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概论1
玉器入门知识1---历代玉器的特点

玉器入门知识1---历代玉器的特点一、关于历代的玉文化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
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软玉,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
欣赏玉器须领会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博大。
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先要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
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
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史前文化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今嘉兴市城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洪自然村发现而得名。
其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至4000年。
马家浜文化具有独特的形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
马家浜文化时代,人类已经定居,生产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在栽种稻谷、纺织、制陶、制造手工艺品方面已有很多创造,其时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
马家浜文化按其时期间的早、中、晚,可分为罗家角类型——马家浜类型——崧泽类型。
马家浜文化经历了晚期的崧泽文化阶段,约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
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
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牛首形玉佩
• 商代
第三十八页,共94页。
龙纹玉佩
• 商代
第三十九页,共94页。
• 跽坐妇好墓玉人
第四十页,共94页。
拱手玉人
第四十一页,共94页。
妇好墓玉熊
第四十二页,共94页。
第四十三页,共94页。
第四十四页,共94页。
第四十五页,共94页。
第三章 春秋、战国工艺美 术
• 一.春秋玉器 此期的玉器继西周后又出现一个高峰,玉器的总 体风格:细腻精美。和田玉质的玉器增多,祭祀 礼器性质的玉器减少,注重装饰审美的世俗化。
第六十二页,共94页。
汉代明器玉器
• 3、玉握(玉猪)
让墓主人握在手中的 玉 器 以图死而复生。
第六十三页,共94页。
汉代明器玉器
• 4、金褛玉衣 •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 玉衣是汉代王公贵族死后特有的一种殓服,汉代史书中称“玉匣”。
这件玉衣用1203片玉和2567克金丝制作而成。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 制作一件玉衣是十分不易的。玉片上的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 径仅1毫米,工艺繁难与精密令人惊讶,且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 制的金丝。汉代制作一件玉衣需一名玉工花费十余年的功夫,所需 费用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合。
第二页,共94页。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玉器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造型
玦 璜 珠 琀 坠 璧 琮 斧 钺刀
玉串饰
第三页,共94页。
玉兽形玦
• 红山文化 玉玦
第四页,共94页。
玉玦
• 圆形玉玦 (内蒙古兴隆洼文化)
第五页,共94页。
玉双虎首璜
• 含山文化玉璜
第六页,共94页。
浅谈宋代玉器

浅谈宋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至宋代又进入了一个灿烂的阶段。
它以中国传统纹饰和自然写实为主,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美的情趣,描写生活中美的动态。
此时的艺术作品,没有过分的矫揉造作,比较接近现实。
同时也比较讲究细腻纯洁、意境高雅的文人格调,给人一种清新舒畅、自然恬静的含蓄美。
摆脱了礼制的束缚,完成了向世俗化、生活日用化的转型,与当时的绘画、雕塑工艺同步发展。
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虽然在政治形势上,宋、辽、元不断的侵吞争伐,但在经济上又互通贸易,文化交往也十分密切。
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更为活跃,玉雕工艺在这社会环境中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两宋玉器制作规模扩大,在皇宫里设制玉作所,民间出现大量玉器作坊(卖金银器、玉器等纯粹装饰用品),使玉器从宫廷内院走入民间。
宋代玉礼器大减,雕刻玉器以人为本,以人为用。
玩味盛浓,民俗味道增加,工艺写实,贴近自然。
宋代肖生玉中禽鸟、鱼、走兽,种类繁多,比较善用动植物组合在一起,相互衬托的图案。
如动物口多是衔灵芝瑞草,飞禽游戏于池塘,花间。
鱼类、走兽类也常用水藻、荷叶、花、山石、树木等场景点缀。
这些品种,看来都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再依理施工的,所以器物雕琢没有半点粗制滥造的迹象。
下面就宋朝的典型纹饰介绍如下:一、玉器中的花鸟一类,没有唐代醇厚。
因受当时工笔书画风格的影响很深,十分重视形态,因此在玉雕中出现口衔瑞草、展翅飞翔的鸟的造型,尤其是凤鸟一类的纹饰很受人喜爱。
宋代鳯鸟风格是以其纤细秀美而著称,翅膀没有唐代弧度大,但颈部普遍比唐代的要粗短,多做回首顾望状,头顶的羽毛很长,冠饰为花朵冠,尾巴很长,尾端弯曲呈云头状,凤鸟的身体和双翅的羽毛阴刻线密集、清晰、条条见底,线条不像汉代那么浅。
鳯鸟常用品字型云纹作陪衬纹饰,与瑞草、祥云构成一个美丽图案。
二、跳跃着的鱼类是宋代的新品种。
鱼的形象逼真像跳跃一样,特别在点眼方法上别具匠心,用小点眼和小圈眼法等工艺手段竟把鱼儿的眼神都点活了。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

各时期玉器概述范文玉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其制作历史悠久,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下面将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玉器进行概述。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早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
这些早期的玉器大多是简单的器物,如琮、索等抽象形状的器物,还有一些简单的装饰品。
这些器物一般较小,制作精细,被认为是早期人们对玉器制作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商代:商代是中国玉器制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商代的玉器以青玉为主,青玉是首次在玉器中大规模应用的玉石,商代玉器的形态以玉璧、玉璜和玉圭为主。
这些玉器的形状各异,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制作精细,雕刻纹饰繁复。
商代玉璧大多为方形或圆形,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器物,被看作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全盛时期,玉器在周代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周代的玉器形态更加多样化,如玉鸟、玉龙、玉虎等动物造型的玉器,还有玉钺、玉环等武器和装饰品。
其中,周代的玉器中的龙纹和凤纹纹饰开始出现,这些纹饰在后来的玉器制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周代玉器的刻划技巧进一步提高,刀法更加熟练,工艺更加精湛。
汉代:汉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汉代的玉器制作丰富多样,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汉代的玉器大多以玺印、玉佩、玉琮、玉镯等大型礼器为主,其中以印章最为著名。
汉代的玉印制作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刻制精细,纹饰繁复。
此外,汉代玉器中的玉佩和玉琮也十分精美,形状多样,刻工精湛。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黄金时期,唐代玉器在形态、纹饰和工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唐代玉器的形态更加自由多样,不再受传统礼器的束缚。
纹饰方面,唐代的玉器纹饰丰富多样,包括鸟兽、植物、人物和文字等。
工艺上,唐代玉器的刀法更加熟练,技术更加成熟,刻工更加细腻。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后期,明清时期的玉器在形状和纹饰上相对保守,对传统礼器的模仿更多。
玉器简介范文

玉器简介范文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玉器是指用玉石制成的各种工艺品,包括玉器饰品、玉器器皿、玉器雕刻等。
玉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玉器的历史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玉石制作各种工具和装饰品。
到了商代和周代,玉器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象征和礼仪用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玉器文化。
玉器的种类玉器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用途和形状分为以下几类:玉器饰品玉器饰品是最常见的玉器种类之一,包括项链、手镯、耳环、戒指等。
玉器饰品的制作工艺和设计风格各异,有的采用简约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有的则采用复杂的图案和雕刻。
玉器器皿玉器器皿是指用玉石制成的各种容器和器具,包括酒杯、盘子、碗、壶等。
玉器器皿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玉器雕刻玉器雕刻是玉器制作中最为精湛的一种技艺,可以雕刻出各种形态的动植物、人物、山水等。
玉器雕刻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精美的作品。
玉器的价值玉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玉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同时,由于玉石的稀有和珍贵,玉器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收藏品。
一些珍贵的玉器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高达数百万元,成为了收藏家们争相追逐的对象。
玉器的保养玉器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工艺品,需要注意保养。
以下是一些玉器保养的注意事项:1.避免碰撞:玉器容易受到碰撞而破裂,因此需要避免碰撞和摔落。
2.避免接触化学物品:玉器容易受到化学物品的侵蚀,因此需要避免接触化学物品。
3.定期清洁:玉器需要定期清洁,可以用温水和软毛刷轻轻擦拭。
4.避免阳光直射:玉器容易受到阳光直射而变色,因此需要避免阳光直射。
结语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玉器概论

对“汉八刀”的一点研究陈旭中14108126关键词汉八刀玉蝉葬玉文化蒲纹秦汉玉文化汉八刀形成的背景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玉文化也蒸蒸日上。
从王公贵族到官宦人家甚至绅士富商等阶层日常用玉品种丰富、数量众多、加工工艺精湛。
此时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汉代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玉礼器(所谓瑞玉)较前减少,已不再是玉器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种人微言轻装饰用的玉佩饰大增加,用于殉葬的玉冥器变显著增加,玉用具也有较大的发展。
在雕琢工艺方面,圆雕、高浮雕、透雕的玉器和镶玉器物较前增多。
纹饰的风格由以抽象为主转向以写实为主,一些肖生类玉器也有了现实感和生命力,形神能七妙地结合于一体,这些都为先秦玉器所不及。
镂雕蟠龙玉杯兽面纹玉铺首玉头像汉代玉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汉代普遍重视玉料选择,尤其崇尚白玉,大量和田玉进入中原,为汉代玉雕奠定了物质基础。
汉代玉器既有清逸脱俗、自由奔放的特点,同时具有典型的雄浑豪放、气势昂扬的特征。
汉玉多以阴线勾勒,线条纤细优美,画面舒畅大方。
普通采用隐起和镂空工艺,技术非常娴熟,高浮雕和圆雕也大量运用。
玉器设计打破对称等传统风格,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内容丰富多样。
粗细线条并用是汉代玉雕特征,由阴线刻演变成游丝毛雕是汉代玉雕的重要标志。
古人赞扬汉代玉雕“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如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汉代抛光技术达到很高水平,玉衣片等玉器表面打磨光洁如镜。
汉代玉雕作品中大量采用镶嵌技术,有金镶玉、玉镶金等。
金缕、银缕玉衣的工艺水平令人惊叹不已。
纹饰主要有几何纹和动物纹,几何纹有谷纹、蒲纹、涡纹、去雷纹、丝束纹等;动物纹有龙纹、凤纹、兽面纹等。
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出现驱除凶邪和反映羽化成仙题材的玉雕作品。
而汉八刀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汉代人入坟,重厚葬,有着品级的达官贵人甚至死后全身上下要裹一层用金线银线或铜线丝线连缀玉片的衣裳,并且在人体的九处孔窍里也塞进玉。
玉器鉴赏第一章2

第一章 引言 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史
第二节 玉器的定义与制作 工序
一、玉器的定义: 玉器是以玉石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方法和流程 所雕琢成的器物。
材料上符合“美石”的要求 要素 形制上具备典型玉制品 的基本样式 制成的玉器必须由制玉的 特殊制作方法完成。
二、古玉的制作工序 • 《诗经》:“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切,就是把玉料解 开;磋就是对玉料进一步成型 修治;琢,就雕琢花纹和成器; 磨,就是抛光。
③ 圭:立春祭祀东方苍 精之帝——太昊句芒
④璋 立夏祭祀南方 赤精之帝——炎帝 祝融
⑤琥 《周礼正义》:“白琥以玉,长九寸,广 五寸,刻伏虎形,高三寸。”立秋祭祀西方 白精之帝——少昊
⑥璜——立 冬祭祀北 方黑精之 帝——颛 顼
• 2)礼玉种类 ①祭祀 ②礼用
③ 符信
玉玺:
大清 天子受 命之玺
第三节 玉器的种类与名称
1. 玉制工具:
• 生产工具,多指新 石器时代至商周时 代的斧、铲、刀、 凿等 。
2. 礼仪玉器
1)儒家“三礼玉”论 《周礼》曰:“以工作六 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 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 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 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 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 放其器之色。”
• 议料:“相玉”,对所获玉料进行分析研 究,以决定设计成什么产品为好。 • 绘画: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画出 设计图稿。在大造型完成之后,再把各个 细部的形态进行较细致的描绘。
• 琢:用相应的铁制工具带动比玉料更坚硬 的磨料。 • 光:把做成的玉器再抛光,使其穿上一层 光泽艳丽的“衣裳”。一般用精细的木片 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 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玉节 玉作的符节,古代用作重要的 信物。《周礼· 地官· 掌节》:“守邦 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
玉器的基本知识(1)

玉器的基本知识(1)(一)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意义和主要社会功能中国玉器有着8000年悠久历史,玉石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
玉石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政治观念,古玉石文化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顶礼膜拜神灵,占问卦上苍,祈求风调雨顺到祭祀加冕,求医问药,婚配嫁娶,丧葬出殡都离不开玉器,总之,玉器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一朵奇葩。
古玉为古代美石之泛称,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等优点,遂为世人所喜爱并逐步成为封建礼制的重要表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收藏玉器的时尚,商代妇好墓中就有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出土,中国人对玉的特殊喜好自古有之,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
也曾有人形象的比喻,玉是大地的舍利。
被誉为华夏文明第一块奠基石的高古玉,有着高深莫测的神秘色彩。
而玉的温润色泽象征仁慈,坚硬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
民间相信玉能护身、驱邪,代表着正气和灵性。
中华民族爱玉敬玉崇玉的历史悠久,从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们对玉均情有独钟,中国在各个时期都遗存有一批极富时代特征及历史研究价值的代表性器物,大体上有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铜器、战汉漆器、隋唐金银器、宋明清瓷器,这些器物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却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经久不衰,长期受到民众如此的宠爱。
玉器的主要社会功能是(1)价值:由于玉器的经济价值很高,玉器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
(2)作用:玉器作为装饰始终是玉的主要功能。
(3)礼器:玉器的礼仪用途在古代一直占古玉器的主导地位,璧、圭、琮、璋、琥、璜等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体。
(4)古玉器的宗教用途体现在图腾崇拜中的用玉及佛教和道教的用玉。
(5)权利和等级:玉器作为皇权的象征,从秦代一直延续到清。
唐代确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玉带制度,古代玉器使用有“六瑞”规定,六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六种不同的玉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锐廉而不枝":断口有棱角,但不很锋
•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中,由200多个字与 玉有关,这些字多为美好、崇高之意。
如:玺、国、珏。又如:玉人:美丽的女 孩子;玉树临风: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婷婷 玉立:美丽漂亮的人;玉洁冰清:心地纯洁 、高尚等等。
瑕泽玉碎分成响心一 不以帛”。为了载个 掩温”的玉中古体重 瑜”的爱文国代的要
•
流在化繁盛月多玉 长漫就荣的中年器 。长好时生,的伴
的像却命罕历随 人一更力有程中 类条加。一,华 发常辉几件在民 展流煌经器这族 进不。兴物么走 程息中衰有悠过 中的国,如久了 源河玉再此的七 远,文度旺岁千
•
中无族方器结会玉中 国双一特在合发的国 灿的看色世起展国不 烂中到,界来过家仅 辉国玉世上的程,是 煌玉就界享国中而世 的器想上有度唯且界 玉向到许盛。一也最 石世中多誉中将是早 文人国国,国玉在制 明展。家极玉与人玉 。示举和具和人类和
• ⑶ 裴李岗文化:70年代发现于河南新郑裴 李岗,公元前5700-6000年,玉器主要有绿 松石、水晶质珠。
• ⑷ 仰韶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游,发现于渑 (mian)池县仰绍村,公元前5000-3000年 。玉器有璜、环、珠、坠、管、镯、笄(ji )、鱼形饰等饰玉和产、斧刮削器等工具 ,玉质主要为绿松石、绿色玉。
着世民东玉性社用
作。基本造型就取自古 玉器的玉200璧8北京和奥玉运会璜奖牌的组
合。
青白 玉银
牌
白玉 金牌
青玉 铜牌
用青海软玉制作的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
• •
中 产 等各章上流德、单自 起 力 密阶制,的行代的古 着玉 和玉 切层度与作、表装以 重器 生器 相的、古用情身饰来 要在 产反 关生艺代;感份物, 的古 关映 。活术国在、、,玉 作代 系了 、、家更风地它器 用国 。当 伦文的广度位还不 。家 时 理化政泛和、有仅
的 社 、及治的语权着仅 建 会 道社、层言力显是 立 生 德会典面交、示简
• •
承百无拜 同为玉
至 今 。
姓 。 其 传 统 绵 延 不 断 , 传
论 是 统 治 者 、 贵 族 还 是 老
、 崇 敬 和 热 爱 始 终 未 变 ,
数 千 年 来 , 人 们 对 玉 的 崇
时不器 代同具 的文有 人化无 们、穷 所不的 接同魅 受民力 。族,
• (13)良渚文化: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 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3300-2250年;分布于江 苏南部--浙江北部,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河 姆渡文化的发展和继续。遗址多达百十余处。出 土玉器数量多,种类较丰富,仅余杭反山和瑶山出土 玉器就达三四千件之多,且许多是前所未见之品
。玉器琢制较精美。以饰玉、礼玉为主,少有工 具。
• 新石器时代:东北、华北、江南的文化遗址中, 均发现饰玉。
• 商代:商代国君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七百多件 玉器中就有相当部分是佩玉
• 春秋时期:佩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 春秋战国以后,佩玉也多,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 墓出土的玉器。
• 隋唐以后,佩玉品种发生变化,主要为耳饰、腕 饰、手饰、头饰。
•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占据玉器的主要 地位。
• ⑺ 马家浜--崧泽文化:1959年发现于浙江嘉兴一带 ,据碳同位素测定为公元前4700-3700年。继承了 河姆渡文化特征。玉器有1件铲和玉玦,璜、环、 珠、玦、管、镯、坠等饰玉。
• 以上文化遗址出土玉器150多件,均为小型玉 器,以工具和饰玉为主;玉质有绿松石、蛇纹石 、碧玉、水晶、萤石。
2、距今6000-5000年的文化遗址
三、古玉器的价值和功 能
• 1、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
• 2、经济价值:古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 段。
• 3、礼仪功能: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古玉 器的主流。
• 4、装饰功能:佩饰与玩赏是古玉器的最 初功能。
• 5、宗教功能:有宗教用玉。
1、政治功能 A、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表现在:
寿
山
石
犬
钮
印
玺
清
古稀天子之宝 蛟龙钮
代 清乾隆 青白玉印 正方
乾 12.8cm 通高11cm
隆
B、玉被赋予了道德、文化观念表现在以下方面:
•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 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 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 接受。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 "君子比德于玉"是儒家的用玉观。古代,玉象征 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品德。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玉,石之美者 ,有五德。"是指:
• "润泽以温":光泽滋润而柔和;象征仁 义道德,仁。
• "鳃里自外,可以知中":玉质里外一致 ;象征表里如一,义。
•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声音舒畅而清 扬,远远可以听见,象征智慧和远谋,智 。
• 2)商代,已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
• 3)西周,"玉璋价值80朋"相当于10块田的价格 。
• 4)春秋时期,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 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争玉,战争,割地相让。
• 5)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 6)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 7)到清朝,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 身价"之说。
• (8)红山文化: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东部的赤 峰红山,分布于辽宁、内蒙十几处,属北方文化 。 玉器以龙和动物题材的玉器群为特征,如龙、 龟、鱼、鸟、猪等;有少量饰玉;也有斧、刀、 凿、刮削器等工具。没有琮、璋等礼器。 玉质主 要是岫玉,有绿松石。
• (9)青莲岗文化:1951年首次首次发现于江苏淮 安县青莲岗,分布于长江、淮河下游,江苏新沂 花厅、苏州、常州、吴县等地。江苏新沂花厅出 土了150件玉器,吴县张陵山出土57件玉器。 主 要有琮、璜等礼玉,玦、管、珠、镯、指环等饰 玉。 玉质除玛瑙、蛇纹石玉外,有白色玉、青色 玉。
文 化 遗 址 分 布 示 意
单击上图可放大
(二)新石器时代主要 文化遗址
• 1、距今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
• ⑴ 兴隆洼文化: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 还分布于辽宁阜新查海等地,公元前6000-5000年 。玉器有玉玦、玉环等,工具,玉质为碧玉类。
• ⑵ 新乐文化:发现于沈阳新乐,公元前5000年 。玉器有珥珰、玉珠等小型玉器,玉质为青玉、 墨玉、碧玉、玛瑙、煤精。
• (10)大溪文化:位于四川东部。玉器以玉玦、 环、璜、刀和小型坠饰为主。 玉器质地光滑细润 ,雕刻精美。
• (11)凌家滩文化:1985年发现于安徽含 山县凌家滩。据碳同位素测定为距今55605290年。大墓内随葬品以玉器为主,陶器 较少;中小型墓葬内则以石器和陶器为主 ,玉器较少。现已发掘出土上千件玉器。 主要有石质和玉质工具、饰玉,也有礼仪 用玉。其中,玉人、玉龙、玉猪鸟、玉冠 状饰等的形制和纹饰在当时当属精美之作 。
• 玉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美好、崇高之物 ,故以玉制的器物多为高雅、庄严的器物 。
• 在精神方面,人们认为玉象征着高贵、纯 洁、友谊、吉祥、平和、美丽。 玉有神奇
的功用,可以避邪护身,有的可以作药治 病。
2、经济价值
• 1)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显示富贵的一种标 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如河姆渡文化、良 渚文化。
• (14)屈家岭文化:1954年发现于湖北京 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碳同位素测 定始于公元前2750-2650年,属新石器时代 晚期。 玉器有镯、坠、珠、方形饰、龟头 形饰、璜、刀。 玉质有碧玉、玛瑙、粗质 玉。
• (15)齐家文化: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县齐家 坪。分布于甘肃大夏河、渭河上游。碳同位素测 定始于公元前2000年。 玉器有玉珠、玉片饰、璜 、璧、铲。 玉质有绿松石、玛瑙、粗质玉。
3、距今500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 山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山西、陕西、山东、河 南、江苏、湖北一带,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 2800-2300年。是大汶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玉器 以刀、铲、戈、钺等工具为主,其次为琮、璧、 圭、璋、璜等礼玉和环、镯、坠、头饰、串饰等 饰玉。玉质有绿松石、蛇纹石玉、莱阳玉、蛋白 石等。
、她 不能
二、玉、玉器、古玉器 1、古人对玉的的认识定义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
者,有五德。”*
• 旧石器时代,玉与石不分;新石器时 代,区分了玉与石。
• 甲骨文中出现了“宝、玉”的概念。*
• 古代,宝石与玉是不分,如水晶水玉 ,红宝石红玉、牙乌、雅姑、雅琥都 是波斯语的“宝石”,如紫牙乌。
• (16)石家河文化:发现于湖北天门石家河。属 长江流域文化。距今4600-4000年。玉器共有300 多件,基本上是小型饰玉,如玉鹰、玉鹿首、玉 人首等,玉质较好,工艺较精。
• ⑸ 大汶口文化: 1959年发现于山东宁阳堡 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 据碳同位素测定 始于公元前4500年。有男女合葬,向父系 社会过渡。 玉器以玉环、耳坠、指环等饰
玉和刀、铲、斧等工具为主;玉质以绿松
• ⑹ 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位于长 江下游。公元前4800年。玉器有玉璧、璜、环、 珠、玦、管等饰玉,玉质有萤石、粗玉。
• 1)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 出土了许多精制的玉器,如良渚文化。
• 2)商周时代,上述现象更加普遍。如二里头文 化中的"柄形饰"只出现在大型墓葬中。
• 3)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
什么是六瑞?
• 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 六瑞"。《周礼·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 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 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