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压强差
【科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35个现象

【科学解释】⽣活中常见的35个现象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并不深,下⽔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深度看起来⽐实际的浅?答:光从⼀种介质斜射⼊另⼀种介质时要发⽣折射,⼈从空⽓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所以不要贸然跳下去哦)2.通常⽪鞋的表⾯有许多⽑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时,⽪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布擦⼀擦,⽪鞋就变得⼜亮⼜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鞋的表⾯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后发⽣漫反射,这样⽪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颗粒能填充到鞋的⽑孔中,⽤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就变得⼗分光滑,光射向鞋⾯后会发⽣镜⾯反射,⽪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当往玻璃杯中倒⼊半杯开⽔时,你会发现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半杯开⽔时,开⽔蒸发产⽣⽔蒸⽓。
⾼温⽔蒸⽓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反⽽不出现'⽩⽓'想⼀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温度⾼,从壶嘴出来的是⽔蒸⽓,⽽⽔蒸⽓是⾁眼看不到的。
⽽那些看得到的'⽩⽓'是⽔蒸⽓遇冷⽽液化了,成了液态的⼩⽔珠,所以看得见。
5.在沙漠中的仙⼈掌的叶⼦呈针状有什么作⽤?答:沙漠中的仙⼈掌的针状叶⼦减⼩了表⾯积,可防⽌体内⽔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掌在沙漠中的⽣存.6.煨炖⾷物时,有经验的⼈总是先⽤⼤⽕将⾷物烧开,然后改⽤⼩⽕,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可以将⽔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是为了维持⽔沸腾,让⽔温保持最⾼,及可以使⾷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医⽣给病⼈检查时,常把⼀把⼩镜⼦在酒精灯上烧⼀烧,然后再放⼊病⼈的⼝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的是提⾼⼩镜⼦的温度,避免⼝腔中的⽔蒸⽓在镜⾯上遇冷⽽液化成⼩⽔珠附着在镜⾯上,使平⾯镜成像模糊.8.舞台上经常⽤喷洒⼲冰(固体⼆氧化碳)的⽅法制造⽩雾以渲染⽓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冰是固态⼆氧化碳,在空⽓中⼲冰升华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使其中的⽔蒸⽓遇冷液化成⼩⽔珠,就形成了⽩雾。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答

⽣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答1、⽣活中的物理问题⾼压锅1.应⽤的物理知识:液体表⾯压强越⼤,沸点 .2.⾼压锅内⽔的沸点⼤于100℃3.⾼压锅内部最⼤压强如何计算:。
4.⾼压锅还在液化⽓灶上呲呲地冒⽓,⼩玲就急着把⾼压锅搬到桌⼦上,打开排⽓阀排⽓,在此过程中锅内压强 ,沸点 ,液体将沸腾5.在⾼原与平原地区使⽤的⾼压锅应有何区别:农⽤喷雾器1.唧筒:⽓体压强与的关系:2.利⽤把药⽔吸上来3.⼿柄利⽤了4.背带宽5.⼿柄粗6.⼿柄有槽纹电⽔壶1.原理:2.能量转换:3.外形利⽤了4.三线插头的作⽤是5.烧开⽔冒出的⽩烟是现象,冲开壶盖是转化为。
6.插头线外层编织物的作⽤是7.家⽤电⽔壶的功率约为,电流约为8.我们常⽤公式来设计或改变电热器的电功率。
9.电⽔壶改变⽔的内能的⽅式是10.估测电⽔壶的功率:⼩明利⽤电能表和⼿表,⼩刚利⽤⽔吸收的热量,谁的⽅法合理,为什么?电动机1.能量转换: 转换为和少量的2.原理: 线圈在中转动的原理,转动的原因是对有的作⽤,产⽣这种作⽤是由于3.线圈的平衡位置是指与线圈平⾯的位置.4.电动机的换向器改变的是线圈部的电流⽅向5.含有电动机的常⽤家电有 ,你了解他们的额定功率吗?6求电动机消耗电能的公式有电动机线圈发热量⽤来求7掌握⼀种能改变电动机转动⽅向的电路8.电动机启动时转⼦被卡住,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9.启动⼤型电动设备时,照明电灯的亮度会变,这是由于电路总电阻,⼲路电流变,⼲路输电线分压变,导致照明⽀路电压变,电流变的缘故。
10.远距离输电会由于线路分压变,⽤户所得电压变。
解决办法是压输电,当输电功率不变时,输电电流变,线路损耗功率变,⽤户所得功率变。
发电机1.发电机的发明思路是⽣,利⽤的原理是,该原理是由发现的。
2.发电机⼯作时⼀般需要外界提供能,所以它是将转化为的设备。
⽕⼒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为:燃料的→→→。
⽩炽灯1.原理是。
2.灯丝应选⽤的⾦属3.普通⽩炽灯的额定电流约为4.能量转化。
液体压强差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差计算公式液体压强差的计算公式在物理学中可是相当重要的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液体压强差。
想象一下,你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到深水区,是不是感觉水对你身体的压力不一样?这就是因为液体的深度不同,导致压强有了差别。
而这个压强差的计算,能帮助我们搞清楚很多和液体有关的现象。
液体压强差的计算公式是:ΔP = ρgΔh 。
这里面的ΔP 就是压强差,ρ 代表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大约是 9.8N/kg ,Δh 则是液体的深度差。
比如说,有一个大鱼缸,左边的水比较浅,右边的水比较深。
左边水深 0.5 米,右边水深 1 米,水的密度是 1000 千克/立方米。
那咱们来算算压强差。
先算出Δh ,就是 1 - 0.5 = 0.5 米。
然后把数值代入公式,ΔP = 1000×9.8×0.5 = 4900 帕斯卡。
这就意味着,从左边到右边,压强增加了 4900 帕斯卡。
我记得有一次去水族馆,看到那些巨大的水族箱,就想到了这个公式。
当时我就在想,那些厚厚的玻璃要承受多大的压强啊。
特别是有的水族箱造型奇特,不是规则的长方体,这时候计算压强差就更复杂了。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公式,工程师们才能设计出安全又漂亮的水族箱,让我们能看到各种奇妙的海洋生物。
在实际生活中,液体压强差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像水坝,下面的部分就要造得特别厚实,因为越往下,压强差越大,需要更坚固的结构来承受。
还有潜水艇,它能在深海里航行,也是因为设计师们精确计算了液体压强差,保证潜艇不会被压瘪。
咱们再回到学习上来。
要真正掌握这个公式,得多做练习题。
可别觉得枯燥,每做一道题,就像是解决了一个小谜题,很有成就感的。
比如说,有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上下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里面装着水,粗的部分水深 20 厘米,细的部分水深 30 厘米,求压强差。
这时候,可别被粗细不同给迷惑了,咱们只关心水深的差,按照公式一算,答案就出来啦。
总之,液体压强差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就能轻松拿下它,让它成为我们探索物理世界的有力工具。
3 大气压强——高压锅计算问题(解析版)

高压锅的结构图【解题思路】大气压力阀重和,等于锅内压力。
【解释】当阀门被里面气压顶起来时,按照牛顿第一定理,外大气压与阀门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与内部大气压强是平衡的,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高压锅问题实质是二力平衡问题,其解题思路是:先确定平衡的物体,这里是限压阀。
解题开始,分析受力:限压阀受3个力,一是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二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三是竖直向上的锅内气体对它的压力。
因为公式Fp S,所以F=pS ,解题过程如下: 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大气压强×出气口的面积(注意单位) 竖直向下的重力=限压阀质量×g竖直向上的锅内气体的压力=锅内气体压强×出气口面积列等式:大气压强×出气口的面积 + 限压阀质量×g = 锅内气体压强×出气口面积 解方程即可。
另外提醒一下:标准大气压强应为101292.8Pa ,近似为1.01×10的5次方,而不是四次方。
高压锅计算:当阀门被里面气压顶起来时,按照牛顿第一定理,外大气压与阀门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与内部大气压强是平衡的,满足关系:P 0+mg/S=P' P 0表示外界大气压;m 表示限压阀质量; S 表示阀门的横截面积;P'表示高压锅内部空气压强 1、经换算,m=(P'-P o )×S/g (知压强算阀门质量) 2、P'=(P o ×S+mg)/S(知阀门质量算内部压强) 3、使用时压力锅内外最大压强差是△p=P'-P 0=mg/S【例题】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
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
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①内部气压p 内升高 ②刚刚顶起限压阀 ③p 内S =p 0S +G 阀④内部气体泄漏,内部气压降低 ⑤限压阀落回,出气孔再次封闭⑥重复以上情况内底面积为S ,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 0,限压阀质量为m 0,限压锅顶部面积为S t (已知大气压强p 0)(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锅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 ,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式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式
一、压强的定义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习惯上仍称为压力,而作用于整个面上的力称为总压力。
二、压强的计算
压强可表示为式中
P——垂直作用于表面的总压力,N;
A -- 作用面的面积,m2;
P——压强,N∕m2(Pa)。
由于习惯,除了国际单位Pa以外,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物理大气压(atm)、液柱高(mmHg,mH20)等,早年还有工程大气压(at)o各种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下1atm=1.033at(kgf∕cm2)=10.33mH20=760mmHg=1.0133×105Pa
压强的基准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绝压),以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压强称为表压或真空度。
表压为绝对压强与当地大气压之差,是压力表的读数值。
真空度为当地大气压与绝对压强之差,是真空表的读数值,即
表压=绝压一大气压(当地)
真空度=大气压(当地)一绝压,表压=一真空度
【例】某水泵进口管处真空表读数为35kPa,出口管处压力表读数为180kPa o试问水泵前后水的压强差为多少kPa?
解:
AP=P出-P进=180—(—35)=215(kPa)。
2.3 大气压强(二)—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讲义

2.3 大气压强(二)一、生活用品与大气压1、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离心式水泵等(1)真空压缩袋:抽出袋内的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就会把它压扁。
(2)吸尘器工作时,会将里面的空气排出,使里面形成一个低压区。
外界的空气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带着尘垢从吸尘器的地刷进入。
在内部经过过滤后,尘垢留在里面,空气再从吸尘器排出。
2、离心式水泵:工作原理:水被甩出去,转轴附近形成一个低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阀门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如下图)。
二、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1、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但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却不一定相同,甚至在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2、高压区与低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
3、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1)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2)高压地区——温度较低;低压地区——温度较高,所以晴天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
三、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1、大气压的变化对人的心情、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2、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如高原反应——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常会因气压减小和缺氧等原因,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
3、人体内有压强,和外界压强相平,所以感觉不出这么大的大气压强。
(1)拔罐疗法——罐内气压变小,使血液在体内较大的压强下聚集到皮肤处,从而使皮肤出现红斑,通过这种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将体内不好的气血排出;(2)宇航服和机舱内增压——高空的气压较小,飞在高空中需要增压,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需要穿上内部增压的宇航服。
四、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活动一】1.如图(甲、乙和丙),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大号注射器缓缓地向烧瓶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
这时,你可看到: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2.移开酒精灯,待水温稍降一些,用注射器抽出烧瓶里的空气,使瓶内的气压降低。
生活中的流体力学

生活中的流体力学关于流体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干货,多图多字。
一、流体的性质和静力学用压力锅煮饭通常我们生活在1个大气压下,与此相对的是,密封容器在加热的情况下压力会升高,压力锅内的气压会升到2个大气压。
在2个大气压状态下,水的沸点不再是100℃,而是120℃,水的沸点升高,做饭的时间就缩短了很多。
容器中的流体分子不断的撞击容器内壁,这样就形成了压力。
而力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成为压强,指的是垂直作用于物体上单位面积的力。
绝对压强:以真空为起点表压:以大气压为起点绝对压强就是大气压加上表压。
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大气压强不断变化,所以通常用表压比较方便,例如汽车轮胎的其他压强就是用表压。
帕斯卡原理:施加于静止流体上一点的压强将以等值同时传递到各点。
换一种说法就是向盛放在密封容器中水的一部分施加压强的时候,同样大小的压强将传递到各个方向。
如果很难理解帕斯卡原理的话,那么可以想象下面这个情景:满员的公交车上用力向前推乘客。
被推的乘客1同样也会向前推站在自己前方的乘客2,被乘客1推的乘客2同样也会向前推站在自己前方的乘客3,以此类推,公交车上所有的乘客都会感受到“压强”。
所以在没有可以逃脱的地方,的确会向着所有的方向传递。
在帕斯卡原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压强的大小一样,但是压力=压强X面积的大小并不相等。
如上图所示,将管内注满水,就会出现两个水平面。
右侧容器B的水平面面积是左侧A的10倍。
如果给活塞A施加10N的力。
那么水平面上会产生压强p,那么根据帕斯卡原理,这个p也会传递到B容器的水平面上,并且是等值的,B水平面上的压强也为p。
同时因为B水平面的面积为A的十倍,那么B水平面上活塞所受到的压力就成了100N。
那么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很简单,这就是油压千斤顶的原理。
继续,我们明白了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想象平常潜水的时候为什么要带潜水耳塞呢?通常认为就是因为如果没有戴好潜水耳塞,耳朵会产生一阵严重的刺痛感。
压强问题(压强综合及应用)

1.城市燃气供应行业常用毫米水柱作为燃气的压强单位。
JMB-3型煤气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铭牌中“压力”指的是压强)。
当煤气的压强 大于___________p a ,小于____________ p a 时,这种煤 气表可以正常工作。
2.拖拉机的履带是由一块块金属板做成的,每块板上都有一、二条凸起的棱( )A .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 .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 .金属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 .金属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压强问题二测得一个24cm 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0.1kg ,排气孔的内径为3mm 。
如果用它煮水消毒,根据下面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表格,这个高压锅内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压强问题三小英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水的内部压强和水深的关系,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增加细管内的砂粒可以改变细管沉入水中的深度。
(1)指出所作的测量工具,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逐条写出实验步骤。
(3)根据测量量导出在不同深度处计算压强的公式。
(4)说明怎样通过实验结果判断水的内部压强是否与水深成正比。
1. 小刚今年15岁,因重感冒输液,针头插在左手背的静脉上,其间他必须下床,这时他发现只有右手把药瓶高高举起时,血液才不会回流到输液管内。
试根据这个现象估算,手上静脉的血压比大气压大多少。
这个差值相当于多少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水银的密度是13.6×103 kg/ m3)?2.如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有0℃的水,现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温升高到10℃,在这一过程中(不考虑水的汽化及锥形瓶的热胀冷缩),则水对锥形瓶底的压强变化是()A.不变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大气压问题一1、有些家用玻璃茶几的桌架是用四个塑料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的(图所示)。
如果每个吸盘的直径是4cm,计算一下,桌架质量不超过多少时,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压强差
育才中学七(2)班徐艺青指导老师龚晓锋
今年暑假,我踏上了那片神往已久的圣地——青藏高原。
旅途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温州飞往青海的飞机上,我看见我买的零食“呀土豆”包装袋已经剧烈膨胀起来,鼓鼓胀胀的,轻轻压一压,可感觉压下去又弹上来。
到后来几乎胀成了球的形状,好像里面充满了气体。
我试着撕一撕,想把它里面的空气放出来,没想到根本撕不破。
因为担心会爆裂,引起飞机上的恐慌,所以我用随身带的指甲刀剪了个口子,才算让它“泄了气”。
同样,在从西宁通往拉萨的火车上,大家拿东西吃时,发现包里的东西好像变多了似的,零食都挤来挤去的。
打开包一看,怎么都变得鼓鼓囊囊的了呢?葡萄干、肉脯、旺旺仙贝、特仑苏等,几乎所有的塑料包装袋与纸盒全都膨胀得厉害,好像真的要爆炸了似的。
开始我还以为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可想想好像不对,因为我并不觉得热,反而有点冷。
于是,我产生了好奇和一连串的疑问。
回家后,我查了许多资料,很快就揭开了科学的奥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这就造成食品包装袋内部气压和外部受压不平衡,内部高外部低,包装袋就会膨胀。
哦,原来是压强差原理呀!是的,西藏的平均海拔高达3600米以上,而温州大罗山顶海拔只有700米,瑞安的万松山海拔仅有208.7米。
从我们丘陵地区带到世界屋脊的食品出现“变形”,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也许许多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大气压,什么是压强吧?我就来给大家普及科学知识吧!
我们知道,地球周围包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它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氦、氖、氩等气体混合组成的,通常把这层空气的整体称之为大气.它上疏下密地分布在地球的周围,总厚度达1000千米,所有浸在大气里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作用于它的压强,就像浸在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压强一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因为大气压强而产生的现象存在,许多时候我们对其中的现象都不能科学的解释,普遍以为那些现象其中没有什么奥妙,认为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
比如:我们用吸管喝饮料,把吸管插入饮料中轻轻一吸,酸甜好喝的饮料就流入嘴中。
是不是觉得这很正常,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其实,这里面就有大气压强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帮着我们呢。
我们把吸管插入所喝的饮料罐中后,外面的空气流入饮料罐和吸管,这时空气中的大气压力与饮料罐、吸管和人体里面的压力都相同,我们用嘴一吸,其实是把吸管中的空气吸入了身体里,那么吸管中的空气没了或少了,也就是说空气压强小了,由于有了压力差所以饮料被外面的空气压力压进了吸管,然后顺着吸管进入了我们的嘴巴,我们也就喝到了饮料。
知道了其中奥妙,我们也可以解释医生为什么能用针筒在人身上抽到血了,医生推出针筒里的空气,再把针扎进我们的血脉,然后利用大气压强把我们的血抽到针筒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压强差原理确实也存在弊端。
比如,当我们乘坐飞机起飞与迅速下降时,耳朵会疼。
那是因为耳道的气压是跟外界大气压一致的,而鼓室内的压力还来不及调整,耳膜两边就产生了压力差,使耳膜充血。
我又想起了自己在海南亚龙湾海底世界潜水的体验。
当时我带上氧气瓶,换上厚厚的潜水服,穿上大大的潜水鞋,戴上泳镜,咬住呼吸嘴,全副武装地下水了。
当我潜下水底4米时,感觉耳膜有点闷;教练又将我往下摁了一米左右,我觉得耳膜开始有点
痛。
现在明白这依然是压强差的问题。
因为越往深水压越大,当大过空气压强时,耳朵会不适应,就会感觉痛了。
压强差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具有两面性。
如果我们巧妙利用它,就可以发挥它神奇的力量,方便生活,造福于人类;如果我们忽视它,不仅不能为我所用,反而受其所害。
所以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
关于压强、大气,在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就是这些实验证明了世界上有压强和大气的存在。
如: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5月8日,马德堡市有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
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有的支持格里克市长,希望实验成功;有的断言实验会失败;人们在议论着,在争论着;在预言着;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的龙头拧紧封闭。
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格里克一挥手,四个马夫牵来八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边各拴四匹格里克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
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
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
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倍增。
马夫们喝了些开水,擦擦头额上的汗水,又在准备着第二次表现。
格里克再一挥手,实验场上更是热闹非常。
16匹大马,拼命地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来看实验的人群,更是伸长脖子,一个劲儿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响声。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女士们!先生们!你们该相信了吧!大气压是有的,大气压力是大得这样厉害!这么惊人!……”实验结束后,仍有些人不理解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七嘴八舌地问他,他又耐心地作着详尽的解释:“平时,我们
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无须用力,就会分开.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有大气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
好像没有大气作用似的。
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有向外的大气压力了,只有球外大气紧紧地压住这两个半球。
”通过这次“大型实验”,人们都终于相信有真空、有大气。
其实大千世界的许多科学现象我们注意过,很多事情我们体验过,但由于缺乏发现的眼睛和探索的精神,使我们不能深刻感受科学的神奇和魅力。
而一旦深入探究它,你就不难体会“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无穷乐趣。
科学世界奥妙无穷,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