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创意活动集锦

合集下载

创意小班语言教案(精选8篇)

创意小班语言教案(精选8篇)

创意小班语言教案(精选8篇)创意小班语言教案篇1蚂蚁和西瓜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阅读活动,体验蚂蚁合作运西瓜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团结就是力量。

3、能大胆猜想故事情节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

活动准备:教师自制PPT:《蚂蚁和西瓜》。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教师: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2)教师小结,引出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尝试模仿小蚂蚁的动作。

(1)教师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样的西瓜?你觉得小蚂蚁会想干嘛呢?(2)教师小结:小小的蚂蚁看到了这么大的一块西瓜,他们想要搬回去,可是搬得走吗?(3)教师继续出示图片。

教师:小蚂蚁是怎么搬的?你能学学它的动作吗?(用动作表示)它搬起来了吗?为什么?(西瓜太大了)3、教师激发幼儿帮助小蚂蚁的愿望,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1)教师:“哎呀,这四只蚂蚁都搬不动这个大西瓜,它们的心情会怎样?(着急)我们一起帮它想办法好吗?(2)请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继续讲述故事。

教师:我们来看看小蚂蚁们在干嘛?平时小蚂蚁有东西搬不动的时候就会叫上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来帮忙,这一次他们又会怎么做呢?(4)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5)请幼儿大胆猜测许多蚂蚁来了能不能搬走大西瓜?(6)教师揭晓答案,并讲述故事结尾。

4、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大胆猜想故事结尾,感知故事的趣味。

(1)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

(2)教师: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3)教师小结:小蚂蚁搬不动西瓜时,懂得请朋友帮忙,是其他朋友帮助了它,小蚂蚁真高兴,团结力量大!所以我们遇到困难也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5、揭晓绘本的名称,鼓励幼儿继续阅读。

活动延伸在区角投放表演材料,鼓励幼儿分角色大胆表演。

创意小班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爱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会朗诵儿歌,学习词汇:清洁。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创意方案(四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创意方案(四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创意方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倾听别人的话。

2.学习动词:走、跳、飞,在游戏中锻炼发散性思维及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1.草地背景图,蘑菇和动物等活动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出示背景图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到草地上散步,你们看都有谁来了?(大公鸡)大公鸡是怎么来的?(走来的)怎么走?(邀请幼儿模仿);(小鸭子)小鸭子是怎么来的?(走来的)怎么走?(邀请幼儿模仿)。

(出示字卡)走。

2.出示跳的小动物。

师:谁来了?兔子是怎么来的?(跳来的)怎么跳?(邀请幼儿模仿)青蛙是怎么来的?怎么跳?(出示字卡)跳。

3.出示飞的小动物。

师:谁来了?蝴蝶是怎么来的?(飞来的)怎么飞?(邀请幼儿模仿)蜻蜓是怎么来的?怎么飞?(出示字卡)飞。

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小动物入场,直观地让幼儿感知动词“走”、“跳”、“飞”的形象。

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和切入点。

邀请幼儿模仿,增加了课堂教学活跃的氛围。

从教学活动看来,本班孩子很感兴趣、兴致勃勃。

不足之处是老师要掌控好小班孩子的常规。

(二)基础部分师:小动物在草地上悠闲的散步,突然轰隆隆一声,雷声响了,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要淋湿了,怎么办呢?(请幼儿思考:从图中,小动物们可以在哪里躲雨?)师:老师也准备了三把蘑菇伞姐姐,蘑菇伞姐姐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散步的游戏。

仔细听!游戏规则。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与示范。

(家长配合)2.教师和家长扮雨伞姐姐,与幼儿游戏互动。

(2-3遍)教学反思:从孩子的动作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融入了游戏的氛围。

大部分的孩子也已经对动词“走”、“跳”、“飞”完全的掌握。

不足之处是老师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好孩子的纪律。

(三)结束部分师:雨伞姐姐保护了小动物们,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下厨房煮碗汤感谢雨伞姐姐。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1)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熊不刷牙》活动目标: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过程:(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

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2、出示幻灯片5(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

"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出示幻灯片6-8(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

"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4、出示幻灯片9-10(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

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5、出示幻灯片11-12(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三)律动:刷歌牙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三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三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活动目标:1、观察小兔子的表情、动作,尝试想象小兔子的心理活动以及角色之间的对话。

学用响亮的声音讲述画面的内容。

2、体验好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情感。

活动准备:故事画面、小兔头饰、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一、观察画面(1):小白兔看见萝卜了师:今天天气真好,谁来了?小白兔会到哪里去?幼:拔萝卜、摘树叶、出去玩。

师:小白兔看到萝卜会怎么做呢?幼:让萝卜滚动起来,把萝卜拖、搬、抬回家,请人把萝卜运回去……二、观察画面(2):小白兔拔萝卜师:小白兔心里在想什么?(出示云记号,幼儿讲述)这个记号是小白兔脑子里想的东西,叫云记号。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做拔萝卜动作)。

还是没有拔出来,小白兔怎么样?幼:他汗流浃背了。

师:汗流浃背这个词语真好听,大家学一学。

师:大萝卜拔不出来小白兔不能吃了,怎么办?幼:大卡车来运上去,找好朋友帮忙,请驾驶员帮忙,就拔小萝卜来吃。

师:这时小白兔又想到了谁?云记号里是什么?幼:遇到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

老师戴头饰和幼儿一起表演。

三、观察画面(3):小黑兔送小白兔回家师:小黑兔看见好朋友哭了,小黑兔会怎么帮好朋友呢?幼: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

别怕,我来帮助你,我们一起回家吧!(把耳朵捂住就可以。

)四、游戏体验两个人抱一抱,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模拟和好朋友到草地上玩,三个、四个手拉手,变成好朋友了。

附故事小白兔和小黑兔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大萝卜。

小白兔高兴极了,心想:我要和好朋友小黑兔一起吃。

可是萝卜太大了,小白兔拔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还是没能拔出来。

怎么办呢?小白兔想去找小黑兔帮忙。

来到小黑兔的家,小白兔对小黑兔说:“小黑兔,我发现了一只大萝卜,你和我一起去拔萝卜好吗?”小黑兔说:“好的,好的。

”两个好朋友一起用力拔萝卜,“嗨哟—嗨哟—”萝卜终于拔出来了。

小白兔和小黑兔高兴地抬起萝卜准备回家。

这时,“轰隆隆—”打雷了。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五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五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愿意与他人分享个人的想法,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

2、观察身边的事物,特别是面包的形态变化,鼓励大胆创新的想象。

3、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勇于表达个人的创意。

4、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的特性。

5、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初步兴趣。

活动准备:1、确保幼儿对活动涉及的食物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2、准备故事的课件、各种形状的面包、彩色糖果、果酱;消毒毛巾;以及洗手的准备工作。

3、安排多媒体教室以供活动使用。

活动过程:一、魔法变变变1、品尝面包让每个幼儿品尝一小块切好的面包。

教师引导:你们刚刚吃的是什么?还吃过什么口味或形状的面包?这些面包是从哪里来的呢?2、神奇的面包教师展示魔法棒,引导幼儿一起念咒语,播放不同形状面包的幻灯片。

幼儿观察面包的形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例如:这块面包像什么?你知道有什么东西也是方形的吗?教师提供面包和心形模具,邀请个别幼儿进行演示,展示面包的变化。

二、动物朋友的面包1、熊妈妈的早餐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例如:熊妈妈的早餐是给谁的?为什么?幼儿模拟熊爸爸吃面包的情景,观察面包形状的变化。

2、动物朋友的邀请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概念,例如:熊宝宝想邀请动物朋友分享面包,熊妈妈会同意吗?幼儿观察面包中夹的水果、蔬菜等,猜测是为哪种动物准备的,如:夹有香蕉的面包可能是为猴子准备的。

三、快乐面包工坊展示趣味面包的幻灯片,介绍制作材料和规则。

幼儿分组尝试制作自己的趣味面包。

投影幼儿的面包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

活动延伸:1、鼓励幼儿将自制的面包与其它班级的小伙伴分享。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更多可以激发想象力的事物。

设计意图: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食物,尤其是面包,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观察中发现,他们在品尝面包时,会自发地进行各种想象游戏。

这种对面包的自然兴趣,为引导他们大胆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想法和感受提供了契机。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方案(通用20篇)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方案(通用20篇)

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方案(通用20篇)小班语言设计方案创意实用方案篇1设计意图: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料,需要我们注意观察,随时教育。

我们班里有几个小朋友十分的不爱干净,整天拖着鼻涕,身上也是脏兮兮的。

为使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准备:图片2张(一张画脏、乱、差的地方,一张画干净整洁的地方)活动过程:1、欣赏儿歌《果皮箱》后提问:儿歌中说了什么资料?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2、出示图片,启发幼儿认真思考。

这些地方怎样会变得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我们就应怎样做?3、出示幼儿读物,让幼儿分辨对错(1)一幼儿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

(2)一幼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

(3)一幼儿把冰棒纸扔在地上。

(4)一幼儿将痰吐到痰盂里。

哪个小朋友做得对?哪个小朋友不对?你要向谁学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吃的果壳呀、塑料袋呀就应扔到哪里?(垃圾桶里)附:儿歌《果皮箱》马路旁,谁站岗不怕雨淋晒太阳张着嘴,把话讲小朋友,可别忘果皮箱屑交给我,不要扔在大街上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方案篇2活动目标:1、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感受交流的快乐。

2、观察身边有趣的事物,发现面包的外形变化,大胆进行想象。

3、积极参加操作活动没,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对活动中的食物有所认识2、故事、各种面包、各色糖果、果酱;消毒毛巾;做好洗手准备。

3、多媒体教室活动过程:一、魔棒变变变(教师心语:小班幼儿喜欢猜想,他们的想象也极其丰富,所以,应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这是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太阳和月亮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活动中,将语言与音乐相结合,让幼儿听辨音乐的情绪并与儿歌中的情绪相整合,进一步促进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

《太阳和月亮》这首儿歌,简单有趣,韵律优美,琅琅上口,易于小班幼儿接受和理解。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初步学习仿编。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活动难点: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今天有两位客人到我们班来了,我们看看是谁呢?环节简析:直接导入,抓住幼儿的兴趣。

2、出示图片太阳提问: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出示图片月亮提问: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呢?环节简析:这两个提问,帮助幼儿对相关生活经验的回忆和整理。

二、看图理解儿歌1、这儿有一首儿歌叫《太阳和月亮》,教师朗诵: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刚才老师念儿歌的题目是什么?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热闹一词,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这么多的爸爸妈妈,我们今天的教室里也很热闹)什么时候静悄悄呢?大家都要干什么?你们是怎样睡觉的?环节简析:教师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帮助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同时能给幼儿正确的语音、语调的示范及情绪上的感染。

适时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儿歌的内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3、师幼游戏,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用(通用3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用(通用3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用(通用30篇)幼儿园小班语言设计方案创新实用篇1【活动准备】亲子讨论过有关过年的话题;“新年到”背景图一张;“小朋友、新衣服、帽子、鞭炮、红包、新年好字体”图片各一张,红包人手一个;喜庆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导入: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听音乐中的喜庆气氛,激起幼儿兴趣。

二、初步学念儿歌出示“新年到”背景图,说说春节要来了,春节是中国人过大年,是中国的新年。

让幼儿说说什么节日快要来了?(把小朋友的图片贴到背景图中)提问:春节里我们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当幼儿说到穿新衣服,戴帽子时,老师将新衣服、新帽子的图片,贴到“小朋友”身上。

)用儿歌的语言小结: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提问: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当孩子说到“放鞭炮、拿红包、拜年”时,老师将相应的图片放到背景图上。

) 用儿歌的语言小结:放鞭炮、拿红包,大家说声新年好。

三、看图片,完整学念儿歌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放鞭炮、拿红包,大家说声新年好。

四、拓展提问:你们知道拜年时除了说新年好,还能说什么?(祝你新年快乐、祝你心想事成……等)尝试将祝福的话编进儿歌里,如:将最后一句“大家说声新年好”替换为“大家说声新年快乐、大家说声心想事成……”等等。

每人一个红包,一起念念儿歌,学着拜拜年。

【活动延伸】在娃娃家里,引导幼儿模仿拜年的情节。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新实用篇2活动目标:1、知道荷花、藕、莲子的特征,以及它们是荷花的花、茎、种子部分。

2、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藕、荷花、荷叶、莲蓬若干。

2、一张生长在水中的荷花图片(包括在水下的藕和根的部分)。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感知荷花、藕、莲子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创意活动集

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尝试感知词汇:“五颜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通过观察图片、表演故事,理解作品内容。

3、喜欢幼儿园,乐意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点点爱去幼儿园》
2、小鸟、兔子、梅花鹿的头饰若干。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这里是幼儿园”“幼儿园里很快乐”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表演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把新朋友请出来吧。

2、出示小女孩的手偶
师:新朋友是谁啊?
她的名字叫点点,点点今年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了。

我们一起跟她打个招呼吧!
今天点点还给我们带来了她上幼儿园时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故事,熟悉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1)小鸟
师:点点和妈妈经过什么地方?
她们看到了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在做什么?
妈妈怎么说的?
小鸟说了什么?
(2)兔子
师:瞧!她们经过了哪里?草地上了什么?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妈妈说什么?
兔子们会说什么呢?
(3)梅花鹿
师:她们又经过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妈妈说什么?梅花鹿呢?
(4)小朋友
师:她们到了哪里?有谁?在做什么?
点点怎么样了?
2、完整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学一学故事中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
三、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可放至延伸活动)
1、师:请你们一起来点点的故事表演出来吧。

2、出示头饰、分配角色
3、幼儿表演故事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丑小鸭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安静地倾听童话故事。

2.了解天鹅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明白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3.懂得同情、关爱别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丑小鸭》的故事挂图,有关天鹅图片资料。

2.《天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天鹅》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模仿飞禽的动作。

师:刚才,你模仿的是什么飞禽?它长得什么样?
幼:我模仿的是燕子,它的嘴巴尖尖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模仿的是老鹰,它的嘴巴有个勾。

幼:我模仿的是……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故事《丑小鸭》
1.出示一只“丑小鸭”形象的画面,问幼儿:它是谁?什么样的故事?
幼:这是一只小鸭,它找不到妈妈了。

幼:小鸭要出去玩……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3.幼儿相互说说故事里讲了什么。

4.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安徒生和他的童话。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童话故事的含义及故事资料)
三、分段欣赏
1.利用挂图,分段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
(1)为什么故事中的小鸭被别人叫做丑小鸭? 幼:因为他长得丑。

幼:因为它和别的小鸭长得不一样。

(2)开始它的生活快乐吗?
幼:不快乐。

(3)之后丑小鸭经历了那些危险?
幼:差点被猎人用枪打死。

幼:在湖水里差点冻死……
(4)它的梦想实现了吗?
幼:实现了。

幼: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5)如果你看到一只丑小鸭,会怎样做? 幼:我会和它一齐玩。

幼:我会给它好吃的东西。

幼:我会和它做朋友…
(结合挂图,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主要资料,激发幼儿同情、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观看天鹅挂图,欣赏《天鹅》音乐结束
(引导幼儿了解天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使幼儿懂得爱护天鹅)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把故事将给爸爸、妈妈听。

2.欣赏安徒生其他的童话故事。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依依不舍、金光闪闪。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乡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54、55
活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