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方法,使用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及练习巩固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对、换、留、删、调、补。

1.“对”即对译,就是将文言文按词一个一个地译成现代汉语,对于实词,要译出词义;对于虚词要在译文中反映出它的用法。

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

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换”即换词,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去换古代汉语中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使用的词。

看看下面的翻译是否正确例如: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3、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译成: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

4、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子;与世隔绝的地方。

)3.“留”即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地名、物名、国名、朝代名、历史地名、民族名以及官号、年号、帝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例如: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4.“删”即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等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还有偏义复词和同义连用的词,及个别虚词都删去不译。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古文今译六字法,系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最基本、最常用的6种方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和意译法。

可概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实战心得下面试分别举例说明:一、对译法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如:“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删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有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

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

如:“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作补充。

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作战’”反之,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应删去。

如: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夫,发语词;也,表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者,起提顿作用。

也,表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三、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例如:①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陆离”是修饰“长铗”的,“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四、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这叫保留法。

如: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言文好多种翻译方法

文言文好多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即逐字逐句翻译,力求忠实原文。

此法适用于字词简单、句式结构相似的文言文。

如: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也很愉快吗?”二、意译法意译法,即根据原文意思进行翻译,不求字字对应。

此法适用于句式复杂、意境深远、难以直译的文言文。

如: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意译:山不一定要很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

三、增译法增译法,即在翻译时添加一些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

如: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增译: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思绪。

四、减译法减译法,即在翻译时省略一些古文中常见的虚词、重复的词语等,使译文更加简洁。

如:原文:朝三暮四,愚公移山。

减译:朝三暮四,愚公移山。

五、换译法换译法,即将古文中生僻的词语、成语等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成语替换。

如:原文:君子之交淡如水。

换译: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像水一样淡泊。

六、分译法分译法,即将长句或复杂句式拆分成若干短句,使译文更加清晰。

如:原文: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分译:天地最大的德性是生养万物,圣人的最大宝藏是地位。

七、合译法合译法,即将若干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使译文更加紧凑。

如: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合译:通过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准确、流畅、生动的效果。

然而,无论何种方法,都应以忠实原文为前提,力求让现代读者领略古文之美。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

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译文: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

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

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与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与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就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就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就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就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就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就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就是保留。

凡就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就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就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就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就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您”。

“调”就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就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就是“为什么”。

“变”,就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就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就是“近臣”。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最新修正版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最新修正版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从考查内容上看,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认真推敲语句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坚持直译为主但绝不忽略意译的原则。

另外还要认真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保证翻译的内容在语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初中考试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文言文翻译”方法定稿定稿

“文言文翻译”方法定稿定稿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 身立足呢?
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
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
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大家好
33
翻译下列句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借代:代酒,可译为“酒 2.沛公不胜杯杓[sháo],不力能”辞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大家好
32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zhuān yú)。(《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2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大俗家好。
20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
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语。具体情况: 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 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 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大家好
21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1..师师道道之之不不传传也也久久矣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大家好
17
二、文言文翻译方法:







大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 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
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 达:
,表意要 明确 ,语言要通畅 ,语气不走样,一 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用语习惯。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 要求是“信”、“达”、 “雅”。
雅:
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 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 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包括两种情况:⑴逐字落实后有些 地方需要添加一些助词、连词贯通;
⑵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
问题时。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删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字顺调补贯

• • • • • •
句子翻译的步骤:
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2.斟酌字义,揣摩语气; 3.如无标点,审慎断句; 4.补、略通变,合情合理; 5.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6.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3.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方法总结: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 如发语词、某些关联词、部分结构 助词等 ,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 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 删去。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 叹、议论)
文言翻译 的手段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 两种。
直译:
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 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 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
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 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 意译较灵活,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 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译:(朋友)超过的正午没有来。太丘不 再等候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 才到。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译:对于学问和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 好它的人。
方法总结:

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互文见 义句等,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1.贤哉,回也。 译: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2.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
2.吾日三省吾身。
吾:我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 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 等换成“你”。)
方法总结:

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 句子省略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等;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在翻译时, 一定要补出来,以便使上下文能够衔接。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句末语气词, 表示判断语气,无实义。 )
方法总结:

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 换成双音词 ,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 字,通假字换成本字,各种习惯语、 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 语表达习惯替换。 )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译:元,直译、意译相结 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方法总结: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 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 留不译 ;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 的词语可保留。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
2.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
译:陆绩,他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他的官职 到了太守 。
文言文翻译
得分点设置
• 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 ②通假字、古今异义 • 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作状、意动、使 动、形作动、动作名等 • ④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等 • ⑤固定结构 • ⑥大意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 要求是“信”、“达”、“雅”
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