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考试内容整理(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自考《学前教育史》超全考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宝典00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1一,选择填空。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p5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痒______”。
P6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p6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p7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P19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P23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P26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p27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p31-32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P34 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P36 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P38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P38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p40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P46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p49-50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p51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P51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p51 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完整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重点归纳,推荐文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重难点串讲资料课程代码:00402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一、慈幼观念的演变西周大司徒负责执行保息六政,保息六政的首务就是慈幼。
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春秋末年,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把“慈幼之政”看作是推行“仁政”的一个标志。
韩非则从母爱和家庭佳偶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认为母爱是造就儿童优良品质的根本原因,还讨论了慈爱与溺爱的界限。
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中国最古老的学校为庠,既是原是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又是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儿童的场所。
对于年幼者来说,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庠的出现具备的三个条件:(1)、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2)、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3)、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外婚制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也是鼎盛时期,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
慈幼局的主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
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能与慈幼局略同。
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朝。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
四、慈幼礼俗“试儿”也是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或称“试晬”,俗称“抓周” 。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还有一种慈幼礼叫“洗儿会”。
在小儿出生三日或足月时举行,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有财力举办。
仪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钱意味着使儿童富裕,葱意味着使儿童聪明,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取儿童生活在多彩幸福之中之意。
学前教育史考纲整理1-7章

学前教育史考纲整理1-7章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生产劳动教育。
如简单的劳动工具制造、取火技术等。
生活习俗教育。
如不能侵犯氏族公共利益,尊敬长辈等。
原始宗教教育。
在自然、图腾、祖先崇拜中,儿童受到原始宗教的熏陶。
原始艺术教育。
如歌舞、绘制、雕刻等。
体格和军事训练。
儿童要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学习用弓箭等。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阶级,政治和经济的分配人人平等。
第二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母系大家庭,经济基础是原始公有制,实行共产制家庭经济,一对配偶的个体家庭尚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存于母系家庭公社,公社中所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分财富。
抚养孩子是公社的责任,对儿童实行的是公养公教。
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这个时期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机构。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学前教育计划古代没有严格的按年龄分期与知识深浅划分阶段的学校教育体系,只有小学与大学的划分,小学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只有民间自办的小学或宫廷办的宫廷小学,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不一。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我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的主要经验是: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三)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它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
礼教是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核心。
尊长敬上,是对儿童进行常规训练的最重要的内容。
(四)幼儿期道德教育只能是初步的,重点是树立必要的、儿童可以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培养志向:树立志向,往往会影响一个孩子一生得成长方向,它会成为一个动力,时时鼓励和鞭策孩子,使其为之奋斗。
教以孝娣:孝,是指敬重长辈;娣,指友爱兄弟。
孝娣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
勤俭耐劳:喜欢节俭,切勿奢华,这是古代家庭对后代的普遍要求。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共5篇)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共5篇)第一篇: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公养公育)。
1.2.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1.3.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是(“庠”),是学校的萌芽,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1.4.最早有记载的胎教在(西周)时期。
1.5.我国教育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计划的记录出自(《礼记·内则》)。
1.6.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计划性,但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年龄划分,比如《(礼记·内则》)以10岁前为学前教育期,而《大戴礼·保傅》中是8岁,《尚书·大传》中是13岁。
(8岁)岁入小学成为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
1.7.“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和(太傅)。
1.8.“三母”是指(子师)、(慈母)和(保母),除三母之外,当时宫廷内还置有(乳母)。
1.9.(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1.10.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养胎》一篇中,提出(外象内感)胎教理论。
1.11.(《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
1.12.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1.13.北齐医生徐之才的(《胎产书》)中提出的“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1.14.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仪”)。
(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1.15.我国古代对太子、王子的教育,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
1.16.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
1.17.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者简称“(三、百、千)”。
1.18.自(宋代)以后,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1.19.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宋代)以后。
1.20.我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体罚)。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
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
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
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
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
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
〈〈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
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
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
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埃及时期B. 古希腊时期C. 古罗马时期D. 中世纪答案:B2. 以下哪位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A. 约翰·洛克B. 让-雅克·卢梭C.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D. 玛丽亚·蒙特梭利答案:C3. 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术能力B. 培养社交能力C. 培养艺术才能D.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答案:D4. 学前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游戏来学习?A. 蒙特梭利教学法B. 弗罗贝尔教学法C. 华德福教学法D. 传统教学法答案:B5.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个概念是由玛丽亚·蒙特梭利提出的?A. 敏感期B. 游戏教育C. 自我教育D. 教育即生活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全面发展。
答案:身体、智力、情感、社交7. 弗罗贝尔提出了“幼儿园”这一概念,其德语原意是_________。
答案:儿童花园8.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幼儿通过_________来学习。
答案:操作材料9. 学前教育中的“游戏”被视为一种_________,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答案:学习方式10. 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应遵循幼儿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兴趣、发展规律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持和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与同龄人和成人的互动,学习基本的社会技能,如分享、轮流和合作。
学前教育还有助于儿童发展语言能力、认知技能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描述弗罗贝尔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史题目汇总及答案

学前教育史题目汇总及答案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A 福禄贝尔B 蒙台梭利C 陈鹤琴D 陶行知答案:A解析: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
2、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A 宫廷教育B 家庭教育C 社会教育D 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在我国古代,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以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
3、提出“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B 陈鹤琴C 张雪门D 张宗麟答案:B解析: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要“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4、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核心是()A 感觉教育B 日常生活练习C 纪律教育D 自由教育答案:A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通过感觉教育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5、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A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B 《幼儿园暂行规程》C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案:A解析:1904 年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二、多选题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包括()A 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B 游戏理论C 恩物D 协调原理答案:ABCD解析: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内在的本能展现,强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发明了恩物,还提出了协调原理。
2、陈鹤琴的“五指活动”包括()A 健康活动B 社会活动C 科学活动D 艺术活动E 语文活动答案:ABCDE解析:陈鹤琴的“五指活动”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和语文。
3、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有()A 以儿童为中心B 重视感官训练C 混龄教育D 教师是观察者和引导者答案:ABCD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尊重儿童的自主性,通过感官训练开发潜能,实行混龄教育,教师更多地发挥观察和引导的作用。
4、古代西方学前教育的特点包括()A 以家庭教育为主B 注重道德教育C 内容简单D 宗教色彩浓厚答案:ABCD解析:在古代西方,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开展,重视道德培养,教育内容相对简单,且受到宗教的较大影响。
学前教育史考试内容整理(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我国壬戌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A )。
A 幼稚园B 蒙养院C 蒙养园D 幼儿园2.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C ).A 常识B 图画C 手技D 行仪3.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B)。
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夸美纽斯D 卢梭4.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D).A 香山慈幼院B 上海大同幼稚园C 新安幼稚园D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 B)。
A 《童蒙须知》B 《颜氏家训》C 《小学》D 《传习录》6.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D)。
A 香山慈幼院B 湖北幼稚园C 集美幼稚园D 鼓楼幼稚园7.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是(C )。
A 奥伯林B 欧文C 福禄倍尔D 巴乌利美夫人8.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 B)。
A 幼稚园B 小孩察物学堂C 蒙养园D 蒙养院9.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这里指的是(A)。
A 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B 古埃及的幼儿教育C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D 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10.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D )。
A 《百家姓》B 《千字文》C 《幼学琼林》D 《三字经》11.美国政府为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是(A )。
A 开端计划B 振兴计划C 倍增计划D 普及计划12.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B)。
A 小先生制B 艺友制C 五指活动D 行为课程13。
在中国古代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主张顺导儿童性情的思想家是(D)。
A。
贾谊B。
颜之推C。
司马光D。
王守仁14.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B)。
A.小孩察物学堂B。
蒙养院C。
蒙养园 D.幼稚园15。
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A)。
A.保姆B.教习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壬戌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A )。
A 幼稚园B 蒙养院C 蒙养园D 幼儿园2.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C )。
A 常识B 图画C 手技D 行仪3.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B)。
A 苏格拉底B 亚里士多德C 夸美纽斯D 卢梭4.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D)。
A 香山慈幼院B 上海大同幼稚园C 新安幼稚园D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B)。
A 《童蒙须知》B 《颜氏家训》C 《小学》D 《传习录》6.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D)。
A 香山慈幼院B 湖北幼稚园C 集美幼稚园D 鼓楼幼稚园7.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是(C )。
A 奥伯林B 欧文C 福禄倍尔D 巴乌利美夫人8.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B)。
A 幼稚园B 小孩察物学堂C 蒙养园D 蒙养院9.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
这里指的是(A)。
A 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B 古埃及的幼儿教育C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D 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10.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D )。
A 《百家姓》B 《千字文》C 《幼学琼林》D 《三字经》11.美国政府为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是(A )。
A 开端计划B 振兴计划C 倍增计划D 普及计划12.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B)。
A 小先生制B 艺友制C 五指活动D 行为课程13.在中国古代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主张顺导儿童性情的思想家是( D )。
A.贾谊B.颜之推C.司马光D.王守仁14.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B )。
A.小孩察物学堂B. 蒙养院C.蒙养园D.幼稚园15.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 A )。
A.保姆B.教习C. 乳媪 D节妇16.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C )。
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D.集美幼稚师范学校17.将中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更名为“幼儿园”的文件是( A )。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C.《幼儿园暂行规程》D.《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8.在古代西方以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为教育目的的国家是( C )。
A.古埃及B.古罗马C.斯巴达D.雅典19.1899年,日本首次由政府颁布的规范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式法令是( B )。
A.《幼儿园保育条例》B.《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C.《幼儿园令》D.《幼儿园令实施规则》20.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C)A.伊拉斯谟斯B.维吉乌斯C.夸美纽斯D.卢梭2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是(A)A、《世界图解》B、《大教学论》C、《幼儿园指南》D、《母育学校》颜氏家训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书,用以,“整齐门内,捉撕子孙”。
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影响最大的一般家教著作,全书分7卷20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普、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
邸舍答: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东汉。
据《后汉书·邓皇后纪》记载,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和帝之妻邓太后在宫廷开设邸舍,将宫室子女5岁以上者40余人、邓太后近亲子弟30余人集中起来,教学经书,并亲家督试。
对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为他们设置专门的师保,早晚经常去看望,给予爱抚与教导,恩爱有加。
孺子室答“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当时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都设有婴幼儿养育机构——孺子室,是专为周王的太子、王子及各诸侯的儿子们设立的。
孺子室的保育人员分为教孩子为善的子师、了解孩子个性爱好恶而加以引导的慈母、管理孩子饮食起居的保姆和奶妈,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外象内感答: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来的胎教理论。
他指出三月胎儿虽已成胎,但其禀质并未固定下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变化。
这一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颇有道理的,为我国古代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癸卯学制答: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并实施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这个学制规定了从蒙养院至通儒院共有三段七级学堂。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
蒙养院答:清末教育体制中最初级的学校。
其宗旨在于辅助家庭教育。
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入学年龄为三至七岁,每日授课不超过四小时。
以女子师范毕业生为教师。
恩物答:是福禄贝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之所以叫“恩物”,按照福禄贝尔的理解,这些玩具都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
福禄贝尔力图以恩物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训练它们手的活动技能。
儿童之家答:是蒙台梭利于1907年初在罗马贫民区开办的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儿童之家不收费。
活教育答:是陈鹤琴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验,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和训育原则。
幼稚园课程标准答:1932 年10月民国教育部颁行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它包括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
普洛登报告书答:1966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普洛登女士发表了一篇报告书。
该报告在第九章《为义务教育前的幼儿提供教育设施》中,呼吁(1)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大量增加保育设施的数量,(2)应在学前教育中增加更多的教育成份(3)凡年满3-5岁的幼儿,开学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入学(4)幼儿教育应以20人为1组划成1个“保育集体”;1-3个保育集体组成l个“保育中心”(5)在公立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权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 (6)最理想的是将包括保育集体在内的一切幼儿保护服务机构都统一在各个收容儿童的设施及小学校的领导之下。
幼稚园令答:1926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第一部《幼稚园令》。
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规定幼儿园是为父母都从事生产劳动、无暇进行家庭教育的阶层的幼儿而设的保育机构:规定幼儿园以保育幼儿身体健康、培养善良性格、辅助家庭教育为目的;放宽了入园年龄的限制。
解答题:学前教育史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史》是学前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
是研究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包括幼儿教育的启蒙、初步发展、成熟等阶段,挖掘中外历史上幼儿教育的思想等宝贵财富,揭示幼儿教育发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史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什么?可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一谈。
答: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史学的一个分支,空的研究对象是中外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惧及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教育是一门理论课,内容涵盖广阔,首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这是远程教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要去看看古今中外的各个教育家的重要的教育论著。
如:柏拉图、蒙台梭利、杜威、陈鹤琴、张雪门等到等到教育名家。
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
要把从教育史学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中建构起基本的桥梁,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以及方法。
试述中国古代胎教的主要经验。
答:胎教是指孩子未出生以前的教育,是生命还处于胚胎时期,是通过母体的影响实现的。
中国古代胎教历史的源远流长,胎教的内容包括:注重精神状态的调试;注重饮食的调摄;注重对外界环境的选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胎教的方法有: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
试评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
答:(一)及早施教,颜之推认为婴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家长应抓紧时机,及早的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并且越早越好,甚至要早到胎教。
(二)慈严结合。
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如何解决对子女的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均爱勿偏。
在家庭教育中,要切记偏宠,对所以子女应一视同仁。
(四)风化陶染。
非常重视父母对孩子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周围环境的陶治,重视父母及其他成人对幼童的模范作用。
(五)德艺同行。
颜之推提出为“报效国家”,应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德艺同厚”,既要培养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
比较斯巴达与雅典学前教育的不同之处。
答:不同点:(1)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2)在培养目标上斯巴达是培养英勇善战的战士,雅典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3)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雅典则还增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4)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
这些不同点的产生,是由于斯巴达是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的农业城邦,而雅典是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工商业城邦。
分析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的特点。
答:古希伯来人的学前教育发展分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86年犹太亡于巴比伦,以家庭教育为主;第二时期为公元前586年至公元70年灭于罗马帝国,以堂会教育为主。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伴有一定的读写等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方法比较严格。
希伯来人的儿童观虽有矛盾之处,但总体来看,在家庭中儿童还是受到较多的重视。
分析近代中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纵观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诸如幼儿学校(1816年欧文所办)、幼儿园(1837年福禄培尔所办)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产生的。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思想和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它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以封建式的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
直到20世纪初期,才出现了学前教育机构。
19世纪中期以来,帝国主义为掠夺我国资源,在我国领土上大办工业,开发矿山,清政府的洋务官僚也兴办工业企业,使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开始出现。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据统计,1900年完全由民族资本家举办的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已有122家,资本总数为2277万元。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又进一步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
一些妇女为生活所迫,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工厂、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