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课本知识点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重要港口:横滨、神户,国花:樱花)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范围(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最大的岛屿:本州岛。

(掌握图上位置) (2)位置:纬度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温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海岸线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2.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

(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资源特点:两多一少,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工业发展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说明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4.工业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5.主要工业区及其分布:九州岛——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濑户内工业区;九州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p186.对外投资对象: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兼容,传统与现代结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案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一、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介绍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经济和人文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主要组成部分;(2)知道日本经济发达的特点。

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3)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河流流向等特点,说出其对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4)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通过读图、绘图,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6)明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7)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8)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二)过程与方法(1)逐渐掌握使用地图及资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相关能力;(2)培养学生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周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通过一个国家的国情,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了解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关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总结日本经济特点,正确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读图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3、东南亚主要的自然资源,说出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印度的水旱灾害、印度人口特点及其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一个国家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

2、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特点,正确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东南亚区域特征的成因。

4、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日本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

(2)纬度位置:___,___。

2、领土:自北向南的四大岛?3、地形特点? 最高的山? 最大的平原?河流特点?资源特点?4、气候分布特点?5、日本多火山、地震:(1)原因:?(2)民居特色:?(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6、日本的经济特征:?7、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1)___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__8、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______(2)______(3)________(4)(5)______措施:① ?②?9、日本的工业分布:________和______沿岸。

原因:(1)_________(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10、文化特点:?______民族占绝对优势,_______、_______深受中国影响。

第二节东南亚1、(1)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部,地处洲和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范围:_______、_______两部分。

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_和_______之间。

地理意义?3、东南亚的气候:(1)______气候,特点是?分布在:____,_______。

(2)_________气候,特点:?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4、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__________(2)________东南亚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泰国是世界最大的____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_____生产国和_______出口国。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_____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____生产国。

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______,_____。

地势特征:_____6、(1)说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附近大河,所在国家。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FF
K

。L

E


A是 1 月,
风从陆地 吹向 海洋 ,
A
形成 东北 季风 。
B是7 月,
风从 海洋 吹向 陆地 ,
B
形成 西南 季风 。
(1)将陆地.海洋.东北.西 南分别填入下面横线上. 印度一月,风从__陆__地___吹向 ___海__洋__,叫___东__北__季风. 印度七月,风从_海__洋_____吹向 _陆__地____,叫_西__南____季风
A.西南季风不稳定
B.东北季风不稳定
C.东南季风不稳定
D.西北季风不稳定
5.《西游记》里唐僧在孙悟空等的协助下,历尽磨难到古印度(天竺)取经。
下面是小明的观光日记:“飞机降落首都新德里,这是一个海港城市,在这里
我欣赏了优美的印度舞蹈,参观了著名的泰姬陵,到了一些世界有名的基督教
教堂,品尝了具有印度地方特色的白色母牛肉拉面。”请找出小明日记有几处
南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十字路口”
上的咽喉部位。
亚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湄公河,由北向南注入太平洋,是东南亚流经
国家最多的河流。
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热带旅游胜地:花园城市—新加坡,柬埔寨-吴哥窟,缅甸-大金塔…… 东南亚是_华__人__华_侨__最集中地,祖籍多来自_广__东__、__福__建_省__.
巴 克什米尔 中 国

斯 坦
喜马拉雅山脉
新德里
恒河平原
德 孟买 干 班
加尔各答

高加

原罗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邻近国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邻近国家

小结二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中南半岛的地形具有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的特点。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 因为这
里_地__势__平__坦___ 、土__壤__肥__沃___、_易__于__灌__溉___、_交__通__便__利__。 3、流经东南亚的国际性河流_湄__公__河___是 ,它在我国叫_澜__沧__江___。


阪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1、民族
民族比较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 服装是和服。
2、文化特点 东西方兼容,既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 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如和服与 “洋”服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
3、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知识要点检测
练习
1.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 家有6个,分别是:中国、 日本、 孟加拉国、
5.日本民族构成 单一, 大和民族 占绝对优势。
6.日本的文化有两大特点,分别 是 东西兼容、 古今荟萃。
东南亚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范围和组成
①中南半岛
马六甲
海③峡
⑦菲律宾
群岛
②马来半岛
加里曼

⑤丹岛
苏门答腊
岛半岛 爪哇⑥岛
说出 图中 序号 代表 的半 岛、 海峡 和岛 屿名 称
②印度
,同桌问你是不是找架打)
城市名称 河内 金边 万象 曼谷 仰光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红河 湄公河
湄公河 湄南河 伊洛瓦底江
越南 柬埔寨 老挝 泰国 缅甸
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 三角洲。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也都沿河分布。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要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知识要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地理简介地理位置:太平洋的西北部,亚洲的东部。

我国的东面。

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和数千岛屿以及周围的海域组成。

人口:人口超过一亿,是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六个国家之一。

特色:富士山-----日本的象征,活火山。

樱花-----日本的国花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2、日本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原料、燃料)(工业制成品)如煤、铁矿石如机械、汽车、钢铁、电力等日本的经济地位: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日本将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原因:本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日本大量投资的海外市场有:美国、西欧,这样具有消费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国家和地区,东亚和东南亚,这样拥有廉价劳动力和潜在消费群体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发展起来的原因:(1)利用当时国际上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对工业品的大量需求(2)利用当时日本国内质量较高、价格较低的劳动力的岛国优良港湾的优势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恩德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原料和燃料依靠进口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宜,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业经济效率高,产品主要依靠出口。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影响之一:将污染严重的工业移往海外,对海外国家的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日本大量从海外进口木材,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使日本成为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样做的危害:是世界林业资源走向枯竭,日本大量捕食鱼类,捕鱼量居世界前列,这样做的危害: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3、文化特色:东西方兼容民族:构成单一,大部分是大和民族第二节东南亚1、地理简介地理位置: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亚洲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大洋洲组成: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重要地理事物: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使欧洲和非洲向东航行到亚洲各港口的最短航线必经之地。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单元,主要介绍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培养学生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认知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位置的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深入了解还需要通过本章内容来拓展。

同时,学生对于具体的国家和地区的认知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邻近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邻近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引导学生分析其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素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风景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我们领近的地区和国家总结(重点)超详细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我们领近的地区和国家总结(重点)超详细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我们领近的地区和国家总结(重点)超详细选择题1、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污染较轻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分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

2、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地形以平原为主B.乙国主要出口农产品是小麦和羊毛C.丙国东临太平洋D.丁国工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答案:B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印度主要的地形为高原,故A错误;澳大利亚出口的物质为小麦和羊毛,故B正确;美国东临大西洋,故C错误;巴西的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印度、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的地理概况。

3、读俄罗斯轮廓图,下列字母与地理事物的搭配,正确的是()A.a--大高加索山脉B.b--欧洲最长的河流C.c--面积最大的湖泊D.d--东西伯利亚高原答案:B图中a是乌拉尔山脉,b是伏尔加河,该河流是欧洲最长的河流,c是贝加尔湖,该湖泊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d是东西伯利亚山地,故B正确。

小提示:本题考查俄罗斯主要的山脉、主要的地形区、河湖等相关知识。

4、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菲律宾D.日本答案:A印度尼西亚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2、认识日本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的自然地理特征。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导入。

日本在我国的东部,是我们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个国家进行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位置、面积、人口、首都、民族、语言)
引导读图:利用课本配图,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一下问题,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纬25-45度之间(据此判断出日本位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岛国)
(3)相对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二)范围
讨论:看图分析日本的领土有何特点?领土的主体部分分别是什么?
生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师小结: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岛屿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国土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人口密度336人/平方千米,而我国是13.4亿,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国的2.5倍,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首都是东京,以大和民族为主,通用日语(师板书:日本的地形)(三)地形
让学生通过读图观察“日本的地形”,发现日本平原狭窄,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

师小结:多山的日本岛国,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3/4,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诗日本第一高峰。

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关东平原才1.68万平方千米。

日本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

工厂林立,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师过渡:引导学生观察日本轮廓,分析其特点?
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3万千米)
过渡问:日本的地形除了岛多之外,还有什么特色地形?(生答:多火山地震)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师小结:因为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三、作业布置
讨论:火山对人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咋们共同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及火山地震和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特点。

知道了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
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五、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纬度位置:北纬25-45度之间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
相对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二、范围
北海道
本州
1、领土四国多山的岛国,平原狭窄
九州
三、地形
1、类型:山地、丘陵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多火山、地震
六、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第一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田家炳中学
授课人:安福强
时间:2019.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