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实验报告(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

合集下载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掌握80C51单片机程序的调试与下载方法。

2、掌握80C51单片机并口的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控制方法。

3、理解和学会单片机外部中断的使用;4、学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介绍80C51单片机包括P0~P3共4个并口,除可作为普通I/O口使用外,P0口还可用作8位数据总线口和低8位地址口,P2可用作高8位地址口,P3.6、P3.7可用作外部RAM或I/O接口的读、写控制引脚,P3.0~P3.5可用作串口、外部中断、计数器的功能引脚。

ZSC-1实验箱包括4个单片机,其中1#单片机(MCU1)和2#单片机(MCU2)的型号都是STC12C5A60S2,只是封装不同。

STC12C5A60S2采用80C51内核,片内资源和性能较标准80C51单片机增强了许多。

本课程的全部实验只用到MCU1。

图3-1为本实验对应的硬件电路。

P0口用于控制发光管L101~L108,口线输出0(低电平)时,对应的发光管点亮,口线输出1(高电平)时,对应的发光管熄灭。

P3口的4根口线连接独立按键KX0~KX3,由于P3口内部上拉电阻的作用,按键松开时,对应的口线表现为1状态(高电平),按键按下时,对应的口线表现为0状态(低电平)。

中断是指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先中止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转而去处理突发事件。

待处理完成后,再返回到原先被中止的工作处,继续进行随后的工作。

引起突发事件的来源称为中断源,中断源要求服务的请求称为中断请求,对中断请求提供的服务称为中断服务,中断管理系统处理事件的过程称为中断响应过程。

51类单片机至少包括5个中断源:INT0:外部中断0,由P3.2端口线引入,低电平或下跳沿引起。

(本实验用)INT1:外部中断1,由P3.3端口线引入,低电平或下跳沿引起。

T0: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由T0计满回零引起。

(本实验用)T1:定时器/计数器l中断,由T1计满回零引起。

1西华大学实验报告-2010

1西华大学实验报告-2010

序号: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多媒体信息基础选课课号:2002001学生所在学院:管理学院年级/专业/班:2008级工商管理1班学生姓名:沈发萍学号:312008*********实验总成绩:任课教师:阳宪章实验中心名称: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部实验一MPC系统配置设计姓名:沈发萍学号:312008*********实验时间: 2010-3-18 成绩:实验目的:1、掌握MPC硬件系统的构成2、掌握MPC软件系统的构成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协调配置实验内容:a) 说明设计主题、思路、实现的策略、设计分析;b) 按照教程上所讲的计算机各个部件的特征、实现功能,在网络上找出对应的部件和软件;c) 根据比较分析各个部件及软件,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操作步骤:第一步MPC硬件信息搜索第二步MPC软件信息搜索第三步功能比较分析第四步硬件配置设计第五步软件配置设计第六步配置设计的功能说明[注] 每位学员至少各作一套低端和一套高端MPC系统配置设计,并体现在“MPC硬件配置表(低端)”、“MPC软件配置表(低端)”和“MPC硬件配置表(高端)”、“MPC硬件配置表(高端)”中。

配置设计说明(一):1、满足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2、满足大多数多媒体信息再现的基本需要。

设计者:沈发萍 2010年03 月18日配置设计说明:1、满足一般多媒体信息普通处理的需要;设计者:沈发萍 2010年3月18日配置设计说明:1、满足多媒体信息的一般处理能力,能够支持超级动画、电视电影特技处理;2、突出支持多媒体信息的处理速度和;3、突出支持多媒体信息时显示的层次感;4、支持快速处理多媒体信息时的动能供给;设计者:沈发萍 2010年3月18日配置设计说明:1、满足用户多媒体信息普通处理的需要;2、具备大多数多媒体信息爱好者所需的强大功能。

设计者:沈发萍 2010年3月18日实验二 PowerPoint 处理多媒体姓名:沈发萍学号:312008*********实验时间:2010-4-5 成绩:一、实验目的:合理地在幻灯片中插入和播放动画和多媒体视频文件,通过训练掌握PowerPoint XP 处理动画和视频方面的几项基本技术。

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001]

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001]

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指导教师:纪四维实验成绩:
实验序号:实验名称:交换机基本配

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
实验室
实验日期:实验小组编号:1组小组成员姓
名:
郭华波刘召亮张珂唐梁尧奉强徐杰
小组成员学
号:
060552
234363120090
06055200605501
一、实验内容(项目)
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二、实验设备与网络拓扑结构
交换机(1台),测试PC(1台),网络线若干。

三、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交换机各种模式之间的切换及用途。

(2)掌握对交换机单一端口及全局之间的配置。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一:连接设备
步骤二:配置交换机Switch0
步骤三:交换机基本端口的配置
步骤四:查看交换机端口配置的基本信息,配置命令如下所示
步骤五: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五、实验结果
在不同的模式下对交换机有不同的操作,可以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配置,包括速率,工作模式等。

六、分析与讨论
学习对交换机的配置,以及相关信息的查看。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任务1、掌握80C51单片机程序的调试与下载方法。

2、掌握80C51单片机并口的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控制方法。

3、理解和学会单片机外部中断的使用;4、学习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介绍80C51单片机包括P0~P3共4个并口,除可作为普通I/O口使用外,P0口还可用作8位数据总线口和低8位地址口,P2可用作高8位地址口,P3.6、P3.7可用作外部RAM或I/O接口的读、写控制引脚,P3.0~P3.5可用作串口、外部中断、计数器的功能引脚。

ZSC-1实验箱包括4个单片机,其中1#单片机(MCU1)和2#单片机(MCU2)的型号都是STC12C5A60S2,只是封装不同。

STC12C5A60S2采用80C51内核,片内资源和性能较标准80C51单片机增强了许多。

本课程的全部实验只用到MCU1。

图3-1为本实验对应的硬件电路。

P0口用于控制发光管L101~L108,口线输出0(低电平)时,对应的发光管点亮,口线输出1(高电平)时,对应的发光管熄灭。

P3口的4根口线连接独立按键KX0~KX3,由于P3口内部上拉电阻的作用,按键松开时,对应的口线表现为1状态(高电平),按键按下时,对应的口线表现为0状态(低电平)。

中断是指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先中止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转而去处理突发事件。

待处理完成后,再返回到原先被中止的工作处,继续进行随后的工作。

引起突发事件的来源称为中断源,中断源要求服务的请求称为中断请求,对中断请求提供的服务称为中断服务,中断管理系统处理事件的过程称为中断响应过程。

51类单片机至少包括5个中断源:INT0:外部中断0,由P3.2端口线引入,低电平或下跳沿引起。

(本实验用)INT1:外部中断1,由P3.3端口线引入,低电平或下跳沿引起。

T0: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由T0计满回零引起。

(本实验用)T1:定时器/计数器l中断,由T1计满回零引起。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

微处理器实验报告实验1 熟悉并使用传送类指令题3. 模仿test1.Asm的循环结构,编写多字节数据的传送程序,把内部RAM的30H--39H单元置为10H-19H,然后传送到外部RAM的0100H--0109H单元。

提示:(1)用寄存器作内部RAM指针,用DPTR作外部RAM指针。

(2)设置内部RAM的30H--39H单元的值为10H-19H:解:程序如下:ORG 0000HAJMP STARTORG 0100HSTART:MOV R1,#10HMOV DPTR,#0100HMOV R2,#0AHLOOP:MOV A,@R1MOVX @DPTR,AINC R1INC DPTRDJNZ R2,LOOPNOPSJMP $END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在memory1中,在Address 控件填上D:0x30,可查看内部RAM 30h单元开始的值,将30h-39h 置为10h-19h。

实验2:熟悉并使用算术逻辑操作类指令题2.编写程序,将6位压缩BCD码123456与6位BCD码567890相加,结果仍用BCD码表示。

第一组BCD码放在30H开始连续的内部存储器单元内,第二组BCD 码放在40H开始连续的内部存储器单元内,相加结果放在50H开始的连续的内部存储器单元内。

解:程序如下:ORG 0000HAJMP STARTORG 0100HSTART:MOV 30H,#56HMOV 31H,#34HMOV 32H,#12HMOV 40H,#90HMOV 41H,#78HMOV 42H,#56HMOV R0,#30HMOV R1,#40HMOV R2,#03HMOV R3,#50H LOOP:MOV A,@R0ADD A,@R1DA AMOV @R1,AINC R0INC R1INC R3DJNZ R2,LOOP NOPSJMP $END运行结果如下:实验3:顺序程序设计:拆字和拼字题1 .拆字程序69H存放在片外RAM中0200H地址上。

微处理器实习报告

微处理器实习报告

微处理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普及和应用,微处理器作为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选择了微处理器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学习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掌握微处理器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3. 培养自己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由指导老师举办的实习动员大会,了解了实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自学了相关教材和资料,为实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了以下任务:(1)学习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我们通过阅读教材、讨论和请教老师,掌握了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及其应用场景。

(2)编程实践:我们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简单的微处理器指令集模拟,掌握了寄存器、内存、栈等基本操作,并学会了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编写。

(3)实际操作:我们使用实验室的微处理器开发板,进行了硬件连接和编程调试,实现了流水灯、计数器等基本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拓展应用。

(4)项目汇报:在实习结束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项目汇报,展示了实习成果,分享了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掌握了微处理器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提高了自己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实践环节。

同时,我也意识到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实际项目中的重要性,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与他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8086实验报告

8086实验报告

8086实验报告8086实验报告引言:8086微处理器是Intel公司于1978年推出的一款16位微处理器,它在计算机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8086微处理器的实际应用,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8086微处理器的实际操作,掌握其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8086微处理器开发板- 电源线- 串口线- 电脑2. 实验方法:- 将8086开发板与电脑通过串口线连接- 将电源线插入开发板并连接电源- 打开电脑,启动开发板上的操作系统-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串口线将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中- 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三、实验过程1. 硬件连接:将8086开发板与电脑通过串口线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

2. 软件操作:打开电脑,启动开发板上的操作系统。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串口线将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中。

3. 程序运行:在开发板上运行程序,并观察结果。

通过分析程序的运行过程,了解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用于在开发板上显示一段文字。

通过观察开发板上的显示屏,我们可以看到程序成功地在8086微处理器上运行,并显示出我们编写的文字。

通过对程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8086微处理器具有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它能够执行各种指令,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

同时,8086微处理器还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和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使得它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此外,8086微处理器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它可以与其他外部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应用。

同时,8086微处理器与其后续型号的兼容性也非常好,这使得它在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我们通过编写程序并在开发板上运行,亲身体验了8086微处理器的强大计算能力和高效数据传输能力。

西华大学C++实验报告2 类和对象 ok

西华大学C++实验报告2 类和对象 ok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计算机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 掌握类和对象的定义和使用方法;2. 掌握定义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重载构造函数的方法;3. 掌握静态成员和常类型的语法;4. 能正确理解public, private 和protected 三种访问权限及继承方式的区别;5. 掌握程序多文件的组织方法。

二、内容与设计思想上机实践内容:定义学生类Student ,用于存放并输出学生的姓名、学号、年龄、程序设计的成绩并统计学生人数。

1) 定义缺省构造函数、带参数的构造函数和拷贝构造函数给学生的姓名、学号、年龄、程序设计的成绩分配内存并赋值;2) 定义函数输出学生信息;3)定义析构函数;4) 在主函数中定义多个对象并调用上述成员函数进行测试;5)采用头文件和源文件对程序进行组织。

三、使用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C++环境:Visual C++ 6.0四、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include <iostream>#include<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static int count=0;class Student{private:string name;long num;int age;int score;public:Student(){name="印成波";num=224;age=21;score=95;count++;}Student(string Name,long Num,int Age,int Score){ name=Name;num=Num;age=Age;score=Score;count++;}Student(Student &a);void show(){cout<<"姓名:"<<name<<endl;cout<<"学号:"<<num<<endl;cout<<"年龄:"<<age<<endl;cout<<"成绩:"<<score<<endl;}~Student(){}};Student::Student(Student &a){name=;num=a.num;age=a.age;score=a.score;}void main() {Student student1;student1.show();Student student2("student num1",555,22,99);student2.show();Student student3(student2);student3.show();cout<<"学生人数:"<<count<<endl;}五、总结通过对本次上机的过程,使我对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图1 P0 口连接的8 盏LED 灯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图1 P0 口和P2 口连接的4 个LED 图2 5461BS 内部接线原理图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图1 P0 口连接的4×4 按键
中可以看出:如果把P0口低四位置为0,高四位置为1,即P0=#0F0H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图1 单片机串口与PC 机USB 接口连接图
中可以看出:单片机接收口RXD(PORT3_0)与CH340G的发送口TXD相连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计算机类)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图1 扫描键盘原理图
PORT0_3 构成键盘输出行,PORT0_4—PORT0_7
口使用的时候,内部没有上拉电阻,因此在做为上拉电阻。

R2 和D10、D11、D13、D14 构成了一个
图2 按键抖动波形图
集成开发环境,按照《KEIL使用方法》中描述步骤进行工程建立、汇编源程序文件添加。

)参考提供的源程序,仔细检查编写好的汇编语言源程序,参考《KEIL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6A224 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