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故宫知识点归纳总结

故宫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论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建筑宏伟庄严、宫殿布局精致,珍藏着大量文物和艺术品。
本文将从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收藏文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历史沿革1. 宫殿的兴建故宫的兴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经过14年的筹建,于公元1420年建成。
之后,故宫成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
2. 故宫的转变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灭亡,故宫成为博物院,对外开放。
这标志着故宫从封建王朝的皇宫变成了具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功能的博物馆。
3. 故宫的保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成立。
1961年,故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建筑特色1. 整体布局故宫建筑以紫禁城为中心,东西宫、内外城三大部分组成。
整体呈南北走向,占地约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廷建筑群之一。
2. 建筑风格故宫建筑取大成王府的风格,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其特色包括九龙壁、太和殿、乾清宫等。
3. 艺术装饰故宫的艺术装饰讲究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特点。
宫殿内外壁绘画、雕刻、篆刻等艺术形式应用广泛,色彩鲜艳且富有变化,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三、文物收藏1. 丰富的藏品故宫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金银器、铜器、贵重木器等,其中也包括故宫收藏的文物。
2. 文物特色故宫的文物以其精美、瑰丽、珍稀、完整而著称于世。
收藏文物中包括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无法复制的珍贵玉器、瓷器等。
结语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物收藏而备受瞩目。
故宫的保护与保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责任,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贡献。
故宫资料(中央出版)

故宫资料(中央出版)故宫历史悠久,建筑精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以下是故宫的相关资料:一、历史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代永乐年间(1406年至1420年)建造的,位于北京市中心。
经过数次扩建和修缮,现在的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拥有庭园、殿宇、宫廷文物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建筑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华丽,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故宫共有建筑物980间,其中太和殿、乾清宫、钟鼓楼、御花园等建筑是最为著名的。
1. 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中心建筑,也是最大的殿宇。
它是明朝建筑师贾应献设计的,共有九进殿堂,面积为2.3万平方米。
太和殿曾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如即位、大婚、贺寿等重要仪式。
2. 乾清宫乾清宫是故宫的皇后宫殿,位于太和殿北侧。
它由顺治皇帝为自己的母亲建造,后来清朝的皇后们也居住在这里。
乾清宫布局精致,建筑风格优美,全宫共有1034个房间。
3. 钟鼓楼钟鼓楼是故宫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上。
它最初是为了宣布皇帝的起居时间而建造的,后来也用来报时。
钟鼓楼的建筑很简单,但造型美观。
现在,游客可以在钟鼓楼上欣赏到整个故宫的美景。
4. 御花园御花园是故宫的庭园之一,位于故宫后三宫区域。
它始建于明代,是一座古典园林。
御花园分为“前苑”和“后苑”,共有400余个房间和300余种植物,是一处皇家御苑。
三、文物故宫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陶瓷、玉器、金银器、书画、文房四宝等。
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如下:1. 清乾隆年间的“如意宝珠”这是一颗玉雕宝珠,由数片碧玉雕制而成。
它是清乾隆皇帝为自己的皇后创造的,寓意“如意吉祥”。
如意宝珠通体透明,刻有精美的浮雕图案,是故宫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2. 明成化年间的“百寿图”这是一幅长卷式的宫廷画像,长约1.7米,宽约0.5米。
百寿图描绘的是明成化皇帝的寿宴,全画共有210人,分列于五十余桌之上。
百寿图保存完好,画面精美,是故宫的文化瑰宝之一。
3. 清乾隆年间的“乾隆御制琥珀戏太平”这是一件琥珀雕刻艺术品,高13.2厘米,宽8.4厘米,厚4.1厘米。
故宫知识点总结

故宫知识点总结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
故宫主要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以及乾清宫、交泰殿等组成,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及其后妃、子女的居住之地。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故宫的主要知识点:1. 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以黄琉璃瓦、碧绿琉璃瓦和红墙为主要特色,依山就势,平面布局对称,建筑风格典雅庄严。
故宫建筑多采用木结构,斗拱、歇山顶、挑檐等中国传统建筑技巧精湛。
2. 故宫的历史故宫原名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
清朝咸丰年间,北洋水师部也设在故宫一带。
1912年辛亥革命后,故宫改名为故宫,成为国家博物馆,对外开放。
3. 故宫的文物收藏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文物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
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金石、陶瓷、名人手札、印章、玉器、古籍、文房四宝、古代玺印等。
故宫的文物珍贵丰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故宫的文化意义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典型代表,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明的重要载体。
其建筑、陈设、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5. 故宫的保护和管理故宫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其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故宫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和故宫博物院共同负责。
他们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修缮、研究、宣传等工作,努力维护故宫的原貌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6. 故宫的开放与交流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观故宫,故宫博物院在近年来积极推进开放和交流工作,特别是国际交流。
故宫博物馆与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博物馆学术交流、展览互借和文化古迹保护合作。
故宫名词解释

故宫名词解释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古代宫殿博物馆,以其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历史而著名。
以下是对故宫的一些解释:
1.历史背景:故宫建于明朝的永乐皇帝时期,于15世纪早期开始
兴建,历时14年。
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宫,是中国封建皇
室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2.紫禁城: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因为它的墙壁和屋顶多采用红
色和金色作为主要颜色,这些颜色在古代中国象征着皇室权威,而普通人禁止使用。
因此,紫禁城的名字也意味着它是禁宫,
普通人不能随意进入。
3.建筑风格: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采用了典型的宫
殿风格,包括大门、庭院、宫殿和花园。
它的建筑采用了木结
构,覆盖着琉璃瓦,具有雄伟壮观的外观。
4.文化遗产:故宫内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陶
瓷、瓷器、玉器、书法和历代的皇家收藏。
这些文物展示了中
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和研究人员。
5.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以表彰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它也被
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博物馆。
6.旅游景点: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
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在故宫内欣赏建筑、文物和花园,
了解中国封建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故宫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它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人们前来探索中国的封建历史和传统文化。
故宫

“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 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 使用各方关系得到和顺,其意 在于宣扬“中庸之道”。
•
中和殿内宝座前左右两侧的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 它是想像中的一种神兽,传说日行18000里,懂得四 方语言,通晓远方之事。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 主圣明,同时为烧檀香之用。放在中和殿地平台两侧 的铜薰炉,是用来生炭火取暖的。清代宫中烧用的是 上好木炭,叫“红萝炭”。这种木炭气暖而耐烧,灰 白而不爆。宝座两旁还放着两乘肩舆,俗称轿子,是 清代皇帝在宫廷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帝后在什么场 合乘坐什么轿子都有严格规定。肩舆是其中的一种。
· “ · 1644
• 1420
和号前在皇休殿北 殿,,中帝息、京 呈皇还和亲,保故 御帝要殿祭并和宫 览在在阅,接殿外 ,此此视如受之朝 同阅查祝祭执间三 时视验文天事。大 要奏种,坛官是殿 举书子祭、员皇之 行。和先地的帝一 隆玉农农坛朝去, 重蝶具坛,拜太位 的告。举皇的和于 存成皇行帝地殿紫 放,太亲于方大禁 仪恭后耕前。典城 式进上仪一凡之太 。中徽式日遇前和
பைடு நூலகம்
整体布局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 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 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实 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 有房间8704间。宫城周围环绕 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 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 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 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 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 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 门名午门,东 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 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 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 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 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烟雾缭 绕.
The Forbidden City
故宫详细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 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这里曾居住过24 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 年)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 筑群。故宫有9999个宫殿因为玉皇大帝有 10000个宫殿为了不超越神所以修了9999 个宫殿。
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 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 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 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 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 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
清朝25方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
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
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
“皇帝亲亲之宝”、 “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
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
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
“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
“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
(5) 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 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 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 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 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其它 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 装饰纹样多种多样。
午门
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 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 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 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北京故宫深度解读

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也是明清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本文将对北京故宫进行深度解读,带领读者一同探索其中的历史和文化。
一、历史背景北京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建造期间历经14年。
它是明朝皇室的宫殿,用以居住和处理政务。
后来随着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故宫继续作为清朝皇宫而延续至今。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15万余平方米,共有9999个房间。
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建筑布局北京故宫由两个主要区域组成:外朝和内廷。
外朝是主要的政治活动区域,包括乾清宫、太和殿和中和殿等。
内廷是皇帝和皇后的生活区域,包括宫殿、后宫和储物库等。
整个故宫的建筑布局呈南北纵向,分为两条中轴线,连接着一系列的大殿和宫殿。
在这条中轴线上,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遵循着对称的原则,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对称美。
三、文化遗产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纪录遗产名录”等多项殊荣。
故宫内珍藏着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书画、陶瓷、玉器等。
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历史和艺术。
四、历史故事故宫中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历史故事,其中一些已经流传至今。
例如,“太和殿三绝”即指太和殿中的三宝:黄琉璃瓦、悬空簷和大理石台基。
这些独特的建筑元素见证了明代中国的工艺水平和建筑技术。
另外,还有一些历史事件在故宫中发生,如慈禧太后的政权以及瓮城火并等。
这些历史故事使得故宫更加具有故事性和魅力。
五、参观体验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北京故宫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步入故宫,欣赏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物。
同时,也可以参观故宫博物院,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租用讲解器,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故宫的历史和背后的文化。
六、保护与传承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宫廷建筑的代表,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北京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简介一、历史与地位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
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自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历时十四年,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
故宫不仅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
1912年溥仪退位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结束,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未因此减弱。
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故宫从皇宫转变为集古代建筑群、宫廷收藏、历代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如今,故宫已成为北京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主要建筑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间数量达8707间。
其主体建筑包括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等。
三大殿是皇帝举行大典和朝见群臣的地方,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后三宫则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代表了皇家的私密与尊贵;御花园则是皇帝休憩娱乐的场所,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三、藏品与文物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丰富多样,总量达到180万余件(套),包括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陶瓷、织绣等25大类。
这些藏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例如,《清明上河图》等绘画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精湛技艺;乾隆款金瓯永固杯等金银器,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水平。
四、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被称为“北京式宫殿建筑”。
这种风格融合了汉唐、明清的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外观上,故宫注重方正和对称,中轴线布局严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内部,故宫则善于运用屋顶步移檐错落有致的特点,形成独特的空间感。
五、旅游信息故宫全年开放,但周一不开放。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的开放时间为08:30-17:00,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的开放时间为08:30-16: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参观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
(播放有关故宫的资料、图片)。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说说在预习时记住的故宫的宫殿的名称。
(边说边板书)
2.根据板书指名读相关的自然段。
3.相机学习生字词。
三、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
(总起--分述--总结)
2.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试分段。
第一部分(1):简明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第二部分(2--9):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
第三部分(10):简略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部分(11):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和第四部分
1.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
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
2.自由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主线。
二、细读理解。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示意图。
同桌交流。
(2)抓住句中的数据和重点词语谈体会。
抓住故宫“有大小宫殿70多座”这一语句,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
(3)研读5、6自然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导游词。
(4)(展示课件)指名介绍关于太和殿的一个镜头,鼓励学生灵活使用课文语句。
(注意:所介绍的景物的位置讲清楚。
)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宫殿。
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
小结: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故宫的建筑。
是按空间顺序来介绍的。
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2.齐读第十自然段。
想象故宫中有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相机出示课件)
3.总结:2--10自然段分别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故宫?(建筑和文物)
三、总结拓展
1.找找赞美故宫的语句,有感情朗读。
2.总结: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的、艺术的、令人神往的故宫。
正如大家所说的: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人类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