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说明: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G
则:ρ液V排g=ρ物Vg
ρ物=( V排/V)·ρ液=2
(2)
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
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
密度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压力:
作图法
对直柱形容器?F=G
7、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压强与浮力计算题复习专题(含答案)

压强与浮力计算题复习专题(含答案)

中考压强与浮力计算题专题1.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多少g.( 酒=0.8×103kg/m3)2.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读数为34牛,把它侵没在水中称测力计读数为24牛,此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体积为多大?密度为多大?(g=10N/㎏)3..有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将它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g=10N/kg.求:①金属块受到的浮力;②金属块的体积;③金属块的密度。

..4.如图所示,将边长是10cm 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中。

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550g 水,g 取10N/kg ,求: (1)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木块的密度;(3)木块静止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大小。

5.为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某中学九(7)班同学到东海舰队参观某型号潜水艇。

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m .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 3,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所示。

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

(海水密度为1.03×103kg/m 3,g 取10N/kg )(1)水舱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力为9.27×106N ,此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2)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至少应向水舱充入海水的重力是多少? (3)潜水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因是什么?.6.如图所示,容器重为16N ,底面积100cm 2,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并完全浸没在水中,已知水重200N ,木块的体积为4dm 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 3,g 取10N/kg , 试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7.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0.1×103kg/m 3、ρB =0.8×103kg/m 3。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p a=p c>p b B.p a=p c<p b C.p a>p b>p c D.p a<p b<p c4.下列有关压强与浮力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升空时,飞机机翼的升力和热气球的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D.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①F1>F2;②ρ1>ρ2;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8.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B.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D.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9.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ρ水>ρ酒精)()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10.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解析版)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 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压强、浮力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压强、浮力

2023中考专题练习——压强、浮力选择题1.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2.下列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B.水从瓶子侧壁的孔喷出C.用吸管吸饮料D.口吹硬币跳跃木块3.下列做法能够增大压强的是()A.图钉尖端做得很尖 B.滑雪板板面做得很大C.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D.载重汽车安装多个车轮4.有一个长方体木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现缓慢持续地往容器中注水,一段时间后,木块浮起并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停止注水时木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等于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B.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C .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D .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逐渐增大5.(2021·四川眉山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4210m -,将一体积为43210m -⨯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15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水的密度为33 1.010kg /m ρ=⨯水,10N /kg g =)( )A .木块的密度为330.810kg /m ⨯; B .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160g ;C .浸没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0.6N ;D .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6.(2020·福建)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 、B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 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

已知A 重4N ,B 受到的浮力为8N ,A 、B 密度之比为2∶5,那么( )A .A 、B 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2B .A 、B 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2C .细线对A 的拉力大小为1ND .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填空题 7.一个李子的体积约为60cm 3,质量约为66g ,若把李子放入水中静止时将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一个西瓜的体积为6×103cm 3,所受重力为55N ,若把西瓜浸没在水中后放手,当西瓜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8.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8N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N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如将物体再下沉5cm ,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 .9.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的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 点产生的压强为 P a .(ρ水银=13.6×103kg/m 3) 10.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 浮 G (填“>”、“<”或“=”);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11.(2021·云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水中有一支长14cm 、底部嵌有铁块的蜡烛,露出水面的长度为1cm 。

中考复习---9压强与浮力-浮力

中考复习---9压强与浮力-浮力

浮力中考链接一、选择题:1、[2006盐城]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上下晃动2、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3、下列几种情况中,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A.向盛有清水的杯子中加入食盐,沉在杯底的鸡蛋逐渐上浮B.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C.点燃孔明灯中的松脂后,灯就能够腾空而起D.打捞沉船时向浮筒内压入高压气体4、(连云港2007)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木球受到的浮力较大B.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铁球受到的浮力较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后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D.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后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5、(南京2007)把重5N、体积为o.4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A. 物体漂浮,F浮=5N B.物体漂浮,F浮=4NC.物体悬浮,F浮=5N D.物体沉底,F浮=4N6、(07徐州)小梅帮妈妈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l00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g水溢出,则A.土豆会浮在水面上B.土豆会沉人盆底C.土豆会悬浮在水中D.不能据此判断出土豆的浮沉二、填空题:7、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水的重为__________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8、[2006扬州]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那么两球所受浮力F甲______F乙,两球的密度ρ甲_________ρ乙(>/<=)。

2104年中考专题--2014压强和浮力中考复习

2104年中考专题--2014压强和浮力中考复习

(四)压强的测量
【课题】 测量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的压强
【方案】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压力) (受力面积)
(质量)(两脚面积) 2.如何测量这些物理量? 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磅秤)(方格纸)
(五)压强的计算
【信息】实验测得一个人的质量约为60kg,每只脚接 触地面的面积大约为170cm2,求压强大小。
已知:m=60kg;S=170cm2=0.017m2 【注意】 求:求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 1.审清题意 解:由题意得: 2.统一单位 F=G=mg=60kg×10N/kg=600N 3. 确定压力 2 2 S总=2S=0.017m ×2=0.034m 4.找准面积 ∴p=F/S总=600N/0.034m2=17647Pa 答: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17647Pa 5.列式计算
结论
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定义】1、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F 【公式】 压强= 压力 p= S 受力面积 【单位】 1、牛/米2 N/m2 2、帕斯卡(帕) Pa 3、1 Pa = 1 N/m2 【辨析】1N物体放在1m2的桌面上就产生1Pa的压强吗?
【总结】 1、一般而言,液体压力与液重大小不等。 2、任何水平面上的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力等于以 容器底面积和液体高度构成的液柱的重。 【对比】 ①分析固体压力压强:先压力再压强 ②分析液体压力压强:先压强再压力
(四)生活中的液体压强
【课题】液压规律的发现,在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巨大 作用,拓展认识一些液压规律的应用实例。 【实例1】 潜水服
不同类型的潜水服各有什么不同用途?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壁厚度忽略不计)。

杯子重1N,高(1)通过计算该货车最多能装的沙子质量是多少?(2)货车满载在这段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总重的0.02倍,这段时间内货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求:(1)小明所做的有用功;(2)小明作用在绳上的拉力;(3)若将正方体物块放到图乙所示的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

用细线吊着质量为5kg、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求:(1)没有放入A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11.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的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其中容器的底面积为0.01m2,容器的质量为500g,容器中的水质量为2kg(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求:(1)A点处水的压强是多大?(2)该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12.体积为5×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

13.如图所示,由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共同承建的055型驱逐舰是目前我国最新型的防空导弹驱逐舰。

该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为1.23×104 t,在海面上以恒定功率做直线运动。

已知ρ海水=1.05×103 kg/m3。

求该驱逐舰:(1)在水下6m处有一面积为200cm2的观察窗口,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大小;(2)满载时在匀速航行的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14.云门屯景区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的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核心景点之一“天门洞”是乐安江在此穿山而过留下的宽80余米、高100余米的巨型山洞,十分壮观。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江上游船采用电力驱动,如图为一艘电动游船正驶过天门洞。

这种游船满载时,船和人的总质量为2800kg。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该游船满载时,外船底最深处距离水面0.5m,该处所受水的压强;(2)该游船满载时,游船排开水的体积;(3))该游船满载时,在平静的乐安江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游船所受水的阻力为400N,驱动电机的工作电压为60V,且消耗的电能有80%用来克服水的阻力做功,则此时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一、知识结构(一)压力(N )1、定义: 叫压力。

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 指向 的物体2、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3、重为G 的物体在支持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4、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课本P137图8-4 a 、b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a 、c 说明:压力相同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二)、压强(Pa 或N/m 2)1、定义: 叫压强。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3、公式: p=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 ; F : S : ⑴该公式适合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⑵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 (水平面上F=G=mg )和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⑶特例:对于竖直放在桌子上的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⑴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 ;⑵当压力不变时,可减小 来增大压强。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等。

减小压强:⑴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 ;⑵当压力不变时,可 的方法来减小压强。

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5、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三、液体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

2、测量工具: 用途: 。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p=(1)ρ表示 h 表示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和液体的有关。

D、密度不变时,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如右图:5、液体内部的压强是由于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

如下图F<G6、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⑴定义:的容器⑵原理: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四、大气压强1、说明:“大气压”与“气压”,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并且具有。

3、大气压强的存在: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实验。

4、大气压的测定:实验。

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mm。

⑵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 产生的压强。

⑶结论:大气压p0= mmHg= 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⑷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m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将玻璃管倾斜,高度,长度。

5、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cmHg cmHg cmHg cmHgcmHg cmHg cmHg6、标准大气压:把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即1.01×105Pa 的大气压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

7.大气压的特点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⑵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pa 。

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9、测量工具:分类: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 。

五、流体压强1、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

六、浮力一、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 叫浮力。

二、浮力方向: ,施力物体: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 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五、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 。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和物体排开 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六: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七、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53计算浮力方法:①读数差法:F 浮= G -F(②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 F 向下(③漂浮、悬浮时,F 浮=G (④F 浮=G 排 或F 浮=ρ液V 排g 二、典型例题考点一:固体压强例1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m 2)例2:如图所示,甲、乙、试比较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1. 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5A 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变大,p 变小 B.F 不变,p 变小10.小华往墙上按图钉。

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cm 2,20N ,求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和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考点二:液体压强例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试比较A 、B 、C 强p A 、p B 、p C 的大小。

例4: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330.810/kg m ρ=⨯酒精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 质量( )A 、大于8gB 、等于8gC 、小于8gD 、无法判断例5: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支密度计。

将它放入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cm ;再把它放到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4.5cm 。

如图6果所用铅丝的体积极小,可以忽略,小明测得到的盐水密度是多少?1、植树节里,小倩同学用水桶提了15L 水给刚栽上的树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 ,桶中水深h 为30cm ,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 2。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g 取10N/kg 。

) (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多大?(2)担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5、将一边长是10cm 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

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 水,如图3所示。

求:(计算时取g=10N/kg )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B.C.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考点三:气体压强例5图所示,问:为76cm 汞柱)8.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D9.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 .高空温度低,橡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B.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将气球胀破C .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D .高空温度较低,球内气压较大,将球胀破 考点四:浮力1.利用空气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 〔 〕A .人造卫星B .飞机C .风筝D .氢气球2.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空心小球,用手将其置于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浸没于水(如图6所示),放手后水球运动状态是 [ ]A .上浮B .悬浮C .下沉D .都有可能图33.浸没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 ]A.浮力增大,压强减小B.浮力减小,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4.含有杂质的蜡块悬浮在水中,要使该蜡块漂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纯酒精B.加水C. 加食盐D. 加汽油5.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感,可用漂浮疗法减轻。

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中加有大量的_________(填“盐”或“酒精”),任何人进入池内都会漂浮起来。

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为27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N,则该金属快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三、中考试题(2013天津中考)17.当居室前后窗子都打开时,“过堂风”有时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这是因为;(2013天津中考)28.(6分)某教师用“试管爬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试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23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

若细试管的重为G,外直径为d,水的密度为ρ0,大气压强为p0,请你通过推导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是多少?(2)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满足什么条件时,它刚好可以向上“爬升”。

、(2013重庆中考)9.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_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2013重庆中考)18.2013年5月12号是母亲节,小明陪父母一起去商场,想送给母亲节日礼物,在商场中妈妈看上了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鱼缸,如图15甲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