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习题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同步练习1. 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大话春秋》成功再现了春秋时代的上古世界。

游戏中你会认识到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2. 下列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A.宋襄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赵武灵王3.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在这句朝代歌中战国时期是指()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C、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4.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5. 战国七雄中位于版图最西边和最南边的国家是()A. 赵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 韩国和魏国D.秦国和楚国6.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历史发展呈现的趋势是()A.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大B.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小C.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天子权力越来越小D.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天子权力越来越大7. 热播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讲述了秦孝公大胆起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

电视剧中,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途径是( )A.努力种田织布B.在战争中建立军功C.努力开垦荒地D.经商发财8. 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1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以下各项不可能发生的是(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9. 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第三十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第三十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第三十篇第1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A、煮盐业的兴盛B、纺织业的进步C、铁器的广泛应用D、奴隶主转化为奴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假如你给战国时期的蜀守李冰画像,你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B、主持开凿灵渠C、主持修建都堰D、主持修筑长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这两次改革是( )①管仲改革②商鞅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李悝变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A、没有变革土地制度B、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C、严重缺乏群众基础D、违背了历史潮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白渠D、大运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民族大融合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白渠【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华师大版练习题九十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华师大版练习题九十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华师大版练习题九十第1题【单选题】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

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黄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编制户口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

公元前771年属于( )A、公元前8世纪70年代B、公元前8世纪80年代C、公元前7世纪70年代D、公元前7世纪80年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A、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B、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C、多次观测日食、月食D、测定一年中的24节气【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C、各国的社会变革D、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A、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B、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C、邹忌在齐国进行改革D、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殆工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分封制的瓦解C、战争的频繁D、兴修水利【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六十三篇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六十三篇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华师大版拔高训练第六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任人唯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就商鞅变法的内容而言,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出现开始于( )A、夏朝B、西周C、战国D、秦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秦国的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都是中国古代的大工程,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者相似之处是( )A、有利于民族间友好往来B、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D、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繁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大量增长B、城市规模扩大C、商业繁荣D、快递业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A、变法的背景B、变法的领导人C、变法的内容D、变法的影响【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人说,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史就是一部中央集权产生、发展和加强的历史。

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萌芽的是( )A、商鞅变法建县制B、秦皇一统设丞相C、汉武一统推恩令D、唐承隋制用科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者是( )A、李春B、郑国C、鲁班D、李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通惠河【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下列题目描写的是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是否可能:(1)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四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四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练习题四十六第1题【单选题】《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让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统一度量衡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主题是( )A、商鞅变法B、文景之治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如下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B、水运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白渠D、大运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周王室不断衰微【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最近穿越剧盛行,假如你穿越到战国时期的秦国,你会( )A、因为参加文化考试而被授爵B、因为从事商业贸易而暴富C、因为邻居犯法而被连累D、由国君任命为乡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形成“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无义战”B、社会急剧变化C、经济飞速发展D、各学派激烈辩论【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 练习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 练习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 练习基础识记一.选择题1.“战国七雄”中,秦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而言在: ( )A.东边 B.南边 C.西边 D.北边2.商鞅本是哪一个诸侯国的人: ( )A.卫 B.中山 C.鲁 D.魏3.启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人是: ( )A.魏惠王 B.秦穆公 C.秦孝公 D.惠文王4.商鞅变法时,为取信于民,采用的方法是: ( ) A.南门立柱、徒木赏金 B.规定十家连坐C.惩办太子的老师 D.提出富国强民方略5.商鞅受旧贵族迫害,被“”而死?()A.黥刑 B.车裂 C.劓刑 D.凌迟6.商鞅进行变法的指导思想属于 (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二.材料解析7.阅读材料:商鞅的新法遭到了贵族的反对,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幕后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商鞅得知后,将教唆太子的两个老师分别处于劓刑和黥刑。

回答问题:①商鞅的新法为什么遭到了贵族的反对?②商鞅处置太子的老师时,是否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谈谈你的想法。

活动探究8.商鞅被处死了,但新法却继续推行,并获得了成功,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有人说,商鞅没有能够取得“双赢”的结局,如果你是商鞅,你是否有方法取得“双赢”?有或无均请你简单阐述理由。

9.商鞅虽死,商鞅变法却获得了成功,请你讲一讲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开阔视野商鞅徙木立信论——毛泽东中学时的论文此文原件藏中央档案馆,照片为中央档案馆提供。

注释为中央文献研究室所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

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

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

2019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知识点练习五十四

2019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知识点练习五十四

2019年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知识点练习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

此外,此时还出现了( )A、战车B、水兵C、铁兵器D、弓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2年春,云南、重庆、四川、湖北、宁夏等多个省市再次发生持续重大干旱,凸显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这一水利工程修建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华阳国志》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文中“天府”指( )A、成都平原B、长江中下游地区C、江南地区D、河套地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耕战D、推行县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中记载的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 )A、商鞅B、屈原C、刘邦D、魏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A、中华文化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D、民族融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古籍中赞扬某水利工程是写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拔高训练第三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拔高训练第三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拔高训练第三十篇第1题【单选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出土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骨制工具D、青铜工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A、废除井田B、奖励军功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大变革B、大一统C、民族政权并立D、专制皇权加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失。

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B、任用商鞅变法C、推进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 )A、建立县制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加强刑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填空题(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______;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
2.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力图使秦国称雄于天下
B、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满足部下将士的要求
D、发展商业
3.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5.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6.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7.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1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以下各项不可能发生的
是 (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请回答: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春秋五霸中,哪一位国君也是因为注重改革而实现国家富强的?他是重用谁进行改革的?
9.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1 铁制农具图2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D
6.A
7.D
8.(1)商鞅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2)秦孝公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等(3)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齐桓公管仲
9.(1)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商鞅变法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3)倾邻国而雄诸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