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粒子与大宇宙

合集下载

2022年沪科八上物理《11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2年沪科八上物理《11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2年沪科八上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表示氢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A.B.C.D.2.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A.原子核有内部结构B.原子有内部结构C.电子有内部结构D.质子有内部结构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和天体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很相似C.宇宙天体与分子的运动都是没有规律的D.宇宙天体与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下列各句诗词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暗香来”不同的是()A.移时风扬沙,人马俱失路﹣《出居庸关》(汪元量)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髙骈)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村居山喜》(陆游)D.幽兰生谷香生行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游武夷泛舟九曲》(郭沫若)6.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会消失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C.冬天里大雪纷飞,使得天上、地下一片白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教室里四处飞舞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花开时香气扑鼻B.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散在空中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雪花纷飞B.八月,桂花飘香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9.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D.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0.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B.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D.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模拟试题(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模拟试题(解析版)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2.在太阳系中属于卫星的是()A.金星B.太阳C.地球D.月球3.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严重环境污染,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2022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都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使我国31个省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污染,则关于核辐射及核能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由α射线、β射线、γ射线B.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射线是带正电的氦原子核流,γ射线是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C.人体接受少量的放射性核辐射、强剂量或长时间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D.核反应堆是一种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产生影响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A.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B.“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5.关于原子模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D.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6.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7.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B.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C.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D.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8.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9.如图所示为田湾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核能的获取途径及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A.聚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聚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裂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裂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10.有关核反应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是控制轻核聚变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B.核反应堆是控制链式反应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C.核反应堆是进行裂变且不加以控制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D.核反应堆是进行聚变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11.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3住,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12.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差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流动的水会凝固成冰导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过程中会产生电荷,其中产生负电荷的物体带负电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14.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

《布朗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Flash动画课件

《布朗运动》小粒子与大宇宙Flash动画课件

1、彗星主要由什么组成?
2、彗星可分 是哪几个部分?
彗核、彗发、彗尾
3、最著名的彗星的什么彗星?它 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年?
哈雷彗星 76年
4、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归是在 1986年,推算下次哈雷彗星光临 地球将是哪一年? 2062年
旅 行 者
2








“旅行者”号探测器在完成了木星使命后先后来到
王星。
an/y uwen
1930年,美国的汤博/数学发现了冥王星。
课件
/keji
an/s
huxu
哈勃望远镜
火星观察 者探测器
哈勃空间望远镜
1977年夏末,美国宇航局发射了 “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 探测器。“旅行者”号系列探测 器的使命是对太阳系的四大行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进 行近距离观测并取得科学数据。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浩瀚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每天抬头看到的星星、星云是什么样子的?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 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 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 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 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 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 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 和星际物质等。
▪通过科普书籍、杂志或相关网站收集有关我 国天文学成就和航天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影 响的资料,编一份小报
▪多阅读科普图书,增广见识
▪作业本、同步
土星。1980年11月“旅行者”1号先行而至,九个
月后的1981年8月“旅行者”2号随行而来。
土 星 的 光 环
讨论: 土星的光环是由什么组成的?
土星的光环是由许多小石块和小 冰块构成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自我评估(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自我评估(含答案)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自我评估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从属关系正确的是()A.B.C.D.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和电子组成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物体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

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的模型最相似()A..葡萄干布丁模型B..熟鸡蛋模型C.西瓜模型D..太阳系模型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C.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因为梳子是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存在较大排斥力5.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A.固体、液体、气体B.液体、气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6.核酸检测处,“大白”用酒精给双手消毒,我们隔着口罩都能闻到浓浓的酒精气味,这个现象说明了()A.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7.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纷飞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漫天8.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用力挤压,两铅柱就会“粘”起来,甚至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了()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9.如图所示是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D.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10.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C.炒菜时青菜分子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D.炒菜时温度高,扩散加快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跟踪训练: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附解析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跟踪训练: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附解析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跟踪训练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一、单选题1.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A. 分子有一定的体积B. 分子间无空隙C. 分子间有斥力D. 分子间有引力2.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B. 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C.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D. 运动物体比静止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3.19世纪末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的结构最接近的是()A. 西红柿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4.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A.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B.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空隙C.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斥力D. 两铅块分子无规则运动5.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B. 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6.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A.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B.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C. 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D.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7.李老师最爱喝庐山云雾茶,泡茶时总能闻到浓郁的茶香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茶水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 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热运动C. 茶叶被泡展开,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D. 茶水在变冷的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8.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 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 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太阳能是一次能源10.在下列各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A. 月球B. 地球C. 土星D. 太阳11. 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 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12.2014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等禁令.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只要有人吸烟,旁边的人就会闻到烟味,这是由于()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分子间有斥力D. 分子间有引力13.人体呼吸时,颗粒物进入入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 入肺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 是由分子组成的C. 温度越高,具有的动能越大D. 入肺是一种扩散现象二、填空题14.两滴水银靠近能结合成一滴较大水银说明________.堆煤的墙角变黑是________现象.15.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气候特征,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沙子的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窗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名句,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知当时气温突然_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花分子的________加剧.16.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三、解答题17.物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是否有关呢?提出你的猜想,并从下列提供器材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器材:冷水、一瓶开水、两只玻璃杯、天平、弹簧测力计、红墨水、蓝墨水、刻度尺、细线、钢笔.四、实验探究题18.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__;(2)图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__.五、综合题19. 某自动豆浆机工作时,电热管加热与电动机打浆过程交替进行,其部分参数如下表.额定电压 220V电机功率 100W加热功率1100W净重20N(1)空豆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积为4cm2,对水平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2)不计热量损失,加强管正常工作80s,可使1kg豆浆的温度升高________°C[取C豆浆=4×103J/(kg•°C)];豆浆飘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在________.(3)电热管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与豆浆机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导线________,产生的热量少;若豆浆机正常打好一次豆浆的消耗的总电能为0.17kW•h,加热与打浆的时间之比为3:1,则打好一次豆浆需________h.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引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复习课件: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复习课件: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2.小明坐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看到车厢地板上 的箱子在火车急刹车时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当时他产 生了四种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A.箱子具有惯性,且惯性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所以箱 子会向前运动 B.箱子受到向前的惯性 C.箱子具有惯性,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同时受到地板 对它向后的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箱子才停下来 D.箱子运动时有惯性,刹车时,箱子惯性消失,所以箱子 停下来
标(HK)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物质的组成 例1 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不可再分的 B.分子有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所以原子才是组 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且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灰尘是很小的分子,所以分子用人眼可以看见
标(HK)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实战演习成高手
3.科学家通过精确的计算发现:9 g水中约含有3.01 ×1023个水分子。请你根据这一数据,估算出每一个水分 子体积的大约值是( C ) A.1.6×10-4 cm3 B.1.49×10-23 cm3 C.2.99×10-23 cm3 D.9.22×10-23 cm3 m [ 解析 ] 首先用密度公式计算出 9 g 水的体积 V = ρ = 9g ———— =9 cm3。然后猜想水分子是紧密排列的,用总体积 3 1 g/cm 除以总个数:=2.99×10-23 cm3。
标(HK)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 回眸教材析知识
5.探索的历程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主要依靠 肉眼观察 、 简单猜测 与 推理 来认识宇宙。 1543年, 哥白尼 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 “ 日心说 ”。 1632年, 伽利略 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人类的视线 深入到了更为宽广的星空。 1687年, 牛顿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到了20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八年级物理•下(HK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宇宙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2.下列关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很难被压缩B.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容易被压缩C.固体、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大,有一定形状和体积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很小,无一定形状和体积3.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注入量筒中,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 mL。

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较为合理的是()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C.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之间没有空隙D.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微粒之间有空隙,液体微粒之间没有空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B.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排斥力5.“破镜不能重圆”说明()A.分子间距离太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C.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D.分子运动非常缓慢6.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但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钢瓶内渗出,这是因为()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如图所示,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加压后燃料气体丁烷能被压缩,其原因是加压后()(第7题)A.丁烷分子变小了B.丁烷分子间距离减小了C.丁烷分子分解了D.丁烷分子运动加快了8.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粉紧紧地附着在黑板上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C.粉笔灰附着在黑板上变牢固了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9.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1

请将下列物理学家与其贡献相对应
阿伏加德罗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查德威克
质子
电子 中子 分子 原子
谢 谢
水分子模型 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 做多原子分子 而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 单原子分子
汤姆生与枣糕模型
枣糕模型
卢瑟福与原子核 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是由质子 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结构示意图
而质子和中子又是由 什么构成的?
目前,借助于不 断完善的粒子加 速器
又发现了 u 子、 π介子、K介子、 Λ 超子、 Σ超子及τ子等四百余 种粒子

无垠的宇宙

微小的粒子
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
走进微观
自然的尺度
浩 翰 的 星 空

微观世界
到 无垠的宇宙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古人的思索…
古希腊人的四元素说
水、火、土、气
我们祖先的五行说
金、木、水、火、土
DNA生物大分
子结构模型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液体: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内,分 子能运动或滑动,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没 有一定的形状。 (3) 固体: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紧挨在一 起。所以,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 分子组成的 分子动 理论 2、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 用的引力和斥力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进微观
1、物质是由什 么组成的呢?
一一 译 半尺 : ,长 千的 秋木 万棍 代, 也每 截天 不截 完下 。
万 世 一 不 尺 竭 之 棰 , 日 取 其 半 ,
物质是由微小粒子组 成的,这种粒子称为 “分子”
如: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氧气是由氧分子组成的,生 命的有机体是由DNA分子组成 的。
分子有多大 呢?
水分子直径约为:4×10-10m,相当于 头发粗细的十万分之一 一只蚂蚁喝一口水就吞下了2×1010个 水分子。 分子很小我们肉眼看不见!
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它还可再分, 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最小的 粒子吗?
电 子
原子核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不 停地旋转,就像地球围绕太 阳公转一样。
三 1.B 2.C 3.C 4.D 5.C 6.肉眼观察 简单猜测 推理 7.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8.哥白尼 牛顿 9.1957 10 1961 4 1969 7 10.神舟五号 杨利伟 3 11.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综合 1.D 2.D 3.D 3.B 4.D 8.(1)扩散(2)分子间有引力 (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实验探究3: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吗?
两铅块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是存在引力的。
生活中其它现象: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气体 被压缩到一定程度,也很难再压缩。 说明分子之间还存在相互排斥的力,即斥力。
总之,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1) 气体:分子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向各个 方向运动。所以,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确定 的体积。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质子 2、分子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电子
夸克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分子很小,也很轻,肉眼是看不见的,分子有间隙吗?
将机油装入一个壁 很厚相当坚固的钢 筒中,然后是说机油从钢 筒里渗透出来。 说明固体分子 间也存在间隙。
哥白尼“日心说”
1473——1543 太阳 哥 白 尼
卷四、飞出地球
1961、4、12
1957年10月世界第 一颗人造卫星在前 苏联发射成功
第一位太空人: 前苏联宇航员尤 里· 加加林
人类飞出地球第一个脚印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尼尔· 阿姆斯特朗
中华民族航空史 —自豪篇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升空
仙女座星系M31
比银河系更大的河外星系,直径16万光年,距地球200万光年
一 1.A 2.A 3. C 4.D 5.D 6. 观察和实验 假设 科学理论 7.夸克 8 α粒子 9 β 带负电 电子
二 1.B 2.B 3.B 4.C 5.B 6.A 7.分子 无规则 作用力 8. 扩散 9.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0.形状 体积 没有 有 没有 没有 11.小于 空隙 12. 扩散 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2.分子间有空隙同时又有斥力
2、分子是运动还 是静止的?
观察:
扩散现象:
我们把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 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 现象,称做扩散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的扩散现象证实了气体分子是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生活中气体的扩散现象:离花很远,却可以闻 到花香。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水味。
液体之间同样存在扩散现象,如在一杯水中滴入蓝 墨水,过一段时间整杯水变成蓝色。这说明液体分 子也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固体分子也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绝密档案:UFO与外星人
这是中国第一张飞碟照片,在河北 省所摄,是1942年由一位旅居中国 的日本人,在河北省所摄。
太原夜空出现不明飞行物


国外UFO报道
苏联的Sverdlovsky坠落不明 飞行物和非地球人类尸体
飞碟上有灼烧的烙印
像光盘一样的飞碟
专家解剖外星人残骸
宇宙星空
太阳系
河外星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