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0 挤出滚圆微丸机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抛丸清理滚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抛丸清理滚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抛丸清理滚筒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抛丸清理滚筒的操作人员。
三、安全准备1.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无异常震动、异响和漏油现象。
2. 检查抛丸机内部是否有残留物,如有需要进行清理并做好防护措施。
3. 检查抛丸机的电气设备是否完好,如开关、按钮、指示灯等是否正常工作。
4. 确保操作人员已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装等。
四、操作步骤1. 打开抛丸机的进料门,将待处理的滚筒装入机器内。
2. 关闭进料门,并确保门已牢固关闭。
3. 打开抛丸机的电源开关。
4. 根据滚筒的尺寸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抛丸速度和抛丸时间。
5. 打开抛丸机的抛丸开关,开始进行抛丸清理作业。
6. 观察抛丸清理作业进度,根据需要对抛丸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7. 抛丸清理完成后,关闭抛丸开关。
8. 等待抛丸机停止运行后,打开出料门,将清理完成的滚筒取出。
9. 关闭出料门,并确保门已牢固关闭。
10. 关闭抛丸机的电源开关。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抛丸机之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严禁穿戴松散的衣物和长发。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抛丸机内部。
3. 在抛丸清理作业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防尘措施,防止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
4. 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 禁止擅自调整抛丸机的相关参数,必须经过授权人员才能进行调整。
6. 操作结束后,必须关闭抛丸机的电源开关,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工作。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如遇到设备故障或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2. 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并及时报警。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微丸

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微丸作为一种多元的给药系统,微丸正在日益被广泛应用。
其不仅在生产上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提高流动性、减少脆碎度、使粒径分布变窄、易于包衣和包装等),而且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也颇有益处。
例如微丸能够阻止一些具有胃刺激性的药物在胃肠道局部浓度的升高。
此外,还能通过降低胃排空速率和整体转运速度来减少个体间以及同一个病人体内血药浓度曲线的差别。
药剂上比较经典的微丸制备工艺是挤出滚圆法,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包括三步生产过程,最终能够产生大约直径1mm左右的球形颗粒。
在制备过程中,药物粉末先形成湿的软材,然后通过挤出机挤成细长的条状,最后通过滚圆机滚圆。
所形成的球状颗粒或者微丸具有统一的形状、大小和密度。
经干燥后,球形粒子具有极低的脆碎度可以用于进行薄膜包衣。
相对于其他生产载药微丸的工艺而言,挤出滚圆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载药量大,不需要制备非常大的丸芯。
生产工艺过程需要至少五个单元操作以及一个可选择的第六步筛选单元。
图1说明每一个工艺步骤伴随出现的关键变量。
最终每个步骤的终产物如图2所示。
图2挤出滚圆前4步的中间体(A)粉末干混(B)制粒所得颗粒(C)挤出所得的挤出物(D)滚圆所得的球形粒子在第一步,湿法制粒前,粉末先干混以均匀分散,一般而言,该过程在用于制粒的混合器中进行,尽管如此,如果使用连续造粒机,那么干混这一步就单独使用另外的混合器。
第二步是制粒,在此过程中具有所需柔软以及变形特性的软材被制备。
制粒可在间歇式处理机(包括行星式混合机,垂直或者水平高速剪切机),Σ形刮刀湿法制粒机或连续混合机(包括Nica M6瞬时混合机和双轴高螺旋剪切制粒机)进行。
与传统片剂的制粒工艺过程相比,为了得到均匀大小和圆整度的微丸,微丸制粒工艺中使用的润湿剂的数量大大增加。
这对于液体的均匀分散是很重要的。
挤出是第三步,它把湿的软材挤成细的长条,挤出方法目前主要可以作为生产完全水溶性药物的替代方法。
挤出机有很多种,但一般来说,分成三类。
滚筒式抛丸清理机操作规程

滚筒式抛丸清理机操作规程
编号:TT/T3-GC-099-2008
1.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对本机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性能、使用方
法、润滑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熟悉。
2.开机前应对每台电机进行单独试验确定设备运转正常。
3.抛丸器没有完全停止时,严禁打开清理室大门,以防弹丸飞出伤
人。
4.设备的操作程序:
1)将工件整齐摆放在抛丸箱的滚筒上,关闭大门。
2)按风机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亮,打开风机,设定抛丸时间。
3)按提升机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亮,打开提升机。
4)按抛丸机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亮,打开抛丸机。
5)按供丸闸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亮,打开供丸闸,设备开始正
常抛丸,清理工件。
6)设定清理时间到,抛丸器、供丸闸自动停止。
7)按提升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熄灭,关闭提升机。
8)按滚筒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熄灭,关闭滚筒机。
9)按风机按钮,同时按钮指示灯熄灭,关闭风机
10)手动打开抛丸箱大门,取出工件。
11)工作时如发现异常响声,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修理。
12)工作完毕时,要及时关闭设备电源。
编制: 审核: 批准:。
抛丸清理滚筒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抛丸清理滚筒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程旨在确保抛丸清理滚筒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适用于所有进行抛丸清理滚筒作业的人员。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 确保抛丸清理滚筒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3. 给予作业人员充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保证装备的功能完好。
三、作业操作规程1. 将被清理的滚筒锁定,并确保其不会意外移动或旋转。
2. 确保作业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耳塞、手套等。
3. 开始操作前,确保作业人员已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并设立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4.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启动抛丸清理滚筒设备。
5. 操作人员应保持警觉,随时留意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6. 严禁操作人员将手、脚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滚筒,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7. 禁止在滚筒还在旋转时进行维护、清理等操作,必须先将设备停止运行,进行相关操作后方可再次启动设备。
8. 如发现异常情况,如设备异常运行、异响、烧毁味等,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按照现场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2. 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得随意抛弃现场物品,应尽量保持现场的原样。
五、注意事项1. 严禁未经专业人员允许擅自操作抛丸清理滚筒设备。
2. 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反相关安全操作要求。
3. 任何维护、清理等需停机操作的工作,必须在设备完全停止后进行。
4. 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向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5. 操作人员需随时关注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六、操作结束后的工作1. 完成作业后,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关闭设备,并清理工作场地。
2.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确保设备已停止运行。
标准清洗消毒操作程序-滚揉机的清洗消毒

极限值: 1 消毒液必须符合要求。 2 滚揉机清洗干净。
纠正措施: 1、如消毒液不符合要求,需按照清洗剂、消毒剂浓度配制的标准操作程序重新配制。 2、如清洗不干净,马上重新清洗。 备注:如上述任何步骤出现问题,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0
操作程序: 1、生产结束,用胶袋将各裸露的电器部位保护好。 2、停止运转,将滚桶内的肉料清理干净。 3、向滚桶内加入热水、洗易 C01,清洗剂浓度配比为 1:100,然后盖上滚桶盖,启动清洗程 序运行 20 分钟后,将清洗剂倒出。 4、用泡沫机将 3:100 泡沫清洗剂溶液喷洒在机器表面及拆下的零件上并擦洗,15 分钟后再 彻底冲洗干净。 5、向滚桶内加入适量的水,启动清洗程序运行 10 分钟后将水倒出。 6、清洗人员检查各部位是否清洗干净,若不干净重复以上操作。 7、把高压水枪调成雾状用 100-300ppm 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溶液喷洒滚桶内外及零部件, 注意让消毒液与机器表面充分接触。 8、10 分钟后用清水将消毒剂冲洗干净。 9、将卸下的零部件重新装好,清洗工作结束。
####有限公司
标准清洗操作程序(SOP)
清洗 SOP:038 修订次数: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共1页 第1页 修订日期:
SOP 的名称:滚揉机的清洗消毒
责任者:设备清洗人员
目的:提供滚揉机的清洗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相关材料及用具: 1 泡沫机 2 泡沫清洗剂 3 无纺布 4 胶袋 5 高压水枪 6 次氯酸钠 7 洗易 C01
滚筒式抛丸清理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滚筒式抛丸清理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概述滚筒式抛丸清理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车辆制造等领域的清理设备。
它以高速旋转的抛丸轮为动力,利用抛丸的冲击力将工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等物质清除。
然而,这种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可能会因为疏忽或者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因此,为了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严格遵守以下操作及保养规程。
2. 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1.在操作前,应先通过看板或者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各部位接合处是否松动变形,其它存在危险的因素。
2.在操作前,应先确认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控制器是否具备运行状态。
切勿对操作设备进行拆卸、改动等操作。
3.在操作前,应先确认工件是否适合该设备进行清理。
如果清理的工件是涂装制品,或者构件机加工件,应先了解清洗工艺要求,将清理正确进行。
2.2 进行实际操作1.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操作设备及其周围的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切勿将工具或者其他杂物置于设备及其周围。
2.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护目镜、耳罩、手套、防滑鞋等。
切勿穿戴长袖衣服或者手长袖衣服,以免被抛丸卡住或者卷入抛丸轮中。
3.当开启设备时,应注意要保证机器不会反转,无卡滞的现象。
4.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及轮子、手不得过于靠近轮子及仓体、严禁站在工件前方进行操作。
5.如果设备出现异常响声或者其他故障,请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6.操作人员应当时刻留意抛丸清理机的运转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请立即停机检查清理,并及时排除问题。
必要时,应联系设备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7.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等操作时,请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清洗方法及保养周期进行操作。
3. 保养规程1.在日常使用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保养,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2.在设备长时间运转后,应对设备进行冷却处理,防止设备因过热而损坏。
3.在设备长时间未使用时,请将其盖好,确保设备不会受到过多的烟、灰等污染。
2024年抛丸清理机操作规程

2024年抛丸清理机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2024年抛丸清理机的操作,保障工作安全与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2024年抛丸清理机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二章操作前准备第四条操作人员应在进行操作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熟悉2024年抛丸清理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损坏、松动或其他异常情况。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电源和电气线路,确保正常接通。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供气系统,确保压力正常,气源稳定。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的清理室和篮筐,清理室内应干净整洁,无杂物;篮筐应固定好,并确保篮筐容量充足。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十一条在进行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将待清理工件放置在设备的清理室内。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清理时间、清理速度、抛丸流量等,根据工件的清理需求进行合理设置。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要求,保证工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防止工件在清理过程中移位或掉落。
第十四条在启动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确认工件的位置是否安全,并确保设备周围没有其他人员。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根据设备要求,启动抛丸清理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设备并排除故障。
第十七条在清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工件的清理效果,如有需要,可适时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
第十八条清理过程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将抛丸清理机停止运行,并确认设备内无残留物。
第四章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九条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严禁违反操作规程。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的工作环境,如发现设备周围有易燃物品,应及时清理。
抛丸清理滚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抛丸清理滚筒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抛丸清理滚筒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操作人员在进行抛丸清理滚筒作业前,应仔细阅读并熟悉本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二、作业准备1. 安全准备a.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眼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尘口罩等。
b. 定期检查和维护抛丸清理滚筒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损坏或故障。
c. 确保作业区域内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且周围人员离开清理区域。
2. 作业设置a. 设置废料收集设备和防护罩,保持作业区域清洁,并避免抛丸颗粒溅射到周围区域。
b. 确保抛丸清理滚筒周围没有堵塞物,避免抛丸颗粒堆积或回溅。
三、操作流程1. 准备步骤a. 确认机器电源已关闭,锁紧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b. 使用扳手将抛丸清理滚筒的抛丸容器分离。
c. 将废料收集器移至合适的位置。
2. 抛丸清理滚筒操作a. 开启电源,启动抛丸清理滚筒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b. 按照设备操作面板上的说明,调整抛丸清理滚筒的速度和工作时间。
c. 将抛丸容器连接至设备,并确保连接牢固。
d. 将工件放入抛丸清理滚筒内,注意放置位置和放置数量不能超过设备规定。
e. 关闭设备开关,开始进行抛丸清理作业。
f.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设备速度和工作时间,严禁用手触摸抛丸清理滚筒。
3. 抛丸作业完成a. 当工件清理完成后,关闭设备开关,并等待抛丸清理滚筒完全停止。
b. 使用扳手将抛丸容器从设备上取下,并将抛丸颗粒倒入废料收集器中。
c. 关闭电源,切断设备电源。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在进行抛丸清理滚筒作业时,不得穿戴松散的衣物或佩戴饰品,以免被抛丸颗粒勾住。
2. 严禁用手触摸抛丸清理滚筒内的工件,以免发生伤害。
3. 操作人员应保持警觉,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人员。
4. 在抛丸清理滚筒作业过程中,应及时清理废料和抛丸颗粒,以保持设备和作业区域的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挤出滚圆微丸机清洁与消毒程序,保证设备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挤出滚圆微丸机的清洁与消毒。
3 责任人
操作人员负责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
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审核规程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操作进行工艺核查;以及处理操作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QA员负责对操作和记录进行复核和监督。
4 程序
4.1 清洁
4.1.1 清洁实施条件及频次
4.1.1.1 换品种、换规格、换批号时按本规程彻底清洗。
4.1.1.2 如连续生产同一品种、规格、批号时,每三天清洗1次。
4.1.1.3 特殊情况随时按本规程清洗
4.1.2 清洗地点
就地清洗、器具清洗间
4.1.3 清洗设备
抹布、水桶
4.1.4 清洁剂与消毒剂
4.1.4.1 清洁剂:纯化水、饮用水
4.1.4.2 消毒剂:75%乙醇溶液、0.3%新洁尔灭溶液、1%苯酚溶液,配制方法见《消毒剂配制与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4.1.5 清洁方法
4.1.
5.1 确认生产工作已完成,设备已停止工作,并已关掉设备电源。
4.1.
5.2 松动挤出机所有卡箍,拿下球面挤出孔板和卡盘,拿下进料斗并从中拿出进料挡块。
将滚圆机盖体打开,将离心转盘上锥形锁紧螺母(左旋螺母),向右旋转从转轴上卸下,装上两个起吊螺栓,两手同时均衡用力即可取出转盘。
将转盘拿到洗涤间用饮用水浸泡,用毛刷清洗干净,最后用纯化水冲洗三次以上,存放在晾放架上。
其中将进料三通管、卡箍、球面挤出孔板、卡盘、进料斗、进料挡块、盖体、转盘全部移至器皿洗涤间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存放在晾放架上;用润湿洁净抹布清楚整个设备内外各部位表面污迹,粉垢堆积处用毛刷刷洗,先用饮用水擦洗,最后用纯化水擦洗3遍以上至干净为止。
外表面擦至光洁发亮,直接接触药品部位按4.2消毒。
4.1.
5.3 生产结束后立即进行设备清洁,最迟不得超过生产结束2小时。
4.2 消毒
4.2.1 消毒频次
4.2.1.1 直接接触药品部位表面及部件,使用前后各消毒1次。
非直接接触药品部位表面及部件每周一次
4.2.1.1.2 更换品种、规格、批号时必须按本规程彻底消毒。
4.2.1.2 特殊情况随时按本规程消毒
4.2.2 消毒部位
螺杆送料器、进料斗、三通管、盖板、齿形转盘等直接接触药品部位。
4.2.3 消毒地点
就地消毒、器具清洗间
4.3 清洗效果评价
无味,目测设备内外无污迹或可见异物。
4.4 做好清洁消毒记录,给料斗、筛框,集粉袋及粉碎机等挂上设备状态标志,通知QA检查,合格后擦去“已清洗”状态牌上的签名和日期并重新签名和填写日期。
整个岗位清场结束待发给“清场合格证”后,将之放于固定位置,方可离开作业区。
4.5 清洗消毒后,超过3天未使用的,应重新进行清洗消毒后才能使用。
4.6 清洁工具的清洗、存放按《30万级洁净区清洁工具的清洁、存放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4.7 清洁消毒后的机器设备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非生产需要人员不得进入设备存放区域,避免再次污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