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版)

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版)锅炉爆炸事故的几种原因:1)水蒸气爆炸:该容器破裂,容器内液面上的压力瞬即下降为大气压力,原工作压力下高于100℃的饱和水此时成了极不稳定、在大气压力下难于存在的"过饱和水",其中的一部分即瞬时汽化,体积骤然膨胀许多倍,在容器周围空间形成爆炸。

2)超压爆炸:由于各种原因使锅炉主要承压部件筒体、封头、管板、炉胆等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载能力而造成的锅炉爆炸。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运行管理。

3)缺陷导致爆炸:是指锅炉承受的压力并未超过额定压力,但因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腐蚀、组织变化等情况,导致主要承压部件丧失承载能力,突然大面积破裂爆炸。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锅炉检验,避免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带缺陷运行。

4)严重缺水导致爆炸: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如锅筒、封头、管板、炉胆等,不少是直接受火焰加热的。

锅炉一旦严重缺水,上述主要受压部件得不到正常冷却,甚至被烧,金属温度急剧上升甚至被烧红。

在这样的缺水情况下是严禁加水的,应立即停炉。

如给严重缺水的锅炉上水,往往酿成爆炸事故。

长时间缺水干烧的锅炉也会爆炸。

防止这类爆炸的主要措施也是加强运行管理。

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事故原因:超压,超温,容器局部损坏、安全装置失灵等。

危害:a.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冲击波超压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1.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锅炉爆炸事故的几种原因:1)水蒸气爆炸:该容器破裂,容器内液面上的压力瞬即下降为大气压力,原工作压力下高于100℃的饱和水此时成了极不稳定、在大气压力下难于存在的"过饱和水",其中的一部分即瞬时汽化,体积骤然膨胀许多倍,在容器周围空间形成爆炸。

2)超压爆炸:由于各种原因使锅炉主要承压部件筒体、封头、管板、炉胆等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载能力而造成的锅炉爆炸。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运行管理。

3)缺陷导致爆炸:是指锅炉承受的压力并未超过额定压力,但因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腐蚀、组织变化等情况,导致主要承压部件丧失承载能力,突然大面积破裂爆炸。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锅炉检验,避免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带缺陷运行。

4)严重缺水导致爆炸: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如锅筒、封头、管板、炉胆等,不少是直接受火焰加热的。

锅炉一旦严重缺水,上述主要受压部件得不到正常冷却,甚至被烧,金属温度急剧上升甚至被烧红。

在这样的缺水情况下是严禁加水的,应立即停炉。

如给严重缺水的锅炉上水,往往酿成爆炸事故。

长时间缺水干烧的锅炉也会爆炸。

防止这类爆炸的主要措施也是加强运行管理。

2.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事故原因:超压,超温,容器局部损坏、安全装置失灵等。

危害:a.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冲击波超压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

b.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致人重伤或死亡,损坏附近的设备和管道,并引起继发事故。

c.介质伤害:介质伤害主要是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水汽的烫伤。

d.二次爆炸及燃烧:当容器所盛装的介质为可燃液化气体时,容器破裂爆炸在现场形成大量可燃蒸气,并迅即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混合气,在扩散中遇明火即形成二次爆炸,常使现场附近变成一片火海,造成重大危害。

预防:(1)在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的结构。

(2)制造,修理、安装、改造时,加强焊接管理,提高焊接质量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处理和探伤;加强材料管理,避免采用有缺陷的材料或用错钢材、焊接材料。

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容器爆炸事故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容器内部发生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的严重事故。

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常常涉及到压力容器、燃气罐、储罐等设备,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如设备老化、操作失误、安全措施不合理等。

1.事故现场安全评估首先,应组成一个事故现场安全评估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事故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品泄漏、剧毒气体释放等情况;事故现场周边是否存在人员聚集、危险源或其他可能影响事故处置的因素;事故现场是否存在次生火灾、爆炸等风险。

2.制定现场安全措施根据事故现场安全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现场安全措施。

这包括设置隔离带、划定事故现场,确保没有人员闯入事故现场;限制周边区域进出口,避免人员进入受控区域;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安全培训。

3.确定事故原因事故发生后,应尽快调查事故原因,找出导致容器爆炸的根本原因。

这包括对容器的检查、分析容器内部剩余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分析爆炸可能原因等。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确保人员安全5.执行紧急撤离计划在涉及大规模容器爆炸事故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执行紧急撤离计划。

撤离计划应明确人员撤离路径、安全集结点、应急通道等,并组织专人指挥、引导人员撤离,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6.寻找爆炸源在事故处置过程中,需要寻找爆炸源并进行隔离。

首先,确定爆炸源的位置、范围和特征;然后,采取措施将爆炸源和周边区域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和二次事故发生;最后,对爆炸源进行处理,如封堵气体泄漏、降低温度等。

7.清理事故现场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应在消除安全隐患后进行。

首先,清理事故现场上可能存在的危险品、剧毒气体残留等物质;然后,进行现场清理和修复工作,消除爆炸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8.事故调查和整改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整改工作。

通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浅析压力容器爆炸与预防措施

浅析压力容器爆炸与预防措施

浅析压力容器爆炸与预防措施压力容器在工矿企业中应用广泛,由于设备的特殊性,压力容器会由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原因,压力容器壁不能承受内压而突然爆裂的爆炸灾祸。

因此加强对有压力容器的空压站易发生事故区域内设备和装置的管理,分析爆炸产生原因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内容。

标签:压力容器;爆炸;检验压力容器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工业、民用、军工等许多部门,在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它在石油化工的应用最为普遍,约占压力容器总使用量的50%左右。

压力容器是一种容易发生事故的特殊设备。

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是容器本身遭到破坏,而且还会引起一连串恶性事故,如破坏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危害人员生命安全,污染化境等,还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1 压力容器爆炸主要危害1.1 碎片的破坏作用。

高速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壳体向破裂的相反方向推出,有些壳体则可能裂成碎块或碎片向四周飞散而造成危害。

1.2 冲击波危害。

容器破裂时的能量除了小部分消耗于将容器进一步撕裂和将容器或碎片抛出外,大部分产生冲击波。

冲击波可将建筑物摧毁,使设备、管道遭到严重破坏,运处的门窗玻璃破碎,冲击波与碎片的危害一样可导致周围人员伤亡。

1.3 有毒介质的毒害。

盛装有毒介质的容器破裂时,会酿成大面积的毒害区。

有毒液化气体则蒸发成气体,危害很大。

一般在常温下破裂的容器,大多数液化气体生成的蒸汽体积约为液体的二、三百倍。

如液氨为240倍,液氯为150倍,氢氰酸为200~370倍,液化石油气约为180~200倍。

有毒气体在大范围内导致生命体的死亡或严重中毒。

如一吨液氯容器破裂时可酿成8.6×104m3的致死范围,5.5×106m3的中毒范围。

1.4 可燃介质的燃烧及二次空间爆炸危害。

盛装可燃气体、液化气体的容器破裂后,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触发能量(火种、静电等)在器外发生燃烧、爆炸,酿成火灾事故。

2 压力容器爆炸原因分析压力容器由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原因,压力容器壁不能承受内压而突然爆裂的爆炸灾祸。

压力容器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压力容器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压力容器爆炸专项应急预案1、风险分析1.1事故风险分析公司的压力容器可能因为超压超温、;压力容器有先天性缺陷、未按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和报废、压力容器内腐蚀和容器外腐蚀、安全阀卡涩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导致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和冲击波伤人,损坏设备,现场压力容器较多,特别是制冷机房和生产车间、锅炉房分气缸。

1.2事故预防措施1.2.1平稳操作。

主要指要缓慢地加载和卸载,并保持运行期间载荷的相对稳定。

防止压力容器的超压。

1.2.2紧急刹车:运行过程中,如遇到严重威胁压力容器的安全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1.2.3做好维护保养,使压力容器处于完好状态。

运行期间的维护主要是经常检查腐蚀和“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妥善措施。

1.2.4定期检验,必须根据国家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检验中若发现缺陷,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2.5加强压力容器的原始技术资料和使用、检验记录应妥善保管。

设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容器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负责新增压力容器的验收、试运行及压力容器的日常管理等,还应负责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要求。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下设抢险、抢修组、疏散交通管制组、后勤保障组、支援组5个应急救援组。

2.1、应急指挥组织结构2.1.1公司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a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b.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

c.组建应急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d.负责向到达事故现场的公安、消防、本地区街道汇报灾情,并移交现场指挥权。

2.1.2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a应急预案启动后按照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负责通知各应急组前往现场救援。

b.在抢救过程中,联络、搜集各组进展情况,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如实报告情况。

c.在抢救过程中,负责传达领导小组组长的最新命令。

d.保证信息畅通。

2.1.3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a.熟悉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并作出初步处置措施。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事故类型1.1.1 氧气、乙炔瓶爆炸:钢板、钢材氧焊切割时,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的距离太近;输气管路老化;切割安全装置损坏、失效;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氧气瓶、乙炔瓶爆炸。

1.1.2 锅炉爆炸:冬季采用锅炉加温辅助施工、锅炉供暖、供水时,锅炉及安全阀、压力表未定期检验,失灵;使用不合格产品;安装、维修锅炉未经检验;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锅炉爆炸。

1.1.3 空压机、储气灌、高压风管爆炸:隧道掘进施工采用风枪打眼时,空压机、储气灌、高压风管设备老化,安全阀、压力表失灵可能引起空压机、储气灌、高压风管爆炸。

1.1.4 打气泵爆炸:人工开挖岩土基坑采用气垂打眼、房屋装修采用气泵射钉枪时,因设备老化可能引起的打气泵爆炸。

1.1.5 储油灌(容器)爆炸:隧道等施工现场储存柴油用的储油灌因夏季温度高、接近火源或人员违规行为等可能引起的储油灌容器爆炸。

1.1.6 液化气灌爆炸:采用液化气喷灯给沥青摊铺机印烫板加热、卷材防水施工给卷材加热时因液化气灌老化,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液化气灌爆炸。

1.1.7 储气灌爆炸:煤气站因液化气储气灌、输气管路设备老化,安全阀、压力表失灵,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可能引起爆炸。

1.2 可能发生的季节供热锅炉爆炸一般在冬、夏两季容易发生,液化气灌、储油灌爆炸一般在夏季容易发生,其它压力容器爆炸全年都有可能发生,1.3 危害程度分析由于压力容器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

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

处理事故险情时,由项目或项目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2.2 以人为本。

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2.3 强化防护。

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行政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与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施工单位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压力容器事故

压力容器事故

压力容器事故1.压力容器事故特点1)压力容器在运行中由于超压、过热,或腐蚀、磨损,而使受压元件难以承受,发生爆炸、撕裂等事故。

2)压力容器发生爆炸事故后,不但事故设备被毁,而且还波及周围的设备、建筑和人群。

其爆炸所直接产生的碎片能飞出数百米远,并能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其破坏力与杀伤力极大。

3)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撕裂等重大事故后,有毒物质的大量外溢会造成人畜中毒的恶性事故;而可燃性物质的大量泄漏,还会引起重大火灾和二次爆炸事故,后果也十分严重。

2.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原因l)结构不合理、材质不符合要求、焊接质量不好、受压元件强度不够以及其他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

2)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安全附件规格不对、质量不好,以及其他安装、改造或修理方面的原因。

3)在运行中超压、超负荷、超温,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超过检验期限没有进行定期检验、操作人员不懂技术,以及其他运行管理不善方面的原因。

3.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1)压力容器发生超压超温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对于反应容器停止进料;对于无毒非易燃介质,要打开放空管排汽;对于有毒易燃易爆介质要打开放空管,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2)如果属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3)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及泄漏处前端阀门。

4)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或第一道阀门泄漏时,要根据容器、介质不同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5)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防止静电产生。

4.典型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预防(1).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危害1)压力容器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分为物理爆炸现象和化学爆炸现象。

物理爆炸现象是容器内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并以高速释放内在能量。

化学爆炸现象是容器内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生成高压、高温,其爆炸危害程度往往比物理爆炸现象严重。

2)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①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冲击波超压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例(三篇)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例(三篇)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例一、事故背景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压力容器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运输、制造、使用等环节中的各种因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加强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预案目标1. 迅速组织救援:一旦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

2.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和人员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3. 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4. 减少财产损失:通过迅速进行组织调度、协调资源供应、有效运用救援力量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组成部分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部:由政府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和调度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 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救援队、公安队、环保队等相关救援队伍,负责火灾扑救、伤员救治、人员疏散等工作。

2. 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接警与立即响应:一旦接到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报警,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相关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 救援和扑救: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开展火灾扑救和伤员救治工作。

同时,控制现场秩序,疏散周边人员。

- 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事故救援结束后,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

3. 应急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合理调配相关救援队伍,确保救援工作能够快速展开。

- 物资资源:调动周边医疗机构、救援队伍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设备物资,确保救援所需资源的供应。

- 技术资源:调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力量,提供现场技术支持。

4. 应急演练与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各级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 不定期举办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及
预防措施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原因:超压,超温,容器局部损坏、安全装置失灵等。

危害:
a.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冲击波超压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

b.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致人重伤或死亡,损坏附近的设备和管道,并引起继发事故。

c.介质伤害:介质伤害主要是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水汽的烫伤。

d.二次爆炸及燃烧:当容器所盛装的介质为可燃液化气体时,容器破裂爆炸在现场形成大量可燃蒸气,并迅即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混合气,在扩散中遇明火即形成二次爆炸,常使现场附近变成一片火海,造成重大危害。

预防:
(1)在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的结构。

(2)制造,修理、安装、改造时,加强焊接管理,提高焊接质量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处理和探伤;加强材料管理,避免采用有缺陷的材料或用错钢材、焊接材料。

(3)加强使用管理,避免操作失误,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失检、失修、安全装置失灵等。

(4)加强检验工作,及时发现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