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_向璐璐
雨水花园在北方民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雨水花园在北方民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雨水花园是一种利用降雨水资源的绿色景观设计,对于北方民居景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方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夏季,因此雨水花园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降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能为民居增添美观和功能。
雨水花园可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尤其是夏季降雨量较少的情况下,常常面临着水短缺的问题。
而雨水花园可以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降雨水,满足民居的日常用水需求,减轻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够降低居民的用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雨水花园可以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北方地区多为干旱缺水的地区,土地贫瘠,植被稀少。
而雨水花园的设计可以通过收集和储存降雨水,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促进植被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不仅能够美化民居的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氧气的含量,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雨水花园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空调的使用频率也相应较高,而空调的运行消耗大量的能源。
而雨水花园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提供遮荫和降温的效果,可以减缓高温的影响,降低室内的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雨水花园可以增加居住者的心理愉悦感。
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较少,雨水的稀缺性往往成为居民的思绪障碍。
而雨水花园的设计可以通过收集和储存降雨水的方式,提醒人们雨水的宝贵和稀缺性,增加居民对水资源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雨水花园的美丽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植物也可以给居民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舒缓,增加居住者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雨水花园在北方民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增加居民的心理愉悦感。
在北方地区的民居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建设,发挥其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美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

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需要一处静谧的空间进行放松和休息。
雨水花园是一种经济、实用、美观的园林形式,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还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就对雨水花园的设计方法进行探析。
首先,要考虑雨水花园的选址。
一般而言,它应该建在城市低洼地带或者是容易积水的区域,这样可以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同时,选址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如是否有建筑物、道路等,以及是否易受到噪音、污染等干扰。
其次,雨水花园的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保。
设计师应该合理规划植被,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如乔木、灌木、花卉等,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同时,还可以采用生态种植、植物滞留等技术,使雨水花园成为一个生态环保的空间。
最后,雨水花园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实用性。
设计应该根据功能需求,合理规划空间,如设置休闲区、游乐区、健身区等,让人们可以在此进行放松、娱乐、运动等活动。
同时,还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资源收集起来,用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或者灌溉周边绿化。
总之,雨水花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形式,其设计方法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保、实用性等因素,让其成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
- 1 -。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析——以“雨水花园”为例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收稿日期:2020-06-08作者简介:李侃侃(1987—)女,河南郑州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教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发展保障机制研究”(SGH18H0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建设研究”(JY19032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环境景观设计I”(3204301)课程思政是以“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目标,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要素的一种课程模式。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的热词频频出现[1]。
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二字是相对于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的,它指的是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所有专业课、通识课等[2]。
课程思政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抱负,能够自觉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2019年10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地指出了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是中共中央进一步强调了课程思政之于高校和高校教师的重要性,并且在其中明确了各个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但是在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思政存在片面的理解,在教学中往往会进入难以融入、生搬硬套等误区。
尤其是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该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思考更多的是美学类的知识内容,更容易对课程思政建设无从下手。
一、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构建理念在2014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指出,“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的环境设计艺术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环境设计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单位、园林设计公司、室内设计与装饰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及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让学生学好环境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关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国外“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水是人体宝贵的资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体受到了污染,人们可用的淡水资源也日益减少,建筑景观设计需用大量的水,如何有效的利用雨水来进行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各国景观设计师的重视。
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
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体景观设计是“雨水花园”,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
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
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
“雨水花园”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师已经发现雨水所蕴含的艺术潜能。
关键是表达出雨水在整个设计中的独特动感之美。
景观设计师史蒂夫·科赫为波特兰的一座公寓设计的庭院景观就是一个典范。
科赫的设计将屋顶雨水收集起来,水流在高低错落的水道中欢快地跳跃着,最后注入岩石围筑的水池。
水池下是一个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
利用现代技术,融入灯光、音乐,利用电脑控制,会产生更独特、梦幻般的效果。
园林生态学下雨水花园探析

园林生态学下雨水花园探析摘要:从园林生态学角度出发,对雨水花园含义、原理、案例和生态效应等方面进行阐述,多角度对雨水花园生态技术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技术;园艺;景观不同学者对于雨水花园有着不同的定义。
一般来说,凡是园林绿地系统中凭借技术的方法,以雨水收集、利用为目的,并表现出较高景观效果的均可定义为雨水花园。
1雨水花园背景及概述雨水花园是一种自然雨水净化与处理技术,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渗透与过滤功能的现代生态景观新模式。
雨水花园是在生态理念下催生的产物,最早的雨水花园20世纪才出现,但追根溯源,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古来有之。
古代阿拉伯人身处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水的紧缺使得他们一直探索收集雨水的方法。
在园林、建筑、农业生产等方面,都融入了对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智慧。
古罗马人用水池、水窖等形式收集雨水,用于生产和生活。
2雨水花园类型雨水花园按其功能分为2种类型:2.1以控制雨洪径流为主要目的主要起到滞留与渗透雨水的作用,应用于污染较小的道路、公建屋顶、风景名声区、城市绿地中。
由于其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美观等特点,这类雨水花园是以后发展的主要类型。
2.2以降低污染为目的这类雨水花园主要为了控制污染、净水,适用于雨水污染较重的地区,如中心城区、重污染企业周边等。
该类雨水花园造价高、结构繁杂、维护不方便,但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可以消除雨水中的污染物质。
雨水花园的结构包括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和烁石层、溢流装置层、素土层。
3雨水花园的生态效应3.1蓄留雨水、涵养水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设计的2个重要维度。
雨水花园最主要的生态功能就是促进雨水就近下渗。
城市中的雨水可以通过雨水花园中的植物截留、种植土吸收以及土壤的渗透,回灌到地下水,涵养水源,保证该地区的地下水位,可以降低地面径流和洪水压力,降低排水管网负荷,规避风险。
这符合生态设计中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的内容,体现了回收(Recovery)和再生(Recycle)的原则。
试析城市绿地雨水花园设计方法

试析城市绿地雨水花园设计方法0.前言我国近些年来夏季时而连年大旱、时而雨水泛滥成灾,全国多个地区出现高温少雨的天气,而降水的月份又比较集中,在其它月份降水量明显不足,这样的降水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和人文生态环境。
如何在城市中利用好这些雨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利用雨水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研究城市绿地中的雨水花园的设计方法来探究解决这一问题。
1.雨水利用的方法在我国城市绿地中一般都会设有河道、湖泊等,这些就像一个大的蓄水池,将会很大程度的将雨水集中在一起,有效的利用起来,如可以用在绿地的灌溉和绿地内部的公共用水中。
利用建筑落水管将雨水集中也是一种雨水利用方式。
建筑中,用落水管将房顶的干净雨水截留,并将这些雨水集中起来,然后建立一个简单的利用系统,有效的利用起这些水资源。
在现今地下水资源被使用过度的情况下,有很多地区地下水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这些地区城市绿地中设置雨水花园将雨水回填地下水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雨水汇聚河流后引发自然灾害,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2.雨水花园的概念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加以净化,是集收集、净化、造景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3.雨水花园的效益3.1生态效益雨水花园与大自然有着天生协调的作用。
不仅对于减少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还能有效的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给居民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3.2经济效益雨水花园由于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将会使它周边的居住环境更优美,且对房子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所以相对而言价值也会更高。
3.3社会效益雨水花园将会是一个良好的社交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天地,供居民在闲暇之余有一个放松心情的最佳地点。
而且它还符合了当前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雨水花园工艺处理雨水研究进展

exfiltrafion
trench,PET)。局部渗滤渠中装有能有效吸附重金属污染物
的填料(如滤砂,硅砂,或用氧化铁改造表面的滤砂),雨水中固体和溶解性重金属能同时得到去 除,使雨水得到有效处理;对此工艺,上层渗滤地面最好设计成多孔形状,有利于雨水渗漏,强
一般不会发生堵塞。分布相对均匀的滤料要比分布范围较广的滤料水力传质好,粒径分布较广的 生物滤池易于产生堵塞;所以,滤料选择不但要看本身特性,也要关注粒径分布(Hsieh和Davis.
2005)。解决细小颗粒层堵塞办法主要是在渗滤渠工艺中设置排水管道,而不是紧紧依赖于土壤渗
透作用。雨水花园工艺中过滤装置水位影响堵塞反应,维持恒定的水位能减轻滤料堵塞,因为水 中悬浮物质均匀分布于滤池中,而当水位降低时,大多数悬浮物会随水位降低而到达交界面,造 成堵塞;对于易造成堵塞的沉积颗粒物,粒径大多低于6微米(Siriwardene等。2007)。 5总结
工艺包括过滤,滞留,以及生物代谢等。其中,雨水花园工艺是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具有可持续
性发展理念的雨水处理工艺。对雨水花园工艺的机理以及工艺运行等近期研究国外进行较多;在
我国,仅有相关新闻报道和初步设计介绍,而没有相关的机理及技术研究,主要是由于雨水回收 利用的概念仅仅在近期才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应用(向璐璐等,2008)。当今对于雨水花园工艺没有 统一的定义和命名。所采用的名称包括:生物滞留工艺(biorcnfion),生物滤池(biofilter),雨水 花园(rain garden),植被渗滤池(vegetated infiltration systems),以及草地处理工艺(grass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美观等特点 ,将其与渗井结合 ,组成雨水蓄渗系统 ,
用于净化 、消纳屋面径流 ,在充分截污减排的同时还
能美化周边环境 。对 2007 年 3 月于北京某办公大
楼附近绿地建造的雨水蓄渗系统示范工程中的雨水
花园进行连续监测 ,分析和研究其污染物去除能力
及净化规律 。
1 雨水花园的设计与构造
1 11 完全水量平衡法
进水 / (m g·L - 1 )
出水 / (m g·L - 1 )
107. 820 17. 547 7. 340 70. 080 10. 400 7. 990
去除率 / %
35. 0
40. 7 - 9. 0
6月 23日 (降雨量为 19 mm , 持续时间为 3. 5 h)
进水 / (m g·L - 1 )
T———计算时段 , m in
hm ———蓄水层的最大水深 , m h———蓄水层设计平均水深 ,一般为最大水深
hm 的 1 /2, m fv ———植物横截面 积占蓄 水层 表面 积的 比
例 ,一般为 20%
当 K = 0时 ,式 (1)可简化为 :
Af
=
hm
Ad
·(1
·H ·φ - fv ) + n
出水 / (m g·L - 1 )
107. 800 32. 830
8. 344 5. 722
6. 340 4. 660
去除率 / %
69. 6
31. 4 20. 2
7月 4日
进水 / (m g·L - 1 )
86. 260
2. 250
—
(降雨量为 28 mm , 持续时间为 5 h)
出水 / (m g·L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v =nA1 hv
(8)
式中 Vv ———植被在蓄水部分所占的体积 , m 3 ;
n ———植被的数量 ;
A1 ———茎干的平均横截面积 , m2 ; hv ———淹没在水中的植被平均高度 , m 。 令植物面积占有率 f v 为 :
f
v
=n A 1 Af
(9)
式中 f v ———植 物横 截 面积 占 蓄 水层 表 面 积的 百
蓄水层一般为 100 ~ 250 m m , 蓄水层中的水被消纳
的时间一般为 1 ~ 2 d 。
2 .2 蓄水层有效容积法 这是一种在水量平衡的基础上 , 利用雨水花园
蓄水层的有效容积消纳径流雨水的设计方法 。根据
植被被淹没的状态又分为两种情况 。
(1)部分植被的高度小于最大蓄水高度 , 则植 被在蓄水层中所占体积如式(8)所示 :
分比 。
将式(9)代入式(8)中得 :
Vv =f v hv Af 则实际可蓄水的体积如式(11)所示 :
(10)
Vw =hm Af -Vv =hm Af -f v hv Af
=Af(hm -f v hv)
(11)
式中 Vw ———实际可蓄水的体积 , m3 ;
hm ———最大蓄水高度 , m 。
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为 :①通过滞蓄削减洪峰 流量 、减少雨水外排 , 保护下游管道 、构筑物和水体 ;
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06 K4 19);北京市规划 委员会科 研 专项基金项目(200503001)。
②利用植物 截 流 、土壤 渗滤 净化 雨水 、减少 污染 ; ③充分利用径流雨量 , 涵养地下水 , 也可对处理后的 雨水加以收集利用 , 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④经过合理 的设计以及妥善的维护能改善小区的环境 , 为鸟类 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 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
4 8 给水排水 Vo.l 34 No.6 2008
mm 的穿孔管 , 经过渗滤的雨水由穿孔管收集进入 邻近的河流或其他排放系统 。
通常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铺一层土工布是为
了防止土壤等颗粒物进入砾石层 , 但是这样容易引 起土工布的堵塞 。 也可在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 铺设一层 150 mm 厚的砂层 , 防止土壤颗粒堵塞穿 孔管 , 还能起到通风的作用 。 2 国外雨水花园常用设计方法比较
(1) (2)
v2
=K df df
=K
(3)
式中 v 1 , v2 ———断面流速 , m/ s ;
h ———蓄水层设计平均水深 , 一般为最大水
深 hm 的 1/ 2(即 h =hm/ 2), m ;
df ———雨水花园的深度 , 一般包括种植土层
和填料层 , m 。
设计时 , 常取其平均值 , 如式(4)所示 :
Keywords :Rainwa ter g arden ;Rainfall runof f ;Desi gn met hods ;Water balance
0 引言 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
术 , 也是一种生物滞留设施 。一般建在地势较低的区 域 , 通过天然土壤或更换人工土和种植植物净化 、消 纳小面积汇流的初期雨水 。它具有建造费用低 , 运行 管理简单 , 自然美观 , 易与景观结合等优点而被欧 、美 、 澳等许多国家推崇采用 。但目前在我国应用不多。
2 .3 基于汇水面积的比例估算法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 , 有时还采用简单的估算方
法 , 即根据雨水花园服务的汇水面积乘以相应的比
例系数计算求得 , 如式(15)所示 :
Af =Ad β
(15)
式中 β ———修正系数 。
当汇流面积均为不透水面积时 , 计算出的雨水
花园的面积一般为汇水面积的 5 %~ 10 %。 此法计
K ———砂质土壤的渗透系数 , m/ s ;
J ———下渗起止断面间的水力坡度 ;
hw ———沿下渗方向的水头损失 , m ;
l ———下渗起止断面间的距离 , m 。
2 .1 .2 雨水花园面积计算
当蓄水层蓄满水时 , 流速如式(2)所示 :
v1
=K
(2h +df) df
当蓄水层未蓄水时 , 流速如式(3)所示 :
给水排水 Vol.34 No.6 2008 4 7
1 雨水花园的构造 雨水花园主要由 5 部分组成(见图 1)。 其中在
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可以铺设一层砂层或土工布 。 根据雨水花园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和环境条件可以 采用防渗或不防渗两种做法 。 当有回用要求或要排 入水体时还可以在砾石层中埋置集水穿孔管 。
(4)人工填料层 。 多选用渗透性较强的天然或 人工材料 , 其厚度应根据当地的降雨特性 、雨水花园 的服务面积等确定 , 多为 0 .5 ~ 1 .2 m 。当选用砂质 土壤时 , 其主要成分与种植土层一致 。当选用炉渣 或砾石时 , 其渗透系数一般不小于 10 -5 m/ s 。
(5)砾石 层 。 由直径不超过 50 mm 的砾石组 成 , 厚度 200 ~ 300 mm 。 在其中可埋置直径为 100
雨水花园设计主要是根据以上功能的要求 , 合 理确定其构造 , 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确定其面积 、深 度 、进出水口等 。 本文首先对国外常用的三种方法 进行了阐述 , 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在 分析雨水花园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 提出 了一种基于水量平衡分析的设计方法 , 并对其关键 设计参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
φ———径流系数 。
将式(4)、式(6)代入式(5)中得 :
Af
= Ad H φdf K (h +df )tf
(7)
此方法主要依据雨水花园自身的渗透能力和达
西定律而设计 , 忽略了雨水花园构造空隙储水量的
潜力和植物对蓄水 层的影响 。 在新西兰等地 , 降雨
量常按当地两年重现期日降雨量的 1/ 3 , 约 25 mm 计 算 。填料采用砂质壤土 , 渗透系数不小于 0 .3 m/ d ,
(3)植被及种植土层 。 种植土层为植物根系吸 附以及微生物降解碳氢化合物 、金属离子 、营养物和 其他污染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 有较好的过滤 和吸附作用 。 一般选用渗透系数较大的砂质土壤 , 其主要成分中砂子含量为 60 %~ 85 %, 有机成分含 量为 5 %~ 10 %, 粘土含量不超过 5 %。 种植土层厚 度根据植物类型而定 , 当采用草本植物时一般厚度 为 250 mm 左右 。 种植在雨水花园的植物应是多年 生的 , 可短时间耐水涝 , 如大花萱草 、景天等 。
Abstract :Rai nw ate r garden i s an eff ectiv e nat ure purifi catio n and bio-ret ent ion technolog y f or st orm w ater m anagement .In this article , t hree popular desig n m ethods in f o reign countries we re com pared and analyzed , w hich w ere infi lt ra tion met ho d based on Darcy' s L aw , eff ecti ve volume method of surface ret ent ion lay er , and propo rtion esti matio n met hod based on cat chment a rea . Mo reo ver , considering the st ructure characterist ics of rainw ate r gardens in Chi na , a de si gn met ho d based o n w ater balance w as proposed , pro vi ding a fundamental idea f o r the design of do mesti c rainw ater gardens .
算简单 , 但需通过多年的工程经验积累才能建立这
样的公式 , 且精度不高 , 对降雨特征变化较大和不同
标准要求的适应性较差 。
Af
=h
H Ad φ m(1 -f v)
(14)
此法主要利用雨水花园蓄水层的有效容积滞留
雨水 , 考虑了植物对蓄水层储水量的影响 , 但未考虑
雨水花园的渗透能力和空隙储水能力 。 实际应用中
大多采用第二种情况进行计算 , 主要是用于处理初
期雨水 , 处理的雨水径流量一般按 12 mm 的降雨量
设计 。
图 1 典型雨水花园结构示意
(1)蓄水层 。 为暴雨提供暂时的储 存空间 , 使 部分沉淀物在此层沉淀 , 进而促使附着在沉淀物上 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得以去除 。其高度根据周边地 形和当地降雨特 性等因 素而 定 。 一般 多为 100 ~ 250 mm 。
(2)覆盖层 。 一般采用树皮进行覆 盖 , 对雨水 花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 , 避 免表层土壤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 。 在树皮 土 壤界面上营造了一个微生物环境 , 有利于微生物的 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 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径流雨水 的侵蚀 。 其最大深度一般为 50 ~ 80 mm 。
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
向璐璐1 李俊奇1 邝 诺2 车 伍1 李 艺3 刘旭东3
(1 北京建 筑工程学院 , 北京 100044 ;2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 100038 ; 3 北京市 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北京 100082)
摘要 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生物滞留处置技术 。对目前国外雨水花园常用 的三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 包括 :基于达西定律的渗滤法 、蓄水层有效容积法和基于汇水面 积的比例估算法 。根据我国多数城市雨水花园的建造特点 , 提出了一种基于水量平衡分析的设计方 法 , 为雨水花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