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调查报告

篇一:初二(11)地理调查报告

地理调查报告——容桂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容桂中学初二11班陈丹红小组指导老师:何梅艳

小组成员和分工:

资料收集:陆泳仪、谭斯恩、余舒婷、梁杏淋图文编辑:陈泳诗、陈丹红、汪雨思数据统计:薛慧卉

引言

“树生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是由3榕树的气根跨容里鹏涌而过形成的一座奇特小桥,因此树生桥又称鹏涌桥。它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胜景。整座桥宽2米左右,长则6米有余。

容桂树生桥鹏水壮龙邀明月,绿榕生树揽古桥。树生桥是由于

人工和天然造成的一座奇特的桥。是值得保护的一个奇迹。

容桂树生桥公园前有一座大牌坊,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鹏水壮龙邀明月,下联是:绿榕生树揽古桥。公园里立着三株巨大的古榕树,每棵都像巨大的柱子般粗,最小的也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叶子向各方展开,好似一把巨大的绿绒伞,叶子呈小椭圆形,叶色苍翠欲滴,郁郁葱葱,树上还缠绕着各种寄生植物。向桥的底部望去,只见

有三根粗壮的气根,其中一条弯弯曲曲地伸向对岸,好似一个演员伸展着身体在跳舞似的,非常有趣。榕树形成的桥骨最粗的直径有30厘米,像大蟒蛇一样。树根像长蛇一样盘旋在石板上。树的东南面还有一口“无叶井”,这井又窄又深,清澈明亮,据说树上的树叶飘落在井里,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前树生桥的坏境较差,但近年得到较大的改善。是容桂的旅游景点之一,为了解树生桥的“蜕变”,我们展开调查......

(一)实地调查

调查表:我们还问过附近的居民

地点:树生桥目标:附近的居民

(二)图分析

从表来看,满意和肯定的人数较多,证明树生桥的改善是有效的。

我们也问过附近的居民,他们说有些人要倒垃圾,但不想去那么远,就顺手把垃圾倒到河里。一些工厂也贪方便,直接把脏水倒到河里。这种行为真是十分可耻!!

篇二:中学地理调查报告

xxxx中学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年3月15日

调查地点:山东xxxxxx

调查对象:高一部分学生

撰稿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提要:高中地理新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具体的课程标准数量较多,但其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表述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运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原理和规律;2.通过“运用实例、典型案例、举例”,来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报告分别从这三方面入手调查xxxx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1.调查概况

1.1调查背景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意味着学生更注重掌握地理学科分析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一目标,值得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

1.2调查的具体目标

本次调查以xxxx为调查地点,从教师、学生、学校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利用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合教师座谈会有关信息,试图探析普通县城高中的地理学科“过程与方

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以及该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分析原理和规律的教学现状。

,以及这些方法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提供辅助性参考资料。

1.3调查方法

,比较系统的了解xxxx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对该校所有地理教师进行听课比较,进一步了解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施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4对调查问卷的解释说明

本调查以随机问卷形式调查了xxxx高一年级18个班的部分同学,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21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我对回收的121份问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统计,统计数据真实性高。

本问卷为不记名调查问卷,共有11道题目,其中9道单项选择题,1道为开放型多选题,1道简答题(关于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附在后面)。1~3题调查地理图表的教学现状;4~6题调查案例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教学现状;7~10

题调查该校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现状;最后一题简答题为开放性题目。限于调查者的能力和精力,本调查依据数据的整理分析上只能得出简单的参考性结论。

2.调查结果分析

2.1运用地理图表插图,开展课堂教学现状不尽人意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语言和工具,培养学生从中提取信息,提高其读图、析图和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一直所要求的。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地理图表,以获得课标中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这也是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运用地理图表开展教学,会影响地理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地理教学课堂上,运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的现状不尽人意。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4%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地理课堂上经常采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52.6%的同学认为教师只是偶尔采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高达30%的同学认为老师很少或者没有采用地图图表进行教学。以下是关于教师运用地图开展教学的调查的统计图:

60

50

40

30

20

10

经常偶尔很少没有%

图1:教师运用地图开展教学次数统计图

同时,采用地理插图等进行教学,呈现重点班比普通班频繁的趋势。高一年级普通班主要是新教师或者教龄不大的教师,重点班是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从教学经验来说,老教师懂得一幅地理图表,它主要体现的内容是什么,并且知道从哪里去引导,而新教师则不行;从地理教学基本功来说,老教师一般板图比较强,他们会利用课本的地理图表,结合板图进行讲解,而新教师板图基本功较为薄弱。

课标要求,在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学习过程中,不应是停留在对地图进行机械记忆的层面

上,而是始终围绕着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探讨,而且具备了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即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不再局限在教材所提供的地理图表,而是能够在不同图式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地图教学处理的方法非常重要,xxxx该方面的现状如下图:

52%

图2:教师地图教学处理统计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