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情况
商丘师范学院主讲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05本1-4
21
丁忠信
男
52
本科学士
河南大学英语专业
副教授
基础英语
05本1-2
22
路利
女
33
本科学士
河南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阅读
05本1,2
23
何功星
男
29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
讲师
日语
04本6-10
24
李梦凡
女
24
本科学士
河南大学英语专业
助教
英美概况
04本1-4
25
罗晓霞
女
25
本科学士
河南大学英语专业
高丽
女
29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大学英语
04专中美音
53
董静
女
29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大学英语
06本国贸汉
54
曹萌
女
29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产假
55
郑侠
女
26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产假
56
刘敏
女
27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大学英语
05本中
57
王敏
女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副教授
大学英语
05本经教
48
赵玲
女
29
本科学士
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讲师
大学英语
05专计生数
49
朱献苏
女
主讲教师介绍

主讲教师介绍主讲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们的引路人和榜样。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位优秀的主讲教师。
这位主讲教师名叫李老师,是一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教育工作者。
他毕业于一所知名的师范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背景。
李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渊博的知识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老师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他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教学实例、教学案例等,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他经常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李老师善于捕捉学生们的思维,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余时间,李老师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科学实验等,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
他还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他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和学习压力,经常与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他倡导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导学生们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
李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们喜爱的主讲教师。
他温和亲切的性格,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受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
他的课堂氛围活跃而融洽,学生们在他的引领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总的来说,李老师是一位优秀的主讲教师。
他不仅具备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导师。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他都始终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由衷地感谢李老师的教诲和付出,他将永远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明灯。
首席主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步入课堂的实质性实践,已一年半了。
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们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
近一年半的改革实验,我们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这一年半的课改工作总结,记录了我校全体英语教师参与课改的理性的探索、细致的规划、充沛的情感和鲜活的气氛。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
学校首先抓好通识性培训,从2002年上半年就开始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
提前半年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规定至少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的教研活动三次,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学校多次派出有关领导和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省级的课改培训。
观看有关课改的专题讲座录相及课改示范课录相,并组织开展讨论。
可以说,课改理念已深入学校全体英语教师的头脑中。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
每学期落实教研活动“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文字总结),要求教研组组织以课改的专题教研活动不少于xxxx,备课组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
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
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
在校内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增强教师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能力。
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同年级同科教师1-2节,并间周在备课组举行教学研究课研讨活动,通过解剖案例来不断改进教法学法。
一年半我们共开展校内研究课30节,同时,区级课改研究课共8节。
其中李欣老师参加区“创新、发展”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刘英、匡乐逸老师参加区“新课改案例”竞赛荣获三等奖。
首席主讲教师工作总结5篇

首席主讲教师工作总结5篇篇1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学期里,我有幸担任首席主讲教师一职,负责指导与带领我们的教师队伍。
在此,我将对过去几个月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课程规划与设计作为首席主讲教师,我深知课程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
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本学期的课程规划与设计。
我们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实施与监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严格把控教学质量,确保每一堂课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定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同时,我还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三、教师培养与发展我深知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学校的重要性。
因此,我注重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我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我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拓宽视野,增强学术影响力。
此外,我还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四、学生评价与反馈学生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注重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我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和期望,为未来的课程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五、团队建设与协作作为首席主讲教师,我深知团队建设与协作的重要性。
我注重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我们相互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氛围。
六、工作成果与亮点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亮点。
我们的课程设计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表2.2.2-2教育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基本情况(精)

表2.2.2-2 教育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基本情况
序号专业核心课程
主讲教师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学位所学专业
1 教育管理学邹敏男46 教授学士汉语言文学教育
2 教育心理学
徐泽虹女58 教授本科学校教育
汪红烨女44 教授学士学校教育
3 普通心理学
徐建奇男50 副教授学士学校教育
王立新男40 副教授硕士心理学
4 教育统计学章永男47 副教授学士物理教育
5 教育测量与评价章永男47 副教授学士物理教育
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杜红梅女40 副教授硕士学校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刘涛女33 讲师学士学前教育
7 小学语文教学法廖娅晖女45 副教授硕士学校教育教育管理
8 课程与教学论潘光文男43 副教授硕士英语课程与教学理论谢艺泉男39 讲师硕士英语比较教育廖辉男34 讲师硕士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9 教育通论
潘光文男43 副教授硕士英语课程与教学理论
邓达男40 副教授博士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
10 德育原理
邓达男40 副教授博士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
孙来成男41 讲师硕士中文教育学原理
11 中国教育史曹惠容女38 副教授博士教育学比较教育学
12 外国教育史曹惠容女38 副教授博士教育学比较教育学
13 教学论
谢艺泉男39 讲师硕士英语比较教育
廖辉男34 讲师硕士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14 课程论
谢艺泉男39 讲师硕士英语比较教育
吴永胜男31 讲师硕士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原理
15 小学数学教学教法童文学男45 讲师学士学校教育
1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闵钰女34 讲师硕士会计学教育学原理。
主讲教师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沈群,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中药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
自2013年以来秉持“课堂可以更开放包容”的思想,把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引入大学课堂,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改革,同时引入行动学习技术,对课程全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
几年来不断总结经验,多次主持“让教与学更有趣”
的移动教学教师沙龙和技术培训,并在北京、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广州、杭州、郑州等全国各地推广“基于移动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经验。
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情况

16
22
38
4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10
6
16
5
网页设计
12
12
24
合计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为各种应用软件配备相应的、有指导意义的、有较强实用价值的上机操作实验,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主讲教师[1]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冯依凡
性别
女
最终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讲师
学位
职务
教研室主任
所在院系
东校区基础部
E-mail: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数据结构
专业课
4
5
550
C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课
4
5
550
PowerBuild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课
6
1
50
计算机基础
对比较重要的、纯理论的诸如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内容: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难点的板书、习题例题的剖析,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其独到之处。
主讲教师情况(4)

---------------------------------------------------------------最新资料推荐------------------------------------------------------主讲教师情况(4)主讲教师情况(4):姓名:詹德新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 8 最终学位:博士职称:教授学科专业:流体力学所在学院:交通学院联系电话:联系传真:电子邮箱: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 1040#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邮政编码:430063 研究领域计算流体力学,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主要经历 1979-1983 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3-1986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3-1997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获博士学位工作经历 1986.9-2019.1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任教 2019-2004 加拿大国家科学院海洋技术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4武汉理工大学任教曾授课程武汉理工大学:1 / 3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流体力学(本科生);理论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粘性流体力学,波浪理论(研究生)主编教材工程流体力学:詹德新,王家楣编著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3.10 学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气泡船气膜减阻试验及理论研究》,2019-2019 主持完成交通部《高速船气膜减阻技术》,1999-2019 作为负责人之一主持完成军工项目《某潜艇应急推进装置水动力试验研究》, 2019-200作为主要人员参加湖北省科技厅《气泡船气膜减阻研究》 1999-2019 主持完成交通部和铁道部《南京沉管隧道浮运沉放实验研究》, 1998-1999 主持完成交通部《大桥桥墩流控防撞试验研究》, 1998-1999 学术论文(2019 年以来)1.Zhan, Dexin, Wang Jianmei, Li Liming:Nume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Friction Reduction by Microbubble for Flate Plates, J. of Hydrodynamics, Ser.B, .3(2003).pp82-88(EI收录) 2.Zhan Dexin, Wang Xingquan, Experiments of hydrodynamics and stablity of Immersed Tube Tunnel on Transportation and Immersing, J. of Hydrodynamics, Ser.B,2(2019),pp121-126 .(EI 收录) 3.Zhan Dexin, Wang Xianfu, Xiong Aokui,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urbulent jet with free surface, J. of Hydrodynamics, Ser. B, 1(1999), (EI 收录) 4.Zhan Dexin, Wang Xingquan, Hydraulic Model Test of Immersed Tube Tunnel For Towing and Immersing, Proceedings of the fouth international---------------------------------------------------------------最新资料推荐------------------------------------------------------ conference on hydrodynamics(ICHD), Yokohama, Japan, 7-9 September 2019. 5.Zhan Dexin, Wang Xianfu, Xiong Aokui,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urbulent jet with free surface , Proceeding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 Beijing, 1998, 6.Zhan Dexin, A Numerical Study of Solving Pressure with two methods, Proceedings of IWSH99,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9, Vol.23, 增刊 I, 7.詹德新,张乐文,赵成壁等,大型管节水面浮运及沉放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 No.1, 8.詹德新,王兴权,刘祖源等,沉管隧道及其相关模型试验,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19, No.5, pp488-492. 9.詹德新,三维方嘴自由射流的数值计算,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9, No.2, 10.詹德新,某围油栏性能试验研究,武汉造船, 2019, No.1,3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教师情况:一.周怀琪女 1955年1月生,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教授,担任教研室主任,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并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
实习生每年约15人;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每年约2人;承担甘肃省卫生厅主治医师提高班的培训及教学工作。
每年约20人。
现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影像教学多媒体》。
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有《影像诊断学大课教学心得体会》、《影像诊断学实习带教的艺术》在西部医学教育交流会交流。
获得的教学表彰:贲门形态与功能的研究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正常胰腺与胰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研究卫生厅卫生进步三等奖兰州医学院精品课程 2004年兰州医学院兰州医学院优秀教师 1994年兰州医学院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
省卫生厅课题。
1994年至1996年。
课题研究。
2肾细胞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
省科技厅课题。
1998年至1999年。
课题研究。
3兰州地区中老年骨密度QCT测量。
省教育厅课题。
1999年至2003年。
课题研究。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胆囊癌的CT诊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2):112~114。
国家级。
排名第一。
2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
放射学实践,2002,17(4):338~340。
国家级。
排名第一。
3急性胰腺炎早期CT检查的价值。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增刊:64~66。
国家级。
排名第一。
4 CT在贲门癌诊断中的作用。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4,22(2):84~85。
国家级。
排名第一。
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
中国西部医学文集放射分册,2000:29~31。
国家级。
排名第一。
6 65%Angiografin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观察。
中国西部医学文集放射分册:2000,336~338。
国家级。
排名第一。
7兰州地区成年人骨密度调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4(7):335~336。
国家级。
排名第二。
8腰椎各椎体松质骨密度分析及皮/松比值意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14(1):35~38。
国家级。
排名第二。
9速度编码电影MR评价心室每搏输出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894~897。
国家级。
排名第三。
二、郭顺林男 1964年6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教研室副主任,兰州大学医学影像研究所所长,教授。
曾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学习。
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并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
实习生每年约15人;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每年约2人;承担甘肃省卫生厅主治医师提高班的培训及教学工作。
每年约20人。
现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影像教学多媒体》。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2001年主编并出版专著《实用腹部介入放射学》2.2000年承担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肝癌的血管造影CT诊断和“双灌注”介入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被评为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部分脾动脉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已结题,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4. 承担的省科技厅项目“脑梗塞溶栓治疗窗的选择”正在进行中5. 另有多项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三、杜富会男 1952年12月生,主任医师,教授,197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2007年6月于中山大学医学影像专业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本人从事专业影像诊断15年,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历年来曾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水平和科研实施能力。
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和文献。
多年承担影像本科、临床各类本、专科医学影像专业大课讲授及本专业研究生及进修医师临床带教任务。
近5年来的科研及论文:1.MDCT肺动脉成像:不同注射速率对周围肺动脉显示的影响实用放射学杂志2.正常人局部肺血流状态的多层螺旋CT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3.肺部疾病中肺血管及肺血流变化的CT研究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4.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碘油栓塞的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腰椎各椎体松质骨密度分析及皮/松比值意义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肺部疾病中肺血管及肺血流变化的CT研究排名第三现代肺结核影像变化及演变的影像研究排名第三六.王文辉男 1969年6月生,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近五年来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
实习生每年约15人,并有多项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科研成果《肝癌的血管造影CT 诊断和“双灌注”入治疗》(国内领先)《兰州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 QCT 研究》(国内领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国内领先)《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时间窗的选择》(国内领先)获奖情况《肝癌的血管造影CT 诊断和“双灌注”入治疗》获甘肃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项目《肺脏恶性肿瘤血供的血管造影研究》《肝癌的“双热性” TACE治疗》学术论文学术论文1.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附 32 例病历分析)(第一作者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 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 CT 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第一作者甘肃医药)3. 经肝动脉热化疗加热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第一作者甘肃医药)4. CTA 、 CTAP 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一作者甘肃医药)5. CT 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肾囊肿(第一作者甘肃医药)6.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动脉栓塞治疗(第一作者甘肃医药)7. 支气管动脉与上腔静脉短路1 例(第一作者甘肃医药)8. 肝癌的“双灌注”治疗(第二作者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9.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后机体体液免疫变化(第二作者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0. 吡柔比星经动脉化疗治疗 96 例肝癌的临床观察(第二作者中国肿瘤临床杂志)11. CT 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胰腺囊肿(第一作者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2. 中晚期胰腺癌联合介入治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比研究(第一作者卫生职业教育)13.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介入处理(第一作者介入放射学杂志)14. 间接门静脉灌注 5-FU 的实验研究(第二作者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5.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影像诊断(参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6. 胃癌 CT 检查价值的分析(参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7. 介入栓塞治疗肝胆手术后胆道大出血(第二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8. 汉英临床医学词典(参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 CT 诊断(参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 CR DR投照体位设计与选择(参编甘肃科技出版社)21. 数字成像静脉肾盂造影技术(第一作者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2. 胆囊癌的 CT 诊断(参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3.中晚期肝癌的双热性介入治疗的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一期)。
24中晚期胃癌的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效观察(第一作者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杂志)。
七、郭吉刚男 1972年生硕士学历,主治医师,讲师,教研室秘书,曾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学习影像诊断,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工作,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参与排课及教学工作的安排,组织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及阅卷,近五年来主要讲授《医学影像学》理论课,每年约700人,近五年来承担兰州医学院98级至02级本科各专业的见习课以及甘肃省卫校97级至01级放射专业的实习课。
实习生每年约15人,并有多项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学术论文1.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的变化2.食管狭窄的内支架治疗著作:《医学影像学学习指导》七、王刚女,1972年出生,医学硕士学位。
1994年6月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留校于兰大一医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至今,2004年6月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2年5月被聘任为主治医师;2007年获副主任医师资格。
曾于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CT、MR影像诊断;2005年在解放军301医院参加64层螺旋CT新技术培训。
本人从事专业影像诊断14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历年来曾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水平和科研实施能力。
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语资料和文献。
主持完成课题《胃癌中的CT影像学表现与癌组织中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于2005年11月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本人排名第一;在研课题两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肝脏病变的64层CT灌注成像研究》。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四篇:《浸润型胃癌的CT诊断》,《胃癌的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上颌窦病变的CT 诊断及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及临床评价》;第二作者论文7篇:《胰腺癌的CT诊断与手术切除的评价》《急性肾脏出血的CT检查与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等,分别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发表及学术会议交流。
其中论文《胃癌的CT征象与PCNA、CD44V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获兰州大学2004年度优秀论文奖。
承担影像本科、临床各类本、专科医学影像专业大课讲授及本专业研究生及进修医师临床带教任务。
无任何教学事故。
八、郭铮男 1975年生,本科学历,主治医生,讲师。
1999年7月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影像系,获得医学影像学士学位,1999年8月进入兰大一院放射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
多年来担任介入放射学见习带教工作。
九、李雷男 1979年生本科学历,住院医生,助教,完成36个月影像专业医师标准化培训,成绩优异。
承担2002级、2004级医学影像本科见习工作,及试卷组织、整理、标准化评估工作;承担2002级、2003级影像本科及甘肃省卫生学校部分学员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该同志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该同志能认真钻研业务,完成科内交流学习共百余次,并有科研论文发表。
1截瘫合并AOSC病例一例2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3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十、卢星如出生年月:1975年07月医学硕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医学影像专业,同年分配至甘肃省兰州铁路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工作,从事普放、CT及MRI诊断工作。
能独立承担科里的日常工作,对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对一些少见、罕见病也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积累提出较独到的见解; 2001年考取了大型医疗设备(CT医)上岗合格证,2002年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在工作期间发表了《螺旋CT胆系造影的应用价值和限度》一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