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地质

合集下载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新手段与新方法7篇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新手段与新方法7篇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新手段与新方法7篇第1篇示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手段与方法。

新的技术和工具的引入,为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增添了许多便利和效率,大大促进了矿产资源的探测、评价和开发。

本文将就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些新手段与新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矿产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实现地表覆盖情况、地貌形态、矿产矿化带等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分析,为矿产勘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快速勘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指导地质勘探的方向和深度。

二、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地下结构、物质性质等进行探测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地球物理勘查在矿产地质勘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地震、重力、地磁、电磁等方法获取地下构造、岩性赋存情况和矿床成因信息。

新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如地震成像、重磁三维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地下结构和矿床成因的识别更加准确和精细。

地球化学勘查是通过对地下和地表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研究,了解地质过程和矿产矿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在矿产地质勘查中,地球化学勘查可以通过对岩石、土壤和水体样品的分析,确定区域内矿产元素的富集情况和矿床的类型。

随着新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矿产地质勘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数值模拟与人工智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在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值模拟可以对地质过程和矿床成因进行模拟和预测,为矿产资源的发现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方法,快速处理大量复杂的地质数据,从中发现矿产资源的规律和特征,并辅助决策和勘查工作。

第2篇示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各矿床类型主要特征简表
矿由
火山岩顶部的强烈碱
为钠长石-
化学障组
内,与陆相
一般铁(铜)
地、火山
岩与沉积岩
角砾岩型
洞石英、明矶石、重晶石,矿石
浅向
质交代、硅铝质沉积岩
阳起石-透
合标志
火山-次火
与中基性火
机构、火
界面、火山机
矿体。脉
矿物组合为含金黄铁矿、硫砷铜

的角岩化和中基性火
闪石(I
为:石英+
山岩在时
山岩建造有
山原生断
构及其与火
成。

岩体主要受断
共生,与围
铁铜矿化,但矿物组合
况。①斑岩钼矿-
呈带状、
含水硅酸盐矿物
Cl-为
的矿床。矿
铁矿包括基性-
造、
裂或断裂褶皱
岩呈渐变关
差别较大。
接触交代型钼矿-
不规则
为特征,交代早
主;
产类型有:
酸性的各类侵入
侵入
联合控制,主
系,矿物间
铁矿矿石成分简单,主
热液脉型铅锌银
状,或层
期无水硅酸盐;
带特点
强硅化为主。
水溶
一类钨锡多金
300-500米到外
矿构
带构
部,一般不进入围岩,脉体中含钾长石,与似伟晶岩密切相伴;
相似,
钨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①
液流
属矿,矿化类
接 触 带
造系
造以
③外接触带脉大部或全部产于接触带外,共生云英岩脉型钨
矿化组
大量出现高温酸性蚀变,黑
体的
型包括斑岩
1000-1500米范
-Cu
米范围,以发育透辉

几内亚博凯地区红土型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几内亚博凯地区红土型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几内亚博凯地区红土型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几内亚博凯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红土型铝土矿成矿区。

矿床由基性岩浆岩经长期的原地风化作用形成。

含矿风化壳自上而下依次为铁(铝)帽层、铁(铝)红土层、铁质粘土层、粘土层、粉砂质粘土层等5个岩性层,矿体主要赋存于铁铝风化壳的中上部,层位稳定。

包括赋存于地表铁帽中的块状铝土矿及赋存于铁红土中的土状铝土矿两种自然类型,属三水铝石型低硅铝土矿。

矿石主要化学组分较稳定,矿化均匀,是优质铝土矿。

Al2O3、Fe2O3由地表向深部逐渐降低,二者呈相互消长关系;SiO2上部含量较低,下部含量逐渐增高,与Al2O3沿垂直方向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标签:红土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基性岩风化作用几内亚0引言铝土矿矿床按其母岩性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硅酸盐岩上的红土型铝土矿矿床和碳酸盐岩上的岩溶铝土矿矿床[2]。

据美国地质局调查局的统计,2010年全球铝土矿资源量6.7×1010-9.0×1010 t,其中几内亚名列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二[1-2]。

2007年以来,受国内数家公司委托,我们承担了几内亚博凯地区数千平方千米的勘探工作,提交了数十亿吨红土型铝土矿资源[3]。

1区域地质背景几内亚位于西非克拉通内[4],除西部大西洋沿岸有新生界盖层和晚古生代陆源碎屑岩分布外,其他均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以及其中分布的混合花岗岩和辉绿岩带。

博凯地区位于西非克拉通西部边缘,地表90%以上被风化残积铁帽覆盖,沿河流、沟谷分布有冲洪积物,在深切的沟谷中有小面积的奥陶-志留/泥盆系石英砂岩、粉砂岩及基性浅层侵入岩和火山岩出露。

矿区处在温都博鲁-弗里亚向斜构造轴部偏西翼,区内岩浆活动较强烈(图1)。

2勘探区地质特征2.1矿体地质特征勘探区铝土矿赋存于铁铝风化壳的中上部[3],矿体层位稳定,主要分布在海拔140m以上的山丘中部和上部,产状随地形起伏变化。

后期地形的切割对矿体形态影响明显,原本完整的矿体被沟谷分割得支离破碎,平面形态各异。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查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查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查措施左瑞琦(河北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81)摘 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能源开采、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矿山开采区周边地质会出现坍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矿企要重视对矿山周边的地质环境保护,采取相对应的恢复治理措施,以降低矿山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质勘查措施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4-0193-2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asuresZUO Rui-qi(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Shijiazhuang 050081,China)Abstract: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energy exploit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For example, geological collap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will occur around the mining area, which will damage the surrounding ecosystem. Mining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round the mine and take corresponding restora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mines.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asures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

矿山地质的名词解释

矿山地质的名词解释

矿山地质的名词解释矿山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和矿山的地质特征。

矿山地质的目标是为矿产资源的勘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几个与矿山地质相关的重要名词。

1. 矿床矿床是指地球内的自然形成的、可以开采的含有某种矿物质的矿石集合体。

矿床的形成通常受到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下水循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如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煤炭矿床等。

2. 矿石矿石是指含有有用金属矿物质的岩石。

它们通常需要通过开采和矿石选矿的方式,提取出有用的金属元素。

矿石的成分和品位直接影响着矿石的价值和开采利益。

常见的矿石有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等。

3. 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是为了寻找和确认潜在矿产资源的过程。

它包括矿产资源潜力评估、矿产资源普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钻探和勘探开拓等工作。

地质勘查是进行矿山地质研究的基础,也是发现新的矿床的重要手段。

4.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是指对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进行挖掘和提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选矿、爆破、采掘和处理等环节。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的产量和品位,矿山开采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矿石性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操作。

5. 采矿工程采矿工程是矿山开采的技术和管理的综合应用。

它涉及到矿山设计、矿山开发、矿山安全、矿山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采矿工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确保矿山开采的高效率和安全性。

6. 地下采矿地下采矿是在地下进行的矿山开采方式。

它适用于地下矿床或者是矿体呈蔓延状、倾斜状、节理状等形态。

地下采矿需要考虑到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同时影响矿石产量和品位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7.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造成威胁的现象。

在矿山地质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矿山塌陷、地面沉降、地震、地下水突出、矿井透水和冲击湿煤等。

矿山地质勘查和采矿工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一、区内含金地质体特征本区位于井冈山—陈山隆褶断束的西南端,万洋山—诸广山隆起区东缘;遂川—抚州断裂带的北西侧。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呈北西西的腰形展布,岩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为主。

岩体围岩为中、上寒武统地层。

岩体内部相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相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岩体外接触带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发育。

加里东晚期岩浆呈岩株状产出,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且形成较宽的热接触变质晕。

基底出露地层主要有上寒武统水石群(€ 3sh),中寒武统高滩群(€ 2gt), 下奥陶统爵山沟组(01j),盖层为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 其不整合于基底及花岗岩之上。

本区主体构造为北西—南东向的金竹山复向斜,其核部地层为爵山沟组、两翼地层为水石群,其轴面向南西倒转。

出露的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为主,见图1。

其中F1-1 为区域性断裂,属压扭性质,控制矿区构造。

北西向断裂有两条:即北部长坑—源坑洞断裂带和中部锡坑—石角里断歹u d+f;裂带。

构造表现形式为硅化破碎带、石英脉或蚀变(挤压)破碎带等,具膨胀、分支、尖灭、再现现象,构造内及两侧发育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碳化等。

该类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

断裂构造中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碳化发育,草林地区金矿点即受该类构造控制。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2、奥陶系下统爵山沟组;3、寒武系上统水石群;4、加里东晚期花岗岩;5、石英脉;6、硅化破碎带;7、实测、推测地质界线;8、实侧不整合界线;9、断裂及编号;10、地层及断裂产状;11、倒转地层产状二、区内金矿体矿化特征(一)矿化类型及特征。

综合草林成矿带多个岩金矿区情况,根据金矿石产出形式状态,可将区内的矿石金矿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破碎带型。

1.石英脉型金矿化特征。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

矿山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CONTENTS •矿山地质概述•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山地质构造•矿山水文地质•矿山环境地质•矿山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矿山地质概述01矿山地质定义与特点定义矿山地质是研究矿床开采过程中地质条件变化规律及其与采矿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特点矿山地质以地质学为基础,结合采矿工程实践,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为矿山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指导矿山建设。

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研究矿体形态、产状、矿石质量等特征,为采矿方法选择和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指导矿山设计与建设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矿山地质研究意义矿山地质工作内容矿床地质研究包括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类型、品位变化等特征的研究。

矿山工程地质研究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体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地下水等。

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研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如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等。

矿产资源经济研究评估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为矿山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矿体地质特征02矿体形态与产状矿体形态矿体形态是指矿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展布形式。

常见的矿体形态有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囊状、柱状等。

不同形态的矿体具有不同的成因和赋存条件。

矿体产状矿体产状是指矿体在空间的位置、倾角和倾向。

产状是矿体地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矿山开采和选矿工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矿石类型与品位矿石类型矿石类型是指矿石中矿物的组合、结构和构造特征。

不同类型的矿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选矿工艺和冶炼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矿石品位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确定矿山开采的经济价值和选矿工艺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矿体围岩与夹石矿体围岩矿体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围岩的性质和稳定性对于矿山开采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210978942_塔吉克斯坦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10978942_塔吉克斯坦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2年 1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塔吉克斯坦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王垚波(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广东 肇庆 526020)摘 要:塔吉克斯坦某金矿位于中亚成矿带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交汇部位,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矿体数量较多,形态不一,主要呈层状和脉状,规模较大的主要为Ⅵ-1和Ⅳ-2。

矿体空间位置主要受矿区中酸性侵入岩、波依马扎尔背斜、石炭系马尔古佐尔岩系中不同岩性之间形成的硅/钙岩性界面以及氧化还原界面共同控制。

关键词:塔吉克斯坦;金矿;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3-0085-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 Gold Deposit in TajikistanWANG Yao-bo(Th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 Zhaoqing 526020, China)Abstract: A gold deposit in Tajikistan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Tethys Himalayan metallogenic belt. It is a magmatic hydrothermal gold deposit. There are many ore bodi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mainly layered and veined, and the larger ones are mainly VI-1 and IV-2.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the ore body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s in the mining area, the Boymazar anticline, and the silicon/calcium lithologic interface and redox interface formed between different lithologies in the Carboniferous Marguzor rock series.Keywords: Tajikistan;gold deposits;characteristics;genesis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王垚波,男,生于1983年,汉族,湖南邵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床勘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矿体地质
4.1 矿体特征
本矿床成矿母岩为晚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磁铁角闪石英岩。

有2个矿体,自东北向南西依次为Ⅰ、Ⅱ号矿体,矿体走向均为NW向,矿体特征分别为:Ⅰ号矿体
矿体形态呈似层状:总体走向315°,倾向南西,倾角70°左右,矿体长约450m,水平厚度10.90~26.25m,平均水平厚度21.25m,真厚度20.21m,厚度变化系数29.95%。

矿石平均品位mFe21.04%,TFe27.59 % ,品位变化系数5.26%。

地表由TC1、TC14、TC2、TC15、TC16五条探槽控制,线距100m;深部由ZK1、ZK3两个钻孔控制,线距200m。

ZK1钻孔控制矿体中心标高174 m,倾向延深25m;ZK3钻孔控制矿体中心标高130m,倾向延深35m。

矿体裸露于地表,推定最大埋深71m,标高127.5m。

Ⅱ号矿体
矿体形态呈似层状,总体走向约315°,倾向南西,倾角73°,矿体长420m,水平厚度11.80~19.90m,平均厚度16.27m,矿体真厚度15.47m,厚度变化系数20.21%。

矿石平均品位mFe 22.35%,TFe 27.75%,品位变化系数5.66%。

地表由TC7、TC8、TC9、TC17 四条探槽控制,线距100m;深部由ZK2、ZK4两个钻孔控制,线距200m,ZK2、ZK4分别控制矿体中心标高166m、164m,延深为40m、42m。

矿体大部分裸露于地表,局部有第四系浅覆盖。

推定最大矿体埋深82m,标高177m。

4.2 矿石质量
4.2.1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有: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包含结构。

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局部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与浅色矿物石英、斜长石相间排列,常形成条带构造。

4.2.2矿石的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其中磁铁矿含量20~25%。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角闪石、斜长石和少量黑云母。

磁铁矿:多为自形~半自形的粒状集合体,有的呈不规则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粒径一段0.05~3mm,最小不足0.03mm,最大可达7mm。

有的呈雨滴状,为脉石矿物的分析产出物,其中可见呈格状分布针状赤铁矿。

黄铁矿:他形—半自形晶粒状,呈小包体、分布在磁铁矿晶体之中,很少分布在脉石矿物之中。

褐铁矿:半自形晶,多交代磁铁矿分布其周边或其中。

角闪石:深绿~黄绿~浅黄绿多色性明显。

多为半自形柱状、近等轴粒状,粒径0.3~1.5mm,晶体一般为2~5mm,少量大于5mm。

黑云母:多为半自形鳞片状、纤状集合体,粒径0.1~0.3mm,暗色~黄褐多色性明显,充填在角闪石晶体之间,局部角理发生弯曲,有的受外力作用发生挤压、破碎,成群分布。

4.2.3 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中有用组分含量mFe在15.04%~31.31%之间,平均21.67%,TFe在19.63%~36.91%之间,平均27.66%,品位变化系数5.46%,有用组分分布均匀。

CaO、MgO含量分别在3.05~3.67%和2.51~2.73%之间,SiO2、Al2O3含量分别在35.57~50.47%和3.24~3.57%之间,(CaO+MgO)/(SiO2+Al2O3)为0.126,有害组分S、P含量分别在0.089~0.120%和0.050~0.080%之间。

详见表4-1组合分析结果表。

表4-1 组合分析结果表
4.3 矿石类型
矿石的主要自然类型为角闪石英磁铁矿石。

工业类型属需选的弱磁性铁矿石。

4.4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形态较简单,产状较稳定,与围岩界线较清楚。

矿体的顶、底板主要为黑云母变粒岩,磁铁角闪石岩,矿体之中有夹层,厚度不大,岩性主要为伟晶岩脉。

1、黑云母变粒岩
灰绿色~褐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斜长石,次为角闪石、含少量黑云母及磁铁矿,据分析资料,黑云母变粒岩中TFe含量在5.0~7.99%之间,mFe 含量在1.2~1.98%之间。

2、磁铁角闪石岩
深灰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角闪石、斜长石,含少量石英、磁铁矿及黑云母,TFe含量在6.86~14.88 %之间,mFe含量在4.50~9.06 %之间,一般宽度8~100m,与矿体界线清晰。

3、伟晶岩脉
浅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英、斜长石、少量角闪石、黑云母。

4.5 矿床成因类型
依据矿床地质条件,矿体赋存部位,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及特点,本矿床属晚太古代沉积变质铁矿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