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疹子注意事项,先护理后治疗

合集下载

宝宝出疹子后注意事项

宝宝出疹子后注意事项

宝宝出疹子后注意事项宝宝出疹子后,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

宝宝出疹子后,皮肤会比较敏感,容易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因此,家长需要用温水轻轻地清洁宝宝的皮肤,避免使用强烈的香皂或洗浴液,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

第二,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燥。

宝宝出疹子后,皮肤容易出汗,湿热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起感染。

因此,家长需要经常给宝宝换洗干净的衣物,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燥通风。

第三,避免宝宝抓挠。

宝宝出疹子后,瘙痒感会使他们想要不停地抓挠,这样容易导致皮肤受伤并引起感染。

因此,家长需要引导宝宝不要抓挠皮肤,可以给宝宝戴上防抓手套,或者将宝宝的手心反转穿过袖口,避免宝宝自己抓挠。

第四,保持宝宝的饮食健康。

宝宝出疹子后,饮食中应尽量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容易刺激皮肤的食物。

同时,需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宝宝的身体康复。

第五,观察宝宝的疹情。

宝宝出疹子后,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疹情,包括疹子的形状、颜色、分布范围等。

如果疹子变得非常红肿、渗液、溃烂等情况,家长需要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第六,避免某些诱因。

在宝宝出疹子期间,家长需要避免让宝宝接触到过敏原,比如花粉、宠物毛发等。

同时,也要避免宝宝接触到烟味、有害气体等刺激物质。

第七,注意宝宝的心理情绪。

宝宝出疹子后,除了身体上的不适,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瘙痒、不适而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安抚、游戏等方式,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总之,宝宝出疹子后,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宝宝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宝宝抓挠,控制饮食,观察疹情,避免某些诱因,关注宝宝的心理情绪。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帮助宝宝更快地康复。

【健康育儿】新生宝宝面部出疹子护理方法

【健康育儿】新生宝宝面部出疹子护理方法

【健康育儿】新生宝宝面部出疹子护理方法新生宝宝面部发红,脸颊、额头、下巴多处地方出现疹子怎么办?
专家回答:
这是湿疹,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病。

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宝宝吃进去的某些
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
皮肤上。

新生宝宝出现面部湿疹,痒感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使患病宝宝不安。

爸爸妈妈
也不必太过着急,除了较重的要去医院治疗外,一般的只要精心护理就可治愈。

主要护理方法:
注意面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脸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否则可加重湿疹。

永远不要给宝宝喂新鲜牛奶,以免将来产生抗体和引起过敏。

只有红斑及血疹时,可用消炎药物外擦,每天2~3次,有糜烂、渗液时,用2%~3%
的硼酸,开水冲开,用比较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签蘸上少许,涂抹在患处。

母亲应始终注意婴儿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尤其是避免将婴儿的皮肤暴露在冷风或
强烈阳光下。

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母亲不应让婴儿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绸、尼龙等。

妈妈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

注意定时喂奶,不要让宝宝过饥
或过饱,防止便秘及消化不良,而诱发湿疹。

婴儿一出汗就会抓挠和哭泣。

因此,婴儿的手指也应保持清洁,或戴上一副由纱布或
棉布制成的透气袋手套,以防止婴儿刮伤面部和继发感染。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护理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护理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护理作者:张小琴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儿童急性皮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是由婴儿的病毒感染引起的。

除特殊情况外,它会在大约一周内恢复,因此无需担心,但是皮疹后的护理仍然非常重要。

许多疾病会引起儿童皮疹,包括麻疹,风疹,小儿皮疹,猩红热和水痘。

婴儿出疹子时,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后出疹。

出疹子的时间一般是五天左右,当然也是因人因病情程度而异的,有的宝宝病程长一些,有的宝宝病程短一些,但大多是在十天左右就会康复的。

所以,宝宝在患病期间,要注意环境温度变化,要注意预防肺炎及喉炎等疾病的发生,即在幼儿急诊出诊时,应做好及时护理工作,关于幼儿疹子的具体内容和护理如下:1 判断出诊的类别、症状及是否出疹1.1 类别、症状(1)麻疹高热患者,咳嗽和流鼻涕症状明显,迸发前颊粘膜有更多的麻疹粘膜斑。

麻疹和疹子通常在大约3天左右逐渐出齐。

(2)风疹一般发热不高,少有咳嗽,耳后和枕骨后部淋巴结肿大;风疹出疹快通常24小时内出齐。

(3)幼儿急诊发热较高,发热将在2-3天后自动消退。

疹子在发热消退后才出现,一般24小时内出齐。

(4)猩红热初起恶寒发热,咽喉红肿溃烂,出现“杨梅”样舌。

疹子出现快24小时内蔓延全身。

(5)水痘的一般症状较轻,发热不高,疹子分批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1.2 是否出疹(1)孩子出生后首次突然发热。

如果宝宝在6-18个月,宝宝没有着凉,突然发热,这时应该怀疑是要出疹了。

(2)发热温度达到38℃以上,没有其他明显感冒症状,只是发烧,温度持续在38℃~40℃之间,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咳嗽流鼻涕的症状,但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3)血常规检测没有明显异常。

比较担心的家长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血常规,但是化验结果可能没什么异常,或者白细胞计数可能会高一些或者低一些,这都是正常现象。

幼儿急疹护理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护理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护理注意事项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于病情较重,对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缓解患儿的不适,促进康复。

以下是幼儿急疹护理的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幼儿急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可以打开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减少室内湿度。

2.保持室温适宜:幼儿急疹患儿的体温升高,容易出汗,所以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室温控制在24-26摄氏度为宜,避免患儿受凉或过热。

3.保持患儿床铺整洁:幼儿急疹患儿多有皮肤瘙痒的症状,容易引起擦破皮肤,因此要保持患儿床铺的整洁,及时更换床单被罩,避免细菌感染。

4.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幼儿急疹患儿的皮肤容易出现红疹和水疱,护理时要注意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

可以使用温水擦拭,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5.协助患儿进行退热措施:幼儿急疹患儿常伴有高热,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擦身体、敷冰毛巾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物,但要遵医嘱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6.合理饮食:幼儿急疹患儿的食欲常减退,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因此要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

可以给予软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补充体液和营养。

7.注意患儿的休息:幼儿急疹患儿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出现疲劳和乏力的症状。

护理时要注意给予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

8.防止交叉感染:幼儿急疹是一种传染病,患儿要单独住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传播病毒的机会。

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洗手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9.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如体温、皮肤症状、口腔状况等,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0.心理护理:幼儿急疹患儿常伴有瘙痒、不适等症状,容易引起焦虑和抵触情绪。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幼儿急疹的护理要求细致入微,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爱心,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宝宝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宝宝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宝宝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宝宝出疹子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但大多数家长尤其是第一次碰到宝宝出疹子的家长对此却是不知所措。

如果宝宝真的出了疹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是否真的出疹子以及注意一些事项呢?以幼儿急诊为例,宝宝出疹子前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

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

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

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宝宝的注意事项有:1、让宝宝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2、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4、家长在宝宝哭闹时哄一下,或者拍拍宝宝的身体,或者抱起来安慰,这样宝宝会逐渐安静下来。

同时,家长应该摸摸宝宝的后背,一般恢复期婴儿出汗多,衣服保持干爽很重要。

5、咨询医生,排除过敏可能。

经过了解以上所述出疹子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后,我想大家对疹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出疹子前的预警也有了定数,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避免宝宝严重出疹子。

但如果宝宝已经出疹子了,也应该送宝宝去看医生,及时用药。

其实疹子不可怕,只要大家尽心呵护宝宝,宝宝就能够健康成长。

手足疹子消退顺序是什么-

手足疹子消退顺序是什么-

手足疹子消退顺序是什么?手足疹子也被称为儿童手足口病,是由于肠胃有病毒所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患有手足口病会容易出现低烧,或者是厌食,手脚口都会容易出现疱疹或者是小疹子,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平时要做好护理,手足疹子消退会随着皮肤上的疹子慢慢小时,一般治疗后1-2周开始好转。

★手足疹子消退顺序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合并治疗(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物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

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预防★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完整版)宝宝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

婴幼儿常见出疹性疾病及护理前言:因为宝宝这两天出疹子,先是低烧了两三天,而后全身现疹子,去医院找医生看过,说是没有典型症状,不能确疹,还要观察两天,于是上网找关于宝宝一些出疹子的疾病,发现资料不够系统,现将网上搜索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方便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年轻爸妈们看看,但因为所有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本人更不是医务工作,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文字编辑和排版,所以不能保证资料的准确,仅供参考,自己把握不准,一定及时就医,宝宝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请千万别马虎对待。

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

(1)、初步观察有发烧和出疹的症状,却神情愉快。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如果颜色消失的话,只是红斑而已,不必担心。

用透明的玻璃板压压看出疹部分,颜色不消失时可能是败血症、白血病、紫斑病。

发高烧、筋疲力尽、严重咳嗽时,可能是引起了并发症。

发高烧、眼睛充血、出疹、脖子的淋巴结肿大时,可能是川崎病。

应尽快就诊。

(2)、出疹的诊断重点【出疹发烧顺序】首先观察是先出疹或先发烧,这是判断疾病的重点。

可能同时或发烧后一天或几天出疹,也有退烧后出疹等多种情况。

【形状、颜色、部位】不同疾病疹子的特征和发疹部位不尽相同,家长应仔细观察。

【全身症状】发烧和出疹性疾病,可由全身状态判断病情。

如无力、发烧和咳嗽严重时,可能是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这时,必须赶紧接受检查。

常见的疾病目录(1-10为感染性疾病,11-13为非感染性)1、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2、风疹(风痧、痧子)3、水痘4、麻疹5、丘疹性皮疹(沙土皮疹)6、痱子7、手足口综合症8、小儿猩红热9、伤寒10、川崎病11、湿疹12、荨麻疹13、药疹一、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

幼儿各种疹子的症状及护理1.乳痂。

特征:皮肤微微变红,粘着油腻的小薄片或黄色的厚磷屑,形成一层疮痂。

护理方法:清水清洗皮肤后涂上润肤露,乳痂太厚可以用橄榄油抹在头上乳化后用棉球抹走。

2.口水疹。

特征:出现口周甚至下巴附近,皮肤变红、发痒,严重的会出现小水泡。

护理方法:及时擦口水,避免过度清洗,用保湿霜抹在宝宝流口水的地方3.痤疮。

特征:通常出现刚出生的时候,脸部、额头会出现红色或白色小疙瘩。

护理方法:不涂抹药物,一般会在3个月内自然消失,用清水多清洗4.荨麻疹。

特征:皮肤呈粉红色可由小渗迅速蔓延融合成片,迅速加重。

护理方法:轻度的可以用冷水擦拭,严重的时候及时就医。

5.湿疹。

特征:皮肤变红干燥,有时会有细小水泡,皮肤会变粗糙。

护理方法:温水洗澡,注意褶皱处清洁,涂抹适量的湿疹霜。

6.幼儿急疹。

特征:出疹前会单纯的发烧,然后疹子呈红色斑丘疹、较分散护理方法:不用做任何的处理,出疹子后24小时内基本会出完,3天后自然隐退。

7.栗粒疹。

特征:针尖殷黄色或白色的小丘疹。

护理方法:不用特别护理:宝宝出生后2-3周会自然消失8.痱子。

特征:皮肤褶皱处客易出现细小凸起的红疹。

护理方法:适量穿衣不要捂着,出汗应立即给宝宝擦干。

9.尿布疹。

特征:屁屁长时间处于湿润的状态起初的时候是红斑,接着出现细小凸起的红疹。

护理方法:勤换尿片,保持臀部干爽:温水清洗臀部不要用湿巾,臀部晾干后涂抹护臀膏:修复红屁屁,阻隔排泄物接触皮肤这9种症状里最常见的就是尿布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出疹子注意事项,先护理后治疗
宝宝皮肤敏感,很薄,轻轻一按就陷进去一个小坑,她们的皮肤仅有我们成人的十分之一厚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的,对宝宝来说却不行。

所以很多宝宝会由于对外界接触物的不耐受而导致湿疹的产生,又痒又痛又难受,很多宝妈不懂宝宝表达的意思就会忽视,导致湿疹越发严重,损伤宝宝的肌肤。

宝宝湿疹会因为什么引起呢?
1、宝宝湿疹可能是因为自己属于敏感的体质,不小心接触到了容易使自己敏感的物品,引起了湿疹,所以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多加的注意,尽量避免宝宝接触。

2、经常的用热水擦洗孩子的皮肤,皮肤经过热水的烫洗,会严重的受到伤害,慢慢的开始变红,出现很多的小疹子和小水泡,发痒的话还会更加的严重。

3、宝宝的各方面还不够健全,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太弱,皮肤很薄很脆弱,外界的一些影响很容易就会使皮肤破坏,引起感染。

4、宝宝的衣物经常的不换洗,使很多的细菌粘在上面,慢慢的引发进了皮肤里面,引起其他的疾病。

宝宝湿疹该如何护理治疗?
1、平时一定要注意吃的东西,宝宝母乳喂养的话注意要忌口,一些辛辣、海鲜、发物都不要吃,会通过母乳伤害到宝宝肌肤引起湿疹。

2、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擦洗一下,将皮肤上的细菌清洗干净,然后涂抹一些对身体没有伤害,保湿的药膏,患有湿疹的宝宝抹些纯草本的杏璞霜,有效修复宝宝受损肌肤,形成保护膜,时刻保持体内的水分,不让皮肤那么的干燥,切记千万不要将水弄到患处,会加重病情的。

3、宝宝的衣服要经常的换洗,单独放开来,多拿到阳光底下晒干,可以有效杀菌,不要跟其他的东西混在一起,给宝宝穿的衣服最好是宽松柔软的纯棉质衣物,这样才不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

4、宝宝用力没有轻重,很容易挠破皮肤,出现渗水、感染的现象,所以要给宝宝剪掉多余的指甲。

家长的指甲不仅会蹭伤宝宝,指甲内的细菌更多,所以爸爸妈妈以及亲密接触宝宝的人最好都剪干净指甲。


湿疹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注意护理,宝宝湿疹一般不会出现,及时的护理加用药得当也是可以使湿疹快速的痊愈的,爸爸妈妈们辛苦一些,宝宝就少遭罪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