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杂环化合物《有机化学》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竞赛辅导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竞赛辅导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竞赛辅导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一、定义和分类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和其它原子共同组成的环的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杂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N 、O 、S 等。

象环醚、内酯、环酐及内酰胺等似乎也应属于杂环化合物。

但是,由于这些环状化合物容易开环形成脂肪族化合物,其性质又与相应的脂肪族化合物类似,因此,一般不放在杂环化合物中讨论。

本章讨论的是环系比较稳定,并且在性质上具有一定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

根据环数的多少分为单杂环和多杂环;单杂环又可根据成环原子数的多少分为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等;多杂环稠杂环、桥杂环及螺杂环,其中以稠杂环较为常见。

二、命名杂环化合物的名称包括杂环母体及环上取代基两部分。

杂环母环的命名有音译法和系统命名法2种。

音译法:是用外文谐音汉字加“口”偏旁表示杂环母环的名称。

如呋喃等。

系统命名法:是把杂环看作杂原子转换了相应碳环中的碳原子,命名时以相应的碳环为母体,在碳环名称前加上杂原子的名称,称为“某(杂)某”。

如吡啶称为氮(杂)苯,喹啉称为1-氮(杂)萘。

杂环母环的编号规则(1)含1个杂原子的杂环,从杂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或从靠近杂原子的碳原子开始用希腊字母编号。

(2)如有几个不同的杂原子时,则按O 、S 、-NH-、-N=的先后顺序编号,并使杂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

(3)有些稠杂环母环有特定的名称和编号原则。

杂环的命名如下:2-硝基吡咯 4-甲基吡啶 2-甲基-5-苯基噻唑α-硝基吡咯γ-甲基吡啶3-甲基-8-羟基喹啉1-甲基-7-氯异喹啉1-甲基-2-巯基咪唑 2-呋喃甲醛(糠醛) 2-噻吩磺酸 3-吡啶甲酰胺α-呋喃甲醛α-噻吩磺酸β-吡啶甲酰胺三、五元杂环化合物(一)吡咯、呋喃和噻吩1、结构与芳香性吡咯环的4个碳原子和1个氮原子都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

环上各原子以σ键相连成平面环状结构。

氮原子的P 轨道(有2个电子)与各碳原子的4个P 轨道相互侧面重叠,并垂直于σ键所在的平面,形成了具有6个π电子的闭合共轭体系。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噁唑
N H Pyrrole
吡咯
N
N H Imidazole
咪唑
N O Isoxazole
异噁唑
N N H Pyrazole
吡唑
S
Thiophene
噻吩
N
S Thiazole
噻唑
N S Isothiazole
异噻唑
4
六元环
含一个杂原子:
N Pyridine
吡啶
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yran
吡喃
含两个杂原子:
N N Pyridazine
在所有的杂环母核中,凡是具有共轭双键体系的五 元环和六元环,都具有芳香性。
五个原子分享六个π电子,电子离域使环上各碳原 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升高,这类杂环进行亲电性取 代比苯容易。
呋喃
噻吩
吡咯
11
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 •氮原子sp2杂化 •构成芳香体系的是π-π共轭。 •由于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强,使 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 降低,亲电性取代反应比苯要 难,主要在间位。
N
300 oC
H2SO4, SO3 N 230 oC, 24 h
Br
N
-溴吡啶
SO3H
N
-吡啶磺酸
KNO3 + H2SO4
NO2
N
Fe, 300 oC
N -硝基吡啶
16
亲核取代比苯容易,主要发生在α位上。
了解
N
+ NaNH2 100℃
N
H2O NHNa
N NH2
当α 或 γ位上有易离去基时,较弱的亲核试剂就能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代基的杂原子编号为1,并使另一个杂原子的编号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的化合物以及其反应机理的学科。

杂环化合物是其中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多个不同的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赋予其特殊的性质和活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

一、杂环化合物的合成1. 环状结构的直接合成直接合成是指通过无需过多中间步骤,直接将杂环结构形成的方法。

最常见的有两种:环内缩合与环外缩合。

环内缩合是通过分子内的反应实现环状结构的形成。

例如,可以通过两个官能团的内部反应,如酰胺和酰胺之间的内酰胺化反应,形成含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

环外缩合是通过分子间的反应实现环状结构的形成。

例如,可以通过偶氮化物和亲电试剂的反应,形成含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

2. 环状结构的间接合成间接合成是指通过多步反应,将不同的官能团转化为杂环结构。

这种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反应路径。

常见的方法有:(1) 拉曼反应:通过烷基金属物与芳香酮之间的反应,将芳香酮上的羰基还原成羟基,形成杂环结构。

(2) 脱水环化反应:通过脱水反应形成环状结构。

最常见的是使用酸催化剂将醇或酸上的羟基与相邻的官能团上的氢原子进行消除反应,形成杂环结构。

(3) 杂环化合物的可溶性和稳定性增大,可使用催化剂或光催化反应进行合成。

二、杂环化合物的反应1. 变性反应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性反应进行官能团的转换。

例如,通过酸催化或碱催化的酯水解反应,将酯转化为醇或酸;通过羟胺或胺与酸酐或酰氯的反应,形成酰胺或酰脲。

2. 变位反应变位反应是杂环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之一,通过杂环结构上的元素进行位置的变化。

例如,通过环内亲电试剂的攻击,实现环内碳-氧的位置变化,形成环内醇或环内醚。

3. 开环反应通过开环反应,可以将杂环化合物打开,形成更加简单的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反应,将杂环结构上的官能团裂解成独立的官能团。

综上所述,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有机化学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生物碱
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称为生物碱。
HO O
CH3 N H O-C-CH 952年确定结构。)
H O-C H
C H3O
颠茄碱(阿托品)
CH=C H2
N N CH3
N 金鸡纳碱(奎宁)
烟碱(尼古丁)
有芳香性
有芳香性
12.3 五元杂环化合物
12.3.1 呋喃
存在于松木焦油中,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蒸汽遇 有被盐酸浸过的松木时,即呈绿色(叫松木反应,鉴别呋喃的存在)。
工业上用糠醛(-呋喃甲醛)制备:
(1)呋喃的制备
• 实验室采用糠酸加热脱羧制得:
(2)化学性质
呋喃具有芳香性,较苯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饱和 化合物的性质(发生加成反应)。
芳香性强弱的次序
苯 > 噻吩 呋喃 112 离域能:152
取代反应活性的次序
>
吡咯
>
88
62 KJ/mol
位电子 云密度 -0.10
•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0.03 -0.06 0 (不一致)
(2)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
氮原子与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 吡啶的结构与苯相似,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
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一般把除碳以外的成环原子叫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和氮:
• 环系中可含一个、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
•环可以有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或更大,可以 是稠合的环。
• 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约占全部已知有机化合物的 三分之一。
• 已经学过的杂环化合物:
• 本章介绍的是具有不同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简称芳杂 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科学,而杂环化合物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杂环化合物指含有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环状分子结构,较为复杂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杂环化合物的特点、合成方法以及其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一、杂环化合物的特点杂环化合物相对于纯碳环化合物而言,在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复杂。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原子,例如氧、氮、硫等,这些原子的加入使得杂环化合物具有更多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与其它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相比,杂环化合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还表现出更多的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是最常用的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该反应通过在分子中引入一个或多个非常活泼的碳原子,进而使其与分子内的其它部分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杂环结构。

环加成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合成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也可以用于构建新型材料等领域。

2. 脱水缩合反应:脱水缩合反应是另一种常用的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

在这类反应中,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新的分子,并在过程中形成杂环结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且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大规模合成。

3.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一种引入氧原子的方法,常用于合成含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

具体来说,通过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可以将杂环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氧化为羟基或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从而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结构。

三、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多样的化学性质,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量的已上市药物以及正在研发的新药都含有杂环结构。

杂环化合物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抗肿瘤药物:许多抗肿瘤药物都是杂环化合物,其通过与癌细胞中的特定酶或DNA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其中,典型的例子包括含有异喹啉、吡嗪等杂环结构的药物。

这些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抗癌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杂环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一类具有杂原子(通常是氮、氧、硫等非碳原子)构成的环状分子。

它们具有多种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整理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涵盖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一、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杂环化合物的命名使用通常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如官能团命名法、光谱法等。

其结构通常由杂原子和碳原子组成,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杂环。

其中,氮杂环化合物如吡嗪、噻吩和咪唑等具有广泛的结构多样性和化学活性。

二、杂环化合物的性质1. 杂环化合物的稳定性: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可以增加分子的稳定性,一些杂环化合物比它们的同系物更稳定。

例如,咪唑酮比噻唑酮更稳定,这是由于含氮原子的电子亲和力高于含硫原子的电子亲和力。

2.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可以参与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亲电取代、亲核取代、氧化还原等。

以氮杂环化合物为例,它们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如芳香性亲电取代、加成反应等。

3. 杂环化合物的光学性质:杂环化合物中存在的共轭体系可以产生有趣的光学性质,如荧光、蓝光发射等。

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性质开发出许多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器件、荧光探针等领域。

三、杂环化合物的应用1. 杂环化合物在药物领域的应用:许多杂环化合物具有药理活性,并被用作药物的活性成分。

例如,噻唑类和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吡唑类和吡唑酮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研究。

2. 杂环化合物在染料领域的应用:杂环化合物可以用作染料分子的基础结构,赋予染料分子良好的色谱性能和稳定性。

它们在纺织、油墨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杂环化合物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杂环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和独特的光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中。

四、结语本文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中的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整理和阐述。

大学有机化学 第二版 叶非 袁光耀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第12章

大学有机化学 第二版 叶非 袁光耀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第12章
思考题 12-1 思考题 12-2 思考题 12-3 思考题 12-4
第 12 章 杂环化合物
(1) α-呋喃乙酸 (2) α-噻吩磺酸 (3) 4-甲基咪唑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 四氢吡咯>吡啶>苯胺>吡咯 习题
12-1 (1) 2,4-二甲基噻唑 (2) N-甲基吡咯 (3) 5-溴-2-呋喃甲酸 (4) 3,5-二甲基吲哚 (5) 3,5-二溴吡啶 (6) 8-羟基喹啉 (7) 6-氨基嘌呤 (8) 2,3-吡啶二甲酸 (9) 2-氨基嘧啶 12-2
3-呋喃甲醛
12-3
12-4 (1) 六氢吡啶>氨>吡啶>吡咯 (2) 甲胺>γ-甲基吡啶>吡啶>苯胺 12-5 (1) 加入盐酸,吡啶与盐酸成盐,过滤后得甲苯 (2) 加苯磺酰氯,与六氢吡啶生成沉淀,过滤后得吡啶 (3) 加入浓硫酸,与噻吩生成噻吩磺酸而溶于硫酸中,分液得苯 12-6
12-8 2-呋喃甲醛 或

大学无机化学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总结
三元杂环 四元杂环 五元杂环 七元杂环
O
O
O O
(环氧乙烷) (β-丙内酯)
H N
O NH
(氮杂环丙烷) (β-丙内酰胺)
(顺丁烯二酸酐) (氧杂桌)
N H
(1H-氮杂桌)
多杂原子环 或多杂环
O N H N
1-氧-4-氮杂环己烷
奎宁环
1.2 芳香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杂化化合物特指: 环状化合物具有芳香结构(闭合共轭体系),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
吡 咯 N( 孤 电 子 对参与共轭,所 以碱性较弱)
N O
<
N S
N
N H 吡咯N(孤电子对参与 共轭,所以碱性较弱)
<
1,2-唑与1,3-唑都有未成键孤电子对,所以都有碱性。
2 唑类杂化的反应--亲电取代反应
唑的反应性比呋喃、噻吩、吡咯差,这是因为分子中多了一个 吡啶N,使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所以亲电反应活性降低。
CH3
4
3 O 2 1
Br Br
2-甲基-5-硝基-1-(2’-羟 乙基)吡咯
5
2,3-二溴呋喃
(2) 五元杂环苯并体系
4 5 6 7 O 1 3 2
5 6 7 S 1 4 3 2
5 6 7 N H1 4 3 2
苯并呋喃 (benzofuran)
苯并噻吩 (benzothiophene)
苯并吡咯 吲哚 (indole)
磺化须强烈条件下进行反应
HO3S S
N S
S O3 + 浓 H2S O4
N
S
发烟 H 2S O4 , HgS O 4
N
N
(90 %)
250℃
HO3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
(80%)
O
O Cl2
-40℃ , CH3COOH
Cl
O
(64%)
Br2
CH3COOH
Br
S
(78%)
S Cl2
50℃
Cl
S
(36%)
I2,HgO C6H6, 0℃
I
S
(70%)
吡咯极易卤化生成四卤吡咯。
(2)硝化
呋喃和吡咯很易被氧化,遇无机酸容易发生聚合, 因而不能用硝酸硝化。通常用比较温和的非质子硝化试 剂,如用硝酸乙酰酯
离域能 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离域能分别为: 67 kJ·mol-1、 88 kJ·mol-1和117 kJ·mol-1 比苯的离域能(150.5 kJ·mol-1 )低,但比大多数共 轭二烯烃的离域能(约12~28 kJ·mol-1 )要大得多。
芳香性:苯>噻吩>吡咯>呋喃
2、 呋喃、噻吩和吡咯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 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基本要求:
• 1.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嘧啶、 喹啉、吲哚、嘌呤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 2.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结构 与芳香性的关系,结构与亲电取代反应 活性的关系。
• 3.掌握吡咯和吡啶的酸碱性,呋喃、吡 咯、噻吩、吡啶的亲电取代反应(卤代、 磺化),还原反应,吡啶侧链的氧化反应。
COOH
(烟酸 )
N
HNO3
COOH
COOH
N

COOH △
N
N
吡啶可被催化加氢或用乙醇和钠还原而成为六氢吡啶。
Na + C2H5OH
N
或 H2/Pt ,0.3MPa,25℃
N H
常见吡啶衍生物
CONH2
N
烟酰胺 (维生素pp)
CONHNH2
CH2OH
HO
CH2OH
H3C N
维生素B6
CON(C2H5)2
长春碱(R=CH3);长春新碱(R=CHO); 抗癌药
H3C
N
N
NH2 S
Cl- N +
CH2
CH3
CH2CH2OH
维生素B1
O N
H COOH
CH3 PhCH2CONH
H HS
CH3
青霉素G
四、 六元杂环化合物
1、结构和芳香性
.

·
.N.
sp2杂化
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 具有芳香性。
符合休克尔4n+2规则
(4)烷基化和酰基化 吡咯烷基化反应时易得混合物,因此用途不大。吡咯 可用乙酐进行酰基化。
(5)呋喃的特殊反应
O
O+
O
O
O
OO O
2.吡咯的特殊反应
碱性极弱,比苯胺的碱性还要弱得多。 含氮化合物的碱性顺序: 仲胺>伯胺>叔胺>氨>苯胺>吡咯 酸性比醇强而比酚弱
+KOH(固?体 )

N
H
-
+H 2 O
CH3COONO2
-5~30℃
O
O
NO2 (35%)
HNO3,H2SO4
S
NO2
NO2 (86%) +
S
S
(14%)
(3)磺化 吡咯和呋喃也不能用硫酸直接磺化,要用温和的非质 子磺化试剂。
N · SO3
- HCl
N
100℃
N
SO3
N
SO3H (90%)
H
H
H
噻吩是这些五元杂环化合物中最稳定的一个, 可在室温下直接磺化: 应用: 苯和噻吩的分离
N
异烟酰肼(雷米封) 抗结核药
N
烟酰二乙胺(可拉明) 中枢神经兴奋药
五、喹啉和异喹啉
N
浓H N 浓H2S
与吡啶类似, 喹啉和异喹啉都有弱碱性(喹啉:
pKb=9.15;异喹啉pKb=8.86)。
喹啉和异喹啉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磺化、 溴化等)比吡啶容易,亲电试剂主要进攻苯环部分。
亲核取代反应则发生在吡啶环上,其中喹啉主 要在2-位取代,而异喹啉主要在1-位。
呋喃丙胺(抗血吸虫药)
HOOCCH2CH2
CH2COOH
N
CH2NH2
H
卟吩胆色素原; 通过生物体内特定酶的作用可转变成 卟啉、叶绿素和维生素B12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CH2COOH
3-吲哚乙酸(植物生长促进剂)
N H
OH
N
C2H5
N H
H3COOC H3CO
N H
N R HO
C2H5 OCOCH3 COOCH3
1)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注意: 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
E+ z
+H zE
H +E z
烯丙型较稳定
(1)卤化
呋喃、噻吩在室温与氯或溴反应很激烈,得到多卤代物。
若在温和条件下,如用溶剂稀释及采用低温,可得到一卤 代物,不活泼的碘则需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
Br2
N
O2N
O
CHO
2-甲基-5-乙基呋喃 4-甲基吡啶 5-硝基-2-呋喃甲醛 α-甲基-α’-乙基呋喃 γ-甲基吡啶 α’-硝基-α-呋喃甲醛
②如含有两个不同杂原子,则两杂原子的编号尽 可能小,并使杂原子上连有H原子或取代基的杂原子位 次最小。
H3C N
Br N 1,4-二甲基-5-溴咪唑 CH3
一、命名: 一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名称的音译法
O
呋喃
N N
嘧啶
S
噻吩
N H
吡咯
N
吡啶
N
喹啉
N
H
吲哚
N
N
N
N
N
N
O
S
H
H
吡唑
咪唑
Pyrazole Imidazole
噁唑 Oxazole
噻唑 Thiazole
①如杂环上有取代基,应从杂原子开始编号,并 尽可能使取代基的位次较小。
CH3
C2H5
O
CH3
N
SO3, H2SO4
HgSO4
Br
N
NO2
N
SO3H
N
注意:
1)亲电取代反应活性: 吡啶 < 苯环<噻吩<呋喃<吡咯
2)吡啶环不能发生傅氏反应。 3)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β位。
3. 氧化还原反应 吡啶比苯稳定,不易被氧化 侧链可氧化生成相应的吡啶甲酸。
CH3
HNO3 , △
Hale Waihona Puke -N或 KMnO4 /OH
2、 吡啶的性质
1)弱碱性 (pKb=8.8) 碱性: 仲胺>伯胺>叔胺>氨>吡啶>苯胺>吡咯
N + HCl
N HCl
吡啶及其衍生物能溶于强酸,用于鉴别、分离与提纯
2) 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β位
卤 化:
N
Br2 ,浮石
300℃
硝化 :
N
浓HNO3 ,浓 H2SO4 300℃ ,1天
磺 化:
N
K+
3 糠醛
O CHO
说明 糠醛具有一般醛基的性质,如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KMnO4
O
CHO NaOH
COOH
O
(糠酸 )
NaOH O CHO
O CH2OH +
O COOH
三、一些具有生理活性五元杂环化合物
O
O
O2N
O CH=N N
呋喃唑酮(痢特灵)
O2N O CH=CHCNHCH(CH3)2 O
③若两杂原子不同,则按O、S、N的顺序编号
N CH3 S
5-甲基噻唑
5 6
7 8
4 3
N2 1
喹啉
4 5
6 7
3
2 N1 H
吲哚
1N
6
5
7 N
8 2 N4N
3 H9
嘌呤
④喹啉,吲哚,嘌呤有自己独特的编号方式
二、 五元杂环化合物
1、 结构和芳香性
呋喃、噻吩、吡咯
一个闭合的环状共轭体系 符合休克尔4n+2规则,都具有芳香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