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比较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十二月,余居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唯。

就是日改定矣,余拎一小舟,巍然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挑选出以下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a.是日更定矣/实事求是b.更存有痴似相公者/半夜三更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也坐谈d.湖中焉得更存有此人/且矣复置土石2.翻译下面的句子。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说道相公恨,更存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恨”,与课文第一段的“__________”二者契合写下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用原文语句提问)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情景交融,自然成章,不无打磨之美感,写下了雪后西湖之景宁静清绝的特点b.文章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孤芳自赏的苦闷之情。

d.文章还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参考答案:1.d2.冰花四处弥漫着,天地云水都就是一样的白色。

3.独往湖心亭看雪4.c。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心亭看雪》《西湖梦寻》阅读练习及答案1(五)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21~25题。

(10分,每小题2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上下一白▲(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22.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23.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4处。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24.翻译下列句子。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5.【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洁情怀和▲的生活态度。

【乙】文中的“▲”“▲”两字与【甲】文中“独”字所流露的感情具有相似之处。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峡》《湖心亭看雪》《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阅读试题及答案两篇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阅读试题一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是(2)客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译文: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4分)参考答案:1.C(2分)2.(1)这(1分)(2)客居(1分)3.我痛饮(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P道别。

(2分)4.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

(2分)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阅读试题二1.《湖心亭看雪》全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_。

2、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整篇文章,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课内阅读同步练习: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我能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2)余拿一小船(3)上下一白(4)焉得更有此人2、翻译下面各句(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4、强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5、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我的理解是:6、请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3)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SPAN>我选第______题,我的理解是:1、(1)消失(2)撑,划(3)全(4)哪能2、(1)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罢了。

3、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4、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5、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

强饮三大白()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余挐一小船()2、下面画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室中更无人B、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C、湖中人鸟声俱绝夜久语声绝D、上下十余里间余住西湖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文段理解。

本文采用白描手法写西湖雪景。

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文中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的一“独”字刻画了作者。

参考答案:1、尽全力;穿;白气弥漫的样子;通“桡”,撑船。

2、C3、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们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4、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世俗的生活方式。

(写出一点即可)湖心亭看雪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强人所难B.湖中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是金陵人 //是非曲直【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24.⑴夜(晚上、夜晚) ⑵雪景 (3)痴情【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古游记大多较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比较阅读
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霁: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

殆: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
(3)濯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9.甲乙两文中,“”“”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参考答案:
26.(1)消失 (2)全、完全 (3)洗、洗涤 (4)拜访 28.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9. 是日更定矣是夕湖中人鸟声俱绝皆寂不闻人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