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技术-生物制剂及其质量管理共33页
生物制品及其质量管理

重组DNA产品质量控制要点
6.半成品及成品应按现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相 关标准进行检定; 7.工程菌株应进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抗生素 的抗性、电镜检查、生化反应、表达量、质粒酶切图谱 等检查; 8.工程细胞应进行外源因子(细菌、真菌、支原体、 病毒)检查、致病性实验、细胞鉴别试验、表达量测定 等; 9.重组DNA产品生产,必须按其生产所用工程菌株 或工程细胞株、将原核细胞系与真核细胞系彻底分离分 别进行生产。
本资源由药智网收集整理
25
菌种
原核表达
接种*
真核表达
细胞复苏 扩大培养 大罐培养 粗纯 原液 除菌过滤* 细胞 种子
内包材 粗 洗 精 洗 灭菌除热原
扩大培养 发 酵 粗 纯 除菌过滤
配制及除菌过滤*
10 000 级 100 000 级
分装* 外包装 包装 入库
本资源由药智网收集整理
22
细菌和病毒类疫苗质控要点
5.细菌类及病毒类的灭活疫苗,加入灭活剂后,必 须要做活菌或活毒试验,确保彻底灭活; 6.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应按现行《中国生物制 品规程》相关标准进行检定; 7.对制品的安全、效价或免疫力试验等项目检定所 用实验动物应符合清洁级; 8.从起始材料直至使用,全过程,必须无菌操作, 制品2—8℃保存; 9.生物制品生产用水均为注射用水。
本资源由药智网收集整理 13
预防类生物制品
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比较 减毒活疫苗 1. 2. 3. 注射一次即可有效 接种后似自然感染, 形成完整免疫 在一定范围内疫苗病 毒可排斥野毒 1. 灭活疫苗 可多种抗原混合制成多价疫 苗 抗原性稳定 经过灭活处理不会污染其它 病原 可提纯抗原,加入佐剂增加 免疫效果 一般需注射2~3次才明显有效 一般仅产生体液免疫 抗原要求量大,制造工艺较 繁琐
生物制品技术-生物制剂及其质量管理

11.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采集、分离和检测、血浆组份分离及制备、半成品及成品 生产和检定,除须严格按现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所规定的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 外,还必须严格按照1996年12月30日国务院第208号令《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六章 四十八条执行。
12.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用实验动物 ——普通级动物(一级动物),应排除人畜共患病及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清洁级动物(二级动物),还应排除影响动物健康的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 ——SPF动物(三级动物),还应排除隐性感染的病原体; ——无菌动物(四级动物),无可检定的一切微生物; ——悉生动物(四级动物),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实验动物。
七.生物制品GMP检查要点
1. 保护环境和操作者 2. 防止交叉污染,严格分区,独立空调 3. 局部负压 4. 尽可能一个产品、一个车间 5. 彻底消毒和清场 6. 严格动物使用及动物管理 7. 环境温度
八.生物制品GMP认证检查要点
1.强毒与弱毒 “强毒”系指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用细菌株及病毒株,其致病力强,传染性强,感染 的机率高,感染后症状较重,可危及生命健康,甚至引起传染病爆发流行的细菌菌株 及病毒株。 “弱毒”系指生物制品生产及检定用细菌株及病毒株,经过天然或人工改造方法,去 除或封闭其毒力因子,使其致病力减弱,一般不引起感染或发病的细菌菌株及病毒株。
“脱毒前”与“脱毒后”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及器材须严格分开。
4.血液制品、抗血清、人和动物组织制备的制品,其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为人血浆、 动物免疫血清、人和动物器官、组织及组织液等,均含有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异种蛋白 质或细胞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致敏原物质,不经过相应处理和加工,可致人体过敏 反应或血清病。
生产芽孢菌制品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和器材须专用,与其他制品生产严格分开。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及控制备课

50
(三)冻干疫苗:应为海绵状疏松物,呈微白、 微黄或微红色,无异物或干缩现象,安瓶口无裂 缝及烧焦物。加水或稀释液后,常温下应在5 min内即溶解成均匀一致的混悬液。
仅科学实验,农业部审批就可以,不需要注 册。
32
第三节 兽医生物制品质 量检验程序及方法
33
质量检查范围: (1)生产的菌(毒、虫)种和原材料; (2)半成品的检验; (3)成品的检验。
34
质量检验内容: 物理性状检验、无菌或纯粹检验、支原体
检验、鉴别检验、活菌计数或病毒含量测定、 安全检验、外源病原体检验、效力检验(效价 或特异性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测定 或灭活剂的检查等。
15
3、能否取得GMP认证是进入药业的前提条件
我国已经采取药品GMPGMP认证与生 产许可证相结合的办法,只有通过了药品 GMPGMP认证的制药企业,政府才发给许 可证。
16
4、GMP给法定标准提供一个广泛、实际 的解释
从而使药品生产企业能在法律范围内经营 管理。
5、GMP认证为企业管理提供一种办法, 使任何一种药品都能按照一套标准生产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及 控制备课
兽医生物制品是一类特殊的药品!
它除用于临床治疗和诊断以外还可 用于预防疾病
2
质量好的制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
质量差的制品→不但不能保障健康, 还可能带来灾难! 如:发生散毒或发生异常接种反应等
3
一、药品生产管理与质量检验准则
为促进我国生物制品质量的提高, 必须遵守药 品生产管理与质量检验的GMP准则。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生物制品质量管理,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本制度制定。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责任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设置质量管理部门,确定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2. 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3.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符合质量管理要求,且质量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得到监测和评价。
四、质量管理体系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等。
2. 质量手册应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 确保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更新和合理性,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内审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审,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5.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保证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五、质量控制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
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控制记录,保证按时、完整、准确记录质量控制过程,供后续的追溯。
3.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性和连续性。
六、质量检验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标准和程序。
2.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确定合理的检验周期,对原辅材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3.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保证按时、完整、准确记录检验结果,供后续的追溯。
七、质量问题处理1. 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问题处理程序,确保对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处理和纠正。
2. 质量问题应按照处理程序予以处理,并进行记录和通报,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是指生物资源制成的产品,包括生物样品、活体、生物材料、血液制品、生物药品等。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质量和可追溯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准则。
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物制品的采集和获取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确保采集过程不损害生物多样性,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2、生物制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要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防止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3、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要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和验证要求,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生物制品的销售和使用要依法进行,严禁非法销售和使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5、生物制品的追溯要求要完善,确保生产和销售过程的可追溯性,以便查明责任和进行监管。
6、生物制品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障生物制品市场的秩序和公平竞争。
总之,生物制品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和质量,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
第 1 页共 1 页。
生物制品技术-生物制剂及其质量管理

分装
扩大细胞培养
包装 检定
10 000 级 100 000 级
图-2 病毒疫苗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6
二.细菌和病毒类疫苗质控要点
1.所有原辅材料符合《中国药典》或《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料质量标准》; 2.采用强毒菌株(鼠疫、霍乱、炭疽等)、芽胞菌和强毒病毒株,应有专用生产操作 间,专用生产设备及隔离实施,操作人员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3.所用生产的菌株或病毒株,要建立原始种子批、主代种子批、生产种子批三级种子 批系统;病毒疫苗生产用细胞也要建立上述三级细胞库系统; 4.菌苗及疫苗原液、中间品合并、分离、纯化等每道加工工序后均要做无菌试验和鉴 别试验;
“脱毒前”与“脱毒后”的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及器材须严格分开。
4.血液制品、抗血清、人和动物组织制备的制品,其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为人血浆、 动物免疫血清、人和动物器官、组织及组织液等,均含有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异种蛋白 质或细胞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致敏原物质,不经过相应处理和加工,可致人体过敏 反应或血清病。
7.卫生部1985年卫药第11号文《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规定一类、 二类菌种和毒种为“强毒微生物”。 一类:鼠疫杆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已消灭)、黄热病毒、马脑炎病毒、Lassa病 毒、Mstburg病毒、Ebola病毒、猴疱疹病毒等。
二类:布氏菌、炭疽杆菌、肉毒梭菌、麻风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狂犬病毒(街毒)、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当时尚 未列上)等。
生物制品技术
生物制剂及 其质量管理
一.生物制品的管理
生物制品国家管理6项基本职能:
1.完整的疫苗和生物制品审批程序和审批标准的法规文件; 2.审批结论要以实验和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 3.国家质控当局对疫苗和生物制品出厂销售实行国家批签发制度; 4.要有对疫苗和生物制品进行质量评价的法定的实验检定机构和实验实施; 5.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定期检查; 6.对生物制品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上市后检测。
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控制

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控制生物制品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产品,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但是,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控制要求生产企业满足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和安全,是保证生物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生物制品的定义和特点生物制品是一类由生物系统生产的复杂物质,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目的较为复杂。
生物制品包括生物制剂、生物制品及生物工程制品等。
生物制品与化学药品不同,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控制更为复杂,生产周期也更长。
与化学药品相比,生物制品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制备、提纯和分离。
同时,生物制品的制备过程受到影响的因素也更多,包括微生物、细胞及其培养基等。
此外,生物制品的制备和质量控制也受到环境和部件等因素的影响。
二、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生物制品生产的主要部分是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控制。
生产工艺是指生物制品的制备过程,包括培养体系的选取、菌种的选取和培养、生产设备的选取和设计、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等。
生产工艺的构建是生产企业保障生物制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对于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生产工艺中,有一些环节非常关键,如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培养和自发酵过程。
这些环节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控制生物制品质量标准控制是指对生物制品进行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过程。
质量标准控制是保证生物制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药品上市许可的重要条件。
与化学药品相比,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更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
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要求生产企业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计划和监控方案,确定质量监控指标和检测方法,并进行监测和控制。
同时,要加强生产设备和人员管理,确保生产环境卫生和质量安全。
四、生物制品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控制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制品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控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前言生物制品是一种特殊的药剂,它不仅仅是对药物本身质量的要求,还需要对其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管。
为了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物制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生物制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就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监控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的质量,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制度组织架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应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该部门应包括质量管理主管、质量管理工程师、质量检验员等职位。
制度主要内容1.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生产是生物制品的核心环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制定标准操作规程,遵循GMP规定。
•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进行持续的培训与教育。
•管理原材料的采购和进料,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进行严格的环境监控,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和卫生。
•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要求生产记录完整、准确,数据真实可靠。
2.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了以下措施:•储存条件符合GMP规程,按照规定存放。
•将生物制品与其他物品隔离开,并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储存时应对物品进行标识,及时跟踪物品的储存情况。
•运输时,应确保条件符合储存要求,对生物制品进行隔离和保护措施,保障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3.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销售是生物制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保证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对于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