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运动的描述资料

合集下载

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1.大小关系: (1)与速度v无关 (2)与速度Δv的大小无关 (3)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4)绝对值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2.方向关系: (1)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2)a与v0同向则物体加速,a与v0反向则物体减速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物体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但是不一定是匀 变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一.物体和质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在所研究的 问题中是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成一个质点。
判断: 1.研究乒乓球的最佳发球角度及力度 2.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3.研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4.研究火车过桥时的速度
X-t图象的作用: 1.确定物体在任意时刻所处的位置 2.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 3.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4.确定物体运动的起始时刻和起始位置 5.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 6.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7.确定两物体的相遇情况
V-t图象 用图象表示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注意:v-t图象同样只能用于直线运动,此处的v为速度,有大小和方向。而在v 轴上只有正负两种表示,故只能表示正向速度和反向速度,即直线运动。
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遵从不同的法则:
标量运算遵从算术的加减乘除(即代数运算)等 矢量运算在高中物理中主要涉及到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研究直线运动中,也可以用△X来表示位移。 ΔX=X2 – X1
Δ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大小,正负表示位移方向(首先得规定正方向)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运动无处不在。

从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跳跃,到宏观宇宙中星辰的流转,运动构成了万物变化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运动?又该如何去描述它呢?让我们先从最常见的物体运动开始说起。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飞驰而过,这就是一种直观的运动现象。

汽车位置的改变,就是运动的体现。

而要准确描述汽车的运动,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物理量。

首先是位移。

位移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它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比如,汽车从 A 点行驶到 B 点,A 点到 B 点的直线距离和方向就是汽车的位移。

与位移相关的还有路程。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一个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过的所有路径加起来的长度就是路程。

接下来是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如果汽车在 1 小时内位移了 60 千米,那么它的平均速度就是 60 千米/小时。

但速度也有瞬时速度的概念,就是某一时刻物体的速度。

比如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加速度也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当汽车加速时,加速度为正值;减速时,加速度为负值。

除了直线运动,物体还可以做曲线运动。

比如扔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划过的弧线,就是曲线运动。

对于曲线运动,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进行分析。

在描述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描述。

比如,在行驶的火车上看车厢内的人,他们是静止的;但对于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车厢内的人是随着火车一起运动的。

再说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

我们骑自行车时,车轮的转动是一种圆周运动。

而我们心跳的节律,也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对运动的精确描述和分析至关重要。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卫星的轨道运动需要精确计算;在机械制造中,机器零件的运动要严格控制。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第1讲运动的描述姓名学校日期知识点一认识运动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参考系1.定义:①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______,这个被选来作为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参考系。

一个物体一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

②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例1】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的。

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___的。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

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例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流水B.流水,青山C.青山,河岸D.河岸,竹排【例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巩固训练】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2.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

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A.一定是静止的。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的大小<<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v=s/t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具有质量的物质点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或影响很小时,才能将物体看成质点。

2.参考系
定义: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系的另外的物体。

性质:①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是任意的,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②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③差异性:选择不同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时间时刻: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时刻与时间间隔关系:
单位:秒(s)、分(min)、时(h)1h=60min=3600s
4.路程与位移
路程:物体的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5.标量与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6.速度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快慢的物理量 符号:V
公式:V=t
△x △ 单位: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7.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8.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 表示
公式:0
0-t t v -v t △v △a == 单位:m/2s 或m.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s。

《运动的描述》 讲义

《运动的描述》 讲义

《运动的描述》讲义一、什么是运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从我们行走的步伐,到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从分子的热运动,到天体的运行,运动以各种形式展现着它的存在。

运动,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时,会发现物体的位置、状态或者性质在不断地改变,这就是运动的表现。

例如,一个在操场上跑步的人,他的位置相对于操场在不断地改变;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它相对于道路和周围的建筑物在移动;甚至一片飘落的树叶,也在从树枝的位置向下坠落,这都是运动的实例。

二、运动的分类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运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类。

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进行的运动。

比如,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自由落体的物体等。

而曲线运动则是物体沿着弯曲的路径进行的运动,像扔出的铅球、在弯道上行驶的汽车等。

2、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

比如,一个以恒定速度直线行驶的汽车。

变速运动则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像加速行驶的汽车、自由落体的物体等。

3、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热运动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电磁运动则与电荷、电场和磁场有关,比如电流在导体中的流动。

三、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为了准确地描述运动,科学家们引入了一些物理量。

1、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它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是一个矢量。

例如,一个人从 A 点走到 B 点,位移就是从 A 点指向 B 点的有向线段。

2、路程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一个标量。

比如,一个人在操场上跑了一圈,他经过的路径长度就是路程。

需要注意的是,位移和路程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只有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二、参照物
1.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 标准 。如果一个 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 运动 的;如果没有变化,就 说它是 静止 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作 参照物 。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以旁边的列车为标准,你乘坐的列车就是 运动 的; 如果以地面为标准,你乘坐的列车就是 静止 的。
A.“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船为参照物 C.“是船行”说明船总是运动的 D.山“走来迎”和“不动”是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详解】A.“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运动,山相对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 变化,因此不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故A错误; B.“仔细看山山不动”意思是说“山”是静止的,但山相对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 此不是以船为参照物,故B错误; C.作者与船之间没有位置变化,船相对于作者是静止的,“是船行”指船在运动, 可以选山为参照物,故C错误; D.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山“走来迎”和“不动”是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导入新课
一、机械运动
夜空中的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这些运动的物体都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 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的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 机械运动 。
教案摘抄位置变化包括两种情况 ①物体与参考标准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②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但物体与参考标准间的方位发生了变化。如月球绕地球的运动。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一般说房屋是静止的,是以 地面 为参照物,若以 太阳 为参照物,房 屋是运动的。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 也往往 不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 性。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

时间、时刻是标量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位置
位移
有向线段
表示方法:用坐标的变化Δx=x2-x1表示
位移(一条直线上)
运动方向
速度 公式:v=Δx/Δt(位移的变化率)
单位:m/s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
——物理学中通常把瞬时速度简称为速度,其大小称为速率。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 速度变化的快慢
2.描述
2. 参考系选择原则:选择前有任意性,选择后有惟 一性,同时兼顾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往往选择地 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3. 电流、磁通量虽然有大小,也有方向,但是是标量。
4. 加速度不变的为匀变速运动。
若a、v 同向,则为加速运动; 若a、v 反向,则为减速运动。
5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
图象如图 2 所示,从图看出,物体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
是 A.只有 0<t<2 s
()
D
图2
B.只有 2 s<t<4 s
C.0<t<2 s 和 6 s<t<8 s
D.0<t<2 s 和 5 s<t<6 s
解析 物体做直线运动,当速度增加时,则加速度
与速度方向相同,故从图中可知 0~2 s 和 5 s~6 s
例题2: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则其位移大
小为 0
,路程为 2R 。若质点运动了
13 4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2R,路程是 3.5R ,运
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2R ,最大路是 3.5R 。
R
2R
练习.一位电脑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 如图1-1-1所示,在一个边长为a的大立方体木箱内的一个顶角 G上,老鼠从猫的爪间逃出,选择了一条最短的路线奔向洞口 A,则老鼠选择最短路线的长度为_________,从G到A的位 移为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索引
物理
北京版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知识梳理
栏目索引
一、参考系、质点 1.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① 不动 的物体。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② 有质量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 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③ 大小和形状 对所研究问题的 影响可以忽略。
栏目索引
二、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
时间间隔
区别 (1)时刻指某一瞬时
(1)时间间隔是两时刻间的间
(2)在时间轴上用① 点 表示 隔
(3)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 (2)在时间轴上用②线段 表
状态量

(3)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
等过程量
联系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即为时间间隔
栏目索引
三、位移和路程
位移
路程
栏目索引
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B.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位移一定
是3 m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3 m/s,则物体在任1 s内的路程一定
x
② t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③ 某一时刻 或④ 某一位置 的速度。瞬 时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前进的一侧。 3.速率 (1)定义:直线运动中,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 (2)标矢性: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栏目索引
五、加速度 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① 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2.定义:② 速度的变化量 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a= v v0 。
栏目索引
6.一个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6 m/s2,关于这个6 m/s2理解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差6 m/s D.某1 s末的速度与前1 s初的速度总是相差6 m/s 答案 A 某1 s末比该1 s初多了1 s的时间,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该段 时间的初、末速度之差为6 m/s,A对,B错;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 速度为某一个相同值,C错;某1 s 末比前1 s初多了2 s的时间,物体的速度 增加了12 m/s,D错。
是3 m 答案 B 要注意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均与时间有关。平均速度是位 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中物体在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在这1 s内的 位移一定是3 m。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由于时间不确 定,所以任1 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3 m。同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率是3 m/s,则任1 s内的路程也不一定是3 m。
栏目索引
4.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4 m高处被抛下,被地面弹回,在距离地面1 m高 处被接住,坐标原点选在抛出点下方2 m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 球抛出点、接住点的坐标和该过程的位移、路程分别是 ( ) A.2 m、-1 m、-3 m、5 m B.-2 m、1 m、3 m、5 m C.4 m、1 m、-3 m、3 m D.-4 m、-1 m、3 m、3 m 答案 B 由题意可知,初位置在坐标原点负方向2 m处,末位置在坐标 原点正方向1 m处,位移为3 m,路程为5 m,选项B正确。
栏目索引
2.在平直铁路上行驶的火车里,有一乘客从探出的手中自由释放一个物 体,乘客发现物体随车一起前进,最后竖直落在地面上;而在物体下落过 程中,地面上的人却发现该物体做抛体运动,请问地面上的人和车厢中 的乘客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得出上述结论的 ( ) A.火车、地面 B.火车、车厢中的乘客 C.地面、火车 D.地面、地面 答案 C 本题中,如果选地面或其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则 物体与火车在水平方向上有共同速度,所以地面上的人看到物体下落时 做抛体运动;而车厢中的乘客和物体有共同的水平速度,以车厢或车厢 中的乘客为参考系,则物体自由下落,综上所述,答案为C。
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 路程是质点③ 运动轨
质点由① 初位置 指向
迹 的长度
② 末位置 的有向线段
区别
(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④ 初位置 指向⑤ 末位置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⑥ 等于 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⑦ 小于 路程
栏目索引
四、速度 1.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① 比值 ,用v表示,即v=
深化拓展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一、质点 1.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判断依据 (1)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 注意 ①质点不是质量很小的点与几何中的“点”不同。 ②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不是能否看做质点的依据。 ③体现了物理的基本思想: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
栏目索引
3.在时间坐标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间隔用一段线段表示。请在 如图所示的时间坐标轴上找到与下列时刻或时间间隔相对应的字母并 填在后面的答题线上。
(1)第3秒末:
;(2)第2秒初:
;(5)2秒末:(1)D (2)B (3)CD (4)AC (5)C
;(4)前2秒内:
t
4.标矢性:加速度是矢量,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但a的方向 与速度v的方向无关。在直线运动中,a的方向与v的方向共线。 5.当加速度a与速度v0方向相同时,速度③ 增加 ,反之速度④ 减小

栏目索引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 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研究用20 cm长的细线拴着的一个直径为10 cm的小球的摆动时 C.研究一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运动时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转时 答案 D 选项A中,木杆上各点绕固定点转动,不能看做质点,A错;选项 B中,小球的直径不能忽略,故不能看做质点,B错;选项C中,运动员的体形 和动作是研究的主要问题,不能看做质点,C错;选项D中,月球的大小相 对地月间的距离可以忽略,故月球可看做质点,D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