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充电桩市场概况及分析

充电桩市场分析报告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充电桩和充电站等配套设备也会迎来快速的发展。
2010至2013年,中国充电站保有量从76座快速增长至518座,年复合增长率达89.6%,充电桩数量也从1122个增长至22528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8%。
充电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对充电桩市场的分析。
一、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完成充电站723个、充电桩2.8万个,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充电桩数量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
而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达8.39万辆,充电设施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但在2015年,全国计划建成的充电站数量达到了1549个,而计划建成充电桩的数量更是达到了24万个,相比于14年,有了近10倍的增长。
随着各地对充电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充电装备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时期。
据市场预计,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2016年为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大功率直流充电桩350亿,公交大巴充电设备350亿,交流充电桩300亿。
二、市场现状分析此前由于电动汽车规模较小,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投资短期效益不明显,因此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较慢。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配比超过4:1,而标配为1:1。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发展,而下游充电桩数量的不足,则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据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车型不断增多,现有的充电设施规模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充电桩建设为重心的电动车后服务市场,势必会使充电桩领域吸引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1.10•【文号】发改能源规〔2022〕53号•【施行日期】2022.01.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22〕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委、局)、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农业农村厅(局、委)、应急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消防救援总队,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期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充电技术快速提升,标准体系逐步完备,产业生态稳步形成,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居住社区建桩难、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用户充电体验有待提升、行业质量与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亟需加快相关技术、模式与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瓶颈,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一、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一)完善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机制。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分析报告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分析报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是指为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电力充电服务的相关设施行业。
该行业通常包括充电站、充电桩、充电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硬件等技术服务。
二、分类特点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根据其充电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交流充电、快充以及换电。
交流充电:可以在普通家庭电源下完成充电。
快充:利用高压、大电流进行充电,可以在20分钟左右完成80%的充电。
换电:利用特定设施对电池进行换电,电池更换后,即可出发。
三、产业链该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充电设施制造商、电动汽车生产商以及充电服务运营商。
充电设施制造商:生产和销售充电设施的企业。
电动汽车生产商: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的企业。
充电服务运营商:提供充电服务的企业,包括充电站的建设、运营、维护以及服务等,是该行业的重要环节。
四、发展历程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热门品类。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配套设施之一,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也开始逐渐崛起。
2010 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开始起步,并逐渐发展。
其中,全国充电桩数量由2010 年的近万个增加到了2017 年的45000 个。
据咨询机构EVCARD 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充电桩数量同比上涨超79%,达到306552 个。
五、行业政策文件2013 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规划(2013-2015 年)》,提出支持充电站建设,提高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等,并计划到2015 年累计建设1.3 万个充电站和220 万个充电桩。
2017 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能源局联合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 年)》。
规划提出,到2020 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 万辆,实现基本覆盖城市和主要经济区;到2025 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24_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分析

•对快速充电等建设成本较 高设施加大奖励力度。
•每车补助2.5-50万元,完 成3万辆推广目标,可获•第8
三、发展现实状况及十三五规划目标
三、发展现实状况及十三五规划目标 1.中国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建设发展现实状况 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发展速度显著加紧,底,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4.9万个,同比增加58%;电动汽车销售331092辆,同比 增加340%,累计保有量到达447183辆。
•止,国家电网建成600余座充电 站全部亏损,南方电网在深圳建 成运行7座充电站,每年亏损额 达1300万元。
•,国家电网开始陆续退出充电站 建设,转为全力推进交通干道即城 际互联充电网络建设;后,南方
• 第19页
4.2 对充电站投资回收期测算(参考) 市场当前一个慢充电桩成本2万元,一个快充电桩成本20万元。一个拥有10个充电桩充电站,不考虑土地成本,光是基础设
充电基础设施分区域建设目标
充电基础设施分场所建设目标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分析
•第13页
四、产业链及盈利分析
1.充电设施产业链
特点:(1)发展不均衡:两头快,中间慢; (2) 盈利能力不一样:两头利润高,中间亏损。 (3) 建设、运行集中式充电设施,需要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包含电网、政府、金融、车企、物业等。
充电工作区 站内建筑
计量装置
计费装置
消防设施
谐波治理装置
电池更换设备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分析
•第3页
2.充电桩
定 义:为各种型号电动汽车充电。能够固定在地面或墙壁, 可安装于各类停车场、车库、充电站。
连接方式:充电桩输入端与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充电插头与电 动汽车连接。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充换电站的建设热潮。
充换电站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供应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的意义、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充换电站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供应,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限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能够将电力储存设备与电动汽车连接,将电力转化为汽车能源。
其次,充换电站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支持基础。
充换电站具备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功能,能够实时监控充换电状态,并对充换电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为汽车提供技术支持和性能优化。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充换电站数量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充电站数量已突破100万座,其中中国充电桩数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充换电站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建设充换电站。
另外,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的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充电桩充电模式之外,充换电站还可以采取换电的方式,让车辆更快速地进行能源补充。
此外,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充电时间也得到了大幅缩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未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将继续迎来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越来越长,对充换电站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减弱。
其次,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容量和充电速度将会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减少用户对充换电站的需求。
此外,随着国际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充换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充换电站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供应和技术支持,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有限的问题。
充换电站的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中国充电桩数量居全球首位。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电池技术的发展,充换电站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建议刘文峰;朱聪;李斌;张沫【摘要】为了能够更加合理地制修订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相关标准,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我国现有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开展了研究。
首先,对国外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概况和我国相关的主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了介绍;接着,对我国现有标准中关于充换电设备、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充换电计量装置、充换电站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类介绍,明确了现有标准对于确保电动汽车用户充换电体验质量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完整的充换电流程,对实际中用户存在的充换电服务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用户的实际服务需求,提出了我国未来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的制修订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基本确保了充换电设备的可用性和易操作性、充电接口的通用性、充电计量装置的准确度以及充换电站的运营安全等,未来应针对充换电设备状态查询、直流充电桩的兼容性、统一支付、充换电站规模和布局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以提高电动汽车用户体验质量和促进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交通运输研究》【年(卷),期】2015(001)006【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用户体验质量;服务需求【作者】刘文峰;朱聪;李斌;张沫【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2电动汽车釆用动力电池提供行驶所需的全部(纯电动)或部分(混合动力)动力,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较传统燃油车辆都大大降低,因而大力推广应用电动汽车已基本成为整个社会和行业的共识[1-3]。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需要通过充换电基础设施进行能源补充,常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包括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和电池更换设备。
然而,由于公共充电设备盈利难,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充换电设备数量相对较少[4-5],或利用率不均衡——有的充换电设备长期闲置,有的设备则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6-7],另外不少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接口还存在不匹配的问题[8]。
武汉市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发展现状与思考

社会与法SHE HUI YU FA武汉市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发展现状与思考◎罗琳李迎2015年,国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1】。
武汉市作为推广应用试点城市,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猛。
目前,武汉市车桩比、充电桩总数在全国已名列前茅,中心城区充电站平均服务半径缩小到1公里内。
与此同时,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地方性标准缺失及安全防范措施欠缺,给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困扰。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自己对于提高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安全性的建议。
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动机驱动的控制技术是基于新一代的电力电子设备,它将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
在未来十年中,电动汽车很可能会改变汽车行业的整体格局。
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6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产业进入了产业化阶段。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市场,销售量为379万辆,约占世界总量的64%。
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增至1,256,000,同比增长61.7%。
随着武汉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和充电基础设施的逐年增多,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些问题也呈现在大众眼前。
_、武又椒闵出展啾作为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充电桩的基础建设【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汽车的“加油站”,通常设置在小区、停车场、公交站、高速路沿线等处,一般包括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
1.充电桩。
2020年,武汉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快车道。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数量达到80.8万个,比2017年增加35万个,充电桩建设速度基本跟上了新能源车辆增长速度。
其中,湖北省(主要是武汉市)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居全国第10,充电桩充电总量位居全国第5。
根据《武汉晚报》2019年4月17日报道,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已累计建设公共集中充电站400余座,建成充电桩10万根(含具备条件的充电桩位),汽车和车桩比从2016年的4.76:1提高到1.33:1,可基本满足“一车一桩”的充电需求。
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分析与预测

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分析与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的发展。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会持续增长。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整体汽车市场的30%以上。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充换电设施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快充和换电是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两种主要趋势。
快充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充电电压和电流来实现,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补充能量。
而换电技术则通过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来达到充电的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效的能源补充。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两种技术都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各国政府都在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的发展,以减少碳排放和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例如,欧洲和北美的多个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并提供了丰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以鼓励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的推广。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充换电设施的市场容量也将随之增长。
根据IE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市场容量将达到数百亿美元。
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加速建设充换电设施。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数百万个,而私人充电桩数量也将达到数千万个。
同时,随着换电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换电站的数量也将得到大幅增长。
随着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和优化,服务水平也将得到提升。
未来充换电设施将更加智能化和网络化,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高效的充电服务。
根据上述分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并且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充换电设施的服务水平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这将为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和普及提供有力支持,也将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推动力。
本文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