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升本《商务英语综合》考试大纲

2021年专升本《商务英语综合》考试大纲
2021年专升本《商务英语综合》考试大纲

萍乡学院专升本考试商务英语专业科目二《商务英语综合》考试大纲

一、总纲:

《商务英语综合》是集英语与商务基础知识于一体的一门科目。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商务素养和提升学生的商务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内容与商务活动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国际商务的现状,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及书面商务交际的能力。

本课程是当代商务和应用语言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与商务活动紧密相连,侧重介绍与商务活动及日常业务相关的语言及语言技巧的运用。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活动及日常业务中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这门课程还具有延伸性,与其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国际商法、商务写作、进出口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的教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使学生具有较好分析、书面表达能力,以最终培养和形成学生实际运用商务语言的能力,为进入高年级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商务英语综合》是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必考专业科目。该科目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检查学生是否达到该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考试既

检测学生的英语应用单项技能,也检测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商务知识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

考试的范围包括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检测学生阶段性应掌握的内容以及学习情况。

四、试题形式:

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考查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本考试题型采取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形式。

客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商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阅读能力。主观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和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水平。主观试题旨在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商务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试卷的效度。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内容涵盖专科阶段各学期的《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重要词汇、语法结构、英汉互译等知识点;检测考生是否达到《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商务文章阅读理解能力水平和商务信函写作水平。

考试内容共有四个部分:一、商务基础知识;二、翻译;三、商务英语阅读;四、商务写作。

1.商务基础知识

本题旨在测试考生商务基础。

要求考生能灵活正确运用专科层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基础

阶段所要求掌握的商务基础知识,如国际贸易术语、支付方式,包装、报检、保险、运输等相关知识。

本题为主观题,题型为填空题。

2.翻译

本题旨在考察学生通过所掌握的应用英语和商务知识和进行英汉两种语言互译的能力。原文为长度不超过30字(词)的汉(英)句子。

译文要求忠实原文、语法正确、表达较流畅地道。

本题为主观题,题型为翻译。

3.商务英语阅读

本题旨在测试学生通过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进行篇章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本题所选文章既有集中体现国际经贸交往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内容,又有涉及当代国际经贸主要领域的专题文章,反映当今世界经贸商务领域的最新动态。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迅速准确捕捉出所分析的内容。

本题为客观题,题型为选择题。

4.商务写作

本题旨在测试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按要求撰写商务信函。

具体要求包括:

(1)格式正确;

(2)行文规范;

(3)意思连贯,语句通顺,衔接自然,条理清晰;

(4)商务词汇使用准确,语句灵活多变;

(5)无明显拼写和语法错误。

本题为主观题,题型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六、试卷总分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题型比例如下表:

七、考试要求:

本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形式的参考资料和电子读物或工具。

八、参考书目:

1.《外贸英语函电》刘佳萍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实务》张素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法、阅读、写作部分参考相关书籍。

九、考试方式和时间:

1、考试为笔试,考试方式为闭卷。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江苏省专转本英语考试大纲

江苏省专转本英语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专转本英语考试包括五个部分:阅读理解、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完形填空、翻译、作文。试卷分为第i卷(客观题)和第n卷(主观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为 120 分钟。 第i卷(客观题):(100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 i:Reading Comprehension)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n: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Part川:Cloze) 第n卷(主观题):(50分) 第四部分:翻译(Part V:Translation) 第五部分:写作(Part V: Writing)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 i:Reading Comprehension):(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要求考生阅读 4 篇短文,每篇阅读量不超过 300 词。每篇短文后有 5 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选材的原则是: 1 、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但是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 2、体裁多样,可以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文章的语言难度中等,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会用汉语注明词义。阅读理解部分主要 测试下述能力: 1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速度。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n: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40 题,每小题1 分,共 40 分)题目为词和短语的用法和语法结构。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试题主要相关于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 it 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强调句、倒装句、从句引导词、虚拟语气等。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Part川:Cloze):(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一篇或两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 200 词)中留有 20 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 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填空的词项包括结构词和实译词。 形填空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法概念、词汇运用、篇章结构的理解等综合能力。 第四部分:翻译(Part IV: Translation):(共10题,共35分)一般为英译汉、汉译英各一半。两种翻译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但就其本质,就是在谙熟两种语言内在结构的基础上自由转换。在英译汉过程中有通过之前文章理解全文基础的上进行翻译的趋势。英译汉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对英文的理解能力,汉译英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用英语的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写作(Part V: Writing) : 15分 要求考生写出一篇 120 词以上的短文,试卷上可能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要求看图作文,或给

专升本考纲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 (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 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 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 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 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对于网页制作 及网络安全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 ⒈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 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 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⒉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 XP的版本、特性、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XP的启动与关机;Windows XP的桌面、开始菜单、快捷按钮和快捷方式;鼠标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运 行和退出,剪贴板的使用;窗口的组成、对话框和控件的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 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 ⒊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字处理软件的发展;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和退出。

(完整word版)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理工科专业和管理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表达水平所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应用表达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分析一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文知识部分 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 (1)记忆56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2)识记56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华罗庚是现当代著名数学家等。)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为依据。 (1)解释教材中10篇文言散文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理解10篇文言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以及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等。

(3)解释24篇现代语体散文中的疑难词语(不包括科技专门术语)。 3、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文体知识为依据。 (1)依据下列文体术语,识别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说明文: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记叙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 诗词: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 (2)阅读《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定律、民间谚语);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类比法、对比法); 驳论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3)阅读《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整体结构:总分关系式(包括“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关系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定义法、诠释法、比较法、比喻法、图表法、数据法、举例法、引用法。 (4)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专升本英语考试大纲

专升本英语考试大纲 PETS第二级考试大纲(2016版) 江西普通专升本考试英语成绩采用PETS二级笔试成绩代替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普通本科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工作,根据《江西省普通高校推荐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暂行办法》有关要求,2016年起我省不再单独组织普通高校专升本英语科目考试,而采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成绩替代。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含笔试与口试两部分)每年举行两次,我省专升本仅采用每年上半年开考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笔试成绩作为当年录取成绩,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及报考人数划定英语录取控制分数线。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负责江西省考试的组织、实施,考生可在考前三个月自行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所公布的考点进行报考,各考点负责考试的具体实施。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包括评分时使用的样卷)、答题卡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制,评卷及考生成绩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并提供,考生届时在教育考试部门相关网站查询、下载、打印考试成绩。 自2015年下半年起,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将采用新版考试大纲(2015版),该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1.关于考试的组成 PETS第二级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项独立考试组成。口试分为口试教师现场口试和计算机辅助口试两种形式。由于专升本考试只采用PETS二级的笔试成绩作为当年录取成绩,考生只需看PETS二级笔试考试大纲及要点。 2.关于考试指导语和题目用语 PETS第二级考试中,笔试的指导语为中文,口试的指导语为英文。 3.关于笔试答题卡和口试等分卡的使用 PETS第二级笔试使用一张答题卡,考生在卡上填涂和书写。 PETS第二级口试教师现场口试使用一张口试成绩等分卡。口试开始前考生在卡上填写好自己的考号等有关信息,口试结束后口试教师在卡上填写考生的口试成绩。 4.关于笔试的时间、题量和原始赋分 PETS第二级笔试包括听力、阅读、英语知识运用和写作四个部分,各部分及总体的答题时间、题量和原始赋分(除特殊情况外,每题1分)如下表所示: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19年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专升本)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18年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核总目标 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大学语文》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具体分为基础知识(语言知识、文学及实用文知识)和基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两大方面。 二、考核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语言知识 (1)能够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作品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字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今译。 (2)能够准确地使用汉字,识记和解释现代作品中的疑难词语(不含科技术语),了解汉语语法规范,掌握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法。 (3)掌握文言文、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文学知识 (1)掌握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如作家的时代、国别、字号、代表作、诗文集名称、文学主张、艺术成就等;代表作品的出处、编著年代、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了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详见背诵篇目) 3.实用文知识 掌握基本的实用文体的语言要求及规范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十三种公务文书及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事务文书。 (二)基础能力

1.阅读能力 (1)了解作品的题材,正确划分作品的段落层次,理解并概括段落大意及作品的主旨。 (2)能准确地分析一篇作品(文学及实用文)的材料、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能联系作品说明常见辞格的修辞作用。 (3)能结合不同文体的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的特色,体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2.写作能力 (1)文学写作 基本要求: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行款合乎规范。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实用文写作 基本要求: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情境选择恰当的文种写作,主题鲜明集中、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主要文种包括公务文书中的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和事务文书中的声明、启事、证明、介绍信、求职信、演讲稿(含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商函、计划(策划书)、总结、调查报告等。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语言知识约20分,文学知识约10分,实用文知识约10分,阅读约40分,写作约70分(其中实用文写作约20分,文学写作约50分)。 5.题型比例: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阅读分析题40分,写作题70分。 四、背诵篇目 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秋水》(节选)《庄子》 3.《谏逐客书》李斯 4.《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英语考纲

“专转本”英语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专转本考试包括五个部分:阅读理解、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完形填空、翻译、作文,难易程度为公共外语等级考试的一级到二级间即中考英语水平。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65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 Ⅰ:Reading Comprehension)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Ⅱ: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Part Ⅲ:Cloze) 第Ⅱ卷(主观题):(35分) 第四部分:翻译(Part Ⅳ:Translation) 第五部分:写作(Part Ⅴ:Writing)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 Ⅰ:Reading Comprehension):(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要求考生阅读3篇短文,每篇阅读量不超过200词。每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选材的原则是: 1、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但是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 2、体裁多样,可以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文章的语言难度中等,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会用汉语注明词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下述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速度。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 Ⅱ:Vocabulary and Structure):(共15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题目为词和短语的用法和语法结构。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试题主要相关于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强调句、倒装句、从句引导词、虚拟语气等。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Part Ⅲ:Cloze):(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一篇或两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100词)中留有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填空的词项包括结构词和实译词。完形填空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法概念、词汇运用、篇章结构的理解等综合能力。 第四部分:翻译(Part Ⅳ:Sentence Completion):(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般为汉译英各一半。其本质,就是在谙熟两种语言内在结构的基础上自由转换。汉译英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用英语的表达能力,注意时态及语态,词语的固定搭配。 第五部分:写作(Part Ⅴ:Writing):15分 要求考生写出一篇100词以上的短文,试卷上可能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要求看图作文,或给出段首句要求续写;或给出关键词要求写成短文。要求能够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多以信件及通知等形式的应用文为主,内容可包括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广受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功能上,主要涉及事件陈述、现象描述、问题概括、举例论证、利弊分析、因果分析、观点阐述、观点总结。 短文写作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英语书面表达思想的初步能力。

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2014年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重点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 A 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两者有没有同一性,精神是否认识物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选择题)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组成唯物主义阵营。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唯心主义有两种形态: A主观唯心主义:中国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中国王守仁:“心外无物”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B客观唯心主义:古希腊柏拉图:“理念世界”;中国朱熹:“理在事先”;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选择题) (1)相互区别: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静中有动(2)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静止、否认运动;相对诡辩论:夸大运动、否认静止 4.意识的本质(选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人脑的重量、结构、功能说明人脑是高度严密的物质体系 (2)意识是客观存在主观映象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形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有感性和理性在两种形式,同一内容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映 C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反对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论述题或选择题)2011 答:(1)矛盾是指事物之间及内部要素之间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2)同一性是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一种趋势,包含两方面含义: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4)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一种趋势(5)两者是关系:A相互区别:同一性是暂时、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互联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6)批判形而上学,不能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论述或选择) (1)矛盾同一性的作用是: A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使双方相互吸取讴里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C规定着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A推动事物量变发生涓长,为质变作准备 B促进事物质变,使旧统一体分解,新统一体产生 (3)矛盾既对立有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简述内因和外因及其关系(论述或选择) 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部原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部原因 (2)相互关系: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原因,起决定作用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起加速和延缓作用 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有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简述矛盾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的辨证关系(论述或选择)2012 答:(1)相互区别: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互联系:个性是共性的基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共性是个性的共同本质,共性统率个性,特殊性不能脱离普遍性而存在(3)相互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共性可以转化为个性,个性也可以转化为共性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论述或选择) (1)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上海杉达学院毕业生就业流程

上海杉达学院毕业生就业流程 一.基本流程: 1.领取本校就业推荐表,用水笔如实填写,交给班主任写评语和签名后,复印所需的份数,到就业办(董事楼201室)盖章。电话:68681740*6201 2.携带推荐表(杉达网上可下载)、个人简历(杉达网上可下载)、各类获奖证书、论文、活动照片等材料,参加各种招聘会及面试,本校校园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8400997.html,的招聘信息可点击“就业通道”,关心校内就业指导信息栏中最新招聘信息。 3.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若与用人单位签了就业协议的学生可到教务处1212室办理免听不免考申请,提前实习。但需按时参加考试,否则一切后果自负!(需写承诺书!) 4.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即四联单)。(就业协议每年11月下旬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遗失不补!)。 5.把用人单位盖了章的4页就业协议书拿到校就业办(董事楼201)鉴证登记。 6.如何打印“报到证”和“通知书”: ●毕业前(即六月份底前)将签好的协议书交至校就业办(董事楼201),由就业办去市就业指导中心办统一打印“报到证”和“通知书”,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时可到班主任处领取“报到证”。“通知书”由校方放入本人档案袋。 ●毕业离校后(即7月份及以后)签订就业协议书的,需连同由就业办开出的“打印报到证申请表”,由学生本人到延安西路900号(近江苏路口,地铁2号线到江苏路站下)的“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底楼大厅101办理“报到证”和“通知书”;(电话:62403626)。将办妥的“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的第一联交用人单位;将办妥的“通知书”寄回学校档案室调档(201209 浦东金海路2727号上海杉达学院档案室收)(电话:50219067) 7.办理离校手续; 8.持“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 二.关于“非上海生源”的几点提醒:(考入上海杉达学院前的户口在外地的毕业生,不管当初入学时户口是否已迁入金海路2727号,统称“非上海生源”):1.非上海生源想在上海找工作或回原籍找工作,都必须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后到当年6月底,到校就业办(董事楼201)办理一张回原籍的《报到证》,(不用签就业协议),此《报到证》由校就业办统一办理,学生到校开毕业典礼时可到班主任处领取,领取了《报到证》后,即可去校后勤保卫处办理把户口迁回原籍的手续。如果毕业离校后再到就业办办理回原籍《报到证》的毕业生,需连同由就业办开出的“打印报到证申请表”,由学生本人到延安西路900号(近江苏路口,地铁2#到江苏路站下)的“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底楼

福建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校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28篇精读课文具体考核要点: 1、《庄子·养生主(节选)》 (1)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2)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 (3)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专升本英语考纲

江西统考专升本《统考英语》考试大纲 一、关于《统考英语》考试的几点说明: 1、《统考英语》课程为全省统考,内容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与语法、完形填空和写作; 2、《统考英语》课程全卷满分为100分,难度介于三级和四级之间; 3、考试时考生需要自备调频收音机用于听力部分的考试。 二、《统考英语》考试大钢是根据《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1999年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广大考生复习时可参考考试大纲。 (一)、考试题型由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与语法、完形填空和写作五部分组成;(二)、考试的题型、参考用时与分数权重 题型参考用时权重 听力理解20分钟20题20% 阅读理解40分钟20题40% 词汇与语法20分钟40题20% 完形填空15分钟20题10% 写作25分钟1题15%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听力理解专升本统考英语考试的第一部分是听力理解。这部分共20个小题,有A节和B节两部分组成。A节是由10个段对话构成,每个对话之后有一个问题,每段对话读一遍。B节由三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之后有3—4个问题,共10道题。其目的在于测试考生接受、理解和记忆音响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在考试限定的时间内对所听到的内容作出果断的抉择。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有四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大约300个词左右,阅读量在1200个词左右。每篇短文之后有5个选择题,每题两分。这一部分共40分,它的选材原则是: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时事政治等,但是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题材多样,可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的语言难度中等,无法猜测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果超出教学大纲词表范围,用汉语注明语义。其目的在于测试学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的能力;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能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的能力。 (三)词汇与语法体量为40题,共计20分。词汇题是考察考生对词汇及词组的辩异能力以及在句子中的具体运用,专升本《统考英语》要求掌握3500个词汇和900个短语,可参考四级词汇和短语复习。其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标准英语书面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四)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测试考生在句子水平上运用语言的某种能力。此项考试参考用时为15分钟。在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200个词)中留有20个空,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五)写作此部分要求考生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和摘要,能在半小时内就一定的话题、提纲、表格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能写报告、评论、发言稿和日常应用文等,内容完整,文理完整,文理通顺,表达思想清楚。

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

2018政治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纲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论证、阐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4

2014年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大纲 一、总则 专升本“大学语文”测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和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测试内容 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测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蒹葭》 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 1、《楚辞》和《诗经》在文学形式和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和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 1、汉代文学: 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 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 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 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 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专升本英语大纲

2013年海南专升本《英语》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本考试采用主客观题混合题型,按百分制计分,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修读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各专业课程,并准备攻读本科教育课程的学生。 三、考试方式与内容 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 1、词汇和语法结构(30%); 2、阅读理解(40%); 3、翻译(15%); 4、写作(15%)。 第一部分词汇和语法结构(VocabularyandGrammaticalStructure) 本部分主要用于测试考生运用英语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词汇表”和“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30%(词汇和语法结构测试各占15%),测试时间为30分钟。第二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 本部分重点测试考生用英文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阅读量约1200词,选材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和实用性文字,其内容能为考生所理解。阅读材料涉及的词汇范围约4000个常用词,其中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的3400词。除一般性文章外,阅读的应用文主要选用适用的材料,如:函电、广告、说明书、摘要、序言等。 本部分主要测试以下阅读技能: 1、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 2、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 3、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 5、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 6、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含义; 7、了解语篇的结论; 8、进行信息转换。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40%,测试时间为40分钟。 第三部分翻译(Translation) 本部分测试考生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能力。测试题材为句子或段落。所涉及的词汇范围约4000个常用词,其中包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词汇表”中的3400词。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20分钟。 第四部分命题作文(GuidedWriting) 本部分的目的是测试考生英语实用性写作的能力,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完成100-120词的命题作文。内容包括应用性短文、信函、摘要或就所给英文图表内容写出说明等。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30分钟。

专升本语文大纲要求28篇课后答案

养生主 1、"寓言十九"是庄子对自已著作写作特点的概括,是说他的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运用寓言手法。这就说明他是有意识以象征、比喻、形象描写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2、养生之道:顺任自然。论据:事实论证。 3、人生态度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文章客观上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事物的规律,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谏太宗十思疏 1、"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进行反复论述,最后又提出所谓"十思",真实具体地说明国君应该有德义,有了这样的德义,才能保证国家的安稳。所以它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深入。 2、本文善于应用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方法,对比鲜明、说理透彻,论证深刻有力。如以"固根本"与"求木长"、"浚泉源"与"水流长"的关系,来比喻"积德"与"安国"的关系。"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昔取之"与“今守之”、“在殷忧”与“既得志”等均成对比论证。 3、本文虽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排偶句式,也很富于文采,但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鲜明而直接的表达自已的主要意思,句子切中文治要害,表现作者对治理国家的深思熟虑。 答司马谏议疏 1、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基础上。效果:这样做,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非常坚实的理论原则的基础之上,简洁扼要,靶的集中,一针见血,语约义丰,文笔犀利,语气斩截,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2、文章巧妙地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夫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3、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书信体驳论。论辩双方对事情的评价以什么为标准。文章以儒家历来所看重的“名实相符"为论事原则,在这一极具权威,连论敌也不敢否认的原则下开展反驳,使文章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针对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观点,据实反驳,反驳其"非真"的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士大大们苟且偷安,不恤国事,因循守旧的本质。从而有力的反驳了"致天下怨谤"的指责。 4、表明变革的正确和自己的决心,用典论据。 5、行文委婉,寓刚于柔。在这封书信中,作者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文字上又不是剑拔弩张,注意不伤同僚之间的情面与和气,寓刚于柔,绵里藏针。如第一段,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却婉转地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士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声言自己绝不悔改之意;又如第三段,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绝无反顾之心,并旁敲侧击,讥讽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因循守旧。这种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拨驽张更加坚韧有力。 今 1、时代背景:本文写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封建与反封建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李大钊深知青年是改造社会的先驱,是国家未来

江苏专转本英语考纲以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英语考纲以 及解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专转本”考试分文科、理科,和日语这三大科目,英语是文理两个科目中的必考科目,在总分400分中占有150分的分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纲大致内容如下 考试内容: 专转本考试包括五个部分:阅读理解、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完形填空、翻译、作文。 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100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Ⅰ:ReadingComprehension)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Ⅱ:VocabularyandStructure)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PartⅢ:Cloze) 第Ⅱ卷(主观题):(50分) 第四部分:翻译(PartⅣ:Translation) 第五部分:写作(PartⅤ:Writing)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PartⅠ:ReadingComprehension):(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要求考生阅读4篇短文,每篇阅读量不超过300词。每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选材的原则是: 1、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但是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 2、体裁多样,可以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文章的语言难度中等,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会用汉语注明词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下述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速度。 第二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PartⅡ:VocabularyandStructure):(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题目为词和短语的用法和语法结构。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试题主要相关于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强调句、倒装句、从句引导词、虚拟语气等。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运用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 第三部分:完形填空(PartⅢ:Cloze):(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一篇或两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200词)中留有2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填空的词项包括结构词和实译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