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前沿专题(非常好)

合集下载

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5篇)

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5篇)

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5篇)第一篇: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摘要:在21世纪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将出现以知识经济代替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崭新的经济形态。

与传统经济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其目标、信息质量、核算重心以及无形资产产权理论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发展前景更为看好。

本文旨在通过讨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的新转变,对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实际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会计财经理论应用发展所谓新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

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出挑战,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

1现代会计理论1.1对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

在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

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可能发展成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1.2对会计基本前提。

现行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前提上,新经济的出现对这四项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战。

1.2.1关于会计主体。

在新经济时代,由于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急速发展,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不分国界的联合或分组,从而导致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这就使得对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

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

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财务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进展和展望1、资产定价理论的演进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在历史上来看,资产定价从1900年左右一直演变到现在,分为三大阶段:一是现金流量折现定价模型,大概产生于1938年。

这是一种最传统的定价理论。

它基于两种基本的财务原理。

一种叫DCF(现金流量折现);二是货币的时间价(Time Value of Money),即今天的一块钱与明天的一块钱是不一样的。

这不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而是由于投资机会差异造成的。

50年代,马克维斯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60年代他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 PM),他们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我们感到传统定价基本上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新的定价理论诞生了,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CAPM就是应用公司的资产风险进行定价,这个模型使得我们第一次用风险来对资产定价。

"风险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

"也就是从这个理论中得到公众常识。

但是,这个风险叫"系统性风险"。

后来,不少人又对CAPM提出批评,又提出APT理论,我们叫"套制定价理论",以统计学来看,如果CAPM是一元回归方程;APT就是多元回归方程。

可以说,APT是CAPM的拓展或一般式,而CAPM是A PT的特例。

虽然APT在CAPM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影响资产定价的因素,但始终无法从理论上确认这些影响因素。

因此,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APT的实证研究争议较大,很难有统一的结论。

这也许就是APT没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缘故吧!但是,APT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因为它阐述了只要市场上存在二种相同风险等级而价格不同的资产,套利活动将发生,最终使得这二种资产的价格趋于均衡。

所以,学术界许多人认为APT的创建者Stephen Ross应该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金融工具是选择权或者期权。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1)课件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1)课件
• 6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对 科学发展进程提出了新的解释,即所谓的“范式理论”。在库恩看来,方法论 都是相对的,无所谓对错,主要取决于科学家对其认可程度。只要大部分科 学家认可某一观点及形成这一观点的方法,它就是科学的。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1)
(一)实证研究VS规范研究方法的对比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1)
(一)实证研究VS规范研究方法的对比
2、可证伪性 • 在实证研究的支持者看来,只有可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才有进一步
研究的价值。 • 见诸于会计研究,规范研究学者所支持的诸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基本
假设、公认会计原则等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实证研究者看来,是不可证 伪或目前无法证伪的(eg.对会计的定义,就无法通过经验证据来证实或证 伪;又如,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那种模式更好,也无法通过客观的 经验数据证伪),因而是不科学的,不具备研究的意义(你是怎么看待实证 主义的这一观点?)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1)
一、会计定义及其争论
• 信息系统论延续了美国近年来会计界的主流思想,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是 “反映性”的。如,“会计的主要只能是反映和控制,其中,反映是基本的,第 一位的(葛家澍,唐予华,1983)。”
• 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确认、计量、 记录、报告以及披露等一系列元素有机构成的集合,它们共同实现着独特的 目标(会计目标),跟踪生产和经营全过程,捕捉应由会计系统处理的数据, 通过加工转换,使之成为可用于评价企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反映企业经 济和财务实力、可用货币予以量化的信息。
• 证伪主义思想一经提出,对当时的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特别是要求科 学真理能经得起证伪的检验,即:不能出现任何一个反例(类似于数学命题 证明中采用的反证法!) ,这不仅与科学发展史不太相符,很多科学在波 普尔这里都将被归入“伪科学”,因为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或多或少 的反例,这对科学界产生极大的冲击。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PPT课件

财务会计理论前沿(讲座内容)PPT课件
美国近期:信息系统论
为了纪念美国会计学会成立50周年,1966年美国会计学 会发表了“论基本会计理论”,在该文报告中,会计被 定义为“信息利用者进行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进行确 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
Davidson(1977)在其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中写道: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一个预定向利害关系方面输送 关于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有意义的经济信息的系统”
为了扭转大学对会计学科的成见和简单技术的印象,就 有必要宣传会计是一门有其内在规律的“科学”,对会 计科学规律的探索,与几何学、物理学的研究一样,需 要智慧。
.
7
一、会计定义及其争论
当然,唯有会计是一门科学,它才毫无愧色地成为大学 里与物理学、数学等同等神圣的学科;如果会计是建立 在经验积累之上的艺术,那么,他就不配走进大学殿堂。
信息系统观与会计是一门科学有着本质的相似,同时, 将会计界定为“信息系统”,使得会计与其他众多的社 会科学一样,具有相同的身份,无形中也巩固了会计作 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的地位。
.
9
一、会计定义及其争论
国内:信息系统论VS管理活动论之争 信息系统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余绪缨、葛家澍(南派);
管理活动论代表人物:杨纪琬、阎达五(北派)。 评析: 我国60-70年代,将会计定义为“经济管理的工具”
结果。
.
5
一、会计定义及其争论
其二,当时的美国知识界并不重视会计,大学教育也不 将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
美国首个会计学教授哈特费尔德(1923)的一次演讲, 生动地说明这一现象:“我相信,我们所有在大学教会计 的人正承受着来自同事含蓄的轻蔑。在他们眼里,会计 是‘暴发户’,是预言家中的扫罗(A Saul among the prophets),是玷污学术殿堂神圣氛围的‘贱民’。尽管 我们在这里谈论会计科学,或会计艺术,甚至账户原理, 但可悲的会计只是一门伪科学,一门不被卡特尔先生所 承认的伪科学;它的成果不能在学术沙龙中交流,也不 能在国家学会上发表;无论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 还是现象论者,都从不谈会计;人文主义者

财务发展前沿

财务发展前沿

行为公司财务学对若干财务决策行为的解释李荣峰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司财务理论产生于1958年,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发表了一个震惊世人的理论,即著名的MM理论。

然而,该理论的成立依赖于众多“完美”的假设条件,而现实世界并非如此完美。

因此,经济学家在过去40多年来对公司财务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努力找寻MM理论遗漏了什么?大量的学者相继把各种不完美的因素纳入研究之中,逐步考虑了税收、破产成本、信息非对称等因素,发展了权衡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著名的理论流派。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MM理论原有的假设条件几乎都被放松了。

但人们发现,在公司财务决策的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异象不能被合理地解释。

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MM理论唯一还没有被放松的假设,“理性人”假设,并开始怀疑人真的是理性的吗?现代心理学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人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其非理性主要有五种表现方式:过度自信、损失厌恶、框架效应、锚定效应及确认偏差。

于是,人的非理性也开始被纳入对公司财务的研究之中,行为公司财务应运而生。

行为公司财务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非理性框架,即公司内部的管理者是理性的,而公司外部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这导致了非理性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误定价,而理性的公司管理层则利用市场误定价来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一类是管理者非理性框架,即公司内部的管理者是非理性的,而公司外部的投资者是理性的,这导致了非理性的公司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的误决策,而理性外部投资者则通过市场反应来惩罚管理层的误决策行为。

行为公司财务认为公司融资、投资、并购、股利、IPO等财务决策所受到的阻碍即来自于这两个方面的非理性。

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通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国际学术界就管理者非理性和投资者非理性对公司融资、投资、并购、股利、IPO等财务决策影响的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探讨这些财务决策中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尚未解释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线索。

财务会计前沿专题(非常好)

财务会计前沿专题(非常好)

3. EMH对会计的冲击:
E. CAPM及市场模式为验证利润和股价关系的良好模式
E(ri ) ai birm
市场模式
E(ri ) rf E(rm ) r f i
rf (1 i ) E(rm )i
ai (1 i )
CAPM模式
bi i
ai及 bi 在长期间仍相当稳定
1. Ball & Brown(1968)开启MBAR及Event Study 的先河
1. 50年代效率市场假说开始兴起,假设证券价格能充 分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弱式、半强式、强 式效率市场)
2. 效率市场的充分条件:
A. 无信息成本 B. 无交易成本 C. 价格接受者 D. 同质投资者
因A及B确定为正,故完全效率市场不可能达成。
3. EMH对会计的冲击:
A. 会计信息非投资人的“唯一”信息。
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郑丁旺
2010年11月22-23日
指导(Guide)会计实务 评估(Evaluate)会计实务 解释(Explain)会计实务 预测(Predict)会计实务
规范性(Normative /Prescriptive)理论
实证性(Positive /Descriptive)理论
Time series forecast),AR决定于市场模式的正确性。
2. Event Study的缺点
D. 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利润所能解释的很少。 E. 大部分事项的时间点不易捕捉。
1. 事件宣告的信息内涵(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ouncement)
Fama, Fisher, Jensen and Roll(1969)研究股票分割宣告的股 价反应,结果如下: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方向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方向
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财务会计人才
新时代的财务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积极应对新技术、新方 法的出现,推动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 2 3
增设数字化技术相关课程
在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增设数字化技术 相关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帮助 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化技术。
推行导师制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的学 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加强科研合作
鼓励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CHAPTER 05
未来财务会计发展展望
财务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全球化标准趋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财务会计准则逐渐趋同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成为趋势。
跨境合作与监管
企业跨境经营活动增加,财务会计需要加强与各国监管机 构的合作,确保财务报告的跨境可比性和透明度。
培养国际视野人才
未来财务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会 计准则和税务制度,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持。
电子化数据存储
通过数字化技术,财务会计可以实现电子化数据 存储,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自动化数据处理
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财务会计实现自动化数据处 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支持财务会计进行数据分析和 挖掘,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经营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在财务会计中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 投资者信心,维护良好的投资者关系。
THANKS FOR WATCHING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探析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探析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探析【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本文从新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财务会计国际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绿色会计理念在财务会计中的探索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等方面展开探讨。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未来,财务会计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应用、国际化发展以及绿色会计理念的推广,实现信息披露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必将迎来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机遇。

建议在未来的探索中,财务会计界应不断推动创新,拓展国际化视野,加强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管理,为新时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财务会计、新时代、发展、创新、数字化技术、国际化、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化、规范化、创新成果、未来发展方向、建议、总结、展望。

1. 引言1.1 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创新探析在新时代下,财务会计领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持续普及,财务会计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会计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和全球化竞争的激烈程度。

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受到新时代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数字化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入使财务会计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

财务会计国际化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在全球化背景下,财务会计需要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标准和监管要求。

绿色会计理念在财务会计中的探索也正逐渐受到重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也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的透明化和规范化也是财务会计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提升企业的信誉和透明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新时代下,财务会计的创新成果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更加多元化和前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自愿性会计政策的选择-选用不同会计政策是否影 响股价?
1) Beaver & Duke(1973)
研究折旧采用直线法的公司,与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公司其 P/E有无不同?结果发现经调整后无差异,显示投资人能 “看穿报表”(See through financial statements),市场有 效率。
由LIFO改为FIFO者,利润虽增加,但现金净流入 减少(多缴税),股价却不跌,有功能性固着 (Functional Fixation)。
以上的市场研究,虽有部分矛盾的结果,大体上均支持 效率市场假说。
1. Watts & Zimmerman对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说 1) 薪酬假说(Compensation hypothesis) 2) 债务契约假说(Debt covenant hypothesis ) 3) 政治成本假说(Political cost hypothesis )
1. 事件宣告的信息内涵(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ouncement)
Fama, Fisher, Jensen and Roll(1969)研究股票分割宣告的股 价反应,结果如下:
CAR
分割月
表示市场对于股票分割的未来股利发放有不偏的预期,在 分割月股价已充分反应,符合半强式效率市场假说。
规 范
会计目标 基础假设 实



( 演
广泛原则
( 归






详细方法
1929
1932
1934
1938
1959
经济大恐慌 公布会计原则 SEC成立 CAP成立 APB成立
ARB #1~#51
1959 APB成立
1973 FASB成立
APB Opinion #1~#31
Concepts Standards
研究财务分析师的预测能力及其选择公司作预测的决 策过程,包括预测偏向(Bias)、信息处理的制约等。
研究发现:
1. 分析师的预测通常过份乐观(此可能与分析师受雇于承 销商有关)。
2. (分析师+时间序列分析)的正确性>分析师分析的正 确性>时间序列分析的正确性
3. 资本市场常单纯的反映分析师的预测,导致依据M/B比 例做投资策略会有异常报酬。机构投资者和无形资产比 重较大的公司,分析师较常分析。
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郑丁旺
2010年11月22-23日
指导(Guide)会计实务 评估(Evaluate)会计实务 解释(Explain)会计实务 预测(Predict)会计实务
规范性(Normative /Prescriptive)理论
实证性(Positive /Descriptive)理论
1. 50年代效率市场假说开始兴起,假设证券价格能充 分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弱式、半强式、强 式效率市场)
2. 效率市场的充分条件:
A. 无信息成本 B. 无交易成本 C. 价格接受者 D. 同质投资者
因A及B确定为正,故完全效率市场不可能达成。
3. EMH对会计的冲击:
A. 会计信息非投资人的“唯一”信息。
2. 实证性会计理论的缺点
1) 三大假说隐含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股价,选择或改变所能影响的现金流 量有限。若有重大影响,投资人会事先加以规 范(确定采用何种会计政策)。
3) 会计政策已公开揭露,无须去预测。
Pi,t
Pi ,t 1
i
i
Ei ,t Ei,t 1
常用的公司治理变量包括独立董事、股权集中度、控制权 和现金流量权、机构投资比例、董事长是否兼总经理、董 监事股权质押比重、信息透明度等。
1. 市场是动态的、前瞻的,会计信息是过去的、定期
的,故会计信息对市价变动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 (回归模式的R2很低)。
2. 会计学者试图导出会计信息和股价关系注定无法成 功。会计信息亦无法算出股票的内含价值 (Intrinsic Value)。
B. 利润和股价的关系缺乏理论基础。 C. UE决定于EE正确的程度(Naive, Analysts’ forecast,
Time series forecast),AR决定于市场模式的正确性。
2. Event Study的缺点
D. 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利润所能解释的很少。 E. 大部分事项的时间点不易捕捉。
较低。 4. 利润预期为正时,其系数为正且显著,利润预期为
负时,其系数近于零。 5. 利润中现金流量及应计部分有重大的差别定价。
研究某一会计数字或披露事项和股价是否具有可预测 的相关?亦即该信息是否反映在股价上?
研究项目包括:
退休金资产及负债、金融机构的NPL,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 金,无形资产(包括未入帐者),以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 值何者较具价值相关性等。
Vi,t BVi,t PV of Expected Future Abnoamal Earningsi,t
Feltham-Ohlson Modeling
结论:
1. 账面价值(BV)与利润均为重要定价因素。 2. 企业财务越健全,账面价值的系数越低。 3. 股东权益报酬率低者(绩效较差者),利润的系数
研究范围包括:
自愿性财务预测 自愿性披露 会计政策的选择 应计项目的估计
其中研究较多者为利润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尤以在IPO中最常见,其原因:
1) 为了提高承销价,虚列利润及利润成长趋势。
2) 投资者缺乏该公司的任何信息(第一次公开发行), 形成严重信息不对称。
3) 会计原则允许在初次承销时改变,给予操纵机会。
4) 上市后,分析师开始发布利润预测,故第一年 必须继续操纵利润,以符合分析师的预测。
5) 大股东的股票在上市后有闭锁期,必须维持高 股价至可以出脱为止。
6) 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受利润操纵而高估,故 上市后二、三年内会有严重的负报酬。
研究公司治理的好坏对公司股价、资金成本(含债务 利率),经营业绩等的影响。
将UE标准化(成SUE),按其大小分为十组,各组之CAR如 图:
股价在利润宣告日后继续波动,表示市场没有效率。作多SUE 最高的一组,放空SUE最低的一组,在利润宣告日后60个交易 日(三个月)的累积异常报酬(CAR)达25%
2) Bernard & Thomas(1989,1990)
a) 研究PEAD的原因,并非由“风险溢酬”(Risk Premium)所造成,而是“反应迟缓”(Delayed Response)所致。
2. Market-to-Book Ratio现象的存在
1) Fama & French(1992)
M/B越大
CAR越小
表示股价overpriced,市场无效率。
2. Contextual Accounting Issues
1) Sloan(1996)
研究股价能否充分反应应计项目(accruals)与现金流量 (cash flows)中关于未来利润的信息?
1. Ball & Brown(1968)开启MBAR及Event Study 的先河
检定利润宣告对股票报酬(股价变动)的影响。
+ AR
+ UE


两者具有正相关
至利润宣告日止,已有85%~90%的信息已被市场 预期到,并反映在股价上。
2. Event Study的缺点
A. 无法确定是“利润”的影响或“宣告”的影响。

i ,t
i ERC
i 决定于:
(1)利润持续性(persistence) (2)利率水平 (3)公司规模-大公司反应小(透明化)
1. PEAD(Post Earnings Announcement Drift)现象的 存在
1) Foster, Ohlson and Shevlin(FOS,1984)
2. Contextual Accounting Issues--Sloan(1996) c. 计量方法:
CashFlow Earnings Accruals Earningst1 r0 r1Accruals
r2CashFlows t1
where r1 r2
Feltham-Ohlson Modeling
2) Kaplan & Roll (1972)
当折旧从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投资 抵减从递延法改为当期确认法(Flow Through)时,股价均无变动,投资人 是理性的。
4. 会计政策变动-影响现金流量
1) Sunder(1973,1975)
由FIFO改为LIFO者,利润虽降低,但现金净流 入增加(减少所得税支出),股价上升,显示 市场理性。
2. Contextual Accounting Issues--Sloan(1996)
a. 投资人无法区分此项因素,故买入现金 流量部分比率较高的股票,放空应计项 目部分较高的股票,可产生正向的异常 报酬。因此市场没有效率。
b. 利润中现金流量部分持续性高,应计项 目部分持续性低。故现金流量部分比率 大者利润质量较好。
2) Eskew(1975)
研究采用勘探成功法(Successful effort method)及全部成本法(Full costing method)的公司,发现投资人会自行调 整差异,“看穿报表”。
3. 会计政策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
1) Archibald(1967,1972)
当折旧方法由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而 使利润增加),报税时仍用加速折旧法, 故不影响现金流量。结果股价并未发生显 著变动,投资人“看穿报表”。
3. EMH对会计的冲击:
E. CAPM及市场模式为验证利润和股价关系的良好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