陈景润攻克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数学家的故事篇2:8岁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数学家的小故事欣赏(精选7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欣赏(精选7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欣赏数学家的小故事欣赏(精选7篇)数学家们的小故事里面也有不少让我们感兴趣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家的小故事欣赏(精选7篇),供大家欣赏。

数学家的小故事1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

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

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

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数学家的小故事2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

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

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

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家的小故事3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

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数学家的小故事4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

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赫尔曼·维尔斯赫尔曼·维尔斯(Hermann Weyl,1885-1955)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维尔斯成了一位游走的演说家,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向广大学生和研究者们传授他的知识和智慧。

有一次,当他访问了大约一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后,一位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询问一个问题:“教授,您认为数学的目标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维尔斯沉思了一会儿,并回答说:“数学的目标是证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是错的。

”这句话让这位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都被告知数学的目标是推理和证明正确性。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明白了维尔斯所说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有关证明真理或假设的学科,而证明真理或假设之前,我们必须先证明一切可能的思路和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2. 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Gabriel Crone,1648-173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数学家,他被誉为“经验主义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主要兴趣是实用的数学应用,例如测量、工程和天文学。

他还发展了新型积分方法,被称为“克鲁克曼法”。

在他的生命中,克鲁克曼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例如荷兰的“黄金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尽管他在这些变革中保持了中立,但他的工作和成就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有一次当克鲁克曼在路上行走时,他听到了两个青年在讨论数学问题。

他决定加入他们的讨论,但他不告诉他们他是谁。

两个青年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克鲁克曼冷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回答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需要说明它的三条边相等。

10个中国数学家的故事

10个中国数学家的故事

10个中国数学家的故事
1.赵爽:东汉末年,赵爽发明了“勾股圆方图”,即利用该图证明勾股定理,
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

2.刘徽:魏晋时期,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3.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这一成果领
先世界近千年。

4.王孝通:唐代数学家王孝通提出“缉古算经”,擅长天文历算,并首次提出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5.沈括:北宋时期,沈括在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工程技术、军事、
经济学、音乐、文学等方面都有研究。

6.贾宪:北宋数学家贾宪发明“贾宪三角”,即二项式系数表,并提出了“贾宪
求积公式”。

7.杨辉:南宋数学家杨辉发现了“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给出完整表
达二项式定理的系数规律的三角形。

8.秦九韶:南宋时期,秦九韶提出“秦九韶算法”,这是一种高效计算多项式
的方法。

9.徐光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并提出了“徐
光启算法”,用于计算π的值。

10.李善兰: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创立了“李善兰恒等式”,这是第一个用中文表
述的等式。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3篇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3篇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第一篇:欧拉欧拉(Euler)是18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曾在德国和俄国任教,一生从事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留下了大量的重要成果。

欧拉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12岁时就已经完成了拉丁文的初级课程,并开始研究学术性的书籍。

年轻时,欧拉的数学才华吸引了瑞士著名的数学家伯努利(Bernoulli)注意,伯努利很快便成为了欧拉的导师。

在伯努利的指导下,欧拉接受了最严格的数学训练,并开始进行独立的研究。

1735年,欧拉因身体不适而失明,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数学研究。

相反,他变得更加努力地工作,依靠记忆力和他的数学直觉,完成了大量的工作。

在他的一生中,欧拉发表了超过800篇论文,涉及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有很多都是经典之作。

欧拉对数学的贡献太多了,简单地说,他成为了18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也被认为是数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欧拉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他创造了无数数学工具,如欧拉数(euler number)和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这些发现在分析数学、代数学、几何学中均有应用。

欧拉的思想与创造力影响了整个数学界,并对现代科学和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个强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第二篇:高斯高斯(Gauss)是19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他发表了杰出的论文,对整个数学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斯于1777年在德国的布鲁尔出生,并很快显示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14岁时写出了一个有理数的完整算术,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20岁时,他已经发现了不等式、连续分数的理论、误差理论以及令人惊讶的概率论结果,这些工作彻底改变了数学的面貌。

高斯对数学的贡献太多了,简单地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

高斯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如高斯曲面、高斯-博内定理、高斯数、高斯分布等等,这些发现在分析数学、代数学、几何学和统计学中均有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传记是数学历史发展的载体,数学家成长经历是数学家传记的重要的一部分。

数学家的故事你了解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家的故事篇1:陈景润攻克歌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数学家的故事篇2:8岁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数学家的故事篇3:小欧拉机智改羊圈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

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

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

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

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

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

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

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

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

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

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

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

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

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

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

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数学家的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