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及分类2.力的合成与分解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计算5.运动的描述与分析6.匀速直线运动7.变速直线运动8.抛体运动二、力的作用1.摩擦力2.压强与压力3.浮力与浮力原理4.弹力5.万有引力6.静电力和电场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能量的概念2.动能与势能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与物质的转化5.热能与温度6.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四、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2.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3.光的色散与全反射4.平面镜与球面镜5.透镜与光的成像6.光的干涉与衍射7.光的定向传播五、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阻率4.电路中的功率与电能5.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路6.导体中的电场分布7.磁场与电磁感应六、声学基础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特性与参数3.声音的反射与共鸣4.声音的干涉与衍射七、物态变化1.固体的特性与性质2.固体的熔化与凝固3.液体的特性与性质4.气体的特性与性质5.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6.气体的温度与体积关系7.相变与气体压强八、核与辐射1.放射性与核能2.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你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复习。

记得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进行实际应用与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祝你学习顺利!。

物理初中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的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路径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路径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进行物理作用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2. 动能与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3. 功的概念: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4.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做功的快慢程度的量度。

5.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三、机械1. 机械的概念:机械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作用点的装置。

2. 杠杆原理:通过杠杆的支点、力臂的配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3. 滑轮系统:利用滑轮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单轮滑轮不省力,多级滑轮系统可以实现省力。

4. 斜面原理:通过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省力效果越明显。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或拉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6.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7.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进行物理作用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2. 功的定义: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所做的工。

3.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沿力方向位移的乘积。

4.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三、电学基础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2.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

3.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源。

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

6. 电能与电功:电流通过电路做的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7.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光学与波动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3.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4.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5. 波的基本特性:波长、频率、波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精华版)一、运动和力1. 物体的状态:静止和运动2.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4. 力的合成:合力和分力5. 弹力:弹性力的特点和计算6.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7. 重力:地球的吸引力、物体重力和重力的计算二、声光电1. 声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音传播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散射3. 光的颜色:白色光的分光、彩色光的混合和分离4. 光的反射:平面镜和弧面镜的反射特点5.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6. 电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和电流7. 开关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三、热学和能量1. 物体的温度:热量与温度的关系2. 热的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3. 物体的热膨胀:热膨胀的原理和应用4. 功和能:功的定义和计算、能量的转化四、电学和磁学1. 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伏特定律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的作用和计算、电功率的计算3. 磁学基础:磁铁的特性、磁力线和磁场4. 电磁感应: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五、力学和简单机械1. 机械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2. 力矩和杠杆:力矩的概念和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3. 滑轮组:滑轮组的力输出和力传递4. 斜面:倾斜面的力和力的分解5. 力的做功:功的概念和计算六、流体静力学1. 压强: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大气压和水压的概念2. 浮力:浮力的概念和计算、物体浮沉的条件3. 管道和流体:管道中的流体、伯努利定律4. 行星和卫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规律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总字数:xxx。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高,因为女高音发声体振动频率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乐器发出相同音调、响度的声音,音色不同,我们能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如平静的湖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1.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距离短;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而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距离中等;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距离较远。

-物质的分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核外层轨道上的电子数量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运动的描述和变化规律-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位置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表示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

-运动的变化规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力的作用和性质-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力的性质: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用牛顿(N)来表示。

力可以叠加,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合力。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牛顿的第二定律进行解释。

4.简单机械和能量-简单机械:斜面、杠杆、滑轮、轮轴、齿轮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物体的力的作用。

-功和能量:力做功是指力通过位移对物体做了力的作用。

功的大小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能量是物体具有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热学知识-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全部

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全部

物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全部一、声学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速: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4.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5.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二、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漫反射反射面粗糙。

3. 光的折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 >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当 u = 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

当 u = f 时,不成像。

当 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三、热学1. 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2.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一估二选三看四放五读六取”。

3. 物态变化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

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吸热,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气态变为液态,放热,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4. 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所需课时(Ks) 良好 中等
偏弱
1
2
2
3
(选择、填空、应用
实验为主)
2008年第5题
2009年第7、11题
2010年第14、20题
2011年第11题
2
3
3
4
2012年第4、31
2013年第4题
2014年第5、10题
2015年第5、13题
3
4
5
6
1
2
2
3
(以选择、填空、应
用为主)
2008年第20题
★★★★★ ★★★★★
第1节 电压
1、电源-电压-电流关系 2、电压符号及单位 3、常见电压值 4、电压表使用 5、电压表的特点 6、电路故障分析
★★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3~10分)
第2节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中电压的规律 3、串联分压的规律
★★★★★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 1、能量守恒定律

守恒
九年级
1
第1节 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 2、摩擦起电实质 3、验电器 4、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及超导 体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含义 2、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 3、电路的基本构成 4、电路符号 5、电路的种类
★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2~3分)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图的画法和实物图的 连接 2、串联电路的特点 3、并联电路图的画法和实物图的 连接 4、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实例
★★★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1、电流的方向,符号及单位 2、常见电流值 3、电流表的使用 4、电流表的特点
第5节 串、并联电路 中电流的规律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3、并联分流的规律
2011年第7题
2012年第9题
2013年第15题
2015年第7、9题
10
2016年第5题
(选择、应用、实验
为主)
2010年第4、13题
1
1
1
2
2011年第7题
2012年第9题
2013年第15题
2015年第7、9题
1
2
2
3
2016年第5题
1
2
2
3
1
1
2
2
1
1
1
1
...
...
...
...
...
...
电器
2、电磁继电器应用
第4节 电动机
1、电动机原理及应用:通电导线 在磁场中手里情况
★★★★★
第5节 磁生电
1、发电机原理及应用:法拉第电 磁感应现象
★★★★★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 电磁波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电磁波的利用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 光导纤维

动通信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 ...
1、电功率的含义及符号、单位 2、电功率的公式及导出公式及计 算 3、U额、P额与U实、P实的关系 4、实际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5、比较灯亮暗的方法
★★★★★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 1、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
电功率
★★★★★
第4节 焦耳定律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电热与哪 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的计算 3、不同功率的电路设计 4、电热效率的计算

息之路
第1节 能源
能源分类

第二十二章
第2节 核能
核能的利用及核废料的处理

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 (两章 共1~2分)
第3节 太阳能
太阳能的特点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 未来新能源的要求

发展
5
合计(本册重点知识辅导所需课时) 6
本: 新人教版
九年级 全一 册
本章节中高考考查形式 及近5年考试分布
优秀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9~19分)
第2节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公式理解及计算 2、U--I图像分析 3、简单串并联电路计算 4、多开关类电路计算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 2、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阻值 3、伏欧发测电阻 4、安欧发测电阻
2016年第14题
2
3
3
4
2
3
3
4
2
3
3
4
(选择、应用、实验
2
3
3
4
为主)
2011年第8、14、18题
2015年第20 题
2016年第21题
8
(选择、应用、实验 为主)
2011年第8、14、18题 2015年第20 题 2016年第21题
2
3
3
4
4
5
6
7
3
4
4
5
(选择、填空、实验
、应用为主)
3
4
4
★★★★★ ★★★★★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 、并联电路中
的应用
1、电路的动态计算:电路保护 (极值) 2、通过方程计算
★★★★★
第1节 电能 电功
1、通过电能表求电能 2、电能的公式及导出公式计算 3、单位统一及换算
★★★
第十八章 电功率
(4~15分)
3
第十八章 电功率
(4~15分)
第2节 电功率
...
...
(选择、填空、应用
为主)
...
...
...
...
2012年第10、15题
2014年第1题
2015年第10题
...
...
...
...
...
...
...
...
...
...
...
...
...
...
...
...
11

63
89
97
125
12
5
2008年第21题
2011年第8题
2012年第7题
2013年第7、9题
2015年第12、17题 2016年第4、21题
3
4
5
6
3
4
5
6
2
3
3
4
(选择、实验、应用 为主)
2010年第15、18、19 题
2012年第18题 2014年第18题 2016年9、13、17题
9
(选择、实验、应用
3
4
5
6
为主)
★★★★★
2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3~10分)
第3节 电阻
1、电阻的含义符号及单位 2、探究决定电阻的因素 3、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4、电阻的种类
★★★★★
第4节 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2、滑动变阻器使用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4、电路的动态分析
★★★★★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
电阻的关系
学科: 初中物理
教材版本: 新人教版
章节模块(中高考占分)
重要知识点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2、分子运动(气、液、固) 3、分子运动与温度关系 4、分子间作用力
重要程度 (标星)

第十三章 内能
(2~5分)
第2节 内能
1、内能的定义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3、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4、改变能内的方法:热传递和做 功 5、生活实例

4、防雷
1、磁体的性质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磁体的磁场分布 4、磁感线及方向规定
5、地磁场
★★
第二十章 电与磁
(5~10分) 4
第二十章 电与磁
(5~10分)
第2节 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 2、安培定则
★★★
第3节 1、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
电磁铁 电磁继 有关
★★★★★
2010年第15、18、19

2012年第18题
2014年第18题
2016年9、13、17题
2
3
3
4
4
5
5
6
1
1
1
2
(选择、应用为主)
2008年第2、8题
2009年第12题
1
2
2
3
2010年第19题
2013年第3题
2014年第6题
2015年第6题
1
1
1
1
1
1
1
1
(选择、应用、实验
为主)
2010年第4、13题
2009年第5、18题
3
4
5
6
2011年第20题
2016年第12题
1
2
2
3
7
1
2
2
3
2
3
3
4
(选择、填空、应用
、实验为主)
2008年第12题
2009年第20题
2010年第5、13、18题
2011年第14、18题
2012年第18题
2013年第9题
3
4
5
6
2014年第3、7、15题
2015年第11、14题
★★★★★
第1节 1、家庭电路的构成,连接 家庭电路 2、试电笔的使用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2~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