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短暂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西晋皇帝列表
皇帝
在位时间
晋武帝
266-290年
晋惠帝
290-307年
晋怀帝
307-313年
晋愍帝
313-316年
观察左图表格,大家有什么发现?
西晋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
若以灭东吴(280年)始,则 仅立朝37年。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 昙花一现的统一
西晋的建立
司马悲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拨开西晋灭亡疑云,寻找真相
第四单元
线索一
“钱之为物,无德而 尊,无势而热,排金 门而入紫闼,危可使 安,死可使活,贵可 使贱,生可使杀…… 凡今之人,惟钱而 已!”还说钱“为世 神宝,亲之如兄,字 曰‘孔方’”。
——《钱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线索二
线索三
司马悲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线索一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
倡儒学。
胡骑掠影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之后北方的政权更迭情况?
第四单元
西晋灭亡后
十①六国 东晋
北⑦朝
北②魏
东③魏 西④魏
未完待续
北⑤齐 北⑥周
胡骑掠影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堂小结
魏灭蜀 三国鼎立
西晋建 立,魏 国灭亡
原因: 统治腐化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1、八王之乱的历史背景?
诸侯王掌握实权,皇帝昏
庸,朝政腐败
晋
惠
2、八王之乱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帝
晋惠帝在位期间
司
马
3、八王起兵的目的是什么?
炽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西
晋
统
西晋建立后,在充分准备的
一
基础上,280年,兵不血刃,
灭掉了吴国,统一全国。吴
末代皇帝孙皓被押送洛阳,
封为归命侯,284年病亡。
(五)统治集团腐朽
第四单元
表现:(1)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 护他们的利益。他们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已家族权势。
豪
门
斗
西晋贵族、富豪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财富。
晋惠帝如此昏庸无能,在他执政期间引发
了“八王之乱”。那么“八王之乱”到底是 怎么回事?它给西晋王朝带来怎样的影响? 由此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能正 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 题的能力。 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
2 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3 知道东晋十六国的对峙的史实和前秦的改革与统一。
结果
第四单元
316年,西晋灭亡,北方各族建立了许多政权。
十六国 魏
西
蜀吴
东晋
晋
西晋灭亡惨烈,《晋书》记载,匈奴
灭
每破一城都会屠城,并且烧杀淫掠,
当时中原的士族十不存一。
亡
五族内迁后,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激化。内迁各族趁西晋
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前赵刘曜(后来的昭文帝)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
目标导学一:西晋的建立
(一)背景
第四单元
三国实力比较表
户数 魏 103万 蜀 28万 吴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提示: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二)魏灭蜀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了解西晋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
1.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分析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
2.知道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十六国建立,认识到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一、西晋的建立 ★学习聚焦: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
1.背景(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263年,魏灭蜀。
(2)曹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其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4.腐朽统治: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在生活上豪华奢侈。
【知识拓展】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渐衰落。
263年,魏灭蜀。
(3)从客观上看,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
二、八王之乱★学习聚焦:了解八王之乱的概况和影响。
1.原因: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王,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晋惠帝昏庸无能。
2.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01目标任务 02预习导学3.影响(1)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2)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知识拓展】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指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这场战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
另外,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八王”主要仅指主要参与者。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学习聚焦: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十六国的建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短暂统一: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 的生活写照。
苍穹浩瀚无垠,原野 苍茫广阔,微风吹过 小草低头现出放牧中 的牛和羊。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 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 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问题思考
P79
西晋(266年—316年)传4帝。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诸王有什么关系?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司马炎:
236年-290年,即晋 武帝(265年-290年 在位)。字安世,河 内温县(今河南省温 县)人,晋朝开国皇 帝。晋宣帝司马懿之 孙。
司马懿
司马炎
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 洛 阳,改元泰始。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次年灭吴, 统一全国。 建国后,他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 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 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 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
课后活动 P81
1. 在东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 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答: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
分封制之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它们也有 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 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 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 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 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混战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三国归晋——西晋的统一
266年司马炎篡 三 魏 220年 权建立晋朝 国 归 蜀 221年 263年魏灭蜀 晋 吴 222年-229年 280年西晋灭吴
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二、八王之乱
3、走向分裂--八王之乱 含义
河间王司马颙 晋武帝的儿子 晋惠帝昏庸无 齐王司马冏 赵王司马伦 能。在位时手 东海王司马越 握重兵的八个 封王为了争夺 楚王司马玮 汝南王司马亮 中央政权,先 后起兵,相互 成都王司马颖 混战,史称 长沙王司马乂 ‚八王之乱‛。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社会风气
这则材料说明大地主、大贵族当 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 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石崇
王恺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78页相关史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的原因或背景: 背景或原因1: 后来,晋武帝又陆续
西晋初年,晋 武帝认为,曹魏 削弱所封诸王的 势力,导致孤立 而亡,于是大封 同姓诸王。 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 镇。这些出镇的宗室 诸王,既手握重兵, 又掌管民事,势力日 益强大。
归纳:晋初分封诸王,封王掌握实权。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背景或原因2: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 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 劫掠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 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 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 起兵反晋。晋惠帝昏庸无能。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晋迅 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教训:(1)反贪防腐,加强思想建设; (2)要团结,不要内耗;(3)民族关系 要融洽;等等。
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 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他们须履行保卫 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 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 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 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中央统治,酿成诸王 争霸、征战不断的局面。
3.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
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思考: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实 质是什么?
➢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 实质: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
行的一场混战。
4.北人南迁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 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 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 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 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 就是晋武帝。
2.统一全国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建晋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20—266年
魏
西
晋
蜀
221—263年
吴
229—280年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 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 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 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宫,不料消息走 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西晋北方各族 内迁分布图
➢ 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新课探究
“八王之乱”混战时期,幸存 的老百姓纷纷逃离中原,其中逃亡 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 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高潮。
新课探究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养
育了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水草丰
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敕勒川狩猎图
新课探究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西晋建立初年,纲纪大坏,世风日下,统治阶级贪得无厌、贿赂成 风、腐朽没落的现状。
新课探究
八王之乱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
而亡。于是在他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
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这组砖画描绘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课探究
西 晋 内 迁 各 族 的 分 布
汉朝以来,受自 然环境、自然灾害等 因素的影响,就有北 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到西晋时期,已人居 关中及泾水、渭水流 域。
新课探究 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氐族和羌族原来生活在西北地区,他们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 古高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原来生活在大鲜卑山 (今大兴安岭)一带的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 地区。至西晋初年,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 半,达到几百万人。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互相影响, 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新课探究 ➢思考:如何评价“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这一现象?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互
七年级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兴亡(266年——316年)(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1、建立:266年,司马炎,定都洛阳。
2、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4、西晋速亡的原因:①统治集团治国无方,生活奢侈腐化。
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西晋对內迁少数民族实行暴政,激起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抗,最终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
二、八王之乱(晋惠帝在位期间)背景:①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②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影响: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促进民族交融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2.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3.十六国: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4、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①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
②中原统治者的政策。
③少数民族领袖仰慕中原文化,向中原学习,提高本民族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5、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①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部分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③造成十六国政权并立局面,战乱不断。
四、课本问题1、课本86页材料研读答案: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2、课本86页问题思考答案:实行分封诸侯王是导致西晋政权短命的原因之一。
分封制使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威胁中央统治。
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发动了八王之乱。
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3、课本88页课后活动1在西晋以前,还有那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魏
蜀
西晋
十六国
吴
统 八 五 (前秦)
治王胡
腐之内
败乱迁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B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2.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C)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3.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 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40 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 分说明了( A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有一次建威将军王戎与镇南大将军杜预在金谷园中宴饮,王戎不胜酒力,为了 美姬泪眼劝饮,喝得大醉;然而杜预任凭美姬声泪俱下也不喝,他想看看传言是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否真实。果不其然,石崇用手一招,两名家丁便像老鹰捉小鸡般地把劝酒不力
的美姬拎出去杀了。由于杜预的铁石心肠,石崇竟然连杀了三位美姬。像这样 的待客之道,古今中外,实属罕见,真是骇人听闻。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石崇、王恺斗富
骄奢淫逸的富人们互相 之间一旦开始那种不以为 耻,反以为荣的斗富,往 往也就预示着所处的朝代 马上就要垮台了:石崇和 王恺斗富后,西晋短短二 十余年后而亡。
皇室内战——八王之乱
二、皇室内战——八王之乱
1.晋初分封诸王
西晋初年,晋 武帝认为,曹魏
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启示: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提倡节俭;处 (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理注昏好意庸民民)族族关平系等; (2)统治集团争夺帝位的“团八结 王之乱”,
耗竭了西晋国力;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 (受压迫)起兵反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內迁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敕勒川,阴山 下,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
后来,晋武帝又陆
削弱所封诸王的 续派遣诸王据守州
势力,导致孤立 郡重镇。这些出镇
而亡,于是大封 的宗室诸王,既手
二十七个同姓王。 不断扩大宗室诸 王的权力。
握重兵,又掌管民 事,势力日益强大。
二、皇室内战——八王之乱
2、走向分裂--八王之乱
晋武帝的儿子
晋惠帝昏庸无
能。在位时手 握重兵的八个
河间王司马颙(yong)
(南京)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 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
短暂,这是为什么?魏晋
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 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 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 而来?又做了些什么?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三国经济谁的实力最强大?谁的实力最弱?
国家
魏国 蜀国 吴国
三国实力比较表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 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 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 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
称为“十六国”。 在这16个政权中,统一过黄河 流域的是哪个?
4世纪后期, 氐族人建立的前 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思考:前秦为什么能统一黄河 流域?
苻坚任用王猛为相,进行改革。 政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经济: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文化: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战役 时间 参战双方 结果 特点 作用
复习巩固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胜利
曹操和孙刘联军 曹操失败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 方奠定了基础
奠定了三国鼎 立的基础
三国鼎立
政权 名称
魏 蜀 吴
建国 年代
220年 221年
229年
创建者 都城 (今名)
曹丕 洛阳
刘备 成都
孙权
建业
266年,司马炎废 魏帝,自称皇帝, 建立西晋。
280西年,晋灭吴, 三国鼎晋立局面结束。
西晋统一
司马炎
石崇: 西晋首富,富可敌 国,炫富第一人。
石崇有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金谷园。人人都以作客金谷园为荣。据说石崇
宴客,常使美姬来劝酒助兴,倘若宾客不饮,便认为是劝酒者诚意不够,慢待 了客人,立刻喝令家丁推出去砍头。
4.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B )
A.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5.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C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6.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7.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 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 传。歌曲反映了什么?
北方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 生活的生动写照。
五胡内迁
匈奴
鲜
卑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西
晋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 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户数
103万 28万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魏最强 蜀最弱
263年,魏国灭蜀汉
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大臣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世称号冢虎、 管兵伐,有卧龙凤雏幼麒冢虎一说。三国时 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 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 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晋宣帝。
封王为了争夺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中央政权,先 后起兵,相互 混战,史称
东海王司马越 楚长沙王司马乂(yi)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形 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的高潮。
二、皇室内战——八王之乱
西 晋 内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 各族人民收取重税鲜,征卑兵派
迁 各
役为,奴甚婢鲜至。卑劫这掠些少暴匈奴数政民激族起人了民内
族 分 布 图
迁各族人民羌的强烈羯反抗。一 些反少晋数。民族氐的首领乘机起兵
公元316年,内迁匈 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 。 了西晋
西晋是一个短命的 王朝(266-316年), 是什么导致了它的 灭亡呢?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
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忆一忆:
在我们之前的学习中,还有哪些朝代也实行 过类似的制度?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 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西周,东周,西汉初年 诸侯王势力增大,威胁中央政权
分封制是一个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 的制度,有人认为它有利于维护统治,有人 认为它危害统治,历代统治者对它拿起又放 下,最后往往以封国叛乱而收场。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
命王朝的原因有( C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
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 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