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一第一次月考质量的分析

高一第一次月考质量的分析

高一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 一转眼本学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第一次月考也顺利结束。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召开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一是对上一段工作的一个小结,二也是后段工作的交流和部署。

一、月考统计分析(一)数据统计1.从表一可知:A.本次月考 78 人参加,参考科目9 科,。

B.语文、历史、政治科两率和差距比较大2.从表二分布情况表明:A、高分段人数少;学科教师要更加关注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这是九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B、608--700 分有 19 人;这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基础,这应是学科教师关注的焦点,要对这些学生进行逐个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促进他们稳步提升成绩;其中偏科的学生,教师(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联系)有实效性的辅导,增强学生纠偏的信心,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完全有能力进入到高分段。

C.456-608 有 49 人,这部分学生是支撑良好学习环境的主要力量,我们不应忽视,要给这部分学生以升学的希望,引导他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D、456 分以下( 30 人)这部分学生我认为要更注重视思想教育和情感疏导,要力求稳定;(二)前段教学工作取得成绩的原因从开学到现在,我们的教学秩序总体上是稳定的,老师们敬业精神强。

X老师虽年龄较大,但为我们高中部老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周老师、X老师工作有热情,讲方法,为任课老师轻松上课,顺利推进进度打下基础。

其他的老师虽然说事情比较的多,但仍然坚守岗位。

可以说,正是老师们的这种积极向上精神,才使我们的教学出现了和谐、愉快、奋发的局面。

(三)、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这次月考中,我发现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 )、辅优挖潜力度不够( 2 )、学生进办公室问题目的风气尚未形成( 3 ) 、课堂讲课时学法指导少,学生活动少,我认为老师上课不只是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 4 )、老师们与学生沟通交流少。

平( 5)、有些时间段负责老师还没有踩到位,或者任务式走过场。

广东省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数学试题

广东省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数学试题

某某省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A.3 B.6 C.8 D.102.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A∩(∁U B)为()A.{0,1,3} B.{1,3} C.{0,2,4} D.{0,2,3,4}3.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U A)∩(∁U B)=()A.{5,8} B.{7,9} C.{0,1,3} D.{2,4,6}4.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2,则此棱锥的全面积是()A.B.C.D.5.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此正方体全面积是()A.4 B.12 C.24 D.486.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A.4πB.12π C.16π D.20π7.湖面上漂着一球,湖结冰后将球取出,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为24cm,深为8cm的空穴,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64π B.320πC.576πD.676π8.若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则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1:2 B.1:4 C.1:8 D.1:169.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π,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A.B.C.D.10.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倍.A.4 B.8 C.16 D.6411.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直观图是()A.B.C.D.12.若A(﹣2,3),B(3,﹣2),C(1,m)三点共线,则m的值为()A.B.﹣1 C.﹣2 D.013.若经过点A(3,a)、B(4,﹣4)的直线与经过点C(﹣2,0)且斜率为2的直线垂直,则a的值为()A.﹣ B.C.10 D.﹣1014.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1,且l1⊥l2,则l2的倾斜角为()A.0°B.135°C.90° D.180°15.已知A(2,0),B(3,),直线 l∥AB,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A.135°B.120°C.60° D.45°16.经过点M(m,3)和N(1,m)的直线l与斜率为﹣1的直线互相垂直,则m的值是()A.4 B.1 C.2 D.317.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A.B.C.D.18.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白、蓝3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1种,则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A.B.C.D.19.已知函数f(x)=2x+2,则f(2)的值为()A.2 B.3 C.4 D.620.函数的定义域是()A.(﹣∞,2)B.(﹣∞,2] C.(2,+∞)D.)的最小、最大值分别为()A.3,5 B.﹣9,1 C.1,9 D.1,﹣925.log39=()A.5 B.2 C.3 D.42016-2017学年某某省北师大某某石竹附中国际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A.3 B.6 C.8 D.10【考点】12: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分析】由题意,根据集合B中的元素属性对x,y进行赋值得出B中所有元素,即可得出B 中所含有的元素个数,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由题意,x=5时,y=1,2,3,4,x=4时,y=1,2,3,x=3时,y=1,2,x=2时,y=1综上知,B中的元素个数为10个故选D2.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A∩(∁U B)为()A.{0,1,3} B.{1,3} C.{0,2,4} D.{0,2,3,4}【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根据全集U、集合B和补集的运算求出∁U B,再由交集的运算求出A∩∁U B即可.【解答】解:由全集U={0,1,2,3,4}、B={2,4}得,∁U B={0,1,3},又集合A={1,2,3},所以A∩∁U B={1,3},故选:B.3.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U A)∩(∁U B)=()A.{5,8} B.{7,9} C.{0,1,3} D.{2,4,6}【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由题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可先求出两集合A,B的补集,再由交的运算求出(∁U A)∩(∁U B)【解答】解:由题义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所以C U A={2,4,6,7,9},C U B={0,1,3,7,9},所以(C U A)∩(C U B)={7,9}故选B4.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2,则此棱锥的全面积是()A.B.C.D.【考点】L5: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分析】设正三棱锥的侧棱长为b,推出侧棱与底面边长的关系,求出侧棱长,然后求出表面积.【解答】解:设正三棱锥的侧棱长为b,则由条件知2b2=22=4,∴S表=×22+3×××22=+3.故选:A.5.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此正方体全面积是()A.4 B.12 C.24 D.48【考点】LE: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性质,面积公式求解.【解答】解:根据正方体的表面为全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棱长为2,∴该正方体的全面积为6×22=24,故选:C.6.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A.4πB.12π C.16π D.20π【考点】L2:棱柱的结构特征.【分析】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半径r=2,由此能求出其表面积.【解答】解: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半径r=2,表面积=4πr2=16π.故选C.7.湖面上漂着一球,湖结冰后将球取出,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为24cm,深为8cm的空穴,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64π B.320πC.576πD.676π【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先设出球的半径,进而根据球的半径,球面上的弦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建立等式,求得r,最后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求得球的表面积.【解答】解:设球的半径为r,依题意可知122+(r﹣8)2=r2,解得r=13.∴球的表面积为4πr2=676π故选D.8.若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则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1:2 B.1:4 C.1:8 D.1:16【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设这两球的半径分为r,R,由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得到r:R=1:2,由此能求出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解答】解:设这两球的半径分为r,R,∵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r3:R3=1:8,∴r:R=1:2,∴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4πr2:4πR2=1:4.故选:B.9.已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π,则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A.B.C.D.【考点】LF: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R=2,设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R==2,求出a=,由此能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解答】解:∵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π,∴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R=2,设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R==2,解得a=,∴这个正方体的体积V==.故选:B.10.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倍.A.4 B.8 C.16 D.64【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设球原来的半径为 r,则扩大后的半径为 2r,求出球原来的体积和后来的体积,计算球后来的体积与球原来的体积之比【解答】解:设球原来的半径为 r,则扩大后的半径为 2r,球原来的体积为,球后来的体积为,∴半径扩大后球的体积与球原来的体积之比为8:1.故选:B11.下列三视图所对应的直观图是()A.B.C.D.【考点】LC: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分析】直接利用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何体的直观图下部是长方体,上部是圆柱,并且高相等.应该是C.故选:C.12.若A(﹣2,3),B(3,﹣2),C(1,m)三点共线,则m的值为()A.B.﹣1 C.﹣2 D.0【考点】I6:三点共线.【分析】根据三点共线与斜率的关系即可得出.【解答】解:k AB==﹣1,k AC==.∵A(﹣2,3),B(3,﹣2),C(1,m)三点共线,∴﹣1=,解得m=0.故选:D.13.若经过点A(3,a)、B(4,﹣4)的直线与经过点C(﹣2,0)且斜率为2的直线垂直,则a的值为()A.﹣B.C.10 D.﹣10【考点】I3:直线的斜率.【分析】求出直线AB的斜率,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经过C(﹣2,0)且斜率为2的直线的斜率是2,经过点A(3,a)、B(4,﹣4)的直线的斜率是﹣,故=﹣,解得:a=﹣,故选:A.14.已知直线l1的斜率为1,且l1⊥l2,则l2的倾斜角为()A.0°B.135°C.90° D.180°【考点】I2:直线的倾斜角.【分析】根据直线的垂直关系求出直线l2的斜率,从而求出l2的倾斜角即可.【解答】解:直线l1的斜率为1,且l1⊥l2,则l2的斜率是﹣1,故直线l2的倾斜角是135°,故选:B.15.已知A(2,0),B(3,),直线 l∥AB,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A.135°B.120°C.60° D.45°【考点】I2:直线的倾斜角.【分析】求出直线AB的斜率,从而求出直线l的倾斜角即可.【解答】解:∵A(2,0),B(3,),∴直线 l∥AB,∴直线l的斜率k=K AB==﹣,故直线l的倾斜角是120°,故选:B.16.经过点M(m,3)和N(1,m)的直线l与斜率为﹣1的直线互相垂直,则m的值是()A.4 B.1 C.2 D.3【考点】IJ: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分析】利用直线垂直的性质直接求解.【解答】解:∵经过点M(m,3)和N(1,m)的直线l与斜率为﹣1的直线互相垂直,∴k MN==1,解得m=2.故选:C.17.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A.B.C.D.【考点】CC: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一一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再找到勾股数,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有(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共10种,其中只有(3,4,5)为勾股数,故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故选:C18.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白、蓝3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1种,则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A.B.C.D.【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分析】所有的选法共有3×3=9种,而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选法共有3种,由此求得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解答】解:所有的选法共有3×3=9种,而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选法共有3×1=3种,故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 P==,故选:A19.已知函数f(x)=2x+2,则f(2)的值为()A.2 B.3 C.4 D.6【考点】3T:函数的值.【分析】把x=2代入函数表达式,能求出f(2)的值.【解答】解:∵函数f(x)=2x+2,∴f(2)=22+2=6.故选:D.20.函数的定义域是()A.(﹣∞,2)B.(﹣∞,2] C.(2,+∞)D.)的最小、最大值分别为()A.3,5 B.﹣9,1 C.1,9 D.1,﹣9【考点】3F: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答】解:因为f(x)=﹣2x+1(x∈)是单调递减函数,word所以当x=5时,函数的最小值为﹣9,当x=0时,函数的最大值为1.故选B.25.log39=()A.5 B.2 C.3 D.4【考点】4H:对数的运算性质.【分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的计算即可【解答】解:log39=log332=2log33=2,故选:B- 11 - / 11。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合集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合集

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合集第一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东胜区正东学校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年级:学科:姓名:一、成绩统计二、质量分析三、学情分析 1.试卷分析2.学生学习状态分析3.教学得失及原因分析4.教学改进措施及目标5.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6.对班级管理或者班主任的建议第二篇: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西淮坝镇九年制学校 2017-2018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一年级共25人,实际参加考试24人。

优秀13人,优秀率54%、良好9人,良好率88%、合格2人,合格率100%、平均分87.8。

本次考试内容为识字一至语文园地二,内容相对简单,试题难易程度中等。

二、存在问题学生自身方面:学生对上学期所学汉语拼音记忆不牢,以往较严重,对试卷第一题大小写字母连线不准确、不完整,较粗心;二三四五六题完成较好,说明学生对近期所学字词掌握较好;第七题令选读音误误选为lin,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改字发音未掌握;第八题看拼音写词语中失误较多的是sheng dong一词;第九大题中学生填词语是出现百字写错现象,找出不同类词语划线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准;第十题生读短文不仔细,其中第三小题填空出现失误;第十一题多数学生均能认真写话,但是有部分学生表述不完整,失分较多。

教师教学中方面:1、对教材知识重难点把握不到位,对学生掌握情况了解不及时,不精准。

2、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只停留在口头上,无具体实施措施,不能持之以恒。

3、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未过分重视,应试技巧培训渗透较少。

三、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计划调整教学进度。

2、深入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将一日常规铭记心头,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教师对学生跟踪关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继续深入学习《略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特别是在批改中要认真仔细,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4、严格要求学生,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各项任务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自觉完成任务。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太和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命题人:刘玉启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祝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 和合外力F 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是描述:()A .线速度大小变化的物理量B .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 .线速度方向变化的物理量D .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与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那么t 为:( ) A .g V 0 B .g V 02 C .g V 20 D .gV 024.如图2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 和B 同轴,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 A =R C =2R B ,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 ∶a B ∶a C 等于: ( )A .4∶2∶1B .2∶1∶2C .1∶2∶4D .4∶1∶4AvBF vC FD vF 图1图25.如图3所示,物体A 以速度v 沿杆匀速下滑,A 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 , 当绳与水平夹角为θ时,B 的速度为( ) A .θcos vB .θsin vC .θcos vD .θsin v6.如图4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 A.运动周期相同 B.运动的线速度相同 C.运动的角速度不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7.如图5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 0将小球水平抛出,则小球落到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θ20sin 41+v B .θ20cos 41+v C .θ20tan 41+vD .θθtan tan 420+v8.如图6,小物体m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的受力情况是:( )A .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C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摩擦力是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9.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角速度B .线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大小10.如图7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 、B 、C 三物,质量分别为2m 、m 、m ,离转轴距离分别为R 、R 、2R ,与转台动摩擦因数相同,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图3图4ω m图6A .若三物均未滑动,C 物向心加速度最大B .若三物均未滑动, B 物受摩擦力最小C .转速增加,C 物比A 物先滑动D .转速增加,B物比A物先滑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8分,共18分) 1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高一数学组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组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数学课程质量分析会2017年10月25日下午,为比较全面了解从开学以来高一数学组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贯彻落实高一学年本周工作计划精神,数学组安排了本次考试质量分析会。

各任课教师分别根据任教班级的考试成绩,结合自身思想、工作、课程、教辅材料、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差异等情况客观地对开学以来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认真地回顾与分析,在肯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期具体调整措施。

首先孙凤玲组长向数学组教师传达本次考试试卷出题、作答、批改、排名等情况。

1、试题方面:本试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章,按学校要求易:中:难=7:2:1组织命题,题型为选择题50分,填空题20分,解答题50分。

试题对第一章知识点基本覆盖,就整个试题而言,除个别考题偏易外,其余基本都体现了目前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

2、作答情况:本次考试时间120分钟,从作答情况看时间是充足的,但作答效果并不理想。

如填空题失分较大,反映出平时学生学习过于机械,不能触类旁通。

符号表达不准确,不注重细节,书写不规范。

解答16和18题反映出大部分同学计算能力偏差,初中基础不牢固。

第19题反映出部分同学审题不清,掌握知识不系统,答题内容不完整。

3、成绩情况:从总体成绩上看真实的反应了同学的平时学习情况。

考试成绩集中暴露出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在学习新课之前预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求取新知识的习惯。

高一(2)班郭俊华老师结合本班数学考试成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措施。

其间掌声阵阵,方法和策略值得青年教师借鉴。

高一(7)班宋凤海等一批青年教师认真聆听老教师的经验与忠告,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成绩分析会,更是一次交流会使青年教师备受鼓舞,信心满满。

高一(14-16)班数学教师就本次考试成绩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深刻交流了意见并制定了下一阶段教学的侧重点。

第一次月考成绩汇总(1)

第一次月考成绩汇总(1)

71 55 66 58 66 70 55 51 37 52 50 54 48 48 36 60 50 57 58 40 50 35 30 60 54 43 36
36
560 522 510 508 504 503 484 450 437 436 432 421 418 418 415 414 411 410 407 404 401 398 385 385 382 381 364 349 342 342 340 336 328 323 305

78 10
分(第一次月考)
58 34 33 0 0
18 27 22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地理 历史 总分 213 195 194 0 0 65 76 71 78 79 80 71 69 61 74 81 69 60 56 60 62 68 55 54 57 60 69 55 57 61 60 64

77 43
分(第一次月考)
37 44 55 87 16 41 50 0 8 121 99 124 111 115 104 124 120 93 91 106 109 102 101 113 106 102 99 89 98 117 103 87 104 102 100 84 75 75 85 61

分(第一次月考)
128 114 131 111 97 94 108 108 96 91 84 93 89 44 71 81 68 96 87 91 98 99 71 96 74 89 87 81 72 51 58 54 57 58 44 29 65 73 46 29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地理 历史 总分 101 101 104 96 104 101 94 88 105 94 99 96 107 98 99 96 97 94 95 94 91 94 100 88 82 88 89 81 75 84 73 88 71 72 90 90 80 73 73 78 95 97 70 58 75 94 86 80 66 81 61 48 67 85 65 85 101 70 74 52 50 48 64 55 43 36 50 41 38 60 42 32 20 34 8 20 25 24 35 35 76 74 62 65 63 44 61 60 58 56 53 60 55 53 49 42 44 48 53 47 40 52 42 44 50 43 40 34 31 46 40 29 47 47 32 41 25 26 23 41 72 68 62 73 65 77 60 58 72 62 72 60 42 72 70 54 47 63 37 60 47 51 54 45 48 49 35 40 47 36 53 42 40 27 46 31 23 29 39 28 76 63 64 82 65 58 53 61 51 54 68 68 65 66 60 55 56 40 49 45 54 33 46 36 57 45 42 37 43 28 36 31 35 30 43 49 42 24 27 32 548 517 493 485 469 468 462 455 448 438 437 425 425 418 414 413 413 411 395 389 380 377 377 364 354 350 343 314 306 305 302 276 270 268 263 260 260 249 243 243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角θ为第四象限角,则+θ是()A.第一象限角B.第二象限角C.第三象限角D.第四象限角2.把﹣表示成θ+2kπ(k∈Z)的形式,且使|θ|最小的θ的值是()A.B.C.D.3.如果角α的终边过点(2sin60°,﹣2cos60°),则sinα的值等于()A.B.﹣C.﹣D.﹣4.已知cosα≤sinα,则角α的终边落在第一象限内的范围是()A.(0,] B.[,)C.,k∈Z5.化简的结果为()A.﹣cos160°B.cos160°C.D.6.若角α的终边落在直线x+y=0上,则的值等于()A.2 B.﹣2 C.﹣2或2 D.07.已知a=tan(﹣),b=cosπ,c=sin(﹣),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c>b B.a>b>c C.b>c>a D.b>a>c8.A,B,C为△ABC的三个内角,下列关系中不成立的是()①cos(A+B)=cosC②sin(2A+B+C)=sinA③④tan(A+B)=﹣tanC.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若函数f(x)是以π为周期的奇函数,且当时,f(x)=cosx,则=()A.B.C.D.10.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π,当f(x)取得最小值时,x的取值集合为()A.B.C.D.11.设、、,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a<c<b B.b<c<a C.a<b<c D.b<a<c12.已知函数,有以下说法:①不论ϕ取何值,函数f(x)的周期都是π;②存在常数ϕ,使得函数f(x)是偶函数;③函数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④若ϕ<0,函数f(x)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2ϕ|个单位长度得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3.已知,则= .14.函数y=3cosx(0≤x≤π)的图象与直线y=﹣3及y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5.先把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16.给出下列命题:①函数是奇函数;②存在实数x,使sinx+cosx=2;③若α,β是第一象限角且α<β,则tanα<tanβ;④是函数的一条对称轴;⑤函数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20°,半径长为6,求弓形ACB的面积.18.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α+cosα=.(1)求tanα的值;(2)的值.19.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1)x+m=0的两根为sin θ、cos θ,θ∈(0,2π),求:(1)+的值;(2)m的值.20.已知函数f(x)=sin(2ωx+)(x∈R,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f(x)在上的值域,并求出取最小值时的x值;(2)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21.已知函数f(x)=Asin(ωx+φ)+B(A>0,ω>0)的一系列对应值如下表:xy﹣1131﹣113(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求函数f(x)的一个解析式.(2)根据(1)的结果,若函数y=f(kx)(k>0)周期为,当时,方程f (kx)=m恰有两个不同的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质量分析高一数学组一、试卷概况1、试题结构a、题型结构合理,试卷分三部分,第一大题为选择题,10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计24分;第三大题为解答题,5小题,共计56分,试卷满分120分b、2、考试内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试题基本特点a、注重双基考查:试题利用选择、填空、解答三种题型,考察的覆盖面广,全面考察了第一章所学知识,如选择题1-5题,填空题11、12、13题,解答题17题都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14题考察了换元法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第8、10、15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b、注重能力考查,在知识中考能力,试题体现了考双基的一面,但并没有降低对能力的要求。

靠单纯的记忆公式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多,而是将数学思想、数学素质、能力融入到解题中,全面考察了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第21题考察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分析及解答情况分析1、考试成绩分析这次试卷难度较大。

四个班中能够达到及格的人数都在17人左右,班级的平均成绩介于60到65之间。

在此之前,我们四个班均对学生进行过两次测试,测试的卷子相对比较简单,都是考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两次成绩都比较理想,但对综合性题目的考察较少。

而本张卷子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比较突出,综合利用知识解题比较多,所以学生总体成绩不是很理想。

2、答题情况分析a、选择题1——5题、填空题11、12、13题、解答题17题得分率比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b、对没有见过的题目,处理转换能力比较差,解题不规范。

如解答题的18、19题出现了会做而不得高分的情况。

C、对综合性大题的分析、解题能力比较弱,如解答题的第20题,为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不能充分利用好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解题;而对于解答题的第21题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结合起来考察,有的学生没有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
4 2017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的本次月考是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是步入高一第二学期以来的第一次统一考试,也是对学生在这一个月来的学习效果检测,本次试卷是按照高考试题的题型和形式来出的,设置的政、史、地三合一的文科综合试卷,满分共150分,每科各占50分,总体难度系数为0.6,相对于学生而言较适中。

对于历史学科试卷共用了12个典型有效的选择题,两个材料题对学生来进行考察。

选择题主要通过材料的形式来体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观题部分对学生有比较高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审题到位,还要具有较高的归纳、总结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所以学生在做的时候稍感困难,但这也刚好做到了对各个阶段学生的检测,所以得分差距较大,但整体较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的有相对较小的差距,相对于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说,本次整个高一年级月考成绩要比上学期提高很多,不管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和上学期考试一样,低分率仍较高,且学生高低分之间的差距较大。

整个考试的试题来说选择题部分考查还是比较灵活的,很多题目容易出现“误解”。

从得分上看,满分24分的12个选择题学生的平均分值在14分左右,特别是第6个历史选择题(即原卷30题)得分率普遍较低,很多同学对题目解读错误,审题不到位等原因将正确答案D错选成C,导致了很多同学的选择较差。

主观题部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题和主观题比较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学生的得分也不是很高。

如材料题的第一大题很多同学在回答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耕作方式时错答成男耕女织,使得大部分同学都丢分,也拉低了整体材料题的得分率,总之,从整体上而言,材料题得分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学生审题能力较差,3、学生做题时的粗心大意,4、学生提取知识的能力较差。

加之审题不谨慎,整体考下来都不太理想,总之整个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三、从各班整体分析而言,学生丢分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知识点记忆不清,知识混乱。

2、学生通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差,不会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不会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答题。

3、学生审题不清,没有弄懂题目的真正意图,导致在答题时出现了答非所问的情况。

4、学生答题不规范,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所以答题时容易造成漏答的情况。

5、学生不会运用历史的语言来答题,语言的准确性有待提升。

6、由于学生平时缺乏训练,所以在考试时语言不规范,考试的时间分配不均,导致做题的时间仓促,思考的时间不足。

四、改进措施
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一定要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授新知识的同
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该背的重点知识一定要做到人人过关。

2、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学案加教案进行教学,增加一些好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3、教会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注意题干信息,在考试时争取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出现知识已经掌握,却由于审题错误而造成无谓的丢分。

4、在平时设置学案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定要求学生做到答题的规范性,做到要点化、规范化,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5、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成绩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6、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