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分扣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

《分扣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页数学好玩《分扣子》一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亲历分扣子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进行分类,并通过给扣子分类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即为之前所学知识做了巩固,更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早已遇到过很多有关分类的问题,已经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类的知识。

教学目标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相同的;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在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可能不同。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纸质扣子(每2位同学为一小组,一小组2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1.课前谈话:昨天同学们上课表现都非常好,所以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作为奖励,想猜的同学请坐端。

课件出示谜语,师引导学生猜谜语。

谜语:兄弟几个人,各走各的门,谁要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打一服饰用品)师:请大家用最好听的声音读出这个谜语。

(学生齐读)师:你们读的真好,猜出的同学请举手。

(纽扣、扣子)师:和他们猜的一样的同学请坐端。

师小结: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是扣子。

(板书:扣子)2.说一说(师课件出示扣子)师:那谁来说一说你都在哪里见过扣子?(在衣服上、裤子上……)3.看一看师:我去商店买扣子,商店里的那位阿姨帮我介绍了一些扣子。

(课件出示)多种扣子杂乱地摆放在一起的画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形状不一样;扣眼个数不一样;比较乱……4.想一想师:是呀,这也太乱了,我很难找到我想买的扣子,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把同样的放在一起;把扣子分一分……)师小结:大家说的真好,把扣子分一分就更清楚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扣子。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扣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分扣子【教材简析】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表达。

【教学目标】1. 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 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1. 出示超市物品按类别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情景,初步感受分类2. 出示图形:说说可以怎么进行分类预设:按形状分、按大小分感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结果提问:如果不断地分下去,有没有可能得到一样的结果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3.淘气不小心把妈妈装纽扣的盒子打翻了,扣子撒了一地,要整理扣子,我们来帮帮他好吗?(1)看一看(出示课件:扣子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的发现?(扣子形状不一样、扣眼数量不一样)(2)想一想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么多的纽扣,怎样才能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样的纽扣。

(把同样的放在一起;把纽扣分一分……)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把纽扣分一分就更清楚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扣子。

(板书:分扣子)二、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一)分扣子活动任务:按不同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

1. 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分类标准。

讨论:你准备怎么分?与同桌交流。

引导全班交流不同的分类标准。

(按形状分;按扣眼数量分)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同的分类标准。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分扣子》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分扣子》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之分扣子》教学设计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吝亚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学好玩第一课时《分扣子》,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

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表达。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按不同标准进行一次分类,但是选择多个标准进行多次分类,进而感知分类顺序不同,结果一样还是第一次,所以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操作,交流,表达充分感悟后发现结论。

【教学目标】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用多个标准进行多次分类,在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标准和顺序依次继续分类,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分类过程。

【教具准备】扣子教具(可贴在黑板上),课件。

【学具准备】纸质扣子及信封2套,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活动目标师:今天咱们的好朋友笑笑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她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笑笑(播放录音):我想为山区留守儿童送一份特殊的礼物——漂亮书包,而且书包上有彩色丝线和扣子拼成的图案。

可家里各种各样的扣子太多又太乱,需要花好长时间才能找到我想要的扣子,怎样才能很快找到我想要的扣子呢?请你们来帮帮我吧!师:怎样帮她呢?(给扣子分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帮笑笑解决分扣子的问题。

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分扣子(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这是一节数学课程,适用于一年级下册学生。

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分扣子”。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数与扣子的关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1.了解数与扣子的关系,了解不同的扣子代表的数字。

2.掌握分析扣子的方法,具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将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环节用数学游戏“猜扣子”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老师把一些扣子摆在桌子上,让学生猜一猜每个扣子代表的数字。

(二) 学习环节1.通过实物扣子巩固数字数量的认识。

让学生用小扣子将大扣子分别扣起来,每个小扣子代表一个数字。

2.多种数量的扣子的组合。

让学生通过多个小扣子的组合,得到不同数量的数字。

3.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分析一些手上的扣子,计算代表的数字。

(三) 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家中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数一数它们包含的扣子数量。

(四) 总结环节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老师归纳总结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思考与成长。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扣子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2.多种数量扣子的组合。

难点1.学生可能难以区分扣子的颜色和大小。

2.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组合扣子所代表的数字。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不足之处,老师可以进行精准的教学分析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设计,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外,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在数学探究学习中的兴趣。

同时,需要教师反思教学设计和环节是否真正照顾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分扣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分扣子》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分扣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分扣子》一节。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分数的概念,通过分发和比较不同数量的扣子,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扣子作为教具,同时也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的扣子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把扣子,让他们自己数一数,有几颗扣子,并和同桌比较一下,看看谁的多,谁少。

2. 讲解分数的概念:接着,我引入了分数的概念,分数就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数量就是分数的分子,总共有几份就是分数的分母。

比如,我们把24颗扣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6颗,那么24颗扣子就可以表示为6/4。

3. 比较分数的大小: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两把扣子,一把有8颗,一把有12颗,让他们比较一下,哪一把扣子多,哪一把扣子少。

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8/4的扣子比12/6的扣子少,因为8/4=2,12/6=2。

4. 随堂练习:我给孩子们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15颗扣子,我们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颗扣子?孩子们通过分数的计算,得出了答案,每份有5颗扣子。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分数的定义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记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扣子,尝试不同的分法,比较分数的大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孩子们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只要他们的分法和比较方法是正确的,就可以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一课时)综合与实践(分扣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一课时)综合与实践(分扣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一课时)综合与实践(分扣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好玩(第一课时)综合与实践(分扣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扣子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数的分解与组合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的分解与组合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扣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扣子作为教学道具。

2.准备课件,展示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图片。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扣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扣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扣子有多少个吗?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同时,教师讲解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发放一些扣子,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的过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分扣子2-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分扣子2-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分扣子2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章《数学好玩》中的第二节《分扣子》。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如何平均分配物品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平均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配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扣子、剪刀、胶水。

学具:每人一份扣子、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5个扣子,我要将这5个扣子平均分给3个同学,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分配。

2. 讲解和演示(10分钟)我会给学生讲解平均分配的概念和方法,并且演示如何将5个扣子平均分给3个同学。

3.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学生发放学具,让学生自己尝试将扣子平均分配给同学。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例题的内容是:有8个扣子,要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个扣子?我会讲解和解题过程。

5. 小组合作(10分钟)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4个同学,每组有一份扣子,要求每组同学合作,将扣子平均分配给每个同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平均分配概念:将物品平均分配给每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相同。

方法:先数清楚物品总数,再除以人数,得出每个人应得的数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有12个扣子,要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个扣子?2. 有15个扣子,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个扣子?答案:1. 每个同学可以分到2个扣子。

2. 每个同学可以分到3个扣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分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分扣子9-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分扣子9-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好玩分扣子9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九章《数学好玩》,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扣子。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一定数量的扣子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扣子的概念,学会用符号表示不同数量扣子的分配方式。

2. 学会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分配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配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扣子的概念,并能够用符号表示不同数量扣子的分配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和练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扣子作为教具,每个学生也会发一些扣子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给学生分发扣子,让他们自己尝试不同的分配方式,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分扣子。

2. 讲解:我会用教具演示不同的分配方式,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分配规律。

3. 练习:学生自己尝试不同的分配方式,并用符号表示出来。

4. 解答疑问:在这个阶段,我会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分扣子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扣子:1. 分配方式:2. 分配规律:七、作业设计1. 10个扣子,分成2组,每组5个。

2. 12个扣子,分成3组,每组4个。

答案:1. 10个扣子,分成2组,每组5个:10 ÷ 2 = 5,表示为:10/2=52. 12个扣子,分成3组,每组4个:12 ÷ 3 = 4,表示为:12/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扣子的概念和分配规律。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会考虑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例如,我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有20个扣子,你想怎么分配呢?为什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好玩之分扣子》教学设计
西安国际陆港第一小学吝亚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学好玩第一课时《分扣子》,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

实践活动《分扣子》旨在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表达。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按不同标准进行一次分类,但是选择多个标准进行多次分类,进而感知分类顺序不同,结果一样还是第一次,所以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操作,交流,表达充分感悟后发现结论。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
会选用多个标准进行多次分类,在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标准和顺序依次继续分类,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分类过程。

【教具准备】
扣子教具(可贴在黑板上),课件。

【学具准备】
纸质扣子及信封2套,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活动目标
师:今天咱们的好朋友笑笑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她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笑笑(播放录音):我想为山区留守儿童送一份特殊的礼物——漂亮书包,而且书包上有彩色丝线和扣子拼成的图案。

可家里各种各样的扣子太多又太乱,需要花好长时间才能找到我想要的扣子,怎样才能很快找到我想要的扣子呢?请你们来帮帮我吧!
师:怎样帮她呢?(给扣子分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帮笑笑解决分扣子的问题。

(板书:分扣子)
二、学习新知
(一)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扣子进行第一次分类。

1.引导学生观察扣子的特征。

(师:看到这些扣子,你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有圆形的,正方形的;有4个扣眼的,有2个扣眼的。

(也就是形状不同;也就是扣眼数不同。


2.同桌合作将1号信封的扣子分成两类。

师:(1)如果要把这些扣子分成两类,你会选择什么标准?2生说。

(2)想不想试试,先看老师的温馨提示:
①分的时候扣子要摆开,不能重叠。

(也就是扣子不能压在一起。


②分完以后不要动扣子,同桌一人保管一类扣子,并用坐姿告诉老师。

(3)现在请同学拿出1号信封中的扣子放在中间,同桌两人先商量按什么标准分,再动手分一分。

(4)两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

师:谁愿意给大家在黑板上分一分?两人一起。

3.学生汇报自己的分类过程。

(1)展示学生“按形状”分的结果。

启发思考:谁看出来他们是怎么分的?分成几类?
生:他们是按形状分的,分成两类,一类是圆形,一类是方形(板书:圆和方,也就是分成了圆圆和方方。


(2)展示学生“按扣眼数”分的结果,
启发思考:谁看出来他又是怎么分的?分成几类?
生:他们是按扣眼数分的,分成两类,一类是2眼的,一类是4眼的(板书:4和2,也就是分成了4眼的和2眼的)
4.引导学生对比分类结果。

(这两种分发的结果一样吗?同样的扣子,为什么分的结果不一样?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结: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二)根据新的标准将扣子进行第二次分类。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分类标准并尝试分类。

(1)笑笑对刚才的分类结果可不太满意,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圆形扣子一样吗?怎么区分呢?还能继续分吗?谁看出来他再按什么分的?(板书:4和2;生1试一试。

总结起名;刚才把他们叫圆圆,现在可以叫圆4,圆2.)(2)这些方形扣子还能继续分吗?按什么分?(板书:4和2;生2试一试。

总结起名;刚才把他们叫方方,现在叫方4,方2)
(3)总共分成了几类,每一类扣子还可以继续分吗?为什么?(每类扣子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教师ppt总结:刚才我们先按形状分成圆圆和方方,当圆形扣子里,还有扣眼不同时,我们再按照扣眼数继续分,分成圆4和圆2;当方形扣子里,也还有扣眼数不同时,我们再按照扣眼数继续分,分成方4和方2。

这个过程叫做继续分。

2.组织所有学生按照新的发现进行第二次分类。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保管的扣子,想一想还能再选一个标准,继续分吗?动手试一试)
3.学生展示另一种分类过程和结果。

(1)谁能看出他是怎样继续往下分的?
预设:(1) 4个扣眼的扣子又可以按形状分成圆形的和方形的;
(2) 2个扣眼的扣子又可以按形状分成圆形的和方形的。

(板书:圆和方。

刚才说他是2眼的,叫2圆,4眼的叫4圆;这边叫2方,4方)
(2)总共分成了几类,每一类扣子还可以继续分吗?为什么?(每类扣子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教师ppt总结:第二种分发先按扣眼数分成2眼和4眼,当2眼扣子里还有形状不同时,再按形状继续分,分成2圆和2方;当4眼扣子里也有形状不同时,再按形状继续分,分成4圆和4方。

这个过程也是继续分。

4.对比两种分法的结果(请你比较这两种分法,有什么发现?)
预设:(1)按两个标准分。

(2)分了两次,都有继续分。

(3)分的顺序不同。

(4)分成四类,分的结果一样。

(生说结果,我圈结果。

圆4=4圆,圆2=2圆,方4=4方,方2=2方。

(板书:分到不能再分手时,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过渡:我发现咱班同学动脑筋特别快,接下来看看大家动手快不快?请把桌面上的扣子装进1号信封,放在左上角。

我发现两人合作更快。

现在听听笑笑是怎么说的。

笑笑(播放录音):谢谢你们用“继续分”的方法帮我解决了问题,可刚才的扣子不够用,我还特意拿出了最心爱的一盒扣子,再帮帮我吧,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三、巩固拓展
(三)体会按不同的标准三次分类,最后结果相同。

1.出示扣子,选择分类标准。

(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些扣子有什么不同?有紫色的,桔色的,圆形的,方形的,2个扣眼的,4个扣眼的。


2.讨论分类顺序。

(如果要把这些扣子分一分,你会怎么分?)
预设:先按_______分,再按________分,最后按_________分。

3名学发言。


3.猜想结果。

(猜一猜按照不同的顺序一直分下去,结果会一样吗?)
4.拿出2号信封的扣子,同桌合作,开展分类活动。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拿出2号信封的扣子选择一种分类顺序动手分一分。


5.学生展示分类顺序和结果。

(边分边问:先按_______分,再按________分,最后按_________分。

每一类还能再分吗?分成了几类?淘气先颜色,再形状,最后扣眼数。


6.展示淘气的分法。

(你知道淘气是怎么分的吗?给大家说一说。

分成几类?)
7.引导学生对照结果。

(你们六类结果和这里一样吗?我们一起检查一下,老师圈结果,对照你们的分法,有的掌声通过。

如“桔2圆,桔4圆,紫2圆,紫4圆,紫2方,紫4方”)
笑笑(播放录音):同学们,再次感谢你们!你们个个都是乐于助人的好伙伴,为留守儿童献爱心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四、拓展小结
1.演示生活中的分类。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分类问题,比如超市、
衣柜、冰箱中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分类整理后,就会变得更整齐。

大家学会分类的方法,也会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有条理性。


2.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1)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2)分到不能再分时,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五、课堂评价
课堂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们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还学会了分类,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在你的评价栏中圈出来。


六、作业设计:
观看微课,把2号信封中的扣子拿出来再分一分,结合微课检查自己的分法,说给爸爸妈妈。

七、板书设计
分扣子
形状→扣眼数
扣眼数→形状
分到不能再分时
分的(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圆方 4 2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
圆4 圆2 方4 方2 4圆 4方 2圆2方
颜色形状扣眼数
学生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