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辅导讲义专题01机械运动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讲义重点:长度,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测量难点:长度测量时的读数,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方法:实验法,图像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约6400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则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化曲为直法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它的常用单位有、。

1h= min= s.【知识点2】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

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7.1米/秒= 千米/小时。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B、1dm 和 1.2m/s C、 1m 和 1.5m/s
D 、lmm 和 1.2m/s
13、1999 年 5 月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 291 .6 m 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 3 时,刮起了大风, 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
空,突然有人惊呼: “楼要倒了 ! ”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 0.07m
B. 0.075 m
C. 0.0753m
D. 0.07540m
6. 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
800km/h ,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

A. 0
B. 800 km/h
C.大于 800 km/h D. 小于 800 km/h
7.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 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 “0”刻度线 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 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2. 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 ………………………………………… ( )
A. 分度值为 1cm 的 1m 长的直尺
B. 分度值为 1mm 的 1.5m 长的直尺
4.比较快慢方法 :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单位: m/s、 km/h ;关系 :1 m/s=3.6 km/h ; 1 km/h=1/3.6m/s
v=s/t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机械运动》全章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

人教版八年物理上《机械运动》全章知识点讲解与典题解析

知识点四、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假定不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

2、通常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人们如果在运动的物体中描述物体的运动,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4、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往往不同。

如:行驶的火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或房屋、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知识点五、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运动越快,速度越大;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s vt =(4)单位:国际单位:路程(s)→米(m);时间(t)→秒(s);速度(v)→米/秒(m/s或m·s-1)。

常用单位:路程(s)→千米(km);时间(t)→小时(h);速度(v)→千米/小时(km/h或km·h-1) (5)换算关系:1m/s=3.6km/h(6)注意: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2、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特点: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3、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1)s 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

(2)v 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4、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1.几个基本概念课时讲义 课件(共29张PPT)八年级物理上册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1.几个基本概念课时讲义 课件(共29张PPT)八年级物理上册备课系列(人教版)

【答案】 8×104 4.2×10-7 6.7×10-4 180 17 170
1.7×105 1.7×108
【解析】(1)[1]8cm=8×104µm
(2)[2]4.2nm= 4.2×10-7cm
(3)[3]6.7dm= 6.7×10-4km
(4)[4]0.18km= 0.18×103m=180m
(5)[5]1.7dm=1.7×10cm=17cm [6]1.7dm=1.7×102mm=170mm
110m栏亚洲记录,可以说是跑得非常之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他总是没有离开小小的
电视屏幕,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电视屏幕B.摄像机
C.比赛
场上的观众或跑道
D.电视观众本身
【答案】A
【解析】比赛中的刘翔相对于现场的摄像机、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以及电视观众的位
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说刘翔相对于摄像机、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以及电视观众是运动
)A.飞机在天空中飞 D.河水在河
【答案】B 【解析】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 合题意;B.苹果由绿变红,是苹果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苹果变熟了,但苹果的位置没有变化, 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C.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地球而言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河水在河中流,河水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 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用“桶”和“步子数”来作为比较的依据,可行吗?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测量,如果所有的测量都用我们的感觉器官 去感知,可靠吗?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沟通,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 国际单位制,简称 SI。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专题01机械运动【题型训练】(70题18大类型)(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专题01机械运动【题型训练】(70题18大类型)(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专题01 机械运动【题型1 长度的单位】 (1)【题型2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3)【题型3 刻度尺的使用】 (4)【题型4 长度的特殊测量】 (6)【题型5 时间的测量】 (9)【题型6 误差】 (11)【题型7 机械运动】 (13)【题型8 参照物】 (14)【题型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6)【题型10 判断多物体的运动情况】 (17)【题型11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8)【题型12 速度的简单计算】 (19)【题型13 速度的计算——图像型】 (22)【题型14 速度的计算——铭牌型】 (24)【题型15 速度的计算——表格型】 (26)【题型16 速度的计算——比例型】 (29)【题型17 速度的计算——多过程型】 (32)【题型18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35)【题型1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1.(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 ( )A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B .一名中学生的高度:16.4C .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D .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答案】A【解析】A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cm ,合0.18m ,0.175m 接近0.18m ,故A 符合题意;B .中学生的身高约165cm ,合1.65m ,故B 不符合题意;C .一元硬币的厚度在2mm 左右,应该为2.4mm=0.24cm ,故C 不符合题意;D .本外文字典的厚度在15cm 左右,应该是13.5cm=1.35dm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解析】A .1μm =10-3mm所以3.5μm =3.5×10-3mm =0.0035mm故A 不符合题意;B .1cm =0.1dm所以9.69.60.9610cm dm dm==故B 符合题意;C .1m/s =3.6km/h所以7272/h m /s 20m /s3.6km ==故C 符合题意;D .1h =60min =3600s所以3.6h =216min =12960s故D 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讲机械运动(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讲机械运动(解析版)

第1讲机械运动——划重点初二期中期末之复习讲义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长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米(m).②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长度单位的换算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 =106μm=109nm.(3)光年: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沿直线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4)常见长度估测(约):黑板的长度2.5 m、宽约1.5 m、课桌高0.7 m、篮球直径24 cm、指甲宽度 1 cm、铅笔芯的直径1 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 dm、手掌宽度1 d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一根头发的直径70 μm、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 cm,宽约18 cm、教学楼每层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 μm2.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三看①一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②二看:量程是多少.③三看:分度值是多大.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使用刻度尺要三会①会放:要紧贴并平行于被测物体;②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共同组成。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单位、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测量方法:“0”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且尺面要平行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这样可以减少误差。

如图所示,甲读数为3.2cm,乙读数为3.18cm①刻度尺的所选量程不一定必须大于被测物体长度,是尽量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这是为了减小误差。

②分度值决定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总长度,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机械运动一、知识点解析一、长度与时间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

(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

如图(1)所示。

图(1)刻度尺b. 正确放置刻度尺。

如图(2)所示。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 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图(3)所示,上图读数为3.80cm,下图读数为3.38cm)。

图(2)标尺的读取图(3)刻度尺的读数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

4)总结: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使用时让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

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测量结果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误差二、相对运动、参照物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

二、重点、难点与易错点★重点一:长度与长度测量长度是基本物理量,了解并熟悉长度的概念,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在考试中,考查长度单位之间换算关系的不多,但其他计算或应用中会涉及到单位换算。

至于长度测量,属于常考热点,主要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如何放置刻度尺、正确选择刻度尺等)与读数方法(量程、分度值和读数),此类考题作为本章的重要考点出现的概率较高。

★重点二:参照物(运相对性)运动的描述是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本章经常出现的考试内容,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1.机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是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的运动情况怎么样,与所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在考题中,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考题出现频率很大,也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难点一: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也是机械运动的主要内容。

在涉及到机械运动的考题中,有关速度、平均速度的考题出现得更多,所以理解、会应用速度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有关计算,在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以简单计算题形式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

运动的快慢主要知识点有:速度、平均速度和运动图像。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要熟悉速度公式,各物理量的所表示的含义、单位以及速度的物理意义。

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一定要和物体运动的路程或时间相对应,计算平均速度也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运动图像:运动图像有路程图像和速度图像两类,分别表示的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运动图像在考题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也是考查考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类型的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

所以,学会读懂运动图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中切不可忽视。

三、考查方向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典例一:(2020·龙东)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cm。

【答案】2.25;1.2。

【解析】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木块的长度为2.25cm。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2.长度与时间的估测典例二:(2020·广州)图为试卷示意图,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A. 27mB. 27nmC. 270cmD. 270mm【答案】D。

【解析】我们使用的物理试卷的宽度在27cm左右,合270mm,故ABC不符合实际,D符合实际。

故选D。

3.运动相对性与参照物典例三:(2020·四川成都)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

“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

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答案】B 。

【解析】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A 错误;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B 正确;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无相对运动,是静止的,故C 错误;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D 错误。

故选B 。

典例四:(2020·山东聊城)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行船B. 远树C. 河岸D. 山峰【答案】A 。

【解析】A .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B .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的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平均速度及其计算典例五:(2020·山东泰安)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 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D. 只有②③正确【答案】D。

【解析】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1=100m-20m=80m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1=180m 20m/ssv==4s 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2=100m+20m=120m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2=2120m 20m/ssv==6s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D。

典例六:(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

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

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A. 8mB. 16mC. 24mD. 32m【答案】D 。

【解析】若冰壶以1.6m/s 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假设平均速度为v ,滑行时间为t ,根据速度公式有:8m s vt ==当冰壶以3.2m/s 的速度被掷出时,为原来抛出速度的两倍;因为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所以平均速度和滑行时间均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有:22448m 32m s v t vt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5.运动图像典例七:(2020·恩施)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5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3-5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 4s 时,乙在甲前方5m 处;D. 5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答案】A 。

【解析】AB.由图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乙的平均速度:v乙=15m=3m/s5sst乙;故A正确,B错误;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速度:v甲=15m=5sst甲甲=3m/s4s时,甲运动的距离:s甲1=v甲t1=3m/s×4s=12m4s时,乙运动的距离:s乙=15m4s时,乙在甲前方:Δs=s乙-s甲1=15m-12m=3m;故C错误;D.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四、跟踪练习一、基础练习1.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

滑雪运动对降雪量有些要求,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

2017年3月22日,张家口下了一场大雪,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38mm。

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

A.288mm B.150mm C.138mm D.12mm【答案】D。

【解析】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38mm,说明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50mm﹣138mm=12mm,此时,雪的密度更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2mm。

故选:D。

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山和船C.船和地面D.风和地面的【解析】A、船与风和水的距离没有变化,所以不符合题意。

B、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自身,所以该选项不对。

C、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该选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