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井设计

合集下载

机井工程技术设计、施工要求

机井工程技术设计、施工要求

机井工程技术设计、施工要求第一篇:机井工程技术设计、施工要求机井工程技术设计、施工要求根据水利部《农用机井技术规范》SD188-86及条文说明,将机井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要求阐述如下:一、机井设计:1、井位:按设计并经电测证明后确定。

如施工时困难需移位时,须征得设计单位和电测人员同意。

2、井深:由电测人员按水层的位臵确定。

3、井径:井孔直径除应能下入井壁管和过滤器,还应满足填滤料的要求。

4、护壁管及过滤器:护壁管采用377mm,过滤器采用多孔混凝土管,其内径为φ40cm,外径φ50cm,壁厚5cm,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渗透系数〉400m/d孔隙率〉15%。

5、滤料:粗沙,填滤料厚度10 cm,滤料应质的坚硬,颗粒均匀、干净。

6、沉淀管长度,根据井深和含水层岩性确定。

二、机井施工机井施工内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钻进,地层采样与编录,疏孔、换浆、试孔,井管安装,填砾和管外封闭,洗井和试验抽水,成井验收等。

1、施工前的准备:(1)钻机选择:根据孔深、孔径、地质、水文条件、采用回转式或冲击式钻机。

(2)钻机及附属设备的安装,必须基础坚实,安装平稳,各部件连接紧固;回转钻机转盘要水平;天车、转盘及井孔中心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在钻进过程中不得位移,钻塔应与高压线保持安全距离;钻井设备各零部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泥浆循环系统的泥浆池和沉砂池的容积,必须满足施工储浆和沉砂的要求,泥浆槽的长度应在15米以上。

(4)机井施工所需管材、滤料、粘土及其它物料,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开钻前备好,并及时运到井场。

2、钻进:(1)钻进方法采用回转或冲击钻井法。

(2)护壁泥浆:相对密度一般地层1.1-1.2;泥浆粘度为18-225;含砂量:冲击钻进时,孔内泥浆含砂量不大于8%,回转钻进时,入孔泥浆含砂量不大于12%;胶体率:冲击钻进不低于70%,回转钻进不低于80%。

(3)停钻期间,应将钻具提至安全位臵或继续空钻,并适时搅动孔内泥浆;泥浆漏失,必须随时补充。

机井设计资料范文

机井设计资料范文

机井设计资料范文机井是一种用于提取地下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用水等领域。

机井的设计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包括选址、结构设计、井管材料选择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机井设计资料范文,供参考:一、选址:根据工程需要,机井的选址应满足以下要求:1.附近具备良好的地下水资源,水质符合要求。

2.远离污染源,避免地下水污染风险。

3.土地基本稳定,没有明显的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

4.交通便利,方便设备运输以及维修保养。

二、结构设计:1.机井房设计:机井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隔热和防水性能。

建议采用两层结构,一层为井口与设备放置区域,二层为控制室和办公室。

机井房内应设有防潮、防尘、防火等设施。

2.井口设计:井口应设置防护设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井口盖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具备防滑和防腐蚀功能。

3.井筒设计:井筒应选用耐腐蚀、耐压的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制结构。

井筒内设有梯子和井盖,方便人员进出井口进行维护和检修。

4.井口护栏设计:机井周围应建立护栏,高度不低于1.2米,避免人员误入或其他事故发生。

三、井管材料选择:1.外径:根据需要确定机井的产水量、计算井的总高度和井中各层水位之差,从而确定机井的井管外径。

2.材质:机井的井管一般选用钢质或塑料材料。

钢质井管应符合国家标准,经过除锈、防腐等处理;塑料井管可以选择PVC管或PE管,具备耐腐蚀、高强度、易安装等特点。

3.壁厚:根据机井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设计产水量等因素,确定井管的壁厚,确保井管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发生变形或破裂。

四、井套管设计:根据机井的位置、产水量和井深等因素,确定井套管的长度和外径。

井套管应选用钢质材料,经过除锈、防腐等处理,确保井套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受地下水腐蚀。

机井施工设计方案

机井施工设计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一、总则1.1综合说明我单位经过认真的阅读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答疑会议纪要和实际踏勘现场,经过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的研究分析,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了策划部署,在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优化施工方案,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使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科学的针对性、实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1.2编制原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证重点,统筹安排,遵守承诺,遵守招标文件及招标相关会议纪要规定。

2、依据工程项目的容,本着“适用、安全、经济、合理、先进的原则,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工程质量。

二、施工总布置经现场勘察,本次施工现场规划原则是“因地制宜、利于施工、便于管理、技术经济合理、施工安全可靠”。

按照此原则,具体布置如下:2.1 项目经理部布置在本标段临近村庄,生活用水、用电和交通较为便利,十分利于工程施工和指挥管理以及信息传递。

2.2 施工用地计划生活区、设备停放区以合理布置,以节约占地为原则,均匀布设在项目部附近。

2.3 施工道路为方便施工土料的运输,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对施工区的道路进行小面积的整修。

2.4材料仓库材料仓库布置在项目经理部附近村庄,交通便利。

2.5施工通讯、供电及照明为便于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安装外线1部,配备移动3部,800兆对讲机6部。

距村庄较近的生活区照明采用地方电网供电。

另自配小型发电机备用。

三、施工组织3.1施工组织机构3.1.1 机构组织: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施工项目法组织施工,抽调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领导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担任项目经理部中。

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下设项目经理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设安全科、财务科、技术科、质检科等职能科室。

机井设计

机井设计

6.2.10 井型应根据含水层分布状况及凿井机具、施工条件等,优先选用管井、筒井或筒管井。

1 平原浅层淡水区以水泥滤水管井和筒井为主。

2 平原浅层咸水区主要采用套管水泥管井和咸淡水混浇井组。

3 咸淡水混浇井组由1眼深井和1眼~3眼浅井联合,咸淡水混合水质矿化度应不大于2g/L 。

4 河川地区以筒管井为主。

5 坝上和山地丘陵含水层埋藏浅、透水性强、补源丰富或裂隙发育的地区,可选用大口井。

6.2.11 机井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可利用情况进行设计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2.12 机井设计出水量应选用理论公式计算通过抽水试验确定。

6.2.13 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可按公式(6.2.11)计算确定。

()2101Q t T A mηη⋅⋅⋅⋅-= 式中 A 0——单井控制灌溉面积(hm 2);Q ——单井出水量(m 3/h );t ——灌溉期机井每天开机时间(h/d );T 2——每次轮灌期天数(d );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1——干扰抽水的水量消减系数,经抽水试验确定,要求不大于0.2;m ——综合平均灌水定额(m 3/hm 2)。

6.2.14 井距可按公式(6.2.14)计算确定。

L =式中 L ——井距(m );k ——系数,按方格形布井时,k=25.8,按梅花形布井时, k=27.8。

6.2.15 井数可按公式(6.2.15-1)或(6.2.15-2)计算确定。

需水量小于或等于允许开采量时,n =0/A A (6.2.15-1)需水量大于允许开采量时, 2110MA n QtT = (6.2.15-2) 式中 n ——井数;A ——机井灌区面积(hm 2);M ——灌区地下水可开采模数(m 3/km 2·a );T 1——年灌溉天数(d/a )。

6.2.16 井群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下水水力坡度较陡的地区,应沿等水位线交错布井;地下水水力坡度平缓的地区,应按梅花形或方格形布井。

机井设计资料

机井设计资料

机井设计资料1)管井结构设计①井深和单井出水量的确定经实地调查,根据范县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分布、含水层厚度及现有多年打井的经验数据总结,井深为50m,单井出水量在30m3/h左右,本次规划采用30m3/h进行计算,静水位10m,抽水降深在12.0m左右。

②机井剖面设计依据:《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机井技术手册》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T 154-95,潜水电泵说明书。

根据《机井技术规范》表3.3.5、表3.3.6和《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表3.1.2、表3.2.1、表3.2.2,选择:井壁管为混凝土管,滤水管为无砂混凝土管,过滤器为填砾无砂混凝土管过滤器,机井所用管材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

③井孔直径确定初选200QJ20型号水泵,要求最小井内径Φ200mm,(郑州水泵厂潜水电泵说明书),井泵配合间隙:100mm(依据《机井技术规范》521条第1项)。

井管壁厚:Φ400无砂混凝土管壁厚50mm(《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表3.2.1),Φ400混凝土管壁厚50mm(《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表3.2.2),井孔终孔直径大于井管外径200mm(依据《机井技术规范》3.3.4条第1项)。

以上合计得井孔终空直径应不小于700mm。

④井管结构尺寸确定滤水管长度:参照含水层厚度和位置确定滤水管长度和位置,滤水管位置必须和含水层保持一致(《机井技术规范》4.4.2条第7项)。

井壁管长度:在不透水地层配混凝土管。

⑤滤料按照《机井技术规范》3.3.7条第2项规定,滤料粒径D50=(8~10)d50式中:D50、d50——滤料、含水层砂样过筛累计重量分别为50%时的颗粒粒径,mm。

用上式计算时,含水层颗粒均匀系数η2<3时,倍比系数取小值;η2>3时,倍比系数取大值。

η2为含水层砂样过筛累计重量为60%时的颗粒直径与砂样过筛累计重量为10%时的颗粒直径的比值。

机井设计资料

机井设计资料

机井设计资料1)管井结构设计①井深和单井出水量的确定经实地调查,根据范县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分布、含水层厚度及现有多年打井的经验数据总结,井深为50m,单井出水量在30m3/h左右,本次规划采用30m3/h进行计算,静水位10m,抽水降深在12.0m左右。

②机井剖面设计依据:《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机井技术手册》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T 154-95,潜水电泵说明书。

根据《机井技术规范》表3.3.5、表和《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表、表、表,选择:井壁管为混凝土管,滤水管为无砂混凝土管,过滤器为填砾无砂混凝土管过滤器,机井所用管材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

③井孔直径确定初选200QJ20型号水泵,要求最小井内径Φ200mm,(郑州水泵厂潜水电泵说明书),井泵配合间隙:100mm(依据《机井技术规范》521条第1项)。

井管壁厚:Φ400无砂混凝土管壁厚50mm(《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表3.2.1),Φ400混凝土管壁厚50mm(《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表),井孔终孔直径大于井管外径200mm (依据《机井技术规范》条第1项)。

以上合计得井孔终空直径应不小于700mm。

④井管结构尺寸确定滤水管长度:参照含水层厚度和位置确定滤水管长度和位置,滤水管位置必须和含水层保持一致(《机井技术规范》4.4.2条第7项)。

井壁管长度:在不透水地层配混凝土管。

⑤滤料按照《机井技术规范》3.3.7条第2项规定,滤料粒径D50=(8~10)d50式中:D50、d50——滤料、含水层砂样过筛累计重量分别为50%时的颗粒粒径,mm。

用上式计算时,含水层颗粒均匀系数η2<3时,倍比系数取小值;η2>3时,倍比系数取大值。

η2为含水层砂样过筛累计重量为60%时的颗粒直径与砂样过筛累计重量为10%时的颗粒直径的比值。

施工时,在钻进过程中及时采样并做好地层编录工作,根据所采砂样分析后按上式计算选配滤料。

kAAA川东北井身结构设计(胜利钻采院)

kAAA川东北井身结构设计(胜利钻采院)

缺点: 非标准系列
9 -5 /8 -in ,P -11 0 ,1 4 0 0 0 ft
7-in,Q -125,15500ft
3 0 -in ,B ,1 0 0 0 ft 24-in,X -52,1200ft
G ulf M exico
20-in,N T-80,6200ft
16-in,H C-95,11000ft 13-5/8-in,Q -125 备 用 11-5/8-in,Q -125,14750ft
系列6
应用:拉丁美洲和墨 西哥海湾地区 优点:
Latin A merica 3 6 -in ,B ,5 5 0 ft 3 0 -in ,B ,1 8 0 0 ft
采用了新型的无接箍 套管,既增加了套管 层次,又可以使用较 小尺寸的导管和表层
套管。
20-in,N T-80,5550ft 16-in,N -80,9300ft
1350 4650 5400(尾) 6990(尾) 600 2100 4800 5700
★回接到地面;★★回接到 7 5 8 “尾管顶部,4 1 2 "油管到5"顶部。
一、井身结构设计国内外现状
3.国外井身结构现状
应用实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94329R井(7445m)
目的:
全井都能用φ127mm钻杆及较大尺 寸钻头钻进
鞋处地层以及裸露的破裂压力系数最低的地层。 ③下套管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值,不致产
生压差卡套管事故。 ④考虑地层压力设计误差,限定一定的误差增值,井涌压井时在
上层套管鞋处所产生的压力不大于该处地层破裂压力。
一、井身结构设计国内外现状
2.井身结构设计原则和依据
设计依据: ⑤应依据钻井地质设计和邻井钻井有关资料进行设计,优化设计

机井工程方案

机井工程方案

机井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及农村地区的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机井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已经成为当前城乡用水供应的重要工程之一。

机井工程是指在农田、农村及城市郊区等地区,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地下水的开采和输水、供水的工程。

机井工程通过机械设备抽取地下水,经过净化处理后供人们使用,是一种便捷、高效的供水方式。

本方案拟对农村地区机井工程进行改造升级,以确保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利用,并为农田、居民提供持续、安全、干净的用水。

二、工程设计1. 地质勘探:为了确保机井的建设位置合理,需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勘探。

要对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机井工程的最佳设计方案。

2. 机井建设: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选择机井的建设位置和类型。

根据地下水位和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井型和井径,采用合适的抽水设备。

3. 输水管网建设:在机井建设完成后,需设计和建设输水管网,将地下水输送到农田,村庄或城市郊区。

输水管网需经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水质安全、输送畅通。

4. 用水设施建设:确保农田和居民用水设施的完善,建设灌溉设备和家庭供水系统,使地下水能够充分利用,满足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5. 监测系统建设:在机井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地下水位、水质监测系统,对机井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

三、建设标准1. 设计标准:机井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环保标准:在机井工程的建设中,需严格遵守环保规定,确保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不影响周围环境和土地资源。

3. 经济标准:在机井工程的建设中,需合理控制投资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4. 安全标准:在机井工程的运行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机井设备的安全可靠。

四、建设过程管理1. 施工管理:在机井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小型水利建设2005—2009年规划
机井暗管工程设计
第一节工程规划
一、项目规划
本工程规划与基本农田改造相配套,在新修基本农田区,新打浅井100眼,分布在沿渭的桑镇、汤坊、丰仪、庄头、阜寨、田阜六乡镇31个村,配套暗管工程60公里。

加工提高基本农田区新打中深井100眼,分布在以上沿渭六个乡镇25个村庄,配套暗管工程60公里,具体分配见表一、表二。

新打60米浅井配套暗管工程计划分配表表一
新打100米浅井及配套暗管工程计划分配表表二
第二节工程设计
一、机井设计
(一)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依照《农用机井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以开源节流,综合治理开发,防旱抗旱夺高产为目的,配合基本农田改造工程,立足实际、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二)设计依据
依据项目规划报告及实施计划安排,根据《**市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农用机井技术规范》以及社会经济、交通、农业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以集中连片治理,发挥整体综合效益为依据,按庄头镇吴贺村做典型设计。

(三)典型机井设计
根据《农用井技术规范》灌溉保证率按P=75%(偏干旱
年)进行。

1、井深确定
⑴项目区属极强富水区,地下水埋深河漫滩及一级阶地15~30米,含水层岩性为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的冲积砂砾石层及中粗砂,在70米深度内,分布着4~5层粗粒含水层,厚40~50米,分选好,含水和透水性强,富水性极强,所以井深确定为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为60米,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为100米,
2、井型、井径、井管选择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本着经济合理耐用原则,井型选定为管井。

600米井径为Ф551~600mm,井壁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 100米井径为Ф501~550mm,井壁管采用钢井壁管。

3、机泵选择
根据该区井深,参照附近机井多年运行资料,按照Q M=Q/S×S M和H泵=1×1H需径计算校核。

区内60米井型确定泵型为200QJ50-26;100米井选定泵型为200QJ50-65。

配套功率分别为2-5.5KW和7-22KW。

4、单井可灌溉面积计算
据公式 A=Q泵×T×t×ŋ/m×α
式中:
A —单井可灌溉面积
Q泵—机泵出水量
T—灌水轮期
t—每天开机时数18时
ŋ—灌溉水利用系数0.8
m—灌水定额50m3/亩
α—作物种植比0.73
经计算,A=98.6亩,为提高灌水保证率,单井可控制灌溉面积定为100亩。

5、井距确定
据公式L0=25.8A,经计算60米井井距不得小于182米,100米井井距不得小于316米。

6、井房、井台、井池设计
按照《**省机电井技术经济指标测试考核实施细则》要求,参照《**省井灌工程设施图集》设计井房、井台、井池。

7、配电设计
低压线路和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电器装置安装工程规范》要求,采用地埋电缆线,其最大长度应小于300米,综合控制盘设在井房内,高压线路及变压器应充分利用原有变压器富余容量,新配变压器容量应根据井群泵的负荷合理选择,其位置应放于负荷中心点。

二、典型暗管工程设计
(一)设计依据
本项目设计计算主要依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和《**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设计中主要技术参数参考规范要求及经验数据,按庄头镇吴贺村做典型设计。

(二)典型工程设计
本设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渭河滩地60米浅井配套暗管工程设计,另一部分是渭河二、三级阶地100米配套暗管工程设计。

1、单井灌溉面积计算
据公式 A=Q泵×T×t×ŋ/m×α
其中:
A—单井控制面积(亩)
Q—流量50m3/h
T—灌水轮期5天
t—日开机时间18小时
ŋ—灌溉水利用系数0.85
а—作物种植比例0.73
m—灌水定额50m3/亩
经计算,A=104亩。

为提高灌水保证率,单井灌溉面积选定为100亩。

2、管径选择
据公式D= 4Q/3600Vπ
取内径内为108 m m的管材
3、管道水头设计
⑴100米典型井配暗管工程
①距水源最远点水头损失计算
按公式∑h f2=f•L•Q m/D b
经计算沿程水头损失∑h f2=5.776m
∑h j2=ΣξV2/2g
经计算局部水头损失∑h j2=0.362
②距水源最近点水头损失计算
∑h f2=0.578m
∑h j2=0.367m
③管道系统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计算
H max=Z2-Z0+Δz2+∑h f2+∑h j2
H min= Z1-Z0+∆z1+∑h f1+∑h j1
Z0—管道系统进口高程(m假设为零)
Z1—距水源最近的出水口高程m
Z2—距水源最远的出水口高程
∆z1、∆z2—分别为最近和最远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的高差
本设计按最远出水口地面高程与最近出水口地面高程最大落差为 1.5米左右,则Z2取1.5m、Z1取0m、∆z1=1.65 m、∆z2=0.65 m。

H min=1.095
④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H0=(H msx+H min)/2
⑤管灌系统设计扬程
H p=H0+Z0- Zα+∑h f0+∑h j0
H p—灌溉系统设计扬程m
Zα—机井动水位,该区机井动水位一般在20~40之间
∑h f0、∑h j0—分别为水泵吸水管进口至管直系统进口之间的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

计算得H p=29~49m,区内井深一般为60~100米之间,机泵应选择为200QJ50-52至200QJ50-65之间。

⑵60米典型暗管工程
①距水源最远点水头损失
∑h f2= f•L•Q m/D b经计算∑h f2=0.407m
∑h j2=ΣξV2/2g 经计算∑h j2=0.367m
②距水源最近点水头损失
∑h f1=0.092m
∑h j1=0.367m
③管道系统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计算
经计算H max=3.774 m
H min=0.954 m
④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H p=(H msx+H min)/2
⑤管灌系统设计扬程
H p=H0+Z0- Z d+∑h f0+∑h j0
该区动水位一般为15~30m
经计算H p为21.9~36.9m,该区井深一般为25~60m之间,泵型应选择为200QJ50-13至200QJ50-26。

4、管道工作压力
根据规范要求,选用高压聚乙烯管道时,各管段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不超过最大工作压力0.2MPa的1.4倍,即0.28MPa。

5、管网布设
管道布设采用树状管网,单井管道系统,出水口间距40米左右,亩均布设管道路6米左右。

管道级数采用干管(输水),支管(配水)两级固定管道,支管走向宜平行于作物种植行,支管间距100~150米。

a)管道连接采用热承插涂粘合剂法,井部接近管道进口处设进排气阀,各级管道进口设置安全控制阀,在离水源较远的出水口末端设置泄沙池。

b)管路附件
管道中的三通、弯头等附件应选用与管材相配套的管件,出水口安全阀为标准铸钢定型件。

c)出水口保护设施
出水口护桩为现浇砼件配套消力池为预制混凝土构件,护桩占地面积0.16m2。

d)管沟开挖
以不影响地面耕作,根据冻土层厚度为依据,管沟深80公分以上,断面为上宽底窄的梯形。

第三节成本分析
按典型机井暗管工程做成本分析,庄头镇吴贺村本次建设计划新打机井4眼.投资31.2万元.配套铺设暗管2400米,投资7.7万元,总投资38.9万元。

其中材料费8.5万元,设备费 3.6,机械费14.8万元。

**市小型水利工程
概算书
总投资: 1711.20万元
机井工程投资:1326.09万元
暗管工程投资:385.11万元
暗管工程亩均:192.56元
二OO五年四月二十六日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预算依据《**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进行编制,采用《**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0版)、《**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996版)。

二、人工工资:
技工按26.6元/工日,普工采用23.9元/工日。

三、材料预算价以当地市场价列入。

- 1 -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