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苏教版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苏教版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像+4、19、+8844.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正数都大于0.像-4、-11、-7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因此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日常生活中的一组相反的量中,如果一个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可用负数表示;如:盈亏,收支,方向,增减等,盈利用正数表示,则亏本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则支出用负数表示;增加用正数表示,则减少用负数表示……4、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或负号后用大数减去小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差多少,只要去掉正号和负号后把两个数相加。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a)。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 )。

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a)平方千米(km2)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

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4。

容积单位:毫升(ml)升(L)1升 = 1000毫升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 = a h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2)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S = a h÷ 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3)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高÷2 S = (a + b ) h ÷2梯形的高 = 梯形的面积×2÷(上底+ 下底)6、(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①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意: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 1.5的3倍是多少)。

请你举例:②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请你举例:2.小数乘小数①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表示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 1.5的0.8倍是多少)。

请你举例:②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所以在小数乘法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不一定就有几位小数。

请你举例:3.小数乘法中的计算规律:①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②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小数乘法中积与因数的变化规律①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积也跟着因数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

②注意:如果两个因数都变化了,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自己在练习本上举例。

请你举例:5. 求积近似数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注意:精确到个位是保留整数,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千分位是保留三位小数,,,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保留整数是计算到个位。

举例计算:知道近似数,怎样计算最大的原数和最小的原数?请你举例: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适用。

运算定律和性质:①加法运算定律有2个: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②乘法运算定律有3个: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注意:(a-b)×c=a×c-b×c】③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a-b-c④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a÷(b×c) =a÷b÷c请你举例:8.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笆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0o2 .在数轴上,以“ 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3 .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一);盈利( +)、亏损(一);收入(+)、支出(一);南(+ )、北(―);上升(+)、下降(一)4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10C 比-5C 低5℃, 6℃比・6 ℃高12℃。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1 . 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3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 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如下图:6 .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 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 这样剪去才能最大。

7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法:等积变形):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 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8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 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 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9 .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完全相同的梯形3△ ADE 、ABDE. 4BCE 面积相等,都是平行四边 形・ 一 . ♦ 一 ■ • ・ ・・ ・ 一・♦・•• ♦ —« ♦ 一9 • ・ • • •4.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 周长不变, 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进行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理解约分和通分的原理。

2. 约分:约分是指将一个分数化简为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

掌握约分的技巧,能够快速准确地化简分数。

3. 通分:通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数化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分数。

掌握通分的技巧,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和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4.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够将小数或分数互相转换,以便进行数值计算和比较大小。

5. 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能包括一些拓展知识点,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应用等。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小数的认识和读法:小数是整数和小数点组成的数,可以表示整数之间的分数、比例、百分数等。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然后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2. 小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比较小数大小时,可以先将小数转换为相同的整数,再比较整数的大小。

小数部分相同的情况下,整数部分越大,小数越大。

3.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与整数运算类似,遵循相同的运算法则。

小数的加减法要对齐小数点,小数的乘除法可以先转换为整数运算。

4. 小数的应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购物、计算时间和速度等方面。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掌握小数的应用技巧。

5. 分数和小数的转化:分数和小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小数也可以转化为分数。

转化分数为小数时,直接做除法运算,转化小数为分数时,可以根据小数的位数写出等值的分数。

这些知识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精华版)(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正数都大于,负数都小于。

2、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正数、负数的读写方法:(1)写正数时,加“+”或省略“+”两种形式都可以,但是读正数时,加“+”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的“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2)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读负数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4、在数轴上,以“”为分界点,的左边是负数,的右边是正数,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越往右边的正数越大。

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5、在生活中,正数和负数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南(+),北(-);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上升(+),下降(-)。

6、求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差多少,可以先把正数和负数前面的正号和负号去掉,再把两个数相加,和是多少,这两个数就相差多少。

7、求两个正数之间相差多少,可以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差是多少,这两个数就相差多少。

8、求两个负数之间相差多少,可以先把负数的负号去掉,再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差是多少,这两个数就相差多少。

第二单位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推导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S=a×h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及推导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用字母表示为: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3、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

五年级上册数学六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六单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六单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学习整数的概念,如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数的比较: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或多个整数的大小。

3.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和方法。

4. 分数的认识: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如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5. 分数的比较: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或多个分数的大小。

6. 分数的运算: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7. 应用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8. 练习与巩固: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请注意,具体的教材内容可能因出版社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建议您参考您所使用的具体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答】2.5×1.2=3(m2)
S=ah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

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易错题)一块三角形铁片的底是14
cm,此底所对应的高是6 cm,它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
【解答】14×6÷2=42(cm2)
答:它的面积是42 cm2。

S=ah÷2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
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一块菜地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
是2.1米,下底是4.5米,面积是75.9平方
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解答】75.9×2÷(2.1+4.5)
=151.8÷6.6
=23(米)
答:它的高是23米。

S=(a+b)×h÷2
组合图形割(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算出
基本图形的面积后再求和(易错题)
如图所示,下面这块地种了
茄子、西红柿和黄瓜三种蔬菜,这块地共
有多少平方米?
【解答】
15×32÷2+25×32+(15+23)×32÷2
=240+800+608
=1648(m2)
从基本图形的面积中减去(或加
上)基本图形的面积
答:这块地共有1648 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