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大纲】《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外国建筑史(英文):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编号:14241020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该课程以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分为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
前者主要内容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和美洲的建筑,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资本主义初期的建筑,伊斯兰教国家的古代建筑,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朝鲜和日本的古代建筑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具体生动的叙述和阐释建筑的发展;后者主要内容为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建筑文化发展的概况,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建筑历史精华体现在今日时空之中。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1)解读历史:深层次阅读从古代到当代历史上出现的代表性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
2)阅读理论:通过丰富的建筑历史脉络的展开,将各个历史时期有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引入阅读,并解剖建筑理论所包含的观念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性。
3)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建筑的语言,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建筑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4)形成史观: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历史不是目的,传统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未来。
2、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2)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3)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风格、特点及在建筑历史中的意义;4)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外国古代建筑史教学设计

外国古代建筑史教学设计简介外国古代建筑史是学习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众多世界各地的古代建筑,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教学设计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会古代建筑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1.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2.熟悉外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结构和特点;3.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背景及建筑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课程设置如下:1.第一部分:古希腊建筑;2.第二部分:罗马帝国时期建筑;3.第三部分:伊斯兰教国家建筑;4.第四部分:中国汉朝建筑;5.第五部分:日本古代建筑。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古代建筑有更为深刻的理解;2.文献研究:要求学生进行文献研究,了解各种文献的分类、特点和研究方法;3.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实际的古代建筑现场进行考察,感受古代建筑的真实魅力;4.讨论研究:通过学生讨论、分组、展示和交流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代建筑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评估1.平时考核: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文献研究成果等;2.期中测试:对第一、二部分内容进行理论考察;3.实地考察报告:学生需撰写实地考察报告;4.期末考试:对全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测试,包括理论和实践。
教学资源1.图书资源:《历史建筑》、《世界历史文化典籍》等图书;2.视频资源:《古代建筑探秘》等教学视频;3.实地考察资源:各地知名古代建筑现场;4.学习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线上教育资源。
总结外国古代建筑史教学设计需要涉及到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平时考核、期中测试、实地考察报告和期末综合考核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古代建筑文化,并在实践中深入感受古代建筑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
在教学资源方面,选择图书、视频、实地考察资源、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外国建筑史教案

《外国建筑史》教案系(部):城市规划与建筑系绪论(1学时)1 外国建筑史的地位:历史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历史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历史古代历史中以欧洲建筑为主近、现代史中以欧、美建筑为主2研究对象:建筑的发展过程和人类创造建筑的过程3主要任务:讲述和阐释各时期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4目地:了解建筑成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变化规律认识建筑的本质、提高文化修养开拓思维空间、进行创造性探索5意义:树立历史的整体意识进入建筑的创作境界6外建史的主要内容:7引起建筑发生变化的三个要素:8文化与建筑:9宗教对建筑的影响:10学习外国建筑史的方法和技巧第一章: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一节古代埃及的建筑(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古代埃及建筑的发展和特点2理解埃及建筑发展背景及在历史中的地位3掌握古代埃及文化对建筑的影响4重点掌握古代埃及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特点历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筑类型: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代表性建筑是陵墓。
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为代表。
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临河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
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在深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如:卡拉克——卢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
第二节:古代西亚建筑(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古代古代西亚建筑的发展和特点2理解古代古代西亚建筑发展背景及在历史中的地位3掌握古代古代西亚文化对建筑的影响4重点掌握古代西亚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特点一、范围及时期二、建筑技术成就:代表性建筑(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理论核心课,学生通过外国建筑史的学习,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思想、建筑材料和科学技术条件下,各种设计思想与建筑特点与形式特征。
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与设计手法,探讨优秀建筑作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艺术上的价值,总结历史上建筑的经验,为学生今后设计思想的表达提供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建筑形式的演变与发展规律,掌握各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理论,掌握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形式,为今后建筑绘图或建筑创作提供依据。
2.能力目标: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建筑设计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涉及领域包括各类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等。
3.素质目标: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课程中多个试验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同学间良好的协作能力才能完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心里素质等,同时学生要具有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意识和行为;要有深入实践的愿望和本领。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0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学习外建史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外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
3、理解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
【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把每一单元中要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内容】1、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与需要补充的知识。
2、外国建筑历史的学习方法和意义。
3、外国建筑体系及其分支、分类。
4、不同类别的国外建筑的差异特征。
第一章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目的要求】1、掌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形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
2、理解埃及建筑发展背景及在历史中的地位。
3、掌握古埃及神庙建筑的起源、形制和典型遗存。
【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把每一单元中要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课程代码:1031xk31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筑学课程总学分、总学时: 2.5学分、48学时一、课程教学总目标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依托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解读国外建筑产生的根源、民族特点、历史发展动态、建筑流派及其理论、技术进步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与本质。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比较国内外建筑的造型和室内外环境改造的艺术特征与风格;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形制、空间、造型、构造、技术、文化等的特点和艺术特征;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绪论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外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与需要补充的知识。
2、外国建筑历史的学习方法与意义。
3、外国建筑体系及其分支、分类。
4、不同类别的国外建筑的差异特征,西方建筑的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1、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一部分: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西方建筑体系第一章古埃及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2、了解古埃及建筑史分期3、掌握古埃及太阳神庙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
中外建筑史教案

中外建造史教案中外建造史教案是一份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造史的教学计划。
本教案将通过详细介绍中外建造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匡助学生深入了解建造的起源、演变和影响。
本教案将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并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外建造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外建造史的起源和演变。
2. 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
3. 中外建造史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外建造史的起源和演变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激发学生对建造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外建造史的起源和演变,包括古代建造、中世纪建造、现代建造等。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造案例,分析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特点。
第二课: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风格,引起学生对建造风格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包括古代建造、中世纪建造、现代建造等。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造案例,分析其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的特点。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当地的建造风格、材料和技术。
第三课:中外建造史的影响和意义1. 导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中外建造史对当代建造的影响,引起学生对建造的思量。
2. 讲解:介绍中外建造史对当代建造的影响和意义,包括建造的功能、美学和文化价值等。
3.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建造案例,分析其受到中外建造史的影响。
4.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设计一个符合中外建造史特点的建造作品。
外国建筑史 教案

外国建筑史教案教案标题:外国建筑史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2. 掌握主要的外国建筑风格和代表性建筑物;3. 培养学生对外国建筑的欣赏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外国建筑史的主要时期和风格;2. 代表性的外国建筑物和其特点;3. 外国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外国建筑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 学生对不同建筑风格的辨识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外国建筑史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4.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对外国建筑史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外国建筑是哪些?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外国建筑史的主要时期和风格,如古希腊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等;2. 分别介绍每个时期或风格的代表性建筑物,包括其特点、设计理念和影响;3.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三、学习活动(2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时期或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2. 每个小组报告时,展示他们所选择的代表性建筑物,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3. 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评论或补充信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发放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他们对外国建筑史的理解程度;2.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答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外国建筑史,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不同风格的外国建筑;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对外国建筑的研究成果;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深入探究某个特定时期或风格的外国建筑。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111

《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JZZB5180【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Foreign architecture【总学时】65【学分】4.5【理论学时】65【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建筑学【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1、课程性质: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2、教学目标:①了解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当代外国各主要建筑学派的理论及主张;②了解建筑历史的研究方法包括综合地观察和思考,辨证地比较及分析等;3、教学要求:理解各种自然条件、文化形态、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理解建筑发展的规律及趋势;理解过去及现在城市和建筑的风格是怎样发展形成的;有能力把历史理论及历史实例中吸收到的知识用于研究、考察建筑,并用于建筑设计【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掌握外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外国建筑史课程学习方法与参考书。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了解古埃及建筑史分期;掌握古埃及太阳神庙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
二、主要教学内容1、古王国时期(前27~前22世纪):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及重要的金字塔实例。
2、中王国时期(前21~前18世纪):石窟陵墓3、新王国时期(前17~前11世纪):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第二章古代西亚洲的建筑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两河流域及波斯建筑类型和典型遗存;熟悉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特征;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史分期。
二、主要教学内容1、建筑技术成就2、代表性建筑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两河流域及波斯建筑类型和典型遗存;熟悉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特征;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史分期。
二、主要教学内容1、克里特。
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
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Minos)王宫。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课程代码:1031xk31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筑学课程总学分、总学时: 2.5学分、48学时一、课程教学总目标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依托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解读国外建筑产生的根源、民族特点、历史发展动态、建筑流派及其理论、技术进步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与本质。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比较国内外建筑的造型和室内外环境改造的艺术特征与风格;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形制、空间、造型、构造、技术、文化等的特点和艺术特征;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绪论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外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与需要补充的知识。
2、外国建筑历史的学习方法与意义。
3、外国建筑体系及其分支、分类。
4、不同类别的国外建筑的差异特征,西方建筑的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1、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一部分: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西方建筑体系第一章古埃及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2、了解古埃及建筑史分期3、掌握古埃及太阳神庙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石建筑的能工巧匠2、府邸和宫殿3、金字塔的演化4、峡谷里的陵墓5、太阳神庙6、希腊化时期本章重点:1、金字塔的形成的步骤,太阳神庙的形制。
本章难点:1、建筑形式和材料结构的关系。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二章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两河流域及波斯建筑类型和典型遗存2.熟悉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特征3.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史分期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2.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3.萨艮王宫4.帕赛玻里斯本章重点1.山岳台、宫殿建筑。
本章难点1.建筑装饰风格的演变。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三章古希腊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爱琴文化时期的典型建筑遗存2.了解古希腊建筑史分期3.掌握古希腊神庙的基本类型4.了解荷马文化时期建筑的基本面貌5.掌握古希腊三种柱式6.掌握希腊化时期建筑典型实例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圣地和庙宇的演进2.柱式演进3.雅典卫城4.开拓新领域本章重点1.三种柱式的产生演变,雅典卫城中各建筑特点本章难点1.单体与群体的关系。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四章古罗马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古罗马建筑成就,2.认识著名古罗马建筑,3.分析古罗马建筑繁荣原因。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光辉的券拱技术2.柱式的发展与定型3.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4.罗马建筑的矛盾5.广场的演变6.剧场和斗兽场7.庙宇8.公共浴场9.住宅与宫殿本章重点1. 券拱结构形态,罗马柱式与建筑著作《建筑十书》。
本章难点1.材料、结构、形式相互结合的关系。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五章拜占庭与俄罗斯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拜占庭的建筑的特点2.掌握拜占庭建筑特征,3.了解拜占庭建筑史分期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穹顶和集中式形制2.装饰艺术3.圣索菲亚大教堂4.东欧小的教堂本章重点1.圣索菲亚大教堂。
本章难点2.社会变革对建筑的影响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六章西欧中世纪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巴西利亚拉丁十字型制2.掌握罗马风建筑的起源与特征3.掌握哥特建筑的特征和法国的哥特建筑典型实例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2.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3.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4.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本章重点1.哥特式教堂、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
本章难点2.技术对建筑推动作用。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七章文艺复兴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文艺复兴建筑的特征2.掌握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帕拉第奥对文艺复兴建筑的贡献及建筑风格3.了解维尼奥拉、拉菲尔的建筑风格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春汛—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2.曲折的历程3.众星灿烂4. 广场建筑群5.活跃的理论6.施工设备和技术7.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8.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本章重点1.社会变革对建筑的推动,理论在建筑中的作用,结构与装饰的关系。
本章难点1.建筑师自身修养对所设计建筑的影响。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八章古典主义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古典主义建筑的特征和典型实例2.了解古典主义建筑的起源。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初期的变化2.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3. 绝对君权的纪念碑4.君权衰退和洛可可本章重点1.古典主义理论。
本章难点2.建筑艺术的融合,理论在建筑中的作用。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二部分: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第九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西方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思潮的起源、特征和典型实例2.熟悉19世纪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初期的变化2.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3. 绝对君权的纪念碑4.君权衰退和洛可可本章重点1.古典主义理论。
本章难点2.建筑艺术的融合,理论在建筑中的作用。
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十章初期的新建筑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工艺美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2.掌握草原式住宅,熟悉新艺术运动3.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芝加哥学派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2、工艺美术运动3、欧洲新艺术运动4、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5、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6、德意志制造联盟本章重点:1、德意志制造联盟2、工艺美术运动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十一章现代建筑的高潮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建筑思潮的起源2.掌握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赖特的代表作品3.了解意大利理性主义4.熟悉立体主义对现代建筑形式语汇的贡献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2.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3.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装饰艺术派4.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本章重点:1、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2、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十二章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本章教学目标:1.掌握粗野主义、高技派、地方主义思潮2.熟悉典雅主义、新产品主义、象征主义起源、特征及典型实例3.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建筑观及代表作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粗野主义、高技派、地方主义思潮2.典雅主义、新产品主义、象征主义起源、特征及典型实例3.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建筑观及代表作本章重点:1、粗野主义、高技派、地方主义思潮参考教材: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四、课程考核与学业评价方案课程考核分为识记、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