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玉器概述

合集下载

商代古玉的特点及特征

商代古玉的特点及特征

商代古玉的特点及特征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早期前段的玉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墓葬的出土物为代表,有玉圭、玉琮、玉璜、玉刀、玉戈、玉璋、玉钺、玉铲和兽面纹柄形器。

玉圭、玉璋、玉戈都是此时新出现的器形,器体极薄,应是礼仪用器。

商代玉器,商代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其宗法礼制十分完备,玉器已成为帝王垄断的珍宝,品种繁多,除了具有宗教色彩器物外,也有工具、生活用品、佩饰及陈设用玉器。

这些品种以礼器、圆雕人物最为珍贵,如玉璋、玉琮、玉璧等,而又尤以人物雕为最上。

圆雕动物及容器,仅次于人物玉雕,也很有收藏价值。

因为人物、动物圆雕工艺难度大,又具有写实的艺术特点,能反映当时的一些社会面貌,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

商代晚期,玉器的图案、琢工、抛光比早期有了明显的进步,如跪形玉人。

为妇好墓所出,高7厘米,玉料呈青色,通体有黄褐色浸痕.作跪坐状,双手抚膝,长脸尖额,弯月形细长眉,臣字眼,闭口,凸鼻,头梳一条长辫,辫根于右耳后侧,发辫盘绕至头顶。

头戴圆箍形颁,领前连一卷筒形饰。

身穿交领长袍,长至足躁。

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郭”;两肩饰有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腰左侧插一宽柄器,上饰卷云纹和节状纹。

殷墟中圆雕似此件者不少,其做法是粗略地形成一个圆柱体或立方体,然后再进行细部雕刻。

商代玉器,品种齐全,尤其是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的商代王室玉器,更是种类繁多,从功用分,大致可分为礼器、仪仗器、用具、饰品及艺术品几大类。

神灵玉器主要出现和运用于原始社会和商周时期,当时古人一方面把玉视作山石之精灵加以尊崇,另一方面又将本部族信奉的神灵形象用玉琢之,似乎希望二者完美的结合后,能产生更大的奇迹,发挥更大的神力,以帮助人们躲避凶险和灾难。

商代玉器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收藏品市场上广受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

通过对古玉工艺技术原理的剖析,能够基本确定古人磨制一个线条,大约需要几天的工时。

古玉收藏之商周古墓出土的文化期玉器

古玉收藏之商周古墓出土的文化期玉器

古玉收藏之商周古墓出土的文化期玉器
一是商周古墓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
1
2
3
上图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红山文化勾云佩
1
2
3
上图为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
二是商周古墓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
1
2
3
上图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齐家文化三璜玉璧
三是商周古墓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
1
2
3
上图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石家河文化玉凤
1
2
3
上图为曲沃晋侯墓出土的玉神人头像,应为石家河文化玉器四是商周古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
1
2
上图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山文化双璜玉璧
1
2
3
上图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玉璇玑
1
2
3
上图为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玉琮
古代墓葬中出土的前代玉器还有好多,特别是一些西周、春秋、战国古墓出土文化期、夏商古玉比较常见,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这一有趣的现象。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玉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其制作历史悠久,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下面将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玉器进行概述。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早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

这些早期的玉器大多是简单的器物,如琮、索等抽象形状的器物,还有一些简单的装饰品。

这些器物一般较小,制作精细,被认为是早期人们对玉器制作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商代:商代是中国玉器制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商代的玉器以青玉为主,青玉是首次在玉器中大规模应用的玉石,商代玉器的形态以玉璧、玉璜和玉圭为主。

这些玉器的形状各异,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制作精细,雕刻纹饰繁复。

商代玉璧大多为方形或圆形,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器物,被看作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全盛时期,玉器在周代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周代的玉器形态更加多样化,如玉鸟、玉龙、玉虎等动物造型的玉器,还有玉钺、玉环等武器和装饰品。

其中,周代的玉器中的龙纹和凤纹纹饰开始出现,这些纹饰在后来的玉器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周代玉器的刻划技巧进一步提高,刀法更加熟练,工艺更加精湛。

汉代:汉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玉器制作丰富多样,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汉代的玉器大多以玺印、玉佩、玉琮、玉镯等大型礼器为主,其中以印章最为著名。

汉代的玉印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刻制精细,纹饰繁复。

此外,汉代玉器中的玉佩和玉琮也十分精美,形状多样,刻工精湛。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黄金时期,唐代玉器在形态、纹饰和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唐代玉器的形态更加自由多样,不再受传统礼器的束缚。

纹饰方面,唐代的玉器纹饰丰富多样,包括鸟兽、植物、人物和文字等。

工艺上,唐代玉器的刀法更加熟练,技术更加成熟,刻工更加细腻。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后期,明清时期的玉器在形状和纹饰上相对保守,对传统礼器的模仿更多。

商周时高古玉特征

商周时高古玉特征

在和田玉器收藏业内,玉器又有古玉和新玉之分,近代以来的玉器都称为古玉,其中人类又习惯将明清时的玉器称为古玉,而明清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古玉本就稀少,高古玉因年代更久远,尤其稀少,也高于一般玉器。

今天我们就介绍商周时期的高古玉。

商周时期也是我们玉器发展比较重要比较繁荣的时期,玉器的制作在这一时期,由简单走向复杂,品种更丰富,玉文化初见雏形。

彼时,玉器比较注重选材,大量选用新疆优先玉料,玉质细腻,颜色以白色、青色、绿色为主。

玉器的造型以扁平形最多,有玉璧、玉瑗、玉环、玉璜等等。

玉器根据玉料的形状而成,易于加工的玉料多制成玉璧等,不易加工则制成有动物图纹的玉佩。

西周大型玉璧多为素面无纹饰,小件玉器则雕琢有精美的龙凤等纹饰,对于玉人、动物等题材的玉雕,尤其重视对于头部,眼、嘴、耳的刻画。

商周时期后期,玉器制作有了进一步变化,使用的玉种有白玉、青玉,除礼器外,佩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繁荣,出现了组合而成的"组佩"。

这一时期的雕琢工艺非常先进,阴刻线、镂空雕技术娴熟。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玉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将就不同时期的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

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玉器还处于简单的器物阶段,主要有简单的玉石饰品和工具。

形制上以原石为主,工艺简单,纹饰较为简约。

代表性玉器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玉,其形制多为片状或棱角状,纹饰以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为主。

2.商代: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玉器工艺技术达到峰值的阶段。

商代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祭祀的玉器,一类是用于个人佩戴的饰品。

祭祀玉器多为玉璧、玉琮、玉钺等,形制规整,工艺精美。

个人佩戴的玉器则有玉环、玉佩等,形制较为灵活,纹饰多样,常见的纹饰有神采飞扬的神兽、人物、云纹等。

3.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时期。

周代的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宗庙祭祀所用的玉器,一类是王室贵族所佩戴的玉器。

宗庙祭祀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圭等,形制大气庄重,纹饰中多以神兽为主。

王室贵族的玉器则以玉佩、腰带玉等为主,形制精美,纹饰优雅,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等。

周代的玉器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艺术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

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玉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复精细。

玉器的形状有玉瑗、玉琮、玉環等,纹饰以神兽、人物、花纹等多样化为主。

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常见的工艺技法有云纹雕、阴刻、掐丝等。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玉器形式,就是“帝王玉器”,以玉璜和玉板为代表,形制独特,线条优美,纹饰复杂。

5.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玉器主要以玉佩、璧等为主。

秦代的玉器多以龙纹、凤纹等神兽的纹饰为主,形制较为庄重,线条简洁。

而汉代的玉器多以人物、动植物的纹饰为主,形制比较灵活,纹饰繁多。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汉代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不仅纹饰繁复,还注重雕刻的细节和表现力。

夏、商、周玉器鉴赏

夏、商、周玉器鉴赏

夏、商、周玉器鉴赏夏代(约前2070~前1600)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继续,也是商代玉器的开始,夏代玉器肩负着承匕启下的重要转折作用。

商代(前1600~前1 046)玉器踩着夏代玉器的肩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与青铜器结伴,成为奴隶社会主要文明的标志。

据《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资料披露:武王灭商时,曾“俘商旧玉亿有百万”。

商代玉器不仅数量众多,还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技艺极高的玉工。

西周(前1046~前771)。

西周早期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还是在刀工、选材等方面,都笼罩着商代玉器的浓浓的影子。

西周晚期玉器,是挣脱了商代玉器因袭重压的新颖玉器,它特别注重曲线的琢磨,着力营造曲线的审美感,出现了中国治玉史上第一个“美雕时代”。

历史学家总结说:夏玉尚忠,商玉尚质,周玉尚文。

所谓忠,就是“尽已”(朱熹语),就是精深。

刀工精确并且深沉是夏代玉器的主要特征。

所谓质,就是“中正无邪”追求“遗华反质”式的古朴。

所谓文,就是纹理、文华、文采。

(《礼记·乐记》),商代刀工文采。

《文心雕龙·原道》:“逮及商周,文胜其质。

”周代玉器纹饰之美,是被历代占玉学者所公认的。

夏、商、周玉器的特征一、主流纹饰:夏商周玉器的主流纹饰有方格纹、方折纹、连弧纹、太阳纹(涡纹)、四蒂纹(柿蒂纹)、齿纹、竹节纹、T形纹、S 形纹、蕉叶纹、龙鳞纹(商代龙鳞纹类似蒂纹,周代龙鳞纹呈铲形或“加点铲形”或“三柿形”)、蛇纹、虺纹、蝉纹、龙纹、兽纹和人物纹等。

商代龙纹佩(上图)龙颈饰龙鳞纹,龙身饰连弧纹,龙脊饰齿纹。

商代玉刀(上图)刀面饰有方格纹、T形纹、S形纹和三角纹。

商代石牛(上图)中科院安阳工作队发掘出来的商代石牛身上饰有方折纹、卷云纹、连弧纹和勾连叶形纹,刀工与纹样比起来玉雕来,几乎是一模一样。

西周玉器上所饰的方折纹、连弧纹、柿蒂纹和卷云纹(左下)商代玉器所饰方折纹(右下)商周玉羊角饰竹节纹(上图)安阳殷墟五号墓出土的玉刀上饰有S形纹和柿蒂纹(上图)安阳殷墟五号墓出土的双龙璜表面饰有铲形和柿蒂形龙鳞纹。

夏商西周时期的玉器设计

夏商西周时期的玉器设计

夏商西周时期的玉器设计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玉器设计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从设计特点、器形和纹饰等方面逐一探讨夏商西周时期的玉器设计。

夏朝的玉器设计主要特点是简洁朴实,注重几何形态。

夏代的玉器以玉器和玉石的拓片为主要形式。

首先,夏代的玉器器形主要有“Z”形和圆筒形。

其中,“Z”形玉器是夏代主要的玉器种类之一,它的形状象征着八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砚台和轴形玉器,设计得非常精细。

圆筒形的玉器多为玉琮,外部有由圆形、方形和玉线组成的玉纹设计。

这些器形都非常简洁明了,注重对称和比例的和谐。

其次,夏代玉器的纹饰主要是几何纹饰和人物或动物形象。

几何纹饰主要通过玉线和纹槽进行表现,而人物或动物形象主要体现在面具、兽面和神像上。

几何纹饰包括直线、曲线、波形等,通过神秘的几何构图展现了玉器的独特美感。

人物或动物形象在夏代的玉器设计中体现了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神像代表着其中一种崇拜的对象,兽面则代表着其中一种守护力量。

商朝的玉器设计延续了夏代的传统,但更加注重精细和精美的工艺。

首先,商代的玉器设计注重了器形和纹饰的多样性。

器形方面,商代的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琮、玉璧、玉钺、玉圭等。

这些器形多样且精致,充分展现了商代玉器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纹饰方面,商代的玉器纹饰主要包括神兽纹、兽面纹、云纹、雷纹等。

这些纹饰通过对玉器的表面雕刻和琢磨,使得玉器表面呈现出立体感和动感,给人带来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美感。

其次,商代的玉器设计注重了美学与实用的结合。

商代的玉器既是贵重的礼器,也是实用工具。

这些玉器不仅注重形式美,更注重实用性。

比如玉琮的形式美与其用作礼器的功能相结合,使得玉琮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起到了宗教和仪式的作用。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设计的重要时期,玉器设计在此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在器形上,西周的玉器设计以玉缽、玉璋、玉斝为主。

这些玉器设计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同时,西周时期的玉器设计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器形,如戴绳玉、单弦玉等。

商代玉器-简介ppt课件

商代玉器-简介ppt课件

二、商代玉器的特点
(一)
玉器数量庞大
河南殷墟出土的玉器1200余件,仅1976年在河 南安阳小屯村殷王武丁配偶妇好墓中发掘玉器755 件,其中礼器160余件,仪仗器60余件,实用工 具玉器类60余件,装饰与艺术品300余件。与其 他青铜器,骨器和蚌器相比所占比重较大,制作 精细,技艺高超,可称得上是一座为我国展现极 其华美玉器的博物馆。 商代奴隶主和贫民墓也出土了不少玉器,总数已 有数千件。
马型玉佩玉马商代晚期灰色,有褐斑,浮雕 。马作行走状.,肢较粗壮,奇蹄,张竖耳, 口字形眼但两面眼睛的位置稍有不同,颈有 细密鬃毛,长尾,尾中部有一小节突.尾末雕 出斜刀。耳后有一小圆孔,可作佩戴饰物。 此种形状的马,同墓共出土两件,成对,似 为同一块.季丰雕琢而成。
玉纺轮商代晚期淡绿色,玉质较好,浮雕。不甚 梳玉商代晚期妇好墓出土淡灰色。浮雕
圆,中部较厚,边缘稍薄。雕毽形纹,头呈三角 。流身近长方形,上窄下宽,背顶正中
形,大耳细眉,小眼上吊.身尾蟠卷。头尾衔接 有一个条形钮,钮下有圆孔,可悬挂。
身饰人字形节状纹,尾端节状纹较密,以示蜷曲 梳面较宽,有齿八枚,两侧的齿宽于中
背面头部磨光,身尾雕数条弧形阴线,表示腹纹 间的,排列规整。齿的尖端较薄。梳背
(三)
玉料的质量
玉器的质料从殷墟出土的资料看,大 部分是软玉,除了当地产的玉石外,如绿 松石,玛瑙,水晶,还有辽宁的岫岩玉, 另外中原地区出现了新疆和田玉,多为青 玉,还有白玉和墨玉但较少。
(四)
造型
• 可分为动物造型与人物造型两种 • 动物造型:以板状体为主,可分为璜形板状体,剪
影式板状体。 • 人物造型:立体圆雕。
玉鳖墨色与白色,圆雕。吻部微残,双日圆 睁,眼球与眼睑分明,四足略外伸露爪·, 作半龟缩状。此玉鳖经精心设计,俏色玉巧 妙地利用玉料的色泽,头、颈与腹部为灰白 .色,而背作黑色,形象生动。在腹部右上 方有下对钻的小孔、可佩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周玉器概述
摘要:玉器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可作为实用的装饰品、工具,同时在宗教、礼仪等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在中国历史上,既是重要的精神产品,也是传统文化精髓的物质基础。

对待玉器的理念也伴随着玉器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延续。

本文主要以商周玉器为主,通过对商周玉器的造型特征进行概括以了解它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玉器造型;特征;礼制化
一、商周玉器的造型
商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而闻名于世,发达的青铜器为玉器业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使商周玉器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

此时期属于生产工具型的玉器有玉刀、玉斧、玉铲等;属于兵器器型的有玉钺、玉戈、玉璋等;属于礼器或是装饰品的有玉璧、玉环、玉觿、玉簪、玉琮、玉璜等。

另外,鱼、鸟、龟、兽面、人首佩等单体器型开始出现。

西周玉器与商代玉器可以说一脉相承,在造型、纹饰、雕琢技艺方面基本可以沿袭商代后期风格,根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玉器的出土范围远远超过商代,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雕琢工艺方面都不亚于商代,但因西周礼制的影响,其形制和种类却少有突破,缺乏创新。

商周以片状为多,雕琢器型较粗,但是类型比较齐全,除礼仪用器、工具、装饰件之外,还有诸多生活用玉和相当数量的杂器,也有少量的圆雕,其中以动物为多,造型生动形象,雕琢手法细腻。

最长见的主要有玉龙和玉鸟。

玉人姿态各异、神态逼真,有站姿、坐姿和跪姿。

商周玉器在玉质、沁色、钻孔、装饰等方面都已形成属于这一时代的特点。

这些特点有的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则并不是很明显。

商代玉器的用料品种比较多,有青玉、碧玉、白玉和黄玉,且多为新疆所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南阳玉、岫岩玉、大理石、红玛瑙和绿松石。

其沁色也多种多样,其中以鸡骨白色较为突出,色如水煮之骨,其受沁之处纯白无光,质地变软,故而称“鸡骨白”。

有的玉器仅在边缘处局部有沁色,有的是整体沁色,另外有的商代玉器上有较重的褐色沁。

钻孔的孔型有两种,一种是一面钻孔,孔眼一边大一边小;一种是两面钻孔,孔眼两段大,中部细,呈现蜂腰状。

许多商代玉器孔内留有螺旋形琢磨痕迹。


得重视的是。

商代玉器采用了类似现在的剪影的加工工艺表现一大批的动物形象,或是正面、或是侧面,先用玉山将动物形象的外部轮廓裁切成型'然后再以阴刻线简洁地勾勒对象身躯各个部位的线条,造型准确生动。

另外,商代部分片状玉器所带有双重牙齿,亦为此时期玉器所独有的特点。

牙齿多为方形,牙上有小凸齿,主要装饰在玉钺、玉璜、玉鸟等片状玉器边缘部位。

有些商早期玉戈,“援”与“内”相接处,带有非常复杂的凸齿,齿形近似鸟头。

商以后,此类带有齿牙的玉器极为罕见。

商中晚期玉器的纹饰,一般为阴刻线构成的龙形、兽形、人形,或分别为各种抽象的折线、封闭线,以双阴线为多。

商代玉兽角部及眼部特征最为明显:兽角顶端都带有一个槌,呈蘑菇形;兽眼为双阴线“臣”字形,或阴刻直线切割出的圆形'或双阴线圆形,或近似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形式。

周代玉器纹饰同商代区别比较大,一般也由双阴线雕刻,但无商代纹饰的刚劲之风,线条多呈弧形,且勾线的坡度也较大。

周代玉器上最长见的是鸟纹和夔纹。

二、礼仪化的商周玉器
商是我国历史上严格的奴隶制国家,所以玉器同青铜器一样均为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工具,其制度化、人格化的礼器功能强大。

权力意识已成为商时期社会意识的主流。

它伴随着文明的到来,又塑造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因此,为了强化这种权力意识,巩固已经取得的地位和政权,此时的玉器也逐渐由新石器时代为原始巫术服务的祀神,发展到为奴隶社会制度服务的祀礼,成了当时社会一种重要的礼仪用器和工具,并在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到周时玉器的功能及历史地位因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两周时期玉文化的主要表现是:西周时期,周王朝以“宗法礼仪”来稳固江山社稷,这一时期的玉器也成为礼制化形式。

用玉制度已根本完善,特别是用于硷葬的礼仪用玉,己经形成系列和比较完整的制度,证实我国礼制发展已达到巅峰时期。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加之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玉器主要作为佩饰,但它仍是贵族财富与权利的象征,此时玉器更进一步完善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道德观念,玉器的人格化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

由于商周玉器是为社会礼制服务的,所以在玉器的雕琢过程中,往往寄赋了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或含义,其审美意识也被诠释到了实用意义上。

那些并非写实的装饰图纹及各种人物和动物造型,应与当时宗教观念和社会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周时代的玉器,其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写实意义。

同时也正是由于中国美
术这种人文观念的早熟和对实用功能的重视,所以古人的审美活动,往往要绝对服从当时的政治、宗教及社会需要。

商周玉器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服务的,既代表了当时的等级又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商周玉器在中国古代玉器史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开始出现人性化趋向。

从物质观念上看一,是古人对玉的自然属性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从思想观念上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的道德规范和意识形态。

同时也为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理念化、人格化奠定了基础。

商周玉器中那种左右对称、正面为尊的构图,方折合度,严谨规范的花纹,无一不是礼制社会的产物。

工匠们在碾琢刻划时,决不能逾越礼制的模式,同时它随着礼制的绝对权威达到极致。

这种审美意识,及对玉的爱好、崇拜对日后中国人的思想、性格的塑造均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殷志强.《中国古代玉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版.
[2]杨伯达.《中国占代一玉器面面观》,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1期.
[3]李学勤.《走出疑占时代》,辽宁人学出版社,1994年版.
[4]林巳奈夫.《中国占玉研究》,艺术图书公司,1997年版.
[5]贾娥.《关于河南出土东周玉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83年4期.
[6]常素霞.《试论中国玉器的发展与审美特征》,文物春秋,1995年第3 期总第29 期.
[7]《读图时代.玉器器形识别图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张竹邦.《翡翠探秘》,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