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对比
英汉数字词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英汉数字的翻译
• four hundred在美语中指“一个地区的名流,最时髦的 上层社会”; • 美国俚语“Five it!”表示“拒绝回答此事”。其中Five 的这一含义源于the Fifth Amend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SA(美国宪法的第五条修正案)。 此修正案规定“:在刑事案件中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 罪。” • 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指“敌人所派的间谍或 收买的内奸”,源于西班牙内战佛朗哥军队进攻马德里安 插在市里作内应的人。 • 同样的例子还有: • five dollar words(复杂的字眼)、Catch 22(第22条 军规)、美国俚语twenty three(滚开)。
英汉数字的翻译
• (二)数字的实指义与虚指义的翻译
• 1.数字实指义的译法 • 在英汉数字习语中,数量词有实指义和虚指义之分。实指 义指数词本身的意义。对于带实指义的数字习语,我们在 翻译时应采取的方法是:保留数字,直接翻译。 例如: • 一步登天。 • 译: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译:Clever all one's life, but stupid this once. • 两
2012级 MTI
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三与九
六与七
Cultural comparison
四与十三
单数与双数
英汉数字的翻译
(一)英汉数字中量词的翻译 • 1.英语表达中不需使用量词的译法 • 汉语中数字和名词连用时,往往离不开量词起桥梁作用, 否则表达时就会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而英语 数字和名词连用时无需加量词就可将数量表达得很清楚, 这也是英语的表达习惯。 • An airplane took off one hour ago. • 译:一架飞机在一小时前起飞了。 • 上例中,英语原文并无量词也无需量词,但翻译成汉语时, 若不加“架”,就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几组英汉数字文化语义差异比较

几组英汉数字文化语义差异比较邹龙成,王华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基础部,河南信阳46400)摘 要:因东西方民族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内涵也因此不尽相同。
这些数字主要涉及 666 777 和 9 的倍数,以及 11 12 40 和 250 等。
关键词:英汉数字;语义差异;比较中图分类号:G 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916(2010)04 0096 03Co mparison on cult ural differences of several chi n ese and English figuresZOU Long cheng ,WANG H ua jun(B as i c D epart m ent of the First Aeronau ti c C ollege of the A ir Force ,X i nyang 464000,C h i na)A bstract :Chi nese and Eng lish fi gures a re d iffe rent in soc ialm ean i ngs because t here a re som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raditi on ,t he concept o f t h i nk i ng and the unde rstand i ng and usi ng o f the figure .These figu res ma i n l y i nc l ude 10 ,such as 666 , 777 ,so m e mu lti ples o f 9 , 11 , 12 , 40 and 250 .K ey words :fi gures i n Eng lis h and Ch i nese ;se m anti c d ifference ;compar i son 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1英汉数字语言文化差异

今晚我邀了一两个朋友来。
汉语中“一”还有“事件开始”义,所
以由此构了许多四字成语用作比喻,
“一挥而就”、“一鸣惊人”、“一见
如故”等。同样英语中的“one”(有时
也可用冠词“a”)常可表达比喻意义。
“九曲黄河”。英语“ nine ”同样也可
表示“多”、“深”。 如: A cat has nine lives. 译:猫有九命。
“ nine ”即表示“多”,比喻猫有强大 的生命力。
但英语中“nine”还可比喻“少”、 “短暂”,这是汉语中的词义空缺现象。
如:A wonder lasts but nine days. 译: 怪异新鲜不出九天。
英汉数字语言文化差异
数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但其在各
种语言中的使用、表达等却不尽相同。 1 英汉数字表示法差异; 2 英汉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差异;
3字的联想及其跨文化差异
例:Nine times out of ten the train is late.
译:火车十有八九都晚点。
英语用的是确切的数字“十有九次”,而汉语却是 一个约数,“十有八九”这并非译文出错,而是因
A plane departed just now.
一架飞机刚刚离开。
上例中,英语原文并无量词也无需量词, 但翻译成汉语时,若不加“架”,就不 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英汉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差异
模糊含义
数字往往是用来表达精确概念的,尤其 在科技语体中,然而在汉文化中,数字 却常被用在文艺作品中表达一种模糊含 义,用入诗词中,模糊含义就更明显。
英汉语中相同词不同文化内涵

英汉语中相同词不同文化内涵之现象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历史因素、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中西方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很多词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
本文从动物词、植物词、数字词和颜色词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说明在这两种语言中有些词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有了解这些不同点才能在交际中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一、动物词( animal terms )1. 龙( Dragon):自从中国古代,“龙”就被认为是祖先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人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被称为“东方巨龙”。
在汉语中,龙是传说中极具神奇色彩的动物,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例如“龙颜( the appearance of the emperor )、龙袍(the robe for t he emperor) ”。
另外,龙一般用于吉祥的意思,用龙指才能优秀的人,成语中也多表现此意: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that is,to be successful ) ,人中之龙( a famous man,dragon amongmen);给男孩取名时也多用“龙”( dragon )等。
然而西方人对“ dragon ”却没有好感,“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是一个具有伤害力的,能喷烟吐火,凶猛可怕的长着翅膀的怪物。
所有与“ dragon”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在圣经(Bible )中,上帝把撒旦(Satan )称为“ the great dragon”,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
2. 蝙蝠(Bat):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认为是好运、财富、幸福的象征,因为汉语里“蝠”与“福”同音。
在中国,蝙蝠和鹿两种动物在一起很受欢迎,因为“蝠鹿”发音和“福禄”相同,表示好运、幸福、财富和地位。
英汉数词文化涵义差异及翻译

陈春丽 刘雅莉 向天玉
LOGO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介绍 2.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Meanings 3. Likenesses 4. Conclusion
Your site here
LOGO
Introduction
❖ 总之,数词本身带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色,汉、英 语的相应数词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这种差异源于 汉、英语言间的差别,两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 的不同以及各有特色的生活经验
Your site here
的涵义,例如“the fourth”是厕所的委婉表
达法,“four-letter words”在美语中指庸
俗下流的话语“,forty-four”是妓女的别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四”和英语的
“four”都含有不好的涵义,只是涵义不同罢
了。
Your site here
LOGO Likenesses
如:“八字”还没一撇,源于汉字笔画笔顺 汉语发音”八”和“发”相近,使得数字8
成了吉利数字。 如:518 我要发 168 一路发 等数字因谐
音变得炙手可热。 但是在英语里,数词8无此殊荣 如:behind the eight ball 表示处境危险,无
药可救
Your site here
LOGO Likenesses
❖
数字“四”在中国被看作一个不吉祥的
数字。因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时,
都不愿意要带有“四”的,尤其是尾数为“四”
的。更要避开的是“14”(谐音“要死”)、
“44”(谐音“死十次”)、“514”(谐音
“我要死”)等。在成语中可以见到“四分五
中西数字文化对比

中西数字文化对比数字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折射不同的文化层面,包括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风俗民情等等。
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影响下中西数字文化禁忌也各具特色。
因此中英文化对同一数字的喜好明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
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崇尚偶数,以偶为美,以双为吉的审美传统。
日常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中送双份礼,以及作为文字形式的春联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对仗,对称,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的情有独钟。
然而,西方人与我们不同。
视偶数为不吉祥,奇数为大吉(十三除外) 。
他们认为偶数隐含分裂,兆示灾难。
单数体现信念。
如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一”。
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十分感谢,万分感激,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a thousand and one way to help(许多的方法)。
受宗教的影响,西方社会认为奇数“three”,“seven”等都是完美和谐的数字。
由此可以看出,英汉两个民族对数字的偏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根据阴阳二元论,偶数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因此, “二”成为人们喜爱的数字。
婚事喜庆尤其喜用双数,是取成双成对之意。
如迎亲的宾相、陪嫁的钱物、洞房的红烛及其他的陈设、饰物(如喜字、对联,窗花) 均取双数。
汉语中与“二”相对的“两”和“双”多数时候都与吉利美好联系在一起,如“两全其美”,“智勇双全”,“举世无双”。
又因“二”的发音很像“爱”, 人们常将“二”与其他数字连用以表特殊含义, 如“520”意为“我爱你”,“131420”, 谐“一生一世爱你”。
在英语文化中, “2”却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英语中的two 来源于dice (骰子) 一词,而dice 又是die(骰子) 的复数形式,die (骰子) 与die (死) 同音。
中西数字文化差异

“3”——在中国文化里,“三”表示多,凡事不过三,很多 时候,三具有典型性,如:三甲,也是一条界线。同时, “三”与道家颇有渊源。 “三”表示多而且典型时,有词“入木三分”、“绕 梁三日”等等,《战国策》有语“鲁仲连辞让者三。” 《史记》有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小说中,更喜欢用 “三天三夜”这个经典时间段。 “三”与道家的渊源,体现在“三皇”、“道”的解 释:三,天地人之道也。 《老子》有语“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3”——在西方,“3”是第一个奇数,属于阳性,象 征生殖繁衍能力,属于火星的领域。 “3”有开头、中间和 结尾,并使开头和结尾两端得以谐调(注意不是协调), 因而象征对立面之间的和谐。三既具有古老传说中的魔力 特征,又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相联系。
33有开头中间和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并使开头和结尾两端得以谐调注意不是协调结尾并使开头和结尾两端得以谐调注意不是协调因而象征对立面之间的和谐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
“1”——“一”,有第一、金牌、万物起始之意,是成 就、地位和尊荣的象征,是世界万物的起点。 第一:No.1是很多成功人士一生追求的目标,站在事 业和人生的颠峰,永远成为天之骄子。“第一”对于他们 是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金牌:奥运会等大型比赛,金牌就意味着第一,是所 有人花费无数心血争夺的目标,它不仅代表了参赛者的最 高能力和成就,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上的荣耀。 一,万物的起始:《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 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 万物之本也。” “1”—— 在西方,它表示完美、独尊、起始,代表 概念世界的一,一产生多,因而是世界的象征。一产生多, 一不是数,没有性的特征,属于太阳的领域。
Thank
you !
“6”——“六”,“六六大顺”,由此可见,“六”在中国人眼里,是多么的 受欢迎受重视。中国文化里,“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 数字。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 方。” “六书”: 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或指“六经”,即《诗》、《书》、《礼》、《乐》、 《易》、《春秋》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 “六亲”:古指父、母、兄、弟、妻、子。 “六律”: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 6.中吕(F)、7.蕤宾(#F)、8.林钟(D)、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 12.应钟(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 律吕。 “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 “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 “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6”——在西方,“6”=2*3,与性爱和繁衍相联系。它象征爱、生殖力, 以及和平与丰饶,属于金星的领域。
数字“7”的英汉文化内涵对比

数字“7”的英汉文化内涵对比————————————————————————————————作者:————————————————————————————————日期:数字“7”的英汉文化内涵对比-汉语言文学数字“7”的英汉文化内涵对比□宋阿敏摘要:数字“7”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存在着差异。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不注意数字“7”的深层文化内涵差异,将达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
本文对比了数字“7”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关键词:数字“7” 英汉文化内涵对比跨文化交际一、引言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1]。
随着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数字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数字的功能也不仅仅只体现在其表面的计数方面,它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蕴含了很多文化方面的信息,即注重文化信息的继承、表达和传播。
由于英汉语言植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每种文化在使用数字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因此,英汉语言会赋予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神秘数字“7”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7”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这对于英汉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汉语中数字“7”的文化内涵汉语中同时存在着对“7”的崇拜与禁忌这两种完全对立的现象。
一方面,数字“7”被赋予了正面的或者吉利的含义。
中国语言文化受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七”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所谓的“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这些都与“善、美”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在《周易》中,“七”是天道循环往复运行的周期数,《周易?复卦》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之说[2]。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含“七”的词语,如“七书、七侠、竹林七贤、七情六欲、七尺男儿、七仙女、春秋七子、建安七子、孔明七擒孟获、曹植七步吟诗”,诗体中也有“七言律诗”,种种用法显示着人们对“七”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对比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中数字的文化内涵,指出由于其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民族,赋予了数字广泛而多样的文化含义,体现了数字的文化色彩。
了解英汉语言中数字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避免文化冲突,保证跨文化交际过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数字;文化内涵;英汉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数字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符号,人们用数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规模﹑大小。
由于其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民族,赋予了数字广泛而多样的文化含义,体现了数字的文化色彩。
因此,了解英汉语言中数字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避免文化冲突,保证跨文化交际过程顺利进行。
二、英汉数字文化内涵对比
1、在中国文化中,“一”是个很重要的数字
它最简单而又复杂。
在古代,“一”代表万物的初始。
老子的《道德经》中这样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万物唯一的本源,是世界本质性的体现。
在西方文化中,“一”也是个举足轻重的数字。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一”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万物的开始,整个世界的发源。
2、“二”是首个偶数
中国人喜欢偶数,中华民族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爱双
数的组合。
例如:成双成对﹑双喜临门﹑两全其美等说法。
在西方文化中,“two”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它源于“die”(骰子)复数,而“die”又有“死”的含义。
因而,会有“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同行是冤家)”。
3、“三”是汉语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个数词
中国人对“三”极为喜爱和推崇。
如,天﹑地﹑人为三才或三灵;日﹑月﹑星为三元或三光;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等。
佛教中以佛﹑法﹑僧为三宝,道教以道﹑经﹑师为三宝。
“三星高照”是好运气,“三头六臂”是神通广大的象征。
当然,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对“三”的禁忌。
由于“三”的谐音是“散”,酒席上人们因而回避“三”。
“三”还指多余的人。
如:“第三者”。
在西方国家,“三”是个幸运﹑吉利的数字,被赋予了神圣的含义。
西方人传统上认为,世界是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大自然由动物﹑植物﹑矿物而构成,人有肉体﹑心灵和精神三部分。
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
基督教认为美德有三:忠诚﹑希望和仁爱。
莎士比亚也曾说过“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好事总和三有联系)”。
不过,也有例外,在西方有不能一次连续为三个人点烟的禁忌。
这源于 1899—1902年间的英布战争,讲述的是不少士兵在夜间休息时抽烟被射杀,其中死者多为第三位点烟者。
4、“四”在汉语中由于与“死”谐音,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尽量减少使用这个数字。
车牌号﹑门牌号﹑
电话号码等各种各样的编号,带“四”的都不太受欢迎。
在西方国家,恰恰“四”受到人们的欢迎,它是公平﹑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是土﹑水﹑气和火四大要素构成。
基督教中有four orders (天主教中的四教派)及four seasons(四季大斋日)。
但在选择婚姻吉日时,人们一般避免周四,因为他们认为星期四运气很差。
5、“五”在中国古代是个很受人喜爱的数字
“五”表示“圆满”,“完全”。
古代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显示地域,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解释天地万物的构成,以五味包括人的全部味觉,以五常规定道德修养标准。
关于数字“五”的禁忌并不少见。
自周代以来,中国民间就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说法。
人们迷信这一天生下来的子女是“不肖不寿”的,甚至“长及户则自害,不则害其父母”。
人们认为五月五日是一个“恶月之中的恶日”。
在西方人眼里,“五”是带来厄运的数字。
传说星期五是耶稣受难的日子,对基督教徒来说是悲惨的一天,故称“black friday”。
6、在中国人看来,“六”是个能带来吉祥和好运的数字
在古代,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古时学校的六门课程);有“六仪”(古代的六种礼仪);有“六亲”(古代对亲戚的划分);有“六经”(六部儒家经典)。
皇后的寝宫称“六宫”,朝廷的军队称“六军”,天地四方称“六合”。
直至今日,人们对“六”的崇尚仍有增无减。
民间有“六六大顺”的说法。
人们偏爱带“六”的编号,这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六”在西方却是个忌
讳的数字。
在西方“666”被基督教视为魔鬼数字,是恶魔撒旦的象征。
7、“七”在汉语中是个不太受人欢迎的数字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普遍偏爱偶数,二是“七”与古代民间的丧葬活动有关。
纪念死者是以七天为一个忌日,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农历七月七日视为忌日,禁止进行婚嫁活动。
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一天经常会下雨,以示伤感的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七”是个神圣而重要的数字,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上帝在七日内完成创造世界,诺亚方舟是七天造好的。
又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seven champions (七大守护神)。
8、“八”可以说是国人最喜爱的数字
究其原因是“八”在粤语中的谐音“发”,意味着发财致富。
人们对“八”情有独钟。
人们偏爱带“八”的车牌号,电话号码,选择良辰吉日也少不了“八”。
“一六八”是“一路发”,“五一八”是“我要发”。
在西方数字“八”也预兆着幸运。
古希腊时,人们就认为“八”意味着丰硕成就与长寿。
《圣经》上描述的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只有八人借助诺亚方舟才得以逃生。
新郎新娘的两个戒指放在一起,正好组成8的形状,寓意婚姻美满幸福。
因此,“八”有了幸运的含义。
在德国,据说1988年8月8日是举行婚礼人数最多的一天。
在美国,据说有一个以88为名的小城,每年8月8日是这座小城的法定假日。
三、结语
英汉数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数字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数字文化含义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文化冲突,确保跨文化交际过程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健林.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看中英民族文化心理差异[j].柳州师专学报,2002(2).
[2] 黄苹.英汉数字差异的文化意蕴及其对比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3] 段萍.东西方数字文化内涵比较[j].文化研究,2006(12).
[4] 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 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作者简介】
邓磊,(1980.9-),男,西安思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