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课件-生物技术实践1课件 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和发酵工程及应用

考查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
1.关于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发酵就是无氧呼吸
B.发酵是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C.酒精发酵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D.利用微生物能够生产出人们 所需多种产物的原因是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产生不同代谢物的能力
2.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
1
2
3
4
5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课时分层作业
《新坐标》P286
1.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 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提__示__:__乳___酸__菌__数__量___增__加__,__杂___菌__数__量__减___少_______
滋生、泡菜变质。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和发酵工程及应用
1
2
3
4
5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真题体验·感悟高考 课时分层作业
《新坐标》P286
× 1.腐乳的制作仅是毛霉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 )2.传统发酵以混合
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 ( )3.制作传统泡√菜是利用植
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来进行发酵的。( )4.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泡菜发酵初期,由于泡菜罐加
盖并水封,会使__________菌被逐渐抑制。发酵中期好,氧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
________菌受到抑制。发酵后不期耐,酸乳的酸生产过多,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3)从泡菜汁中可分离制作酸奶的乳酸菌,首先对经多次发酵的泡菜汁进行过滤,然 后取滤液进行_稀__释_____,再用_涂__布___分__离的方法在某种含牛乳的专用的培养基中进行初 步筛选。该培养基必须含有_酸__碱__指___示,剂以便于观察是否产酸。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北京)( √ )
• • • •
(3)泡菜制作的前期通氧,后期应严格厌氧。 (× ) (4)配制盐水时,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 ) (5)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 × )
高频考点 ·精研细剖
考点一 【核心突破】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步骤的比较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制果酒
制果醋
①选材和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先用清水冲洗葡萄1 ~2遍除去污物后,再去枝梗 相同 ②制作发酵液,防止杂菌污染 过程 ③发酵:将葡萄汁注入发酵瓶,注意液体量不要超过发酵瓶 总体积的2/3
①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 。发酵旺盛期的CO2产量非常 大,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 瓶爆裂 不同 ②检测指标:7~10 d以后, 过程 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嗅味和品尝、 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含量, 进行酵母菌的镜检、测定pH 等工作 ①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 充气 ②检测指标:果醋的制作是 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 形成、嗅味和品尝初步鉴定 ,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 酵前后的pH进一步鉴定。还 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 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 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 3.影响条件 • (1)卤汤配制 香辛料 • 卤汤是由酒及各种 配制而成的。加 微生物 酒既能抑制 的生长,又能使腐乳具有 独特的香味。香辛料不但能调制腐乳的风味,还具有 防腐杀菌 ——————作用。 • (2)材料用量 • ①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 抑制微 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 腐败变质 ;盐的浓度过 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考 1.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纲 2.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 引 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领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PCR技术1-重叠PCR技术课件(共19张PPT)

2024年可用课件
5
二.重叠PCR技术 2.重叠PCR技术的应用 (1)构建融合基因
5’
3’ 基因M
3’ 5’
3’
5’ 3’
5’
基因N
重叠PCR技术可以将基因M和基因N链接起来。其过程为:
设计 引物
PCR扩 增两端
回收两 端片段
两端片段 退火延伸
扩增全 长基因
2024年可用课件
6
二.重叠PCR技术 2.重叠PCR技术的应用 (1)构建融合基因
A D’5’ 3’
3’
5’A’D
D’与引物D互补配对 A’与引物A互补配对
5’ 3’
PCR扩增第二次
3’ 5’ 引物B
A D’5’ 3’ A’D 3’ 5’A’D
引物C 5’ 3’
2024年可用课件
10
二.重叠PCR技术
2.重叠PCR技术的应用
(1)构建融合基因
③回收两端片段 并进行
④两端片段退火延伸 1 3’ 2 5’
2024年可用课件
3
二.重叠PCR技术 1.重叠PCR技术的定义
重叠延伸PCR技术 (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 PCR),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使 PCR 产物形成了重叠链,从而 在随后的扩增反应中通过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重叠拼 接起来的技术。
科普课:重叠PCR技术
2024年可用课件
1
致敬:凯利·穆利斯
凯利·穆利斯(Kary Banks Mullis,1944年12月2019年8月7日),美国著名化学家,因发明高效复 制 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而 获得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物技术与工程

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胚胎移植的流程
小试牛刀
下列说法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 B )。
A.供、受体只要物种相同,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就一定相同 B.胚胎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C.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需要重点克服的难题 D.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
四、胚胎工程
(一)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精子的发生
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
时期:初情期开始。
变形:细胞核-精子头,高尔基体-顶体,中心体-尾 线粒体-尾基部的线粒体鞘,其他物质-原生质滴向后脱落。
卵子的发生
场所:卵巢及输卵管。 时期: 胎儿性别分化后: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并变成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 胞包围形成卵泡。
下列各项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一致的是( )。
实验操作
目的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
A
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用显微镜观察
壁分离复原现象
在含有DNA的滤液中加入蒸馏水,使2mol/L的 析出DNA,去除可溶性
B
NaCl溶液浓度降至0.14mol/L
杂质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将显微镜从低 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分
②凝胶材料 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③分离过程 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
小分子
缓冲溶液:
(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 HAc-NaAc,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 同pH的缓冲液。
DNA 在不同浓度NaCl 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胚胎移植的流程
小试牛刀
下列说法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 B )。
A.供、受体只要物种相同,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就一定相同 B.胚胎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C.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需要重点克服的难题 D.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
四、胚胎工程
(一)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精子的发生
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
时期:初情期开始。
变形:细胞核-精子头,高尔基体-顶体,中心体-尾 线粒体-尾基部的线粒体鞘,其他物质-原生质滴向后脱落。
卵子的发生
场所:卵巢及输卵管。 时期: 胎儿性别分化后: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并变成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 胞包围形成卵泡。
下列各项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一致的是( )。
实验操作
目的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
A
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用显微镜观察
壁分离复原现象
在含有DNA的滤液中加入蒸馏水,使2mol/L的 析出DNA,去除可溶性
B
NaCl溶液浓度降至0.14mol/L
杂质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将显微镜从低 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分
②凝胶材料 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③分离过程 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
小分子
缓冲溶液:
(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 HAc-NaAc,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 同pH的缓冲液。
DNA 在不同浓度NaCl 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分内容进行, 把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把 生物技术实践中,特别是同学们能做的实践 步骤、实验操作的技术要求等考纲内容主要是: 1.微生物的利用 2.酶的应用 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 用
1.考查内容:本专题内容属于课改后变 动较大的一个专题,在2009、2008年考纲 中将本专题内容都归为实验类内容,提出的 要求为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 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 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考查形式:这部分内容出现在选做题 中,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高三生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件

(4)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 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 体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无序生 长的薄壁细胞。( 。(具有细胞 长的薄壁细胞。(具有细胞 分裂能力) 分裂能力) (5) 胚状体: 胚状体: 在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过程中, 在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过程中, 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 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发育过 形成的与合子胚相类似的结构。 程,形成的与合子胚相类似的结构。
常用灭菌剂使用浓度及效果比较表
植物组织培养消毒与接种示意图
无菌苗培养
(1) 愈伤组织与不定芽的诱导培养 ) 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分别对植物材料进行 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 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 (2) 生根培养 ) 选用生根培养基对无菌苗进行生根培养。 选用生根培养基对无菌苗进行生根培养。
(3)材料的移栽及温室培养: )材料的移栽及温室培养: 炼苗:先在外界环境闭瓶锻炼3天 炼苗:先在外界环境闭瓶锻炼 天,再 开瓶锻炼3天 开瓶锻炼 天(以培养基上开始长出菌为 宜)。 移栽:去净培养基, 移栽:去净培养基,可先在灭过菌的 珍珠岩或蛭石上培养使根系发达再转移到 土壤中。 土壤中。
(6)再分化: 再分化: 再分化 已经脱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 已经脱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 又可经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又可经过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 分化出根和芽, 分化出根和芽,形成完整植株 , 这一过程叫作再分化。 这一过程叫作再分化。
(7) 不定芽: 不定芽: 凡从叶、 凡从叶、根、或茎节间等通常不 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则统称 为不定芽
第五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 素及注意事项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因素
• • • • • 植物的材料 培养基 植物激素 pH值 值 外界因素(温度,光照,通气状况, 外界因素(温度,光照,通气状况,材料处 理等) 理等)
【生物课件】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件

诗中提及的葡萄酒是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
而来的。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还可以制作葡
萄醋。葡萄酒和葡萄醋都是以葡萄为原料发酵
而来的饮品,为什么一个是醇厚浓郁、耐人寻
葡萄及葡萄酒
味的酒,一个却是酸味柔和、口感绵长的醋呢?它们的制作方法
有什么不同?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呢?
葡萄酒和葡萄醋都是由葡萄发酵而来,但是一个经酵母菌 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另一个经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了醋酸, 因此口感不同。
思考辨析:使用酵母制作馒头属于传统发酵技术吗? 不属于; 使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进行的才算。
例如:直接利用空气中毛霉孢子制作腐乳属于传统发酵技术, 若直接接种毛霉,则不属于。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传统发酵产品需要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B.腐乳的制作直接利用了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毛霉、酵母等微 生物 C.传统发酵食品以单一菌种的固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为主 D.腐乳的制作需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把蛋白质转化为人需要的 氨基酸
原料处理、 蔬菜装坛
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 ①盐的作用:
分比为5%-20%的盐水, 调味;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并将盐水煮沸,冷却待用; ②盐水浓度要适宜的目的:
将新鲜蔬菜洗净,切成块 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 干后装入泡菜坛内;装至 半坛时,加入蒜瓣、生姜
过高:口味不佳,亚硝酸盐含量高; 过低:杂菌易繁殖,导致泡菜变质。 ③盐水煮沸的目的: 杀灭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溶解氧
对微生物而言,“发酵”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必修一(P94)中提到的发酵特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是狭义的发酵概念。
2、传统发酵技术 (1)实例——腐乳
①原料:豆腐。 ②多种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酵__母__、曲__霉__和毛__霉__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毛__霉__。
【生物课件】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结果:经过n 轮PCR,DNA分 子就以___ 的形式增加。
完成以后,常 采用 琼__脂__糖__凝__胶___电__泳 来鉴定PCR的产 物。
第二轮循环的产物
第三轮的产物
➢ 获得目的基因后直接转入受体吗?
不可以, 游离的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一般会直接被分解, 就算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成蛋白质,游离的DNA片 段也无法随着细胞分裂进行复制,导致子代细胞 不再含有目的基因。
SmaⅠ CCC↓GGG GGG↑CCC
1.(2021·广东月考)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X是获得外源基 因并能够表达的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是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 B.质粒应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 C.基因与载体的重组只需要DNA连接酶 D.该细菌的性状被定向改造
项目 启动子
终止子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本质 _D_N_A___
_D_N_A__
_m_R_N_A___
_m_R_N_A___
位置 目的基因上游 目的基因下游 mRNA首端 mRNA尾端
_R_N_A_聚__合__酶__识__
_翻__译__的__起__始__ _翻__译__的__结__束__信_
_别__和__结__合__的__部_ _使__转__录__在__所__需__要_
目的目的、、优优点点
PCR扩增仪
(2)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
②原理:DNA半保留复制。
③条件:DNA模板(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2种引物 (作用:分别与单链相应序列相结合,使DNA聚合酶 能够从引物的_3_’_端开始连接)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4种脱氧核苷酸、缓冲液(含Mg2+) 控制_温__度__,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