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乡镇卫生院

合集下载

安卫发〔2010〕261号

安卫发〔2010〕261号

安卫发〔2010〕261号安县卫生局关于全力做好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评审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确定于2010年10月25日至27日对我县中医创建工作进行评审验收,为了全面做好迎接检查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评审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及职责总负责人:李建强具体责任人:付作举资料组责任人:黄丁丁成员:周雪梅、多琼、陈顺强职责:负责全县中医创建验收工作资料准备。

县级机构组责任人:何阳成员:肖勇、于洁职责:负责县级医疗机构中医创建验收工作的准备。

技术专家组1组:王涛、李连华、王丽均、肖勇联系县医院、保健院、县二医院及一、四片区。

2组:付作举、肖成明、张芸、杨武金联系中医院、疾控中、执法大队及二、三片区。

职责:督促各单位对照创建标准、查缺补漏;打造亮点、突出特色;严格按照医院管理年的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处方、病历书写合格、护理操作规范等)。

宣传组责任人:黄丁丁成员:何发斌、周雪梅、于洁、张芸、汪丹、各组联系人职责:负责标语内容制作,悬挂位置的确定;负责做好医院内的环境整理工作,与有关部门协调,搞好医院周围的外部清洁环境;负责与电视台、通讯社者联系;负责活动照像和资料保存等工作。

会务组责任人:何阳成员:何建修、蒋健、陈世华、谢强、罗雨、朱径成、张华、邹晓辉、朱容职责:负责评审验收会的各项会务工作,书画作品以及宣传展板的展示。

后勤接待组责任人:黄丁丁成员:杜朝敏、黄廷凤、刘勇全、马莉娜、礼仪人员职责:负责验收专家组的住宿、礼仪、餐饮。

安全维稳组责任人:王涛、何阳、肖丁成员:何建修、肖成明、李连华、杨应成、陈世华、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职责:负责全县中医创建工作的安全稳定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要落实检查点安全维稳人员,组织排查各检查点的不稳定矛盾。

二、检查点的准备领导视察点的准备26日上午:飞龙村—马村—盐井村—县医院—中医院—界牌中心卫生院。

26日下午:乐兴镇卫生院—青龙村—塔水中心卫生院—河清中心卫生院—广红村。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一、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一)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县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制定本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县政府成立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县卫生局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局长,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全县中医药工作情况。

(四)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占全县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或近3年年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1.将县中医医院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

2.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有条件的地区将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

3.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补偿比例提高不少于10个百分点,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

实行门诊慢病统筹的地区,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政策。

(六)加强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和中医药特色为核心的中医医院监管制度;在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时,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在投入上予以倾斜的政策,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

(七)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科室的管理,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汇报

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汇报

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专家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县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县地处东北部北临,西接,南连,东抵,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95万人。

我县境内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已评为四AAAA级风景名胜区, 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政通人和。

在社会事业发展中,我们特别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胆创新,不断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全面优化医疗卫生环境,加大投入,改善就医环境,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97家,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家,中心卫生院13家,乡镇卫生院35家,社团民营医疗机构95家;村卫生室522家。

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79人,其中乡镇医药人员708人,中医药人员224人,占乡镇医药人员总数的31.6% ,乡村医生726名,均能用中西两法防治疾病。

自2006年10月,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以来,我们牢牢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把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力度,总体部署,统筹安排,使我县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目前,已形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服务网络,使中医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具体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层层建立组织机构,为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提供组织保证。

高台县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定)

高台县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定)

高台县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工作汇报高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德忠(二〇一一年五月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县检查验收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县自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单位以来,在上级卫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切实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各项目标任务,达到了创建标准。

现将我县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总面积4312平方公里,辖3镇6乡136个行政村,总人口15.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6万人,农业人口13.21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2%。

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11所(中心卫生院4所、一般卫生院4所,分院3所),村卫生所126个,城区个体诊所17个(其中中医诊所6个)。

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共有正式职工55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2人,占87.3%,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3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21人,占25.1%,此外还有乡村医生141人(其中中医药专业46人),个体从业医生17人(其中中医药专业8人)。

全县共设病床557张,每千人拥有病床3.53张;其中中医病床117张,每千人拥有中医病床0.74张。

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2295平方米,拥有各种医疗设备3986台(件),医疗设备总价值3018.2万元。

2010年全县中医门诊人次25.83万人(次),占总门诊量的44.89%。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2012年版)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2012年版)
10
1.查阅医院统计报表
2.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
1.医院命名不规范的扣5分;
2.科室名称不规范的,每个科室扣1分。
10.4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积极配置中医诊疗设备。
10
1.查阅固定资产清单
2.实地检查县中医医院。
1.二级中医医院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未达8类,每少1类,扣2分;未达20种,每少1种,扣1分;
10.2二级中医医院至少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三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4个以上。
10
1.二级中医医院,每少1个临床科室扣2分;
2.三级中医医院一级临床科室不足14个,每少1个一级科室扣2分。
10.3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规范,符合《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
1.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的机构数量不足40%的,每下降1%,扣1分;
2.其余村卫生室中成药配备少于50种的,每个村卫生室扣5分;
3.实地检查的机构中,未达到要求的,每个机构扣5分。
14
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县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安排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开展对村卫生室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1.设置中药房的机构数量不足100%的,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1分;
2.每个实地检查的机构未设置中药房的扣4分,配备中药饮片数量不合格的扣2分,中药房设备不能满足中药调剂需要的扣1分,不能提供煎药服务的扣1分,每个机构最多扣4分。
13
村卫生室中医药基本条件建设。(40)
13.1配备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以及电针治疗仪、TDP神灯、中频治疗仪、热敷装置等中医诊疗设备。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夯实中医药基层基础,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根据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评审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等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创建工作目标,加快提升全市基层中医药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健全中医药特色服务体系,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着力营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卫生服务环境,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目标到X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区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区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完善,服务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具体目标是:到X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X、中医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升,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比例达到30%以上。

三、工作重点(一)加大中医药工作政策扶持力度。

实行中医药事业费财政预算单列,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医药专项经费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改善、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中医药事业费占全市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

综合运用各项优惠政策,适当提高中药饮片、中成药医保报销比例。

鼓励农村医疗机构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鼓励人民群众选择中医药技术防病治病。

突出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疗效、价格等优势,提高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技术使用比例,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1.25•【文号】•【施行日期】2022.0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根据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备案第三批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建设标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2.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建设标准3.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1月25日附件1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质量,规范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评审程序,确保评审和管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审,申报范围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和直辖市所属区(以下简称“市”)。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申报范围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以下简称“县”)。

第三条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周期为3年,原则上第三年第四季度集中命名。

第二章申报第四条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申报遵循自愿的原则。

第五条各市依据《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建设标准》(另行制定)逐项进行对照自查,达到建设标准的,向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申报。

会昌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会昌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会昌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您们好!首先我代表会昌县中医医院全体职工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们将虚心接受你们的检查指导,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现将我院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医院基本情况会昌县中医院于2001年8月整体转让给福建宁化石磊矿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医院实现整体搬迁。

现在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中医院,是全县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合作医疗、交通事故定点医院,全县优抚对象及离退休老干部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城镇居民体检定点医院.2004年11月顺利通过省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验收,2009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复评验收。

医院占地28亩,建筑面积10450平方米。

设置床位150张,医院现有职工16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9人,占职工总数89。

75%。

卫技人员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100人,医师总数65人,中医类别28人,占医师总数的43%.药剂专业18人,中药专业12人,占药剂人员总数的66.6%。

院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人员比例为66.66%。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内科、儿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伤科、肛肠科、康复科、针炙理疗科、妇产科、口腔科、眼科、急诊科等十二个一级临床科室,其中肛肠科、骨伤科为县级特色专科,康复科于2010年被定为市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设有颈椎病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慢性乙肝门诊胃病门诊、糖尿病门诊痔疮门诊等16个专病门诊。

住院部共开放150张病床。

配备螺旋CT、CR、500maX光机、彩超、电子胃镜、体外震波碎石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麻醉呼吸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等总值973万元的医疗设备.设立院办公室、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财务科、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医院感染科、医保办、信息科等13个行政业务管理科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乡镇卫生院)————————————————————————————————作者:————————————————————————————————日期: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街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分值检查评估方法评分标准一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1 成立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领导小组,制定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核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1.查阅单位文件等相关资料;2.相关部门及科室访谈。

1.未成立领导小组扣1分;2.未制定实施方案扣1分;3.未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扣1分;组织实施不力的,酌情扣分,最多扣1分。

2 单位有分管中医药工作的院长,设立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全院中医药工作情况。

41.查阅单位文件等相关资料;2.访谈分管院长和专职干部。

1.无分管中医药工作的院领导扣1分;2.无中医药工作管理机构和专职干部扣1分;3.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不熟悉中医药政策的,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

3 加强对中医药科的管理,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41.查阅上级及本单位文件;2.实地检查中医科室、中药房。

1.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扣4分;2.未严格执行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的,扣2分。

二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4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基4.1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

41.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

1.实地检查的机构中,未达到《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的,扣4分。

值本条件建设。

4.2 乡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6 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

1.达标机构数量不足90%的,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1分;2.诊室数量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诊室未集中设置的扣2分,装修装饰上未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扣2分。

4.3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2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并查阅固定资产清单。

中医临床诊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3种以下的,扣2分。

4.4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

5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

未设置中药房的扣3分,配备中药饮片数量不合格的扣2分,中药房设备不能满足中药调剂需要的扣1分,不能提供煎药服务的扣1分。

5 加强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协作。

乡镇卫生院安排专人负责,开展对村卫生室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31.查阅文件;2.实地检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

乡镇卫生院未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的,扣3分。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6 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20%。

2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并查看人员名册等资料。

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类别医师总和占医师总和的比例低于20%,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

7 开展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7.1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近3年辖区内县中医医院、县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均参加1次以上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4查阅培训资料和记录并检查落实情况。

1.无培训资料和记录的扣2分;2.培训缺乏正规化、系统化的扣1分;3.培训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值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7.2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成药应用水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0%。

41.无培训资料和记录的扣2分;2.培训率不足9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7.3鼓励建立县、乡、村中医药人员师承制度。

+5未建立县、乡、村中医药人员师承制度,不得分。

四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8 9.1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能提供多种诊疗方法相结合的中医药综合服务。

8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5份病历。

1.根据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情况,酌情扣分,不能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的,扣8分;2.每发现1份辨证施治不合格病历扣1分,最多扣5分;3.无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扣5分;根据综合服务区提供的中医药综合服务情况,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

9.2乡镇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4 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

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低于3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2分。

最多扣4分。

9 10.1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

41.实地检查卫生院;2.访谈和考核1名临床类别医师。

1.未配备手册的,扣2分;2.根据访谈和考核情况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

值10.2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41.实地检查卫生院2.访谈和考核1名中医类别医师。

1.未配备手册的,扣2分;2.根据访谈和考核情况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

10 乡镇卫生院能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4实地检查5份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康复运行病历。

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后遗症、肢残等患者不足7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

五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11 鼓励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积极运用《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在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至少选择一项开展试点探索工作,或积极探索开展其他中医药服务项目。

+101.查阅相关资料;2.实地检查卫生院。

有鼓励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加5分;有积极运用《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探索开展中医药服务项目,加5分。

12 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41.实地检查20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2.访谈和考核1名中医类别医师。

1.健康档案中记录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指导内容不足80%的,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2.根据访谈和考核情况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

13 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

13.1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每年提供不少于4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不少于2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

2实地检查卫生院。

不合格的,扣2分。

13.2卫生院宣传栏每年至少有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2 每年少于4次,扣2分。

值13.3每年至少开展1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

2 未开展,扣2分。

13.4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举办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农村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2 每年少于4次,扣2分。

14 积极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等理论,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方法,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中予以记录。

4实地检查5份孕产妇健康档案。

在5份孕产妇保健手册中使用中医药方法不足3份的,每少1份扣1分。

15 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等理论和方法,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个体化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5查阅5份重点人群中医保健方案健康档案。

1.未制定中医保健方案的,扣2分;2.在5份健康档案中,未体现养生保健活动的,酌情扣分,最多扣3分。

16 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等理论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

51.查看卫生院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其他任1种慢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和居民健康档案;2.访谈和考核1名中医类别医师。

1.中医体质辨识等理论和方法,在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不足3个病种的,每少1种扣1分,最多扣3分;2.现场访谈和考核的1名中医类别医师,基本合格,扣1分;不合格,扣2分。

值17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2实地检查乡镇卫生院并查阅传染病防治预案。

预案中无中医药内容的,扣2分。

六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1931.1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

6调查15名农村居民。

1.中医药常识132个题中,知晓率低于90%的,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2分;31.2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

2.中医药服务内容情况的88个题中,知晓率低于85%的,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2分。

31.3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

调查15名患者。

3.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低于85%的,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