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压力铸造技术

合集下载

压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压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压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本文简述了压铸工艺的特征及工艺的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了国外的最新压铸工艺发展状况,并与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比较,从压铸设计、工艺、设备、模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压铸、固态压铸、加氧压铸和真空压铸等几种新的压铸技术。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在铸造工艺中的应用,以及CIMS的应用。

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压铸工艺;压铸设计;模具;真空压铸;发展方向1.压铸技术的特点与发展历史1.1压力铸造技术的特点在加压过程中,通常对原材料施加20-200 MPa的压力,填充时的初始速度是15-70米/秒,填充时只有0-01-0.20秒。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注塑方法和凝固方法,才使它有了自己的特色。

(1)能够得到具有复杂形状和薄壁但外形清楚的铸件。

铸件的壁厚度一般为1至6毫米,较小的铸件可能较薄,较大的铸件可能较厚。

对于复杂部件或者其它铸造工艺不能生产的部件,可以采用压力浇铸工艺。

(2)铸造精度高,尺寸稳定,加工余量少,表面光洁。

加工余量通常为2~5毫米。

采用压铸工艺生产的铸件具有良好的可互换性。

通常情况下,只需要稍加加工即可组装,而有些部件则可以不经过任何加工就可以组装起来。

(3)铸件组织致密,机械性能好。

铸件在加压下凝固,得到了细小的颗粒,因此铸件的组织非常紧密,并且具有很高的强度。

此外,在铸造过程中,激光冷却会使铸件表面发生硬化,从而使铸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4)高效的生产。

该工艺具有较短的生产周期,且一次运行周期为5~3分钟,适合大规模生产。

(5)采用嵌铸法进行压力浇铸,可以减少组装过程,简化生产过程。

镶嵌材料一般为钢,铸铁,铜,绝缘材料等。

采用嵌铸工艺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需求的铸件。

1.2压铸技术的历史自1855年 Mergenthaler将活塞压射圆筒浸泡在熔化合金中,制成条形活字铸件至今已有153年。

1869年,巴巴奇使用了“锌加强铅锡合金压铸工艺”制造了部分部件。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一、铝合金压铸技术概述1.1 铝合金压铸技术的定义铝合金压铸技术是一种利用压力铸造机将铝合金液态金属注入到金属模具中,通过迅速冷却和凝固形成铸件的工艺方法。

1.2 铝合金压铸技术的优势铝合金压铸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产品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二、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2.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铝合金压铸工艺的铝合金材料,常见的有ADC12、A380等。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产品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2.2 模具设计2.2.1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常用的材料有H13、SKD11等。

2.2.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应合理,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以保证铸件的质量和精度。

2.3 注射设备2.3.1 压铸机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压铸机的型号和规格,包括锁力、注射压力等参数的选择。

2.3.2 注射系统注射系统包括注射缸、注射头、喷嘴等组成,其设计应合理,确保铝合金液态金属的注入和充填。

2.3.3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的设置对于铝合金压铸技术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应注意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

2.4 工艺参数控制压铸工艺参数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应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

2.4.1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过快会导致铸件内部气孔、缺陷等问题,注射速度过慢会导致铝合金液态金属凝固不完全。

2.4.2 注射温度注射温度过高会导致铝合金液态金属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但也会加快模具磨损。

注射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液态金属凝固时间过长。

2.4.3 注射压力注射压力的控制对于铸件的密实性和表面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应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精确控制。

2.4.4 注射时间注射时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铝合金液态金属充填充实模腔。

2.5 热处理工艺铝合金压铸件在铸造成型后,经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其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如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

2.6 铸件表面处理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处理包括喷砂、喷涂、电镀等方法,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压力铸造

压力铸造
压力铸造
将熔融或半熔融的金属以高速压射入金属铸型内,并在 压力下结晶的铸造方法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
03 工艺流程
目录
02 特点 04 应用
压力铸造是指将熔融或半熔融的金属以高速压射入金属铸型内,并在压力下结晶的铸造方法,简称压铸。常 用压射压力为30~70MPa,充填速度约为0.5~50 m/s,充填时间为0.01~0.2 s。
近些年来,高科技已应用于压铸领域.如采用三级压射机构控制压力、压射速度和型内气体。发展特殊压铸 工艺(如真空压铸、定向引气压铸、充氧压铸等)和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效地清除气孔,提高铸件致密度,同 时研制新型模具材料和热处理新工艺来延长压型寿命,使黑色金属压铸有了一定进展。
谢谢观看
简述
压力铸造是一种将液态或半固态金属或合金,或含有增强物相的液态金属或合金,在高压下以较高的速度填 充入压铸型的型腔内,并使金属或合金在压力下凝固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时常用的压力为4~500MPa,金 属充填速度为0.5—120m/s。因此,高压、高速是压铸法与其他铸造方法的根本区别,也是重要特点。1838年美 国人首次用压力铸造法生产印报的铅字,次年出现压力铸造专利。19世纪60年代以后,压力铸造法得到很大的发 展,不仅能生产锡铅合金压铸件、锌合金压铸件,也能生产铝合金、铜合金和镁合金压铸件。20世纪30年代后又 进行了钢铁压力铸造法的试验。
压力铸造的原理主要是金属液的压射成形原理。通常设定铸造条件是通过压铸机上速度、压力,以及速度的 切换位置来调整的,其他的在压铸型行进行选择。
特点
1、压力铸造的优点 1)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压铸锌合金最小壁厚仅为0.3mm, 压铸铝合金最小壁厚约为0.5mm,最小铸出孔径为0.7mm。 2)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压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可达CT3~CT6,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8~ 3.2μm。 3)压铸件中可嵌铸零件,既节省贵重材料和机加工工时,也替代了部件的装配过程,可以省去装配工序,简 化制造工艺。 2、压力铸造的缺点 1)压铸时液体金属充填速度高,型腔内气体难以完全排除,铸件易出现气孔和裂纹及氧化灾杂物等缺陷,压 铸件通常不能进行热处理。 2)压铸模的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成本较高,不适合小批量铸件生产。 3)压铸机造价高、投资大,受到压铸机锁模力及装模尺寸的限制,不适宜生产大型压铸件。

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压力铸造工艺流程》
压力铸造是一种在高压下将熔融金属注入金属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得到所需零件的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流程在工业制造中被广泛应用,能够生产出高精度、高强度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压力铸造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模具设计、熔炼、注射、冷却和脱模等多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需要精心选择合适的金属合金,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配比,确保熔融后的金属符合工艺要求。

接下来是模具设计,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制作金属模具,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制作,以承受高压注射的力量。

在熔炼阶段,将原料金属加热到熔点,通常采用电炉或燃气炉进行加热,直至金属完全熔化。

然后通过注射机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施加高压使金属充满整个模具腔体,确保零件的精确形状。

随后是冷却阶段,模具中的熔融金属经过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型,冷却速度和温度控制对零件质量有重要影响。

最后是脱模,将冷却后的零件从模具中取出,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压力铸造工艺流程具有高效、节能、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领域。

总的来说,《压力铸造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
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零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压力铸造将会在制造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压力铸造、挤压铸造及气压铸造成形技术

压力铸造、挤压铸造及气压铸造成形技术

压力铸造、挤压铸造及气压铸造成形技术这三种铸造技术适用于颗粒、短纤维及晶须增强复合材料、长纤维复合材料的制作。

使用这类方法时一般要按零件的形状预先制得增强物预制块。

预制块可以通过非有机粘结剂粘结后预压成块,也可烧结而成。

1、压力铸造成形技术使用压力铸造时,将预制块放入带有分型机构的半型中,合型后在200MPa压力作用下使液体迅速充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充型速度高、凝固速度快,极易使铸件形成内部气孔缺陷。

2、挤压铸造成形技术挤压铸造和压力铸造的不同点是:将预热后的预制块放入预热的铸型中,在重力下浇入液态金属或合金,然后在压头作用下使液体渗入预制块,液态金属在压力下凝固。

有人用这种方法制取Al2O3短纤维锌基复合材料。

日本有人直接将碳及玻璃颗粒放入铸型,然后压头作用在锡液上使金属体挤入铸型。

不采用预制块的另一种做法是将机械搅拌和挤压结合起来。

我国有人用这种方法制取了高质量的铝/石墨复合材料及铸件。

在搅拌阶段,以400~1000r/min转速搅拌金属液体,然后以10~90g/min的速度将石墨粉加入含有镁0.25~0.50wt%的铝液中。

在挤压阶段,采用10t油压机,压力为91MPa左右。

田中荣一也用此法生产Al2O3颗粒增强锡基复合材料。

李爱华将撑融铸造与挤压铸造结合起来,将重量比为铝合金的3%~6%的包镍铜石墨粉加入到液固合金浆液中,然后将其迅速挤压成轴承毛坯。

搅拌器表面涂有耐热矾土水泥,转速为400~1500r/min。

挤压设备为YA32-100型挤压机,加压速度为7mm/s。

不少人对复合材料的挤压铸造在理论上做了深入探讨。

储双杰等在利用挤压铸造制造碳纤维增强A356复合材料时特别研究了合金的凝固过程。

发现在浇注温度高时其凝固发生在整个浸渗过程之后。

由于模具和纤维的激冷作用,初生铝固溶体相在纤维间隙开始形核并逐渐向纤维表面长大;而共晶硅相则是依附在碳纤维表面形核及长大。

并发现,随凝固冷却速度的降低,共晶硅相的形态由蠕虫状向针状、块状转变。

压力铸造详解

压力铸造详解

2.3 压铸应用范围和注意点 ① 压铸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的精密铸造技术,在汽车、 航空、仪表、 国防等工业部门广泛用于非铁金属的小型、 薄壁、形状复杂件的大批量生产。 ② 铸件壁厚均匀,以3-4mm的壁厚为宜,最大壁厚应小 于8mm,以防止缩孔、缩松等缺陷。 ③ 铸件不宜进行热处理或在高温下工作,以免铸件内气 孔中的气体膨胀而导致铸件变形或断裂。 ④ 由于内部疏松,铸件塑性和韧性差,故它不适合于制 造受冲击的零件。 ⑤ 铸件应尽量避免机械加工,以防内部孔洞外漏。
图3-4立式压铸机压铸过程示意图 1-压射冲头;2-压室;3-金属液;4-定模;5-动模;6-喷嘴;7-型腔; 8-返料冲头;9-余料
3.2.1 立式压铸优点: ①有余料切断、顶出功能; ②空气不易随金属进入压室; ③金属液进入型腔经过转折,压力消耗大。 3.3热室压铸 热室压铸的工作过程如图3-5所示。当压射冲头3上升 时,金属液1通过进口5进入压室4,随着压射冲头下压,液 体金属沿着通道6经喷嘴7填充铸型8;冷却后压射冲头回 升,多余的液体金属回流至压室中,然后打开铸型取出铸 件。
3.压力铸造的种类
根据压力机的不同,压力铸造可分为冷室压铸和热室压 铸两大类型。而按压铸机压力传递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 种。冷室压铸机的压室与保温坩埚炉是分开的,压铸时从保 温坩埚中舀取金属液倒入压铸机上的压室后进行压射。而热 室压铸机的压室和保温坩埚连成一体。 3.1卧式冷室压铸 卧式压铸机的压室和压射机构处于水平位置。其工作原 理及过程如图3-1所示。
第Ⅳ阶段为增压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压射正在凝固的金属 液,是形成的铸件晶粒细小,组织致密;这时压射冲头只做小 位移移动
图3-2 压铸不同阶段压射冲头的压力与运动速度的变化
卧式冷室压铸广泛用于铝合金的压铸。其压铸过程示意图如图3-3。

铸造技术

铸造技术

铸造技术铸造技术,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和古埃及。

铸造技术通过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最终得到各种形状的金属制品。

这项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铸造技术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工艺,其中最常见的是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

砂型铸造是最古老的铸造方法之一,通过将熔融金属倒入特制的砂型中,然后等待其冷却凝固,最后得到所需的金属制品。

金属型铸造是一种高精度的铸造方法,通过使用金属模具来制造金属制品,可获得更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压力铸造则是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并施加高压来加速凝固过程,从而得到均匀致密的金属制品。

铸造技术的发展受到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双重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金属合金被开发出来,这些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同时,制造工艺的改进也使得铸造技术更加高效和可靠。

自动化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线使得铸造过程更加精确和稳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铸造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汽车工业中,大多数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零部件都是通过铸造技术制造的。

这些部件需要具备高强度和高耐磨性,以应对高温和高压的工作环境。

航空航天工业也是铸造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飞机的发动机、起落架和机身结构等关键部件都是通过铸造技术制造的。

另外,铸造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的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能源、建筑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铸造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例如,数控铸造是一种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于铸造过程的方法,可以实现复杂造型的制造。

激光铸造则是利用激光束对金属粉末进行加热和熔化,从而形成金属制品,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制造高度个性化的产品。

尽管铸造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且不断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铸造技术的能源消耗较高,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和污染物。

其次,铸造工艺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要求较高。

特种铸造之压力铸造

特种铸造之压力铸造
压铸件也不再局限于汽车工业和仪表工业,逐步扩大到其它各个工 业部门,如农业机械、机床工业、电子工业、国防工业、计算 机、医疗 器械、钟表、照相机和日用五金等几十个行业。在压铸技术方面又出现 了真空压铸、加氧压铸、精速密压铸以及可溶型芯的应用等新工艺。
真空压铸镁合金
真空压铸铝件
4.1 铸造在压力下成形特征
但是在此机器上装斜和维护铸型比较麻烦,生产效率较 前两种冷压室压铸机低。
4.1.2 压铸时金属流的特征
压力铸造过程的主要特征就是金属在高压作用下的高速填充型腔。 因此欲掌握压铸件成型实质,主要就应了解压力铸造时金属充型过程中 的所受压力变化,充型时金属的流动形态,以便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 充分运用压铸时金属充型特殊现象的有利方面,避免和克服此现象可能 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效地制造出质量符合要求的压铸件。
的致密度。此一增大的压力值一直保持到型内铸件完全凝固。
最终的压力值可为50~500MPa。
2、压铸时金属填充型腔的形态——理论假设
A 弗洛梅尔(Frommer)理论
Frommer 1932
1 当金属流经浇口进入型腔后,仍 保持浇口的断面直向型腔远端的对面型 壁射去;
2 待到达对面型壁厚,在此处的型 腔中聚积,消失了冲击力后,沿型壁在 整个型腔断面上反向移动。型腔中的空 气和随金属六进入型腔的空气依靠金属 液充型时的压力挤出型外: 如果浇口横截面积较小(浇口截面积 f/型腔截面积F>(1/3~1/4))反向流动平 稳,金属液以小的旋转涡流形式移动; 如果浇口截面积较大(f/F<1/3),则 液流速度高,返回流回呈现为强烈的涡 状紊流。
在后续进入型腔金属的补充 下,沿型腔整个断面向正对 浇口的另一端型腔填充,直 至充满型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压力铸造技术1.引言1.1 压铸技术的起源压铸技术最早用于泥制备青铜生活器具、钱币等,后来发展了金属型制备简单的武器,如青铜箭头。

金属型的大量使用在印刷机械中出现制备铅字以后,国外在187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最简单的手动小型压铸机,并于1920年制造出了冷室压铸机,1927年发明了立式冷室压铸机。

1.2 我国压铸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压铸件工业化生产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靠仿制原捷克斯洛伐克和前苏联生产的500KN和1000KN卧式冷室压铸机和进口他们的立式压铸机和卧式冷室压铸机;发展到今天国内现在的压铸机厂家可生产最大的280000KN卧式冷室压铸机和4000KN以下热室压铸机及3150KN以下立式冷室压铸机。

1.3 近几年国际压铸技术的发展⑴压铸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压铸过程有了大的理论突破。

⑵压铸机和辅助设备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⑶压铸产品检测方面,特别是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如X射线、荧光、超声波探测等得到了发展。

⑷压铸模具材料和寿命的发展。

⑸快速成型设计及制造技术在压铸生产中得到应用。

⑹压铸材料的发展,如镁合金及金属基复合材料。

⑺压铸新技术的开发,如真空压铸、充氧压铸、局部加压压铸等2.压铸特点和应用范围2.1 压铸工艺过程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在高压作用下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快速压入铸型中,并在压力下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压铸所用的压力一般为30~70MPa,充型速度可达5~100m/s,充型时间为0.05~0.2s。

金属的压力铸造广泛用于汽车、冶金、机电、建材等行业。

目前90%的镁铸件和60%的铝铸件都采用压力铸造成型。

金属液在高压下以高速填充铸型,并在压力下冷却,是压铸区别于其他铸造工艺的重要特征。

压力铸造的主要工序可分为:合型、压射、顶出三个阶段。

压铸机的主要结构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压铸机主要结构简图1—拉杆;2—合模座;3—动模座;4—定模座;5—压铸模2.2 压铸的特点(1)优点①生产率高,压铸机没小时可压铸50~150次,甚至有的可达500次;便于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②铸件的尺寸精度高,标准公差可达IT8~11;表面粗糙度低,Ra=0.8~3.2,可直接铸造出螺纹;③由于在压力下凝固,且速度快,因此,铸件晶粒细小、表面紧实、强度和硬度高;④便于采用镶铸法(嵌铸法)。

(2)缺点①压铸时由于液态金属填充速度高,液态不稳定,故采用一般压铸法时,铸件易产生气孔,不能进行热处理;②对内凹复杂的铸件,压铸较为困难;③高熔点合金(如铜,黑色金属),压铸型寿命较低;④不宜小批量生产,其主要原因是压铸型制造成本高,压铸机生产效率高,小批量生产不经济。

2.3 压铸应用范围和注意点①压铸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的精密铸造技术,在汽车、航空、仪表、国防等工业部门广泛用于非铁金属的小型、薄壁、形状复杂件的大批量生产。

②铸件壁厚均匀,以3-4mm的壁厚为宜,最大壁厚应小于8mm,以防止缩孔、缩松等缺陷。

③铸件不宜进行热处理或在高温下工作,以免铸件内气孔中的气体膨胀而导致铸件变形或断裂。

④由于内部疏松,铸件塑性和韧性差,故它不适合于制造受冲击的零件。

⑤铸件应尽量避免机械加工,以防内部孔洞外漏。

3.压力铸造的种类根据压力机的不同,压力铸造可分为冷室压铸和热室压铸两大类型。

而按压铸机压力传递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冷室压铸机的压室与保温坩埚炉是分开的,压铸时从保温坩埚中舀取金属液倒入压铸机上的压室后进行压射。

而热室压铸机的压室和保温坩埚连成一体。

3.1卧式冷室压铸卧式压铸机的压室和压射机构处于水平位置。

其工作原理及过程如图3-1所示。

(c)压射室充满(d)压射完毕图3-1 卧式冷室压铸机工作过程整个过程经浇注,冲头前进、压射开始,压射室充满,压射完毕等工序。

这些过程又可分为慢速压射(封孔)、一级快速压射(填充)、二级快速压射、增压等几个阶段。

在压铸过程中,冲头所受的压力与速度变化如图3-2所示。

多级压射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压铸过程中气体的卷入,提高压铸件的致密性和质量。

由3-2图可以看出在第Ⅰ阶段速度较慢,这个阶段主要是封孔阶段,除了封住浇注孔外还可以将压室里的气体排出;该阶段的压力主要是抵抗压射冲头和压实还有压射冲头和活塞之间的摩擦力。

第Ⅱ阶段是一级快速压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填充阶段,速度较快,由于金属液还没有进入到型腔中,因此,该阶段压射冲头压力仍较小,在这个阶段后期速度突然下降,而压力骤升,主要是由于金属液在浇注口突然改变流动方向,冲头受金属液回流导致压力升高。

第Ⅲ阶段为二级快速压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将金属液压入到型腔中,由于水锤作用,该阶段压射冲头所受压力较大。

第Ⅳ阶段为增压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压射正在凝固的金属液,是形成的铸件晶粒细小,组织致密;这时压射冲头只做小位移移动。

图3-2 压铸不同阶段压射冲头的压力与运动速度的变化卧式冷室压铸广泛用于铝合金的压铸。

其压铸过程示意图如图3-3。

图3-3 卧室压铸机压铸过程示意图1—浇道;2—型腔;3—金属液浇入口;4—金属液;5—压射冲头;6—动模;7—定模;8—顶杆;9—铸件及涂料3.1.1 卧式压铸优点:①结构简单,操作程序少,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②金属消耗少;③能量损失少,使用更为广泛。

3.2 立式冷室压铸立式冷室压铸机的压室和压射机构是处于垂直位置的。

其压铸过程示意图如图3-4所示。

由3-4图可以看出,和卧式冷室压铸最大的优点是立式冷室压铸多了一个返料冲头。

其工作原理为:开始阶段时,返料冲头8上升将喷嘴口6挡住,然后往压射2中加入适量金属液,其后压射冲头1慢慢向下压入,同时返料冲头8下降,这时金属液从喷嘴压入型腔7,整个压射过程结束。

待金属液凝固后压射冲头1上升,同时在液压驱动下返了冲头上升,并切断余料9,送出压室。

图3-4立式压铸机压铸过程示意图1—压射冲头;2—压室;3—金属液;4—定模;5—动模;6—喷嘴;7—型腔;8—返料冲头;9—余料3.2.1 立式压铸优点:①有余料切断、顶出功能;②空气不易随金属进入压室;③金属液进入型腔经过转折,压力消耗大。

3.3热室压铸热室压铸的工作过程如图3-5所示。

当压射冲头3上升时,金属液1通过进口5进入压室4,随着压射冲头下压,液体金属沿着通道6经喷嘴7填充铸型8;冷却后压射冲头回升,多余的液体金属回流至压室中,然后打开铸型取出铸件。

热室压铸机的特点是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金属消耗少、工艺稳定、无氧化杂物、铸件质量好;但由于压室和冲头长时间浸泡在高温金属液中,影响使用寿命,常用于锌合金压铸。

图3-5 热室压铸机压铸过程示意图1—金属液;2—坩埚;3—压射冲头;4—压室5—进口;6—通道;7—喷嘴;8—铸模图3-6 热室压铸机结构示意图1—金属液;2—坩埚;3—压射冲头;4—压射室;5—进口;6—通道;7—型腔;8—返料冲头3.4 压铸机的选择实际生产中并不是每台压铸机都能满足压铸各种产品的需要,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一般应从下述两方面进行考虑:(1)按不同品种及批量选择在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一般要选用液压系统简单,适应性强,能够快速进行调整的压铸机,在组织少品种大量生产时,要选用配各种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机构的高效率压铸机;对单一品种大量生产的铸件可选用专用压铸机。

(2)按铸件结构及工艺参数选择铸件外形尺寸,重量,、壁厚等参数对选用压铸机有重要影响。

铸件重量(包括浇注系统和溢流槽)不应超过压铸机压定的额定容量,但也不能过小,以免造成压铸机功串的浪费。

一般压铸机的额定容量可查说明书。

压铸机都有一定的最大和最小型距离,所以压型厚度和铸件高度要有一定限度,如果压铸型厚度或铸件高度太大就可能取不出铸件。

4 压力铸造技术新发展压铸件的主要缺陷是气孔和疏松,通常不能进行热处理。

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改进现有设备;二是发展特殊压铸工艺,如真空压铸,充氧压铸等,下面逐一介绍。

4.1 真空压铸为了减少或避免压铸过程中气体随金属液高速卷入而使得铸件产生气孔和疏松,压铸前采用对铸型抽真空压铸最为普遍。

根据压室和型腔内的真空度大小又可将真空压铸分为普通真空压铸和高真空压铸。

(1)普通真空压铸即采用机械泵抽空压铸模腔内的空气,建立真空后注入金属液的压铸方法该方法。

该方法是在动模座和动模座之间用一个密封的真空罩连接,然后通过机械泵将整个真空罩中的气体抽出。

真空罩如图4-1所示。

图4-1 真空罩安装示意图1—真空罩;2—动模座;3—动模安装板;4—定模安装板;5—压铸模;6—抽气孔;7—弹簧垫衬(2)高真空压铸高真空压铸的关键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高真空。

图4-2为吸入式高真空压铸机的工作原理图,它采用真空吸入金属液至压室内,然后进行快速压射,可获得较高的压铸真空度。

图4-2 吸入式高真空压铸机的工作原理图高真空压铸的原理:压铸工作前,先从抽真空管将整个压室和型腔中的空气抽出,这个抽真空过程速度一定要尽可能快,使得坩埚中的金属液和压室产生较大的压力差,从而使得坩埚中的金属液体沿着升液管进入压室,接着压射冲头开始向右进行压射。

4.1.1 真空压铸法的优点①真空压铸法可以消除或减少压铸件内部的气孔,提高压铸件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改善镀覆性能;②真空压铸法大大减少型腔的反压力,可使用较低的比压及铸造性能较差的合金,有可能用小机器压铸较大的铸件;③可以改善填充条件,可压铸较薄铸件;4.1.2 真空压铸法的缺点①密封结构复杂,制造及安装困难;②真空压铸法若控制不当,压铸效果不明显。

4.2 充氧压铸充氧压铸是将干燥的氧气充入压室和压铸模型腔内,以取代其中的空气和其他气体。

充氧压铸工艺原理图如图4-3所示。

充氧压铸仅适用于铝合金。

当铝合金液体压入压室和压铸模型腔时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L2O3,形成均匀分布的AL2O3小颗粒(直径在1um以下),从而减少或消除了气孔,提高了铸件的致密性。

这些小颗粒分散在铸件中,约占总质量的0.1%-0.2%,不影响机械加工。

图4-3 充氧压铸工艺原理4.2.1 充氧压铸的特点消除或减少了铸件内部的气孔,强度提高了10%、伸长率增加了1.5-2倍,铸件可进行热处理;AL2O3有防腐蚀作用,充氧压铸件可在200-300℃的环境中工作;与真空压铸相比,充氧压铸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

局限性: 1.必须使用润滑剂或固体粉末脱模;2.氧气置换和除去水分的时间稍长;3.铸造合金中Fe和Mn的含量要适当;4.熔液和氧气完全反应下的铸造条件优化比较难。

4.3 精、速、密压铸精、速、密压铸(双压射冲头)时采用一种由两个套在一起的内外压射冲头。

在开始压射时,两个压射冲头同时前进;当充填完毕,型腔达到一定压力后,限时开关启动,内压射冲头继续前进,补充压实铸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