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草原样方调查表
植物生态调查表

优势种的分布和数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因此优势种的研 究对于了解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 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影响因素:环境条件、种间关系、 物种繁殖能力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意义:了解群落演替规律有助 于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保护生态 环境
高度:测量植物从 土壤表面到最高点 的垂直距离
直径:测量植物主 干或主要分支的周 长
分支数:计算植物 主干的分支数量
叶片数:统计植物 的叶片总数
亚洲东部 非洲南部
欧洲西部 美洲中部
植物分布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生态环境 不同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植物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植物分布受到气候、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条件: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土壤类型: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如沙土、黏土、壤土等
植物的形态美:如花朵、叶片、树形等 植物的色彩美:如各种花卉的绚丽色彩 植物的香气美:如花香、果香等 植物的意境美:如松、竹、梅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
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植物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生态系 统的完整性,防止人为破坏
合理利用资源:控制采伐和开 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对植物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认识
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本标准重在高寒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包括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典型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漠等草地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9-2008草原健康状况评价NY/T1233-2006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2998-2016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HJ623-2011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T/CGDF00001-2020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标准T/CGDF00002-2020生物多样性评估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草地类grasslandtype是指具有相同水、热大气候带特征,具有独特地带性的草地,或分布广泛具有相同隐域性特征的草地。
3.2高寒草地alpinegrassland指分布在海拔300Om以上、气候寒冷地区的天然草地,主要包括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典型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等草地类。
青藏高原是高寒草地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3.3植物多样性plantdiversity是指生物多样性中以植物为主体,由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生态过程总和,主要体现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3.4重要值Importantvalue是指以综合数值表示物种在一个群里或生境中的相对重要性。
3.5优势种Dominantspecices植物群落各层次中占优势的植物,即在数量、体积和群落学作用上最为重要的物种。
3.6特有种Endemicspecies是指某一物种因历史、生态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而未在其他地方种出现。
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表格

表1-1 植物群落乔木调查表(1-10)
表1-2 植物群落乔木调查表(1-10)
表1-3植物群落乔木调查表(1-10)
植物群落调查表2-1
灌木记录表(11-20)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植物群落调查表2-2
灌木记录表(11-20)
灌木记录表(11-20)
植物群落调查表3-1
草本植物记录表(21-30)
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植物群落调查表3-2
草本植物记录表(21-30)
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植物群落调查表3-3
草本植物记录表(21-30)
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植物群落调查表4-1
藤本植物记录表(31-50)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藤本植物记录表(31-50)
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藤本植物记录表(31-50)
样地名样方号时间
生活力:植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就是生活力。
植物生活力的判别,在了解各种植物所处物候期以后,可以观察各种植物在某群落中生活是否正常强壮。
实地考察,野外记录要求区分三级生活力。
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草原资源调查表

草原资源调查统计表
县(区):子长县填表人:史小雄联系电话:7111776
1、草原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
草地和退耕还草地。
2、一直体重50公斤、哺半岁以内羔羊、日耗1.8公斤干草的成年母绵羊为一个羊单位。
3、大块连片草原指面积在0.5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原。
大块连片草原资源调查统计表
县(区):子长县填表人:史小雄联系电话:7111776
1、一县可填多块连片草原,草原名称有责填写,没有不填。
2、分布区域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填写。
3、承包到户含联户。
4、利用情况包括放牧、打草、休闲旅游、禁牧未利用等利用等定性扫描即可,可多填。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草地生产力是进行草地资源评价,草地生产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草地资源生产效能的最终反映。
由于草地生产是一个由牧草→家畜→畜产品的复杂的系列生产过程,其产品形态有牧草、家畜和畜产品三大类,那么相应地草地生产力也就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牧草生产能力——草地产草量;载畜能力——载畜量;畜产品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
在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中,主要进行草地牧草生产能力的测定。
1、1草地的现场取样技术1.1.1样地样地是用来描述与记载草地群落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典型地段,是进行草地定性与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
记载样地主要是用来对草地进行群落特征分析和确定草地类型性质所用。
现场取样,首先是根据草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分布的均匀性确定样地面积,面积的大小,以能反映与代表所调查类型各项特征的最小面积为宜。
一般的原则是,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样地面积要比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小些;群落草层低矮、结构简单、分布均匀、样地可小些,反之要大些。
以往调查工作中,用于群落特征分析与记载的样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一般面积为10m×10m;在植被稀疏的荒漠和灌丛草地,样地面积可扩大到10m×100m或10m×150m。
1.1.2取样方法在草地资源调查中,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典型取样,另一种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取样。
(1)典型取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是:在确定要调查的草地类型上,选择能够代表该类型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典型地段设置样地。
放置的样地要求草群生长发育正常,未受或受家畜或其他活动干扰较小。
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出样地的一个边界点,并将测绳或皮尺的一头用插钎固定,依据样地大小,圈出样地的范围。
在样地圈定之后,仔细观察样地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如有缺陷,可再度移动调整。
样地的数量,在一个点上一般只取一个样地,重复样地,在出现相同类型的其他地段再选取。
植被调查记录表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沙针
0.43
一般
2
3
4
优势草本植物
序号
优势草本植物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荆泽兰
0.76
一般
3
4
群落形成原因:
对植被处理意见:
调查员:2013年10月9日
表3-2植被调查记录表
林班:2小班1:
面积:地点:2小地形:
海拔:坡度:6°坡向:西北
4
鬼针草
0.42
一般
群落形成原因:
对植被处理意见:
调查员:2013年10月9日
表3-2植被调查记录表
林班:1小班:4
面积:地点:2小地形:
海拔:坡度:11坡向:
土壤种类:红壤
群落名称:
复盖度:70%灌木:草本: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油茶
1.62
良好
2
小铁仔
0.78
良好
3
4
优势草本植物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2
3
4
优势草本植物
序号
灌木名称
平均高度(m)
生长状况
1
2
3
4
群落形成原因:
对植被处理意见:
调查员:年月日
表3-2植被调查记录表
林班:小班:
面积:地点:小地形:
海拔:坡度:坡向:
土壤种类:
群落名称:
复盖度:灌木:草本:
灌木种类
序号
灌木名称
具有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草原样方调查表

3.灌木及高大草本产草量折算(kg/hm2)=Σ鲜重(干重)×株丛数/10
4.总产草量=草本及矮小灌木产草量折算×(100-灌木覆盖面积)/100+灌木及高大草本产草量折算合计,这个值在将其它信息输入后软件会自动计算出来。
具有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草原样方调查表
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人:
监测点编号
小区名称
小区编号
照片编号
海拔
样方定位
经度:纬度:
100平方米样方内草本及矮小灌木调查
1平米草本及矮小灌木小样方
植物种数
主要植物种
平均高度(cm)
产草量(g)
平均产草量折算(kg/hm2)
可食产草量(g)
平均可食产草量折算
(Kg/ hm2)
鲜重
风干重
鲜重
风干重
鲜重
风干重
鲜重
风干重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100平方米样方内灌木及高大草本调查
灌木及高大草本名称
大株丛(cm,g)
中株丛(cm,g)
小株丛(cm,g)
覆盖面积(m2)
产草量折算
(kg/hm2)
灌丛高度(cm)
丛径鲜重风Fra bibliotek重株丛数
丛径
鲜重
风干重
株丛数
丛径
鲜重
风干重
株丛数
鲜重
风干重
合计
植被总盖度
总产草量
鲜重:(kg/hm2)风干重:(kg/hm2)
枯落物
(风干重)
土壤含水量
1
2
3
平均
地表特征
枯落物情况(有/无);覆沙情况(有/无);侵蚀情况(有/无),侵蚀原因(风蚀、水蚀、冻融、超载、其它);盐碱斑(有/无);裸地面积比例(%)
草本群落样方调查表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草本群落样方调查表
地点:和林林场样方号:面积:1*1米日期:经度:111°42′41″E 纬度:40°18′2″N 海拔高度:m
群落类型:草本群落郁闭度:%
群落周围条件:平缓坡地
生境:山地草原
备注:重要值计算公式:
相对高度=某种的高度/所有种的高度之和*100%
相对密度=某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100%
相对生物量=某种的干重/所有种的总干重*100%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3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知:本次实验所调查的草本群落,共有草本植物4科9种,植物种类较多。
其中菊科(冷蒿、铁杆蒿、矮韭、苦荬菜)占的种数最多,占种数的44.4%,其次是禾本科(赖草、针茅)和石竹科(卵叶蚤缀、旱麦瓶草)各占两个钟,分别占总数的22.2%,另外,蔷薇科(轮叶委陵菜)有一个种,占总数的11.1%。
根据样方的调查结果,可以计算得到各种植物种的重要值(见表)。
重要值的数值大小可以作为群落中植物优势度的一个度量标志,重要值也可以体现群落中每种植物的相对重要性及植物的适宜生境。
依据各植物种重要值的大小确定出了所调查的草本群落内的优势种为赖草、冷蒿、铁杆蒿。
它们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快速生长。
而且山地草原降水少,蒸发量大,因此利于耐寒性植物生存。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人:
监测点编号
小区名称
小区编号
照片编号
海 拔
样方定位
经度: 纬度:
100平方米样方内草本及矮小灌木调查
1平米草本及矮小灌木小样方
植物种数
主要植物种
平均高度(cm)
产草量(g)
平均产草量折算(kg/hm2)
可食产草量(g)
平均可食产草量折算
2.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覆盖面积(m2)=Σπ×(丛径/2)2/10000
3.灌木及高大草本产草量折算(kg/hm2)=Σ鲜重(干重)×株丛数/10
4.总产草量=草本及矮小灌木产草量折算×(100-灌木覆盖面积)/100+灌木及高大草本产草量折算合计,这个值在将其它信息输入后软件会自动计算出来。
鲜重
风干重
合计
植被总盖度
总产草量
鲜重: (kg/hm2) 风干重: (kg/hm2)
枯落物
(风干重)
土壤水量
1
2
3
平均
地表特征
枯落物情况(有/无);覆沙情况(有/无);侵蚀情况(有/无),侵蚀原因(风蚀、水蚀、冻融、超载、其它);盐碱斑(有/无); 裸地面积比例( %)
备 注
记录物候期等
说明:1.灌木及高大草本植物产草量鲜重、风干重只测可食部分。
(Kg/ hm2)
鲜重
风干重
鲜重
风干重
鲜重
风干重
鲜重
风干重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100平方米样方内灌木及高大草本调查
灌木及高大草本名称
大株丛(cm,g)
中株丛(cm,g)
小株丛(cm,g)
覆盖面积(m2)
产草量折算
(kg/hm2)
灌丛高度(cm)
丛径
鲜重
风干重
株丛数
丛径
鲜重
风干重
株丛数
丛径
鲜重
风干重
株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