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语言艺术 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语言艺术 课件

3、品味语言艺术的四个角度
感情色彩:感情浓淡、是否鲜明、是褒是贬。 词语特点 语体色彩: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方言。
词语:叠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反复、成语
句式特点 感叹句、疑问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修辞特点 从修辞的角度阐释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风格 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等
2017年全国Ⅱ 卷)林徽因《窗子 以外》结合全子 ,说明子 中 “窗子 ”的含意。(5分)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 生活场景;(表层义) 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 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语境义)
2、理解或赏析重要语句含意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辨明考查类型(表层含意) 作者的叙述语言:要仔细揣摩作者的真正意图; 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语言本身的特点,语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点。
“我这样光脚板很难看,是啵?”
“不!此地兴的就是打赤脚。”
“你们大军同志总是鞋子袜子,严严实实捂着,不觉得烧脚吗?”
“我们习惯了。”
“你脱了鞋子试试看,光脚板走在石板上好安逸哟!……”
昨日一场雨,路沟里积满了水,余清泉部长以及军分区和县人武部 陪同他一起来的几位同志,全都脱了鞋蹬水过去。随后余清泉便把 鞋子拎在手上,赤脚从石板小路向上去。年代久远了,那石板磨得 平光溜滑,踏上去冰凉冰凉。阳光照射了一天,冰冷中又透着一丝 儿温暖,脚板心麻酥酥的。余清泉又有好多年没有体验到这种冰冷 而又温暖的麻酥酥的感觉了,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C(“在余清泉的回忆中对大妹进行了多角度的侧面描写” 理解有误,原文中对大妹的正面描写较多。)
2.这是一篇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诗化小说”,有一种诗 意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小说语言特色之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下)-2022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小说语言特色之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下)-2022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㊶“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㊷“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㊸“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㊹“小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㊺“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 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也比喻夸大地形容,如一件小事情,用不着这么渲染。渲染也是一种强 调,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调,是一种浓墨重彩的强调。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 子里有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小耳朵的心是 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 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现在我们对题干依三个角度来重新分解表述一下,即能够得到以下: ①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对王木匠讲好故事,有什么好 的效果? ②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对听众来说,有什么好的效果? ③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对故事的内容来说有什么好的 效果?
有了思考的角度,下一步我们应该到文本中找到“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 处使用反复手法”的相关内容。当然,在找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一个知识点, 即“反复”的定义。反复是指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 以达到强调的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的修辞手法。反复既有直接反复,也 有间接反复。好了,下面我们可以在文本中找出“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 使用反复手法”的相关句段。如下: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七)语言艺术

【2023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七)语言艺术

【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七)语言艺术【考情简述】对小说语言艺术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两类:体会重要语句含意、品味小说语言艺术。

【概念阐述】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是叙述人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

所以,鉴赏小说的语言又有两层含义: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中作者的语言风格。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

二是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及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必备知识】1.常见现当代作家的语言风格鲁迅:犀利辛辣、凝重洗练、冷峻深刻。

巴金:热烈、明快、朴素的,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以青春激情的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以《家》为代表;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老舍:语言风格风趣幽默、俏皮洒脱、生动活泼、简洁朴茂、雅俗共赏。

其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

沈从文: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诗意、含蓄、唯美的语言形式,又成就了他健康、高雅的美学追求。

赵树理:通俗化,大众化,诙谐幽默。

孙犁:诗化小说。

淡雅聪俊,清新隽永,优美洗练,“质以传真”,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王安忆:清丽单纯,素淡粗朴,冷峻理智,细腻平实。

铁凝:语言风格是诗意、温情、风趣。

16 鉴赏小说的语言艺术(高考新题型)-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16 鉴赏小说的语言艺术(高考新题型)-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16 鉴赏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和熟记小说中语言特色的术语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和分析小说中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题点必备知识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指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的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二把握品味语言艺术的常见角度1.看词语的运用注意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文言词等的使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可以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叠词、拟声词富有韵律美,起强调作用;恰当使用文言词语,使语言典雅、端庄。

2.看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借代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对偶、排比可以使语言整齐、有气势,反语、夸张可以使语言幽默、讽刺等。

3.看句式的特点(1)、长短句的交错运用短句----简洁凝练,增强语句气势,形成画面感。

长句----长句使语言严密、内涵丰富,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

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整句、散句的交错运用整句——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常构成对偶、排比;散句——字数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充沛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4.看描写特点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铺陈渲染等手法运用,渲染氛围,烘托或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等。

5.看整体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的一般术语有豪放、柔婉、质朴、华丽、诙谐、简洁、细腻、含蓄、诗化语言等,每种语言风格在词语运用、修辞或句式的使用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豪放的风格,用词比较华丽,采用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质朴的风格,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诙谐的风格多用反语、夸张、比喻等修辞。

6.看引用诗文及资料(1)神话传说或诗句①丰富文章的内容,扩大了文章的内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品味小说语言艺术+课件38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品味小说语言艺术+课件38张

(4)2019浙江《呼兰河传(节选)赏析文中画线
句子的语言特点。
高考怎么考查小说语言的?
[2021·新Ⅰ卷]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 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4分)
[2021·新Ⅱ卷]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 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2020·Ⅰ卷]8.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 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 心理。(6分)
其他
轻快明丽、活泼率真、充满童趣、温暖、有时代特色、庄重、 有抒情性、感情真挚、严谨、充满哲理、隐晦等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 另外,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五.语言特色 1.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 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如“天天读”“斗私批修”“早请示晚汇报”等词语 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风貌。 2. 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使用方言、俚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 生活在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 。 3.语体特色 (1)口语:朴实自然、诙谐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活泼、有地方色彩, 吸引读者, 富有生活气息,给人平易近人、亲切之感。 (2)书面语:庄重、典雅、含蓄深沉,严谨周密有说服力。口 语: 风趣、生动活泼、有地方色彩, (3)书面语和口语混合:亦庄亦谐,颇有趣味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
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
了。于是它们向前
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

长了,就向前 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
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
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
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 着似的,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ppt课件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ppt课件

的作用等。
ppt课件
3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5、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心理感受等
6.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
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
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
人物身份等。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ppt课件
1
什么是品味语言艺术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赏析 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 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 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赏析语言的描写 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 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 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8
2.句式
•长句:流畅匀称,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短句:简练精美,语言轻快、活泼、流转、 自然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 之美。
ppt课件
9
2.句式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韵美、感染力。复 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 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 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的“多种手
法”“分析”等字样,可判定本题要求从语
言运用的手法角度分析。
ppt课件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摘要】池莉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而备受读者喜爱。

其作品情感真挚细腻,描写细致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立体,叙事节奏抑扬顿挫,语言简洁明了。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池莉小说的一种独特魅力。

通过对情感的真实表达和细腻描写,池莉小说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冲突。

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叙事节奏的抑扬顿挫和简洁明了的语言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无法自拔。

池莉小说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艺术手法,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读者沉浸难以忘怀。

【关键词】池莉、小说、语言艺术、特征、情感真挚、描写细致、人物形象、叙事节奏、语言简洁、独特魅力1. 引言1.1 浅析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池莉是当代知名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语言艺术特征而著称。

在她的小说中,情感真挚细腻,描写细致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立体,叙事节奏抑扬顿挫,语言简洁明了。

这些特点使得池莉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为她赢得了无数文学奖项。

池莉擅长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手法,巧妙地塑造情感氛围,展现人物性格,揭示故事内涵。

她的文字简洁明了,却又富含深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启发。

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不仅赋予作品独特的感染力和魅力,也使得她成为当代文学界的一颗耀眼明星。

在探索池莉小说中的语言艺术特征时,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她独特的文学魅力,更能够从中感受到作家对生活、情感、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2. 正文2.1 情感真挚细腻池莉的小说中,情感的表达始终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之一。

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地描绘他们的情感起伏,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

在池莉的小说中,情感的真挚与细腻常常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在池莉的作品中,情感的真挚反映在人物的言行举止中。

无论是欢喜、愁苦、悲伤还是快乐,她都能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感觉到人物情感的真实性。

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与阅读方法

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与阅读方法

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与阅读方法
一、艺术小说的定义
艺术小说是指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表达创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感悟和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
1.语言艺术:艺术小说注重语言的运用,追求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完美结合。

2.情感表达:以情感体验为核心,展现了生活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3.意义深远:艺术小说通过揭示人性和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深思。

4.多元叙事:采用多种叙事技巧,如回忆、倒叙等手法,增强作品的观赏性
和可读性。

三、艺术小说的阅读方法
1.注重细节:仔细品味作者用词、描写和比喻等细致入微之处。

2.理解主题:抓住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主题或意义,深入剖析其内涵。

3.解读角色:从角色思想、行为和语言中洞察作者的观点和思考。

4.探究叙事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叙事技巧,如时间结构、视角转换等。

5.对比与对话: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话。

四、著名艺术小说作家及其代表作
•张爱玲:《红楼梦》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通过掌握艺术小说的审美特点,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小说是一种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优秀文学形式,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体验到其中蕴含的美感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举隅: 1.豪放、激越与阴柔、婉约 2.清新、明快与沉郁、含
蓄 3.质朴、通俗与华丽、典 雅
4.潇洒、旷达与严谨、工 整 5.舒缓、平和与急骤、猛烈
6.活泼、幽默与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2.句式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韵美、感染力。 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 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3、修辞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 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 作用是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 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语体特色。口语充满生活气息, 书面语则典雅庄重。
品味语言艺术“3角度”
阅读《有声电影》(2018·全国卷Ⅱ文本见P130), 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 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有“语言的幽默效果”,表明该题属 于赏析语言风格题;再看题干中的“多种手 法”“分析”等字样,可判定本题要求从语 言运用的手法角度分析。
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
什么是品味语言艺术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赏 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 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 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赏析语 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 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 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 的技巧。
另外,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1)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 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如“斗私批修”“早请示晚汇报”等词语反 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时代特征;“共 享汽车”“高铁”“手机支付”“云计算” 则展现了当前的时代风貌。
(2) 地 域 特 色 。 常 表 现 为 大 量 使 用 方言、俚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 活在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 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
鉴赏语言艺术(特色)题目,注意从以下几 方面考虑: 1、从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 代等)的角度分析 。 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 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 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 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 叠词的作用等。

思考角度(手法)
角 借用并改换经典语句
度 ,
同一行为模式重复
找 书面语与口语混搭
对 排比手法 应 反语手法
夸张手法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 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 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 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 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 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 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 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 ”,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5、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心理感受等 6.整体的语言风格:
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 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 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 人物身份等。
1.
特点的角度
特点的具体内容
感情色彩、语体 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文言
用词 色彩的搭配 的特
排比、夸张、反问。
直 直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露露
与 含 蓄
含 蓄
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多用象征、比喻、设问等手法。
质朴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
质朴 (平实) 性语句。
与华 丽
华丽 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 (典雅) 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言 方式 使用 特 语言 点
风格
抒情的运用和搭配。 见下表
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
豪 豪 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
放 放 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有激越昂扬的抒情;
与 柔
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婉 柔 所表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
婉 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轻柔;修辞上少用
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 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 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 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 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 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 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 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 令人忍俊不禁。
庄重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气凝重,句式整
庄重
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与诙 谐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 趣味。
简洁 简洁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与繁 复
繁复 多用长句,多对比性和辩证性语言。
(细腻)
2.句式
•长句:流畅匀称,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短句:简练精美,语言轻快、活泼、流转、 自然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 雅之美。
语、口头语、书面语、方 言的运用
语 言 特

叠词、关联词和 运用叠词;精炼的动词、
动词、形容词、 形容词;准确的副词、关
副词的使用
联词
点 造句 句式的选择:整 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
的特 散句、长短句 的使用;整散句式的搭配;

长短句式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运用 略
1.
特点的角度
特点的具体内容
语 表达 各种表达方式的选择 记叙、描写、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