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ppt共16页

合集下载

第24章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技术

第24章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技术
24
第四节 人工消雾技术
25
原理:向雾中播撒成核剂或成冰剂使之形成 大量冰晶,雾中的水汽便会迅速凝华到冰晶 上,冰晶迅速增长抑制了水滴的增长,并促 进水滴不断蒸发、数量减少
从技术上讲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27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张淼淼)8日晚20时至2 4时,一条暴雨云带自西南向东北顽强地向北京城进发、向 “鸟巢”进发,气象部门自8日下午16时到23时39分 共在北京21个作业点持续发射1104枚火箭弹将其成功 拦截在北京城外。
13
地面碘化银发生器
14
以色列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分布图
每个发生器都装有无线开关点火和播撒监测装置,在人工增雨基地,实
15
现对所有地面碘化银发生器的播撒控制,根据雷达产品,决定是否播撒
以色列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实例
16
飞机播撒 优点:催化剂播撒到云中有效区的保证率高 缺点:费用较高,飞机颠簸有潜在危险 地面发生器 优点:作业费用低,具有长时段连续作业的
备的一些主要指标 4. 仪器装备:气象业务网资料;天气雷达;微
波辐射计;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专用雨 量计
7
3 飞机增雨技术
空军飞机在3500米高空空域,为旱区播撒催化剂,为人工增
雨创造了条件
8
工作人员向飞机上装载碘化银催化剂
9
4。高炮、火箭增雨技术
旱情持续,安徽发布干旱红色预警
10
2月3日,安徽省淮北市韩村镇梁陈村村民在浇灌麦地。去冬今春,淮北 出现严重旱情,全市广大农民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运水浇灌,消除 麦旱死角,减轻旱灾损失。
能力 缺点:大气层结稳定时无法使用,命中目标
区的保证率不确定,维护工作量大
17
增雨效果评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PPT教学课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PPT教学课件

(2)气候从A→B→C→D→E主要反映了纬__度__位__置__对气候 分布差异的影响。气候从E→M主要反映了_海__陆__位__置_ 对气候分布差异的影响。
(3)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为____温__带__季湿__润___气候。
(4)北冰洋沿岸为___寒__带___气候,亚欧大陆分布面积最广 的气候类型是_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__候______。
江的东北部在内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
1998年武汉洪水
为什么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地理位置:东江临黄东金海水和道黄起海点,,江 南海 北交 海汇 岸处 线, 中长段
优越性:既 可可 同沿 南长北江沿上海溯地到区内及陆世地界区各,国又贸
航空运输
3、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4、河流、湖泊
【点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赤道雪峰景观可能消失。
读图,回答1~2题。
1. 两地气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两地都属于季风气候 B. 两地都属于温带气候 C. 吐鲁番的气温总是低于北京 D.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更大
【点拨】根据两地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可以判断:北京 和吐鲁番的气候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 候,其中吐鲁番的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大。
农业基础条件好,现代化程度高
3、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现状?
粮食基地变缺粮地区 原因:耕地日益减少
交通
铁路
哪些铁路 线经过长 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长江三角洲未来农业怎么发展呢?
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
你知道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吗?
工业——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主要工业中心: 上海、南京、杭州、常州、 无锡等
河湖众多、河网稠密 5、气候

人工影响天气ppt 共16页

人工影响天气ppt 共16页

几点总结
1、目前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还只是通过播撒人工 冰核和吸湿性核来实现预定目的。变化的是播撒量、 播撒区域和播撒时机。
2、发展新型催化剂 生物冰核 纳米冰核等(更高的成核率和更强的吸附能力)
3、加强云的宏、微物理观测,特别重视液态水探 测,云中的液态水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过冷水的 含量,而过冷水含量是衡量区域人工增雨潜力和增雨 作业条件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关人工消雹的研究工作也于20世纪50和60年代达到了高潮, 其理论依据是前苏联科学家苏拉克维奇提出的所谓“过量播撒” 理论。该理论认为,冰雹一般是在冰雹云中一个范围不很大的冰 雹累积带中由初始冰雹胚胎碰并周围的水滴或冰晶而增长形成 的。如果在这一冰雹累积带中增加大量的冰雹胚胎,造成这些冰 雹胚胎争食该区域中有限的水滴或冰晶资源,就能有效抑制大冰 雹的生长,从而达到减轻冰雹灾害的目的
目前催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四种:
一是地面布置AgI燃烧炉 二是高炮和火箭的地面作业。 三是飞机催化作业。 四是气球撒播催化剂
碘化银燃烧炉
国外发展情况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活 动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但始终未能拿出令科学界信 服的完全由播云作业产生的效果。由于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美国联 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减少对人工影响天气 活动的投入。尽管美国政府已不太支持人工影响天气 研究, 但美国国内仍有一些科学家致力于推进云降 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其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 仍然居世界前列。
基本原理和手段
自然降水过程一般分为成云和致雨形成两个阶段
降水过程启始于云的出现,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已经达到饱 或过饱和,这就是成云阶段,这一过程是通过大气中气块被 抬升冷却引起的。水汽从地面被抬升到高空需要大量能量。 因此人工影响天气要在这个环节上有所作为是不现实

人工影响天气ppt共16页文档

人工影响天气ppt共16页文档

几点总结
1、目前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还只是通过播撒人工 冰核和吸湿性核来实现预定目的。变化的是播撒量、 播撒区域和播撒时机。
2、发展新型催化剂 生物冰核 纳米冰核等(更高的成核率和更强的吸附能力)
3、加强云的宏、微物理观测,特别重视液态水探 测,云中的液态水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过冷水的 含量,而过冷水含量是衡量区域人工增雨潜力和增雨 作业条件选择过程一般分为成云和致雨形成两个阶段
降水过程启始于云的出现,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已经达到饱 或过饱和,这就是成云阶段,这一过程是通过大气中气块被 抬升冷却引起的。水汽从地面被抬升到高空需要大量能量。 因此人工影响天气要在这个环节上有所作为是不现实
冷云催化---干冰、碘化银、液氮 暖云催化---吸湿性颗粒(食盐、氯化钙等)
谢谢大家!
目前催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四种:
一是地面布置AgI燃烧炉 二是高炮和火箭的地面作业。 三是飞机催化作业。 四是气球撒播催化剂
碘化银燃烧炉
国外发展情况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活 动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但始终未能拿出令科学界信 服的完全由播云作业产生的效果。由于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美国联 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减少对人工影响天气 活动的投入。尽管美国政府已不太支持人工影响天气 研究, 但美国国内仍有一些科学家致力于推进云降 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其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 仍然居世界前列。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基本原理及手段 国外发展情况 几点总结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使天 气过程向符合人类愿望的方向发展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指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雹,可以 扩展到人工消雨、消雾、防霜、人工引雷等方面。

人工影响暖云降水原理

人工影响暖云降水原理

43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
把盐质粒播撒到云底附近,以便提供形成云滴所必须的核。
44 2019/3/11源自452019/3/11
吸湿性凝结核
46
2019/3/11
小结
1. 大水滴的存在是暖云 降水得以发生的关键。 2. 播撒吸湿性巨核可以 增加暖云中大水滴数 浓度。 3. 吸湿性巨核在云底催 化,影响暖云核化过 程。
21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对于所研究的云滴表面薄层,假设所有物理量均与 方向无关,即各向同性。
– 由D的定义式有
d v d v dM 2 AD 4 l D dt dl dl dM dl 2 4 Dd v dt l
22 2019/3/11
水滴通过水汽扩散产生凝结增长的半径变 化方程(Maxwell方程,1890)
25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讨论
• 凝结增长正比于e-Ern • 半径增长率与r成反比,即随r的增大,r的增长率将减小
– 质量为10-12克(r=0.48μm)的NaCl核,在过饱和度ΔS=0.0005的 环境中长成半径r=50μm的水滴,需11.5小时
Lv Tr T s (Tr ) s (T ) s (T )( 1)( ) 2 RvT T
三个方程相结合,可以得到:
4 r[ v / s (T ) 1] dM 4 r[ S 1] Lv Lv Lv Lv 1 1 dt ( 1) ( 1) K aT RvT D s (T ) K aT RvT D s (T )
19
纯水
纯溶液滴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人工影响天气三七高炮讲解

人工影响天气三七高炮讲解
(4)托架:是高炮回转部份的主体,它用来 安装高炮起落部份及高低机、方向机、瞄 准具。
组成:上部托架和下部托架
(三)炮车的组成
行进时是高炮的托车;作业射击时是高炮的 基础,以保证作业射击时的稳定。
组成:由炮床、规正螺杆、水准器、前车体、 后车体和起落变换器组成。
三、高炮的操作与应用
(一)炮班的编制(一班七人)
• 报废手续的呈报与审批
申请高炮报废工作要以单位名义正式行 文,说明申报理由、数量和有关情况,依据 高炮检测工程师对高炮技术状态作出的检测 报告,填写《申报高炮报废单》4份并附 《高炮技术检测状况表》上报省市人影办, 经核实批转是否报废
附表
高炮名称
炮号
生产厂家
出厂年月
型号
报废原因
炮身
炮闩
装填机
驻退机
➢检查炮膛的清洁度,身管有无裂缝、挂铜、 锈蚀、弯曲、阴膛线凸起。
➢检查身管的安装情况 ➢检查防火帽的间隙 ➢检查炮闩与身管后端面的间隙 ➢检查驻退液是否变质或缺液
➢检查抽筒子的双臂是否勾住抽筒子 ➢拉开握把到低,检查输弹勾张开量。 ➢检查高低机打高与低是否正常。 ➢检查装填机前后臂间距是否在
386.5~388mm之间。
➢ 班长:炮班的指挥员
➢ 一炮手:方向瞄准手
二炮手:高低瞄准手
➢ 三、四炮手:弹药装填手 五、六炮手:弹药手
(二)作业时的准备 (1)落炮、解脱炮衣,叠好并抬下支架 (2)规正炮床水平。 (3)擦试炮弹,并检查有无破损、击痕,砸

(4)准备好弹夹、退弹板
(三)作业前的检查
➢检查炮身外部与内部、炮闩、装填机,复 进机、驻退机、后座标尺是否正常。
➢ 报废高炮统一切割、销毁、报废后,应到当地公 安部门备案。

第四章 第1节《多变的天气》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1节《多变的天气》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图中,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B )
A.有霜冻
B.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雨夹雪天气
5.结合天气情况,给30°N附近的人们提出的建议,合理的是( D )
A.做好防晒保护 B.注意添衣保暖 C.适宜户外运动 D.出行带好雨具
当堂检测
经常收看天气预报好处多。下图示意某市6月7~9日天气预报。据此完成6-7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情境导入
1.能够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能结合日常生活,说出天气对 生产、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区域认知) 3.结合自身体会,说出获取天气信息的常用途径,培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地理实践力) 4.培养关注天气,合理安排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人地协调观)
幕式顺利进行,有关部门早有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的预案。对西部移来的大范围
的降水云团,在其到达北京上空之前,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把降雨留在河北。
对国家体育场周边小范围的降水云团,实施人工干预,阻止和延缓降雨,从而
保证奥运会开幕式顺利进行。
4.学以致用 播报天气
活动 (1)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天气预报。
1.描述天气
总结归纳
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
天气的阴晴
如 何
有无雨或雪
描 述
气温的高低(冷热) 常用的要素:气温、降水、云、风、雾


风向、风力
2.天气的影响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天气影响农业。 农民趁晴好天气 抢收小麦。
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

目录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 (2)人工影响天气简史 (3)我国人工影响天气40年科学技术进展的回顾 (5)人工增雨作业应当注意的问题 (9)探索中的人工抑制雷电 (11)人工削弱台风 (12)人工消雨 (13)播云的三种方式 (14)人工防雹 (16)何为人工消雾 (16)人工增雨催化剂 (17)什么是人工增雨 (18)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一般程序 (19)人工影响天气需要什么条件? (20)如何提高人工增雨的贡献率 (20)什么是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weather modification)指用人为手段使天气现象朝着人们预定的方向转化,如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削弱台风、人工抑制雷电、人工防霜冻等。

它是指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目的的一种科技措施。

例如,在我国很多地区利用飞机或高炮、火箭等运载工具向云中播撒碘化银、干冰等催化剂进行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在一些农田进行的人工防霜,以及在机场进行的人工消雾等。

科学的人工影响天气是在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朗格缪尔指导下,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纽约一家实验室的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46年美国科学家谢弗用干冰对层积云进行了实际催化实验,发现云中过冷却水滴很快转化为成群的冰晶,不断增大并从云底下落,在云中留下一个明显的空洞。

这次成功的试验对人工影响天气是一个有利的推动。

接着,谢弗和万涅古特发现了可使过冷云中产生冰胚的催化剂---碘化银。

至今,与某些化学物质复合产生的碘化银仍然是普遍使用的播云催化剂。

人工影响天气简史从避雷针开始,到往云层里播撒食盐、干冰和碘化银,影响天气的尝试,几乎可以说古已有之。

1、从避雷针开始人类最早影响天气的科学尝试,也许应该追溯到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认为是富兰克林在1749年发明。

实际上首次有科学根据的人工影响天气建议是美国气象学者伊斯派于1839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用烈火产生上升气流来造云致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来 ,俄罗斯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一直是一个 世界强国。尤其在人工防雹、人工消云减雨、催化剂 检测和室内实验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多架飞机 联合作业、多种催化剂联合使用、催化区域和催化体 积大,人工消云减雨试验和服务保障案例多,经验丰 富。
以色列的人工增雨试验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人工 增雨试验设计、催化作业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监测 技术、效果检验评估技术值得世界同行学习和借鉴。 近年来,以色列科学家在研究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 响这一国际科学前沿热点问题方面取得了许多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 。
几点总结
1、目前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还只是通过播撒人工 冰核和吸湿性核来实现预定目的。变化的是播撒量、 播撒区域和播撒时机。
2、发展新型催化剂 生物冰核 纳米冰核等(更高的成核率和更强的吸附能力)
3、加强云的宏、微物理观测,特别重视液态水探 测,云中的液态水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过冷水的 含量,而过冷水含量是衡量区域人工增雨潜力和增雨 作业条件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基本原理及手段 国外发展情况 几点总结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使天 气过程向符合人类愿望的方向发展
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指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雹,可以 扩展到人工消雨、消雾、防霜、人工引雷等方面。
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瑞典科学家贝吉龙等1933年提出,在大部分形成降水的混合 云中,降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云中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冰晶,能否通 过冰水转化过程形成大水滴。到1946年,美国科学家雪佛尔和冯 纳格相继提出,可以在冷云中通过播撒干冰或碘化银的方法,适当 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促使降水的形成。这些研究指出了人工增 雨的基本科学原理,开创了人工增雨作业的历史。
基本原理和手段
自然降水过程一般分为成云和致雨形成两个阶段
降水过程启始于云的出现,表明空气中的水汽已经达到饱 或过饱和,这就是成云阶段,这一过程是通过大气中气块被 抬升冷却引起的。水汽从地面被抬升到高空需要大量能量。 因此人工影响天气要在这个环节上有所作为是不现实
冷云催化---干冰、碘化银、液氮 暖云催化---吸湿性颗粒(食盐、氯化钙等)
有关人工消雹的研究工作也于20世纪50和60年代达到了高潮, 其理论依据是前苏联科学家苏拉克维奇提出的所谓“过量播撒” 理论。该理论认为,冰雹一般是在冰雹云中一个范围不很大的冰 雹累积带中由初始冰雹胚胎碰并周围的水滴或冰晶而增长形成 的。如果在这一冰雹累积带中增加大量的冰雹胚胎,造成这些冰 雹胚胎争食该区域中有限的水滴或冰晶资源,就能有效抑制大冰 雹的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四种:
一是地面布置AgI燃烧炉 二是高炮和火箭的地面作业。 三是飞机催化作业。 四是气球撒播催化剂
碘化银燃烧炉
国外发展情况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活 动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但始终未能拿出令科学界信 服的完全由播云作业产生的效果。由于人工影响天气 作业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美国联 邦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减少对人工影响天气 活动的投入。尽管美国政府已不太支持人工影响天气 研究, 但美国国内仍有一些科学家致力于推进云降 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其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 仍然居世界前列。
谢谢大家!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