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酸类四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分离

合集下载

2014年南昌大学国家自然基金获批名单

2014年南昌大学国家自然基金获批名单

46
31460260
王顺启
南昌大学
C090203
47
31460263
马朝林
南昌大学
C090301
地区科学 基金项目 地区科学 基金项目
48
31460273
徐聪
南昌大学
C1110
49
31460304
黄德强
南昌大学
50
31460305
罗时文
南昌大学
51
31460307
钟志胜
南昌大学
52
31460394
C200203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
C040204
38
31422042
聂少平
优秀青年 C200203 科学基金 项目 C020408 地区科学 基金项目 地区科学 基金项目 地区科学 基金项目
39
31460060
黄学勇
40
31460072
戎俊
南昌大学
C020601
41
31460145
C200202
C040201
60
31460696
高典
南昌大学
61
31460697
胡宝庆
南昌大学
62
31471647
陈奕
南昌大学
63
31471648
许杨
南昌大学
64
31471702
谢建华
南昌大学
65
31472304
胡成钰
南昌大学
66
31472305
文春根
南昌大学
67
41464007
唐荣欣
南昌大学
68
B070402

江苏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助34

江苏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助34
杨靖宇
土壤黑炭对城市林业土壤多环芳烃(PAHs)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34
张中峰
菌根的水分传输作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35
赵海霞
编织型食管支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36
张华
全地形全方位纯液压动力的植保喷雾机地盘设计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1
李涛
热处理木材的介电特性及其含水率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2
李文定
纳米纤维素改性三聚氰胺树脂机理及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3
高鑫
基于LF-NMR技术的木材内水分迁移特性研究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4
张丽
木质纤维原料生物炼制L-乳酸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5
王静
耐盐植物酶法制备功能性甘露低聚糖的研究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6
刘鑫
棕纤维弹性床垫芯料结构及性能研究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7
刘玮
基于肌肉疲劳特征的背部气压按摩效应及个体差异性研究
自然科学
博士
CXZZ13_0548
杨颖
鹅掌楸转录组测序及CU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曹顺仙
JGLX13_046
艺术类硕士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
徐雷
JGLX13_047
林业院校MBA项目发展战略的研究

烃的衍生物II

烃的衍生物II

酮也能发生醇酮缩合反应,但平衡不利于醇酮的生成。例 如丙酮的醇酮缩合需在氢氧化钡的催化下,并采用特殊设 备将生成的产物及时分出,使平衡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当两种不同的含α –H的醛(或酮)在稀碱作用下发生醇醛 (或酮)缩合反应时,由于交叉缩合的结果会得到4种不 同的产物,分离困难,意义不大。若选用一种不含α –H的 醛和一种含α – H的醛进行缩合,控制反应条件可和到单 一产物。例如:
由芳香醛和脂肪醛酮通过交叉缩合制得α,β – 不饱和醛 酮,称克莱森 – 斯密特反应。例如:
(三)氧化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醛羰基上的氢原子不但可被强的氧化剂高锰酸钾等氧化, 也可被弱的氧化剂如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所氧化,生成含 相同数碳原子的羧酸,而酮却不被氧化。 (1)醛与托伦试剂(由氢氧化银和氨水制得的无色溶液) 共热,可以在试管壁上生成明亮的银境,故又称银境反应。
(2)醛与斐林试剂(由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 溶液配制而成的深蓝色二价铜络合物)共热,则生成砖红 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甲醛与斐林试剂作用,有铜析出可生成铜境,故此反应又 称铜境反应。
利用托伦试剂可把醛与酮区别开来。但芳醛不与斐林试剂 作用,因此,利用斐林试剂可把脂肪醛和芳香醛区别开来。
2、还原反应 采用不同的还原剂,可将醛酮分子中的羰基还原成羟基, 也可以脱氧还原成亚甲基。 (1)羰基还原成醇羟基醛酮羰基在催化剂铂、镉、镍等 存在下,可催化加氢,将羰基还原成羟基。若分子结构中 有碳碳双键也同时被还原。如:
丙酮与氢氰酸作用,无碱存在时,3~4小时内只有一 半反应物作用掉。但如加一滴氢氧化钾,则反应2分钟内 即完成。若加入酸,反应速度减慢,加入大量的酸,放 置几天也不发生作用。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论,在醛、 酮与氢氰酸加成反应中,真正起作用的是氰基负离子这 一亲核试剂。碱的加入增加了反应体系的氰基负离子浓 度,酸的加入则降低了氰基负离子浓度,这是由于弱酸 氢氰酸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平衡。 醛、酮与亲核试剂的加成反应都是试剂中带负电部分 首先向羰基带正电荷碳原子进攻,生成氧负离子,然后 试剂中带正电荷部分加到氧负离子上去。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齐昱婷
刘汉兰
20000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负责
人姓名
指导教
师姓名
项目经费
(元)
201610504079
Bi/rGO/Bi2WO6三元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
性能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刘文成
瞿阳
20000
201610504080
多孔金棒的生物模板合成方法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梁晨楠
鲁哲学
20000
201610504081
20000
201610504050
白斑病毒分子蛋白A的分子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李卓聪
兰江风
20000
201610504051
团头鲂颗粒溶素NK-lysin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黄浩
袁改玲
20000
201610504052
光照和温度对蚤状溞生殖转化的诱导作用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刘思甜
刘香江
20000
201610504053
创新训练项目
耿佩赟
பைடு நூலகம்刘睿
15000
201610504076
基于矩阵理论的亏损系统灵敏度模型
创新训练项目
黄文琳
沈婧芳
15000
201610504077
后基因组时代农药一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构建
创新训练项目
徐芳婷
位灯国,
郑芳
20000
201610504078
醚基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的
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刘灵芝
20000
201610504090
大学生参与和使用众筹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

QuEChERS

QuEChERS

第43 卷第 2 期2024 年2 月Vol.43 No.2254~260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16种香豆素和香兰素及其衍生物邓楠1,尹芳平1,刘川1,汪辉1,2*,向芬1,陈娅娅3(1.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湖南长沙410036;2.国家酒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湖南长沙410036;3.张家界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南张家界427000)摘要:建立了大米中16种香豆素和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

大米样品采用1%甲酸乙腈提取,150 mg C18与450 mg无水MgSO4吸附剂净化,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分离,0.2%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内标法定量。

结果显示,16种待测组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检出限为0.001~0.400 mg/kg,定量下限为0.004~0.60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1.3%~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6.5%,日内RSD(n= 6)为1.0%~8.8%,日间RSD(n=3)为0.60%~14%。

该法前处理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大米中香豆素与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大米;香豆素;香兰素;衍生物;同位素内标中图分类号:O657.7;TS2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57(2024)02-0254-07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6 Coumarins and Vanillins andTheir Derivatives in Rice by QuEChERS/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DENG Nan1,YIN Fang-ping1,LIU Chuan1,WANG Hui1,2*,XIANG Fen1,CHEN Ya-ya3(1.Changsha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Changsha 410036,China;2.National Liquor Product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Hunan),Changsha 410036,China;3.Zhangjiajie Senior Technical School,Zhangjiajie 427000,China)Abstract:A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 M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16 coumarins and vanill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rice. The rice sample was extracted by acetonitrile with 1% formic acid,purified with a combined dadsorbent with 150 mg C18 and 450 mg anhydrous MgSO4. The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for the an⁃alytes was achieved on an Agilent SB-C18 column(2.1 mm×50 mm,1.8 μm),and gradient elu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0.2% formic acid solution(containing 5 mmol/L ammonium formate) and acetoni⁃trile. The analytes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of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 modes,and quantified by matrix-matched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16 components measured ha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mass concentration ranges(r≥0.998).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0.001-0.400 mg/kg,and the limits of quantitation were 0.004-0.600 mg/kg.Average recoveries of the 16 components ranged from 71.3%to 120%,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n=6) ranged from 1.6% to 6.5%,the intra-day RSDs(n=6)ranged from 1.0% to 8.8%,and the inter-day RSDs(n=3) ranged from 0.60% to 14%.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and is suitable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oumarins and vanill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rice.Key words:QuEChERS;UPLC-MS/MS;rice;coumarins;vanillins;derivative;isotope inter⁃nal standard收稿日期:2023-08-16;修回日期:2023-10-22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科药联合基金项目(2022JJ80037)∗通讯作者:汪辉,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和化妆品成分分析,E-mail:wanghuei158@doi:10.12452/j.fxcsxb.23081602255第 2 期邓楠等: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16种香豆素和香兰素及其衍生物大米是中国人饮食结构中必不可缺的食材,其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

20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4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大规模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技术及装备研究与示范2014BAD06B01 黑龙江北大荒农机有限公司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汪春 2014-20162、杂豆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4BAD07B05 杂粮工程中心于立河 2014-20163、肉牛安全生产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 2014BAD13B03-1 动物科技学院徐闯 2014-20182014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4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甜瓜雄性不育基因ms5精细定位农学院盛云燕 3万元教外司留〔2014〕1685号 2014-2017年2014年度省科技厅项目2014年度省科学基金(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4年度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2014年度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1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东方次睾吸虫发育标志基因的鉴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科院王春仁 SKLVEB2014KFKT006 2014-2016 12万元2014年度黑龙江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度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工作专项)2014年度黑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期研发培育项目2014年度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4年度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4年度“校内培育课题资助计划”项目2014年度定向培养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课题2014年度引进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课题。

一种4、4-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4、4-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16209.9(22)申请日 2020.09.24(71)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80号(72)发明人 岳涛 张智慧 郭鹏 杨松 唐晓婵 冯维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代理人 卜娟(51)Int.Cl.C07C 213/02(2006.01)C07C 217/90(2006.01)C07C 201/12(2006.01)C07C 205/3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4、4-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相合成4、4‑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将4‑硝基氯苯加入到水中,加入氢氧化钾,四丁基溴化铵,升温反应得到4、4‑硝基二苯醚。

将4、4‑硝基二苯醚加入水中,加入盐酸、钯碳,通入氢气,升温反应得到4、4‑氨基二苯醚。

本发明具本发明操作简便,生产中不再引入有机溶剂,绿色环保,所得的产品收率较高,更适于规模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2062683 A 2020.12.11C N 112062683A1.一种4、4-氨基二苯醚的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4-硝基氯苯、无机碱、催化剂加入水中,升温至80-180℃,加压回流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溶液降温至80-95℃,过滤,滤饼用80-90℃热水淋洗,得到4、4-硝基二苯醚;(b)将得到4、4-硝基二苯醚,加入水中,加入酸、加入10%钯碳,置换氢气后,升温至140-170℃保压0.2MPa反应4小时,过滤得到4、4-氨基二苯醚溶液,降温后用碱液调PH至中性,过滤后得到4、4-氨基二苯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氨基二苯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噻吩及其衍生物

噻吩及其衍生物

摘要噻吩类杂环化合物应用较多的是其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发展在我国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产品尚属空白,还没有产量规模化、品种系列化的生产厂家。

α-噻吩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医药、农药、染料、化学试剂和高分子助剂等,重要的衍生物有噻吩-α-乙酸、α-氯甲基噻吩、α-乙酰噻吩和噻吩-α-甲醛,噻吩-α-乙酸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噻吩衍生物,全球用量在1000t/a左右。

β-噻吩衍生物有特殊的活性,主要用于合成医药和农药。

大多数β-噻吩衍生物是以β-甲基噻吩为原料合成的、重要的衍生物有β-甲基噻吩、β-噻吩甲醛、噻吩-β-乙酸乙酯和β-溴噻吩等,β-噻吩衍生物是高附加值产品,例如 -噻吩甲醛的售价为86万元/t,2-(邻硝基苯胺基)-5-甲基-β-氰基噻吩的售价为1.2万元/kg。

人们发现噻吩类杂环化合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广泛应用却只有十几年。

噻吩类杂环化合物应用较多的是其衍生物,其中α位噻吩衍生物又较β位用量大、品种多。

β位衍生物结构新颖,在很多领域有特殊用途,品种和用量正快速增长。

噻吩类化合物在我国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品种尚属空白,还没有产量规模化。

品种系列化的生产厂家。

噻吩噻吩又称硫杂茂、硫茂、硫代呋喃、硫杂环戊二烯。

结构式为噻吩为无色低粘度液体,微有苯味,不易发生水解、聚合反应。

噻吩是稳定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具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性质与苯十分相近,但却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如噻吩的氯化反应在乙酸中进行的速度是苯的100万倍,溴化反应是苯的 1000倍,但噻吩环热稳定性比苯环差,易发生开环裂解反应。

噻吩的制造方法有提取法和合成法2种。

其主要物化性质列于表1。

表1 噻吩的主要物化性质————————————————————————————————————项目指标————————————————————————————————————沸点/℃ 84.16相对密度(25/4℃) 1.0583凝固点/℃ -38.3闪点/℃ -6.7折射率(25℃) 1.5257溶解性与苯乙醇、正庚烷、丙酮、乙醚、四氯化碳等大多数溶剂混溶,不溶于水光敏性有光敏性,光照可发生碳架重排化学性质许多件质与苯相似,但比苯活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二酸类四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对钍的分离在这个实验当中以丙二酸亚异丙酯(米氏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对称的丙二酸四酰胺,并进一步通过吸光度以及和和4价钍离子浓度关系,系统研究了该类萃取剂在不同稀释剂、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以及盐析效应下对4价钍离子萃取效果的影响。

此次实验选用的萃取剂是1,2-二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实验结果显示:1,2-二氯乙烷作为稀释剂时萃取效果较好,而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时萃取效果较差。

通过实验结果得知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萃取效果也随之变大,实验结果显示盐析效应也有利于萃取。

对反应堆辐照过(即燃烧过)的核燃料所进行的化学处理。

其目的是从中除去裂变产物,回收未用尽的和新生成的核燃料物质。

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不是一次燃尽的。

为维持反应堆的正常运行,堆中要留有最低数量的核燃料;积累的裂变产物也会吸收中子而妨碍反应堆的正常运行。

因此,核燃料在反应堆中燃烧一段时间后,就应从反应堆中卸出。

卸出的核燃料经过后处理才有可能重新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质。

对核燃料循环来说,核燃料后处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化学分离是核燃料后处理的主要生产工艺,对用有机溶剂萃取铀、钚和钍的许多过程研究很多。

迄今,用的最广泛的是PUREX(为钚铀萃取回收(Plutonium Uranium Recovery by Extraction)的英文词头缩写)流程,所用的有机溶剂是20-30%磷酸三丁酯(TBP)的煤油溶液。

由于TBP辐射稳定性高,所以是一种特别合适的萃取剂。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改进着萃取技术,发展新型的萃取剂。

溶剂萃取法具有可以根据分离对象和富集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的萃取剂和流程的特点,因而它具有选择性高、适应性强、以及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并且已经在核燃料后处理阶段和循环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含磷萃取剂相比,酰胺类萃取剂只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能够完全燃烧,燃烧后无固体废弃物产生,具有后处理容易、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当前受到越来越人的关注,已经被广泛用于核燃料后处理中萃取分离铀、钍金属的萃取剂。

已有的研究显示,单酰胺的萃取能力远小于二酰胺萃取剂,更多的萃取位点,保证了更好的萃取效果。

因此二酰胺在溶剂萃取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对铀、钍及钚的萃取行为,以及有水和阴离子参加的萃取反应及其自身的辐射退化程度都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对于金属离子的强配位作用和较低酸度下所表现出的高效萃取能力等。

因此,在核燃料循环及后处理中采用二酰胺对钍进行回收萃取具有很好的前景。

本文以米氏酸和叔丁醇为原料合成里一种新的四酰胺萃取剂,该萃取剂包含两个极性较强的羰基,具有螯合性能,与传统的含磷萃取剂较为类似,对重金属元素有较强的萃取、分离能力而且其反应后产物对萃取过程影响很小,并且易于后处理。

本文主要通过从稀释剂的类型、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盐析剂的影响及第三相形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该新型萃取剂对Th4+的萃取行为。

具体内容将在文中详细介绍。

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文中不免有一些纰漏和错误,敬请各位读者指教。

第一章溶剂萃取基本理论1.1 萃取的概念及分类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容(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一般地说,就是指溶于某一液相的一个或多个组分,在于第二液相接触后转入后者的过程[1],这两个液相是不相混溶或部分混容的,虽然萃取被经常用在化学实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常可分为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

物理萃取基本上是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液液之间的物质传递过程,它在石油化工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化学萃取是涉及化学反应的液液之间的物质传递过程,它主要用于金属的提取和分离。

1.2有机物分子的萃取1.2.1 溶解度规律及溶剂分类(一)物质的溶解和相似性原理萃取是通过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而实现的,即通过溶质在两相的溶解竞争而实现的。

溶解过程系自纯物质和纯溶剂开始,到形成均匀分子混合物告终。

可以把溶解过程分解成三个过程:(1)溶质B各质点的分离原来是固态或液态的溶质分离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的粒子。

吸收的能量通常是随分子之间作用力的增加而增加,一般顺序是:非极性物质< 极性物质< 氢键物质< 离子型物质(2) 溶剂A中形成一些空位以容纳溶质B的分子由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过程也需要能量,所需能量大小也随分子的相互作用的增强二增大。

非极性溶剂< 极性溶剂< 有氢键的溶剂(3)溶质B的质点进入溶剂A的空位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此过程放出能量。

相似性原理:性质相似的物质易于互相溶解。

所谓相似,一是指结构相似,就是分子的组成,官能团,形态的相似;二是指能量相似,就是说两种物质之间相互要溶解的好就要求他们之间的作用能要相近。

(二)溶剂的分类及溶剂的互溶性规律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了较强的氢键力和较弱的范德华力,相比较可忽略后者。

按照生成氢键的能力,可将溶剂分成四种类型:(1) N型溶剂它们不能形成氢键,称惰性溶剂(2) A型溶剂它们含有电子受体,能与电子给予体形成氢键(3) B型溶剂即给电子溶剂,可以与电子接收体形成氢键(4) AB型溶剂即给受电子型溶剂,可以缔合成多聚分子各类溶剂间相互溶剂的规律,可以由形成氢键的情况来推断。

由于形成的过程是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如果混合以后生成的氢键数目比混合以前多或是强度更大,则有利于溶,否则不利于互溶[2]。

1.2.2 液-液萃取在放射性元素分离中的应用及优、缺点虽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对溶剂萃取法进行了研究,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核工业、有色冶金、电子工业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对原材料和产品的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溶剂萃取法才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溶剂萃取法分离微量物质具有许多优点:方法简便、分离迅速,特别适用于短寿命放射性核素的分离;选择性好、回收率高、分离效果佳,可用于制备无载体放射性物质以及从大量杂质中有效的分离微量放射性核素;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在工业生产中易实现连续操作和远距离自动控制;可供选用的萃取剂很多等。

但溶剂萃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有机溶剂大都是易挥发、易燃、有毒的试剂,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通常萃取剂价格较贵,回收比较困难[3]。

1.3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1.3.1 萃取剂浓度的影响从萃取反应平衡常数与分配系数的关系,可以看出分配系数与萃取剂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当自由萃取剂浓度上升时,分配系数应上升。

1.3.2 酸度的影响酸度对萃取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不同的萃取体系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说来,佯盐萃取在水相酸度高时较为有利;中性磷酸盐类也以在较高的酸度下萃取为好;螯合萃取剂和酸性类萃取剂则随着水相酸度上升,分配系数下降;其它萃取剂也都要求适宜的水相酸度。

通常,在保证萃取率足够高和不发生水解反应等前提下,应尽可能在较低酸度下进行萃取。

此外,水相中的酸类不同,也会影响萃取剂的萃取能力,一般使用的是硝酸和盐酸。

1.3.3 盐析剂的影响在萃取体系中,如果加入一种易溶于水相的盐类,它既不被萃取又不与欲萃物发生反应,但可以提高欲萃取物的萃取率,这种盐类称为盐析剂,这种作用称为盐析作用。

盐析剂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在盐析剂中往往含有与被萃物相同的阴离子,此即同离子效应,抑制欲萃取物在水相中的解离,因而有利于萃取平衡向产生萃取反应的方向进行,使分配系数上升;其次是因为盐析剂的水和作用,能够吸引大量的水分子,使水相自由水分子浓度降低,相应地萃取物的浓度就提高,提高了被萃金属的活度系数因而提高了分配系数。

1.3.4 稀释剂的影响一般认为稀释剂是惰性溶剂,它只起溶解萃取剂,降低萃取剂的用量和减少有机相的粘度、减少萃取过程形成乳化的趋势并改善溶剂的分散和聚结等作用,但现在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稀释剂对萃取剂在一定条件下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萃取剂,萃取能力随稀释剂的介电常数的升高而下降。

1.3.5 萃取剂的影响萃取剂分子可以分成活性基团部分和其他部分。

前者与金属有配合、螯合等作用,后者则影响他的作用强弱,其辅助和调节作用。

在选择萃取剂时要尽量选用分离系数值大、萃取能力强、粘度小,与水的比重差别大,不易形成第三相以及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并且要能够达到闪点高、沸点高、挥发性小、无毒或毒性低;与水不互溶;溶剂要易于净化和再生,以便回收利用;溶剂在萃残夜中的溶解度应当很低等[4]。

1.3.6 第三相形成的问题在某些体系的萃取过程中,会形成第三相,即两层有机相和一层水相。

第三相的生成妨碍了萃取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避免。

第三相的出现有可能是因为萃取剂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过小,也有可能是因为萃合物的溶解度较小,且相比较小时就会有第三相出现;也有可能是形成了另一种萃合物[5]。

实验部分2.1 试剂及仪器2.1.1 试剂1)浓盐酸白银良友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硝酸钠西安化学试剂厂3)二氯甲烷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4)氯仿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5)1,2-二氯乙烷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6)四氯化碳北京化工厂7)DCC(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8)HOBT(1-羟基苯并三唑) 苏州吴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偶氮胂Ⅲ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0)叔丁醇利安隆博华医药有限公司11)乙醇利安隆博华医药有限公司12)甲醇利安隆博华医药有限公司13)丙二酸亚异丙酯上海瑞达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14)三氟乙酸上海瑞达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15)乙二胺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6)HBTU 上海瑞达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2.1.2 仪器1)8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2)S10-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3)79-3型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4)RE2000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有限公司5)THZ—恒温培养摇床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6)FA1004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7)723N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8)SC101型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浙江嘉兴县新滕电热仪器厂9)SHB-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10)TG18M医用离心机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2.1.3 溶液配制Ⅰ)Th4+标准溶液的配制: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4.1330g硝酸钍于50mL 烧杯中,让后再在烧杯中加入5mL 2mol/L 的硝酸溶液,用干净的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待冷却到室温之后将其完全转移至100mL容量瓶,烧杯用少量去离子水清洗两到三次,洗涤液均倒入容量瓶中,然后用去离子水定容,得到浓度为10.438×10-3mol/L 的Th4+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