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分层精练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动 脑 筋: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 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 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 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 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 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 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语录,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
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
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1. 多项选择题:
(1)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
国古代伟大的( BD )
A.政治家
B.思想家
C.外交家 D.教育家
(2)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
的是( ABC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2.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道德经》
A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移不,受意富志贵坚诱定惑,,正不直为高贫洁贱,动不摇阿,谀不奉为承武的力精 神屈。服,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 “,威表武现不出能了屈英”雄,气表概现,了我对们不今怕天强就权叫,做勇有敢 无骨畏气,。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第8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

第8课百家争鸣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设疑:视频中主讲的内容是哪部书?学生:《论语》。

教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经典之作,那么这个充满智慧的治国之书诞生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这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和智慧。

一、老子1.出示图片《道德经》教师:大家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老子。

教师:如果我们要为老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学生: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

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

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上。

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

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

儿子高兴极了,父亲倒没有太大的惊喜。

他对儿子说:“这件事确实意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百家争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哪些词语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呢?大变革,大动荡……同学们对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都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其实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还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光芒至今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

厦门大学著名教授易中天说:“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中国先秦诸子们纷纷著书立说,竞相争鸣。

那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会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这些学说又对当时和今天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8课《百家争鸣》。

二、探究新知(一)老子多媒体出示老子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释义:用于人名,如老聃)。

春秋末期楚国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正文内容,总结老子的思想主张。

提示: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③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教师补充: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在道教中老子被称为始祖。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多媒体展示孔子生平:2.展示材料:材料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材料二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 新人教版
31
古为今用
孟子“仁政” 墨子的提倡节俭 墨子“兼爱非攻” 庄子“顺应自然”
韩非“法治”
构建节约型社会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依法治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民为本
32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仁、以德治国
《论语》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韩国
澳大利亚
美国
北欧
2015年底,全球有500所孔子学院,遍布
120个国家,欧洲美洲亚洲居多。
20
过渡衔接
百家争鸣 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 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 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 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 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老子》 《庄子》
法治、中央集权
《韩非子》
兼爱、非攻
《墨子》
33
孔子 孟子
荀子 韩非
老子 庄子
墨子
道家
儒家法家 墨家
百家争鸣
中华文化
34
自主学习6。理解,展示(2+2)
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2、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1
自主学习4。填空,展示(6+3)
三、百家争鸣
墨子是墨家创始人,主张_____,______。提出要选贤 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是儒家代表,主张实行________。民贵君轻。反 对________战争。 儒家另一代表荀子,主张实行_____,明确尊卑等级。 庄子是道家代表,强调治国要________和民心。认为 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________治国,树立君 主的权威,建立________专制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 8 课 百家争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 8 课 百家争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层面 个人 家庭 政府
日常规范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9/14/2019
18
12.近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 配枪上岗,对涉嫌恐怖主义的行为毫不手软。这样的执政理念体现了( )
23
(4)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 不一,请浅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的看法。 墨家(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儒家 (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9/14/2019
24
【生活之窗】 (5)“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 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 门窗玻璃被打破等。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用儒家、法家 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儒家:损坏公物是品德问题,可以说服教育。法家:损坏公物是违法行为, 应严厉惩戒。认识:说服教育是主要方法,纪律惩罚是辅助手段,两者相 结合,对学生形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都起着重要作用。
9/14/2019
11
5.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 ) C
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
C.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9/14/2019
12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论。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 整理成哪一本书( C)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礼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百家争鸣》教材分析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同学们,下面是一个字的古汉语解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①婴儿;②孩子;③儿子或女儿;④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最后一课。

主要是讲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活跃时期的思想成就,主要是讲孔子的思想成就和“百家争鸣”,思想史的内容。

本课的内容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对于当下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

本课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都非常大,因此,主要的思想观点及各派代表人物的活动还是要以讲解为主,对于孔子的教育成就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书,归纳掌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2.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的学习,引导学生评价孔子、老子的思想观点及孔子、老子本人。

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2.对于孔子的教育成就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通过让学生看书,归纳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二)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教学方法以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分布的图片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来一起来欣赏。

一边看一边想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或者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1:孔子学院分布的范围很广学生2:孔子的影响力非常大教师:是的,孔子的思想影响力非常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41张PPT)

思想碰撞
你觉得哪个学派的观点和主张最能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 级的需要?
法家。各国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纷纷在国内变法,以严刑峻 法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法家主张最能顺应统治者的需要。
“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 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对此,你有何感触?
1)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 培养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墨子名片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 始人。思想主张: “兼爱”: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非攻”:反对掠夺战争,残害生命; 尚贤: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节俭:提倡勤俭节约。
孟子
孟子名片
“亚圣”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思想主张: 提倡实行“仁政”,轻徭薄赋;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提出“春秋无义 战”。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结束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家的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 化特征,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取,希望同学们接过前 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创造百家争鸣、百花齐 放的盛世景象!
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 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 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 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形成了 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百家争鸣
知识点一老子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A)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2.小明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C)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 (2019四川资阳)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B)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知识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4.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荀子
5.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商鞅
6.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认识最准确的是(C)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7.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

此名句出自(B)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以上的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

春秋后期||。

(2)他在教育体制变革方面有何贡献?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知识点三百家争鸣
9.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0.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A)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11.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D)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12. 5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我国历史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包括(B)
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荀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战国末期||,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家是(C)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中的人物分别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分别需要查阅哪些著作?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

老子:《道德经》||。

孔子:《论语》||。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人物生活于什么时期?
||。

(3)这一时期哪一家的学说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
||。

15.学者易中天曾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下划线处应填(B)
A.一丝虚荣
B.一颗爱心
C.一片热情
D.一腔愤慨
16.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所著《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当时出现(C)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7.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先秦诸子百家”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1)以图中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
||。

(2)对号入座||,将图片人物写在相应位置上||。

①“兼爱”“非攻”——(墨子)
②以法治国——(韩非)
③民贵君轻——(孟子)
④顺应自然与民心——(庄子)
【理解学习】
——蔡志云《孔子说||,仁者的叮咛》(3)该漫画反映了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为政以德”||。

【学以致用】
(4)在你的班上||,有同学上课讲话||,造成班级纪律混乱||。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方法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上课说话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思想教化||,先制定一套班级纪律规范||,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

道家:顺其自然||,不特别处理||,让环境改变该同学的错误行为||。

法家:严明法度||,用严厉的手段对上课讲话的同学进行惩罚||,并跟踪督促其改正||。

19. (2019山东淄博)“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20.(2019山东日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B)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史记》
21. (2019广东)春秋战国时期||(B)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2.(2019青海西宁)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

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C)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非常繁荣||。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

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仁”||。

原因: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

(言之成理即可)
材料二与孔子影响有关的图片(魏照每天为老师洒扫庭除)
(2)材料二内容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打扫庭院)||。

对魏照的做法||,你怎么看?
:做得好||,尊师重教的优良品德值得发扬||。

否定:师生不平等||,封建糟粕不值得提倡
||。

(言之成理即可)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时期||,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社会问题有待解决||,各个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试图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和韩非各自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不要加重人民的负担||。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在战争方面||,孟子、墨子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墨子: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