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合集下载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参考模板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参考模板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参考模板一、产品规格和性能:1.膜厚: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建议膜厚为120-150μm,保证较好的耐候性和保护性。

2.平均干膜厚度: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平均干膜厚度应符合GB 的要求,一般不低于100μm,以保证涂膜的质量和效果。

3.耐水性: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备良好的耐水性,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和水汽的侵蚀。

4.耐候性: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御紫外线、酸雨和风蚀等自然环境的侵蚀。

5.颜色稳定性: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有优异的颜色稳定性,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颜色鲜艳和亮丽。

6.粘着力: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着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层表面上。

二、施工要求:1.基层处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如有脱皮、开裂、霉变等问题,需要先进行修补和处理。

2.环境要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在5-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5%。

3.涂装方法: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可采用喷涂、滚涂或刷涂等方法进行涂装。

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涂装方法,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4.施工层数: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一般建议涂装两遍,以确保涂膜的厚度和质量。

5.施工间隔: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涂装两遍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涂料的性能和环境温度而定。

三、质量控制:1.原材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原材料应符合GB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综合性能。

2.检测方法: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质检工作可采用GB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如对膜厚、干膜厚度、耐水性、耐候性、颜色稳定性和粘着力等进行检测。

3.技术要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GB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GB参考模板的指导,可以生产和施工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同时,对于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内外墙涂料取样方法

内外墙涂料取样方法

建筑用内外墙涂料取样方法一、使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用内外墙乳胶漆在施工现场的取样。

二、引用标准GB/T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6-2001《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三、验收批同一生产厂家,相同包装的产品为一个验收批。

四、一般试验项目在容器中状态、施工性、涂膜外观、干燥时间、对比率、耐水性、耐碱性、耐洗刷性、涂料耐冻融性。

五、取样方法「产品交货时,应记录产品的桶数。

按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产品进行取样,取样数不低于n/2 (n 为交货产品的桶数)。

选择适宜的取样器,从桶内不同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两份样品,各位1〜 2L分别装入样品容器中,样品容器应留有约 5 %的空隙,盖严,并将样品容器外部擦拭干净,作好标志。

两份样品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

六、填写取样单取样单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要求检验项目〕取样时间、取样人、见证人、见证号等。

复层建筑涂料复层建筑涂料适用范围适用于以水泥系、硅酸盐系和合成树脂系等粘结料和骨料为主要原料,用刷涂、辊涂或喷涂等方法,在建筑物墙面上涂布2〜 3 层,厚度(如为凹凸状,指凸部厚度)为 1〜 5mm 的凹凸或平状复层建筑涂料。

复层建筑涂料组成、分类和代号组成:复层涂料一般由底涂层、主涂层、面涂层组成,但其中的聚合物水泥系、反应固化型环氧树脂系复层涂料无底涂层。

底涂层:用于封闭基层和增强主涂料的附着能力。

主涂层:用于形成凹凸式平状装饰面。

面涂层:用于装饰面着色,提高耐候性、耐污染性和防水性等。

(2)分类复层涂料按主涂层所用粘结料分为:聚合物水泥系复层涂料:用混有聚合物分散剂的水泥作为粘结料。

硅酸盐系复层涂料:用混有合成树脂乳液的硅溶胶等作为粘结料。

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用合成树脂乳液作为粘结料。

反应固化型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用环氧树脂乳液等作为粘结料。

(3)代号复层涂料分类、代号:技术要求复层涂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1、 数适当 量大小3-4kg单位工程 同类涂料涂 饰的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面每单位工程同类涂料涂 饰的墙面每 50间(大面 积房间和走 廊按涂饰面 积30 m2为一间)划分为一个检验合成树脂乳液内 墙涂料 《GB/T9756-楚送 检产 品的 类别 (I 类:碱 金属 硅酸 盐类 口类: 硅溶 胶。

外墙涂料技术参数要求

外墙涂料技术参数要求

外墙涂料技术参数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外墙涂料技术参数要求
*一、基本要求:
1.1涂料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01相应等级的技术指标。

《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2001相应等级的技术指标。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W型)JG/T 24-2000相应等级的技术指标。

1.2 符合设计要求及样板式样要求
1.3 需提供检测报告及合格证明,必要时需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二、涂料的技术标准
2.1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技术指标:(未列出项目参照第1.1项内容)
2.2 溶剂型外墙涂料技术指标(未列出项目参照第1.1项内容)
2.3 外用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W型、胶漆、真石漆)(未列出项目参照第1.1项内容)
2.4各型外墙涂料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要求,TVOC限值≤200g/L.。

外墙涂料国家及行业标准

外墙涂料国家及行业标准

外墙涂料国家及行业标准1.GB/T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2.GB/T9757-2001?《溶剂型外墙涂料》
3.JG/T210-2007?《建筑内外墙用底漆》
4.JG/T172-2005?《弹性建筑涂料》?
5.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6.JG/T26-2002?《外墙无极建筑涂料》
?7.?HG/T3792-2005?《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8.?HG/T4343-2012?《水性多彩建筑涂料》?
9.JG/T157-2004?《建筑外墙用腻子》
10.GB/T23455-2009《外墙柔性腻子》
11.GB/T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
?12.HBC12-2002?《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13.HJ/T201-2005?《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
14.JGJ/T29-2003?《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15.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6.GB9779-2005?《复层建筑涂料》
17.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18.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9.GB24408-2009?《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0.DG/TJ?08-504-2000《外墙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

(整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GB97552001

(整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GB97552001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GB 3186-1982(1989)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 1512:1974)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5608-1995 中国颜色体系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 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内墙乳胶漆标准 9755

内墙乳胶漆标准 9755

内墙乳胶漆标准9755
乳胶漆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GB/T9755-2001《室内装饰装修涂料》:该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用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2.GB/T23985-2009《乳胶漆》:该标准规定了乳胶漆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3.GB/T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要求。

4.GB/T1740-2007《涂料和清漆粘度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涂料和清漆粘度测定方法的要求。

5.GB/T1728-2009《涂料和清漆硬度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涂料和清漆硬度测定方法的要求。

6.GB/T17657-201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该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GBT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GBT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GB/T 9755-2001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GB 3186-1982(1989) 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1512:1974)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 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腰三角形品、合格品。

(完整版)内外墙涂料取样方法

(完整版)内外墙涂料取样方法

建筑用内外墙涂料取样方法一、使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用内外墙乳胶漆在施工现场的取样。

二、引用标准GB/T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6-2001《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三、验收批同一生产厂家,相同包装的产品为一个验收批。

四、一般试验项目在容器中状态、施工性、涂膜外观、干燥时间、对比率、耐水性、耐碱性、耐洗刷性、涂料耐冻融性。

五、取样方法产品交货时,应记录产品的桶数。

按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产品进行取样,取样数不低于n/2(n为交货产品的桶数)。

选择适宜的取样器,从桶内不同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两份样品,各位1~2L分别装入样品容器中,样品容器应留有约5%的空隙,盖严,并将样品容器外部擦拭干净,作好标志。

两份样品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

六、填写取样单取样单内容应包括: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样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要求检验项目〕取样时间、取样人、见证人、见证号等。

复层建筑涂料复层建筑涂料适用范围适用于以水泥系、硅酸盐系和合成树脂系等粘结料和骨料为主要原料,用刷涂、辊涂或喷涂等方法,在建筑物墙面上涂布2~3层,厚度(如为凹凸状,指凸部厚度)为1~5mm的凹凸或平状复层建筑涂料。

复层建筑涂料组成、分类和代号组成:复层涂料一般由底涂层、主涂层、面涂层组成,但其中的聚合物水泥系、反应固化型环氧树脂系复层涂料无底涂层。

底涂层:用于封闭基层和增强主涂料的附着能力。

主涂层:用于形成凹凸式平状装饰面。

面涂层:用于装饰面着色,提高耐候性、耐污染性和防水性等。

(2)分类复层涂料按主涂层所用粘结料分为:聚合物水泥系复层涂料:用混有聚合物分散剂的水泥作为粘结料。

硅酸盐系复层涂料:用混有合成树脂乳液的硅溶胶等作为粘结料。

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用合成树脂乳液作为粘结料。

反应固化型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用环氧树脂乳液等作为粘结料。

(3)代号技术要求复层涂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GB 3186-1982(1989)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 1512:1974)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5608-1995 中国颜色体系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 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 要求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5.1 取样产品按GB 3186的规定进行取样。

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而定。

5.2 试验的一般条件5.2.1 试验环境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 9278的规定。

5.2.2 试验样板的制备5.2.2.1 所检产品未明示稀释比例时,搅拌均匀后制板。

5.2.2.2 所检产品明示了稀释比例时,除对比率外,其余需要制板进行检验的项目,均应按规定的稀释比例加水搅匀后制板,若所检产品规定了稀释比例的范围时,应取其中间值。

5.2.2.3 本标准中检验用试板的底材除对比率使用聚酯膜(或卡片纸)外,其余均为符合JC/T 412-1991表2中1类版(加压板,厚度为4mm~6mm)技术要求的石棉水泥平板,其表面处理按GB/T 9271-1988中7.3的规定进行。

5.2.2.4 本标准规定采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线棒涂布器制板。

线棒涂布器是由几种不同直径的不锈钢丝分别紧密缠绕在不锈钢棒上制成,其规格为80、100、120三种,线棒规格与缠绕钢丝之间的关系见表2。

表2 线棒注:以其它规格形式表示的线棒涂布器也可使用,但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的技术要求。

5.2.2.5 各检验项目的试板尺寸、采用的涂布器规格、涂布道数和养护时间应符合表3的规定,涂布两道时,两道间隔6h。

表3 试板5.3 容器中状态打开包装容器,用搅棒搅拌时无硬块,易于混合均匀,则可视为合格。

5.4 施工性用刷子在试板平滑面上刷涂试样,涂布量为湿膜厚约100μm,使试板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面成约85°角竖放。

放置6h后再用同样方法涂刷第二道试样,在第二道涂刷时,刷子运行无困难,则可视为“刷涂二道无障碍”。

5.5 低温稳定性将试样装入约1L的塑料或玻璃容器(高约130mm,直径约112mm,壁厚约0.23mm~0.27mm)内,大致装满,密封,放入(-5±2)℃的低温箱中,18h后取出容器,再于5.2.1条件下放置6h。

如此反复三次后,打开容器,充分搅拌试样,观察有无硬块、凝聚及分离现象,如无则认为“不变质”。

5.6 干燥时间按GB/T 1728-1979(1989)中表干乙法规定进行。

5.7 涂膜外观将5.4 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24h。

目视观察涂膜,若无针孔和流挂,涂膜均匀,则认为“正常”。

5.8.1 在无色透明聚酯薄膜(厚度为30μm~50μm)上,或者在底色黑白各半的卡片纸上按5.2.2规定均匀地涂布被测涂料,在5.2.1规定的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5.8.2 用反射率仪(符合GB/T 9270-1988中4.3规定)测定涂膜在黑白底面上的反射率:5.8.2.1 如用聚酯薄膜为底材制备涂膜,则将涂漆聚酯膜贴在滴有几滴200号溶剂油(或其他适合的溶剂)的仪器所附的黑白工作板上,使之保证无气隙,然后在至少四个位置上测量每张涂漆聚酯膜的反射率,并分别计算平均反射率RB(黑板上)和RW(白板上)。

5.8.2.2 如用底色为黑白各半的卡片纸制备涂膜,则直接在黑白底色涂膜上各至少四个位置测量反射率,并分别计算平均反射率RB(黑纸上)和RW(白纸上)。

5.8.3 对比率计算:5.8.4 平行测定两次。

如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2,则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5.8.5 黑白工作板和卡片纸的反射率为:黑色:不大于1%;白色:(80±2)%5.8.6 仲裁检验用聚酯膜法。

5.9 耐水性按GB/T 1733-1993甲法规定进行。

试板投试前除封边外,还需封背。

将三块试板浸入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中,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掉粉、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

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

5.10 耐碱性按GB/T 9265规定进行。

如三块试板上有二块未出现起泡、掉粉、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

5.11 耐洗刷性除试板制备外,按GB/ T 9266规定进行。

同一试样制备两块试板进行平行试验。

洗刷至规定的次数时,两块试板中有一块试板未露出底材,则认为其耐洗刷性合格。

5.12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试验按GB/T 1865规定进行。

结果的评定按GB/T 1766进行。

其中变色等级的评定按GB/T 1766-1995中的4.2.2进行。

5.13 耐沾污性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5.14 涂层耐温变性按JG/T 25的规定进行,做5次循环[(23±2)℃水中浸泡18h,(-20±2℃)冷冻3h,(50±2)℃热烘3h为一次循环]。

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二块未出现粉化、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

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

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1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容器中状态、施工性、干燥时间、涂膜外观、对比率。

6.1.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

6.1.2.1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低温稳定性、耐水性、耐碱性、耐洗刷性、耐沾污性、涂层耐温变性为半年检验一次,耐人工气候老化性为一年检验一次。

6.1.2.2 在HG/T 2458-1993中3.2规定的其他情况下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6.2 检验结果的判定6.2.1 单项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6.2.2 产品检验结果的判定按HG/T 2458-1993中3.5规定进行。

7 标志、包装和贮存7.1 标志按GB/T 9750的规定进行。

如需加水稀释,应明确稀释比例。

7.2 包装按GB/T 13491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7.3 贮存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冬季时应采取适当防冻措施。

产品应根据乳液类型定出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附录 A(标准的附录)涂层耐沾污试验方法A1 原理本方法采用粉煤灰作为污染介质,将其与水掺和在一起涂刷在涂层样板上。

干后用水冲洗,经规定的循环后,测定涂层反射系数的下降率,以此表示涂层的耐沾污性。

A2 主要材料、仪器和装置A2.1 粉煤灰1)A2.2 反射率仪符合GB/T 9270-1988中4.3规定。

A2.3 天平感量0.1g。

A2.4 软毛刷宽度(25~50)mm。

A2.5 冲洗装置见图A1。

水箱、水管和样板架用防锈硬质材料制成。

A3 试验A3.1 粉煤灰水的配制称取适量粉煤灰于混合用容器中,与水以1:1(质量)比例混合均匀。

A3.2 操作在至少三个位置上测定经养护后的涂层试板的原始反射系数,取其平均值,记为A。

用软毛刷将(0.7±0.1)g粉煤灰水横向纵向交错均匀地涂刷在涂层表面上,在(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干燥2h后,放在样板架上。

将冲洗装置水箱中加入15L水,打开阀门至最大冲洗样板。

冲洗时应不断移动样板,使样板各部位都能经过水流点。

冲洗1min,关闭阀门,将样板在(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干燥至第二天,此为一个循环,约24h。

按上述涂刷和冲洗方法继续试验至循环5次后,在至少三个位置上测定涂层样板的反射系数,取其平均值,记为B。

每次冲洗试板前均应将水箱中的水添加至15L。

A4 计算涂层的耐沾污性由反射系数下降率表示。

式中:X 涂层反射系数下降率;A 涂层起始平均反射系数;B 涂层经沾污试验后的平均反射系数。

结果取三块样板的算术平均值,平行测定之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0%。

1-液位计;2-水箱;3-内径8mm的水管;4-阀门;5-样板架;6-样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