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的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纸带处理: 1.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A
B
C D
X5
X3 X2 X1
0 A B C D E
X4
XⅡ XⅠ
XⅢ
XⅣ
XⅤ
2.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的平均速度
X 2 X 1 X V AB t T
V DE
X 5 X 4 XV t T
3.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
0
A
相同的速度变化,用时 越少速度变化越快
如何比较1和 3谁的速度变 化快呢?
一 、 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 加 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 度 2.物理意义: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v v t v0 3.定义式: a= —— = ——— △t △t
2
-
v0 :初速度 vt :末速度
. s-2 4.单位: 米每二次方秒 m/s 或 m
5.矢量性:
二 、 加 速 度 的 方 向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 的方向相同
a v
0
a
△
v vt
v
0
vt
△
v
物体作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 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初 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若规定v0方向为正方向( v0> 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宇宙中的一切,大到 天体,小到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2.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简称运动.
一、质点
1.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条件一: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 条件二:物体做平动。 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物理必修一 运动的描述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1. 定义:物体的位移Δ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2.表达式 3.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当Δt非常非常非常小时,我们把Δt时间(此时可当作某个时刻)内该段位移 的平均速度当作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作速率。 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 2.表达式 a=Δv/Δt 3.单位: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m/s-2 或 m·s-2
4.物理意义:反应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时 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注:就像速度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一样,加速度也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之分
自行车的速度≈15m/s 人步行的速度≈5m/s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 1.原理:利用振动的振针打点 2.构造
3.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
注意:打点快慢 与电压是否稳定 无关,点痕轻重 与电压有关。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原理:脉冲电流 2.构造 3.工作电压:220V交 流电
区别: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时与纸带接触,会对纸带产生阻碍作用;而火花放电基 本不会阻碍纸带的作用。
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测时间 每个时间间隔T=0.02s (2)测位移 用刻度尺测量 (3)研究物体运动
一般上来讲: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 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T=0.02s X 5 =0.1s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用打点计时器计算瞬时速度
x-t 图象
限制: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画出其x-t图象。 原因: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二维的,若做曲线运动则至少需要三维,故在x-t 图象中最多表示出位移x和时间t两个变化量 常见错误:x指的是位移而非路程(路程时间图象一般叫做s-t图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梳理

小初高个性化辅导,助你提升学习力! 1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梳理1、把运动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①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物体运动研究精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②只关注整体的运动状况;③物体上各质点运动情况完全相同,任意一个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体的运动。
2、通过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模型”,称为 物理模型 。
3、时刻对应时间点,表示状态;时间(即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表示过程,用t ∆表示。
4、路程(S )是标量,表示通过路径的长度,无方向,位移(x ∆)是矢量,表示位置的变化,大小是从起点x 0到终点x t 的直线距离,x ∆=x t -x 0,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与坐标轴方向相同为正方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负方向。
在同一段路程中,路程总是≥位移大小。
5、速度t xv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同,单位是m/s ,常用单位有Km/h 。
1m/s= 3.6 Km/h 。
6、x-t 图:水平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曲线表示变速直线运动。
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
7、平均速度:t x v ∆∆=,是粗略描述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某位置(或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无限逼近该位置(或该时刻)附近的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8、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像是一条曲线,图像中某两点的割线斜率表示平均速度,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
9、加速度1212-t t v v t v a -=∆∆=,单位是m/s 2,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但不一定是速度方向。
加速时,a >0,表示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减速时,a <0,表示加速度与初速度反向。
10、v-t 图:时间轴所在的直线表示静止;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其越大,表示加速度大小越大。
《1.1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1.1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节: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知道物体能被简化成质点的条件;理解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理解位移及路程的意义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会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矢量与标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感悟“理想模型”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生活及生产中的运动现象的剖析,体验和感知物理就在身边的生活与生产中,体会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标量与矢量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条件,位移的意义,平均速度的意义。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回顾:什么是机械运动?不同物体的机械运动或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2.播放视频:展示自然界的各种运动现象,说明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
3.问题讨论:通过观看视频,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看,一个物体运动中它的什么在变化?不同物体的这种变化有什么差别?4.交流评价:机械运动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机械运动中物体的位置在变化,而这种位置的变化有快慢之分,路径有曲直之分。
那么,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这节课主要学习与描述物体运动有关的概念或物理量,为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基础。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一、质点1.提出问题:实际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怎样确定或记录它所处的位置?如果这个物体很小,小到几乎成了一个点,怎样确定它的位置?2.交流评价:如果物体小到几乎成了一个点,可以很方便的用坐标确定它的位置,很方便地计算运动中它的位置改变。
3.提出问题:实际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但如果它的大小与形状对于它的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我们能否忽略物体的大小与形状把它看成仅仅具有质量的点而方便地研究它的运动呢?如果运动中,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能否用物体上的任何一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从而方便地研究它的运动呢?4.阅读课本第2页课文“质点”部分,思考讨论上述问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 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如 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 坐标 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坐标 xB=-2m(“-”表示沿 x 轴负方向)。
②二维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 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问题与练习
1. 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岸(或者 地面)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相对太阳运动 的;“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说时针相对钟表表盘 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说太阳相对于地面的 运动。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分析: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 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 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
物体只做转动时,不能 看做质点
例如:乒乓球在空中只 做旋转运动时
总结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 决定的,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 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 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
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不能。
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 质点? 能。
分析助跑速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
(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记录) 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能。
2、参考系
注意
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作质点, 有时不可看作质点。
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 车的运行的时间,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2(新课标复习资料)

(m-n)aT . 以推广到x m-xn=(m-n)aT22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练习1] 考驾照需要进行路考,路考中有一项是定点 停车.路旁竖一标志杆,在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的过 程中,距标志杆的距离为s时,考官命令考员到标志杆停, 考员立即刹车,车在恒定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 动.已知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车可视为质点, 求车停下时距标志杆的距离Δs.(表示出Δs与v0,s,μ,g的 关系)
v2 0 s′= . 2μg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当v0=v= 2μgs 时,车停在标志杆处,车距标志杆的 距离 Δs=s′-s=0.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当v0<v= 2μgs 时,车还没达到标志杆处,车距标志杆 的距离 v2 0 Δs=s-s′=s- . 2μg 当v0>v= 2μgs 时,车达到并超过了标志杆处,车距标 志杆的距离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例1
(1)甲物体只在摩擦力作用下以12
m/s的初速度做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匀减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为4.5 m,求甲物体的加速 度.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v=s/t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2 3
B C
速度
1.速度
速度v是指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x 比值。用 v 表示.
t
(1) 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2)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或者是 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课堂练习
1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15日09时0分“神州5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 分50秒,在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 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再经11小 时42分10秒,于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 地区成功着陆。
位移和路程
1.位移
(1)位移是矢量 。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位移并不一 定是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
课堂练习
2. 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 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AC )
A. 研究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
融会贯通
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一个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具体的问题的性质 决定的。如物体自身体积和形状的大小并 不是判断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依据。同一 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 时则不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
坐标系
1.意义 (1) 物理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地 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坐标系。 (2) 物体的位置可认为就是质点在某时刻所在的空间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