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熟知汉语言文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批评方法和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具备扎实的文献阅读和文献检索能力,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学研究进行辅助;同时,要培养具有较高的审美情操和人文关怀,具备独立思考、创作和批判的能力,能够从事文学研究、文化传媒、教育出版和相关行业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熟悉汉语言文字学、文学史、诗歌学、小说学等基本学科知识。

2. 掌握较为扎实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能够运用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评价。

3. 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和文献检索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学研究进行辅助。

4. 具备独立思考、创作和批判的能力,在文学研究、文化传媒、教育出版和相关行业从事创作、策划、编辑等工作。

三、课程设置1. 文学基础课程(1)古代文学古代文学选修一古代文学选修二(2)现代文学现代文学选修一现代文学选修二(3)诗歌学与散文学诗歌学散文学(4)小说学与戏剧学小说学戏剧学2. 文化课程(1)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化选修一(2)中国现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化选修一(3)世界文化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化选修一3. 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选修一文学理论选修二(2)批评方法批评方法选修一批评方法选修二4. 文学研究与方法论(1)文学研究方法(2)文献阅读与检索(3)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学研究5. 创作与批判(1)文学创作(2)文学批判四、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1)文学研究实践:学生进行一定规模的文学研究项目,通过调研、写作和批判等环节,提升文学研究能力。

(2)创作实践: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形式,提升创作能力。

(3)实习与社会实践:学生实习于出版社、文化传媒机构等相关行业,进行实践锻炼。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模版(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模版(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模版一、培养目标: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和广博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 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毕业生应熟练掌握标准汉语,具备优秀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汉语论文和报告。

2. 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毕业生应具备较深厚的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能够进行文化思考和文本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

3. 具有独立、批判性思维:毕业生应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论证。

4. 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毕业生应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对于文学、语言、历史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5.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古代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选读和古代文学理论的学习。

(2)现代文学: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选读和现代文学理论的学习。

(3)古代汉语:教授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经典文献阅读方法。

(4)现代汉语:教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现代汉语应用能力。

(5)文学批评与文化理论: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探讨文化理论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6)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培养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和分析能力。

(7)学科方法论:介绍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培养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

2.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如古代文学选修、现代文学选修、汉语教学选修、影视文化选修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实践性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学生科研实践、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素养,掌握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学科研能力,具备较强的跨专业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高的汉语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播能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掌握相关的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知识;了解汉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掌握对中文语言及周边语言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基本的汉字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以及语言文字学领域研究、教学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需具备广泛的人文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学、语言学、修辞学、辞章学等。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能:学生需要熟悉汉字文化研究和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文字考证、语言分析、文献阅读和研究论文写作等。

3. 具备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其他相关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掌握汉语语言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素材准备、授课技巧等,能够胜任基本的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

5. 熟悉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数理统计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文化概论- 修辞学-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遗产与保护- 汉字文化教育与交流- 汉语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汉语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2. 选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现代史- 汉字文化研究方法- 现代修辞学- 语法学- 语义学- 修辞学与写作-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 汉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汉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文化管理与市场营销- 数字人文与文化研究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将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实习,可以选择参加报纸、杂志、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实习,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文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熟练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化的深入理解;3.培养学生具备批评和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独立进行文学研究;4.培养学生具备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汉语语法-古代汉语-文学基础理论-文学鉴赏与评论-社会语言学-口语表达与写作2.专业课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与社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研究方法3.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以下选修课程:-文化与文学-文学作品分析-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戏剧创作-影视文学-文化遗产与文学-媒体与传播文学三、实践环节1.实习学生在大学期间需参与相关企业、机构或院校的实习活动,以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研究项目学生在大四时需参与文学研究项目,深入研究其中一文学或文化领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论文撰写。

四、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方面。

2.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3.实践评价对学生实习和研究项目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以下领域的就业:1.高校、中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3.文化机构和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展示工作;4.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本文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文学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批判意识和创造力的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参考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参考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参考范文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熟悉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够在教育、出版、研究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周期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生须修满总学分200学分才能完成学业。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中国古代文学概论: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及经典作品。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主要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和理解能力。

(3)文学批评:通过学习文学批评理论,培养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文学创作导论:通过学习文学创作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文学与社会:主要介绍文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2. 专业课程(1)古代文学: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研究和阅读能力。

(2)现当代文学:主要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和阅读能力。

(3)文学理论:主要介绍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论研究和分析能力。

(4)文化研究:主要介绍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研究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5)古代汉语: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培养学生的古代文献阅读能力和古代汉语研究能力。

(6)现代汉语:主要介绍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

(7)汉字学:主要介绍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汉字研究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

(8)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要介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1.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关怀和身心素质,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在文艺、新闻、高校、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及文化、宣传、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从专业角度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比较扎实丰厚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中文应用和研究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中文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和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基本懂得如何处理有关信息并开展研究,具备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的能力。

(3)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达到四级标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和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

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培训或实践,基本能适应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追求新知的热情和良好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5.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6.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修满16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2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9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4学分,实验实践教育课程15学分,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____字)第一部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具备较强的汉语文献研究和文学批评能力,以及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部分:培养要求1. 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写作规范等内容,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此外,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2.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需要选修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理论、文艺批评、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其中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等课程。

3.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批评眼光。

4. 海外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换学生项目、短期游学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国际文化和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5. 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教学和传媒课程,了解教学和传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传媒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汉语基础知识: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中国文化与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动态。

(3)文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专业课程(1)文学作品阅读与解析: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2024年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一、专业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高级文化素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 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熟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作品的鉴赏方法和研究思路;2. 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表达能力强,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3. 具备汉语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汉语教学和教研工作;4. 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进行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文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6.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保持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二、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下:1. 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汉语》、《现代文学欣赏》、《写作与修辞》、《古代文学选读》、《现代文学选读》等。

2. 专业必修课程《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化与社会》、《汉字学》、《文学研究方法》等。

3.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可以选择以下选修课程:《中国古代戏剧鉴赏》、《中国现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典籍导读》、《现代汉语方言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导论》等。

4. 实践课程《汉语写作实践》、《汉语口语实践》、《文学研究实践》、《汉语教学实践》等。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将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内容:1. 实习实践:学生需要参加为期一学期的实习,到文化机构、出版社等单位进行实践工作;2. 社会调研:学生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变迁;3.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进行文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和报告。

四、质量评价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质量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价和学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阶段培养方案Curriculum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专业代码:0501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能力强,毕业后能够胜任文化宣传、公务行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出版编辑、影视传媒、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具体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关于语言、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新闻、影视文化、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3.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影视文化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新发展、新动态;4.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学艺术素养和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5.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熟悉专业文献检索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6.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具备阅读外语文献、翻译外语文献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三、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影视艺术概论等。

四、专业培养阶段课程指导性修读计划表学 时课 程 类 别修 读 性 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 修读说明410401030 古代汉语(二)※Ancient Chinese Language(2) 2 322210 春、秋 4 410401212 中国古代文学(三)※Chinese Literature Before 1912(3) 2322210 春、秋 4 410401213 中国古代文学(四)※Chinese Literature Before 1912(4) 2 322210 春、秋 5 410401073 外国文学史(二)※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2) 2 322210 春、秋 4 410401055 美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3 483216 春、秋 6 410401082 西方语言学史※History of Foreign Linguistics 2 322210 春、秋 6 410401119 语用学※ Pragmatics2 322210 春、秋 5 410401130 中国文学批评史※History of China Literary Criticism 3 483216 春、秋 5 410401081 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 3 483216 春、秋 6 410401053 马克思主义文论※Marxism Literature Theory 2 322210 春、秋 4 410401012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3 483216 春、秋 6 410401128中国古典文献学※Ancient Chinese Document Science 3 483216春、秋 4 核 心 必 修 小 计29464314134 16 410401093 修辞学 Rhetoric2 321814 春、秋 4 410401086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Grammar 2 321814 春、秋 5 410401080文字学Study on Chinese Character1.5241212春、秋5410401034 古汉语语法专题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hinese Grammar1.52412 12春、秋 6410401033 古汉语词汇专题Special Topic on the Lexic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1.52412 12春、秋 6410401096 言语交际学Verbal Communication 1.52412 12春、秋 4 专 业 课 程 模 块 I 汉 语 言 文 学 方 向选 修410401113语体习得研究Study on Style Acquisition1.5241212春、秋6学 时课 程 类 别修 读 性 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 修读说明410401117语言与认知Language and Cognition 1.5241212春、秋5410401037 汉字文化学Cultur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s1.5241212 春、秋 4410401120 中古近代汉语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 Medieval Chinese Works 1.52412 12春、秋 4410401094训诂学Exegesis of Ancient Texts 1.52412 12春、秋 5410401214 音韵学初步First step of Phonology1.52412 12春、秋 6410401059 明清小说语言研究Linguistic Research on Novel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5241212 春、秋 7410401191 对外汉语教学法Methodolog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1.52412 12春、秋 6410401079文艺心理学Psychology of Arts2321814 春、秋 6410401215 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Contemporary Western LiteraryTheory 2 321814 春、秋 5410401066生态文艺研究Studies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2 321814 春、秋 4410401057 民间文学 Folk Literature2 3218 14春、秋 5410401133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1.5241212 春、秋 5410401011 20世纪小说叙事学专题Narrative Studies of the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1.5241212 春、秋 5410401139 中西比较诗学专题Comparison on Literary The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5241212 春、秋 5410401121 中国当代文坛热点问题研究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Hot Issues 1.5241212 春、秋 5410401061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Feminist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1.5241212 春、秋 4410401216 诺贝尔文学奖专题研究Researches on the works of Nobel Literature Prize Winners 1.5241212 春、秋 6专 业 课 程 模 块 I 汉 语 言 文 学 方 向选 修410401050鲁迅研究Studies on Luxun’s works2321814 春、秋 4学 时课 程 类 别修 读 性 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 修读说明410401001《红楼梦》研究Research on the Dream of Red Chamber 2321814春、秋7410401024 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 1.52412 12春、秋 6410401010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 Western Modernism Study 1.5241212 春、秋 5410401009 《左传》研究专题 Research on Zuozhuan 1.5241212 春、秋 5410401013 楚辞研究Studies on Chu-ci Poems 1.5241212 春、秋 4410401008《庄子》研究 Studies on Zhuangzi 1.5241212 春、秋 5410401070 苏轼研究Sushi Studies1.5241212 春、秋 6410401006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New Account of Talks of The Worldand WEI-JIN Demeanor 1.5241212 春、秋 7410401004 《尚书》导读Guided Reading of the Book ofHistory 1.5241212 春、秋 6410401023 敦煌文献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 DunhuangLiterature 1.52412 12春、秋 5410401114 中学语文教学法Method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Language Teaching 1.52412 12春、秋 6410401065 申论与应用写作Argumentative and PracticalWriting 1.52412 12春、秋 7410401092 新闻评鉴与写作News Critique and JournalisticWriting 1.52412 12春、秋 6410401103影视剧写作Film and Television Scripts Writing1.52412 12春、秋 6选 修小 计62.51000516302 182专 业 课 程 模 块 I 汉 语 言 文 学 方 向合计:专业课程要求至少修读48学分,其中必修29学分,选修19学分学 时课 程 类 别修 读 性 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 修读说明410401030 古代汉语(二)※Chinese Language Before 1912(2) 2 322210 春、秋 4 410401212 中国古代文学(三)※Chinese Literature Before 1912 (3) 2 322210 春、秋 4 410401213 中国古代文学(四)※Chinese Literature Before 1912 (4) 2 322210 春、秋 5 410401073 外国文学史(二)※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2) 2 322210 春、秋 4 410401055 美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3 483216 春、秋 6 410401137中外电影史※History of World Movies3483216春、秋4410401111 影视制作基础※Foundation of Film and TVProduction 3 4824 24春、秋 4410401102 影视剧本创作※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3 4832 16春、秋 5 410401019 电视摄像※Television Photography 3 4824 24春、秋 4 410401017电视剪辑※Television Editing3 482424春、秋 5 核 心 必 修小 计2641625672 88 410401105影视美学Film and the TV Aesthetics3482622春、秋6410401068 世界电影理论思潮Theoretical Trends of the WorldMovies 2 321814 春、秋 4410401194 电视节目主持与语用研究Study on the TV host andpragmatic 2 3218 14春、秋 4410401028 港台电影专题研究Hong Kong and Taiwan MovieStudies 1.5241212 春、秋 5410401021 电影大师研究Studies on Film Masters 1.5241212 春、秋 5 410401136中外电视史History of Television1.5241212春、秋5410401045 跨文化影视交流Cross-cultural Exchange of Film and TV 1.52412 12春、秋 6410401106 影视文化学Film and TV Culturology 1.5241212 春、秋 6 专 业 课 程 模 块 Ⅱ 影 视 文 化 方 向选 修410401195影视评论Television and Film Review1.5241212春、秋5学 时课 程 类 别修 读 性 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开课 学期 建议修读学期 修读说明410401217 女性主义电影研究 Feminist Movies Studies1.5241212 春、秋 4 410401138中外戏剧史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Drama1.5241212春、秋5410401129 中国古典戏曲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on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1.5241212 春、秋 4410401083 戏曲欣赏Appreci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Drama 1.52412 12春、秋 5 410401131 中国戏曲研究Chinese Opera Research 1.5241212 春、秋 6 410401218 电视节目采编 TV Program Editing3 4824 24春、秋5 410401018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TV Program Planning and Production 3 4824 24春、秋 5 410401219电视专题片概论Introduction to TV Documentaries3482424春、秋6410401220 节目主持与采访赏析Program Host and InterviewAppreciation 2 3216 16春、秋 4410401064 三维动画 3D Animation2 3216 16春、秋 6 410401015 电脑平面制作Computer-based Graphic Design 2 3216 16春、秋 5 410401104 影视剧作基础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2 3218 14春、秋 4 410401221电视作品分析Analysis of TV works2321616春、秋4410401199 影视技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1.52412 12春、秋 6410401101 影视表演专题研究Film and Television Performances Studies 1.52412 12春、秋 6410401091 新时期文学思潮史History of New-Period Literary Trends 1.5241212 春、秋 6410401200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研究Studies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5241212 春、秋 4专 业 课 程 模 块 Ⅱ 影 视 文 化 方 向选 修410401041 经典爱情文学文本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Classic Love-themed Literature1.52412 12春、秋 5学 时课 程 类 别修 读 性 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 修读说明410401135中国小说史History of Chinese Novels1.5241212春、秋7410401069 宋诗选读Selective Readings of Song Dynasty Poetry 1.52412 12春、秋 7410401032古典散文名篇选读 Classical Prose Reading1.52412 12春、秋 6410401058 明清白话短篇小说导读Guided Reading of Vernacular Fic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1.5241212 春、秋 7410401072 唐宋诗词文化研究Poems and Lyrics Studi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1.5241212 春、秋 5410401071 唐宋词名篇导读Guided Reading of Ci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1.5241212 春、秋 6410401005《史记》导读Introduc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1.5241212 春、秋 6410401075 文本研究性读法 Study of Text Reading 1.5241212 春、秋 4410402039新闻采访与写作News Interview and Writing 1.52412 12春、秋 5410403067 中国文化概论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1.5241212 春、秋 6 选 修小 计651040528240272专 业 课 程 模 块 Ⅱ 影 视 文 化 方 向合计:专业课程要求至少修读48学分,其中必修26学分,选修22学分 400403008学年论文Academic paper 1 2周 春 4 课外或假期进行400401004毕业实习Graduation field work68周秋 7 400401003毕业论文※Thesis8 12周 春 8 必修小 计15 400401006 社会用语用字调查A Survey on the Usage of ChineseCharacters and Phrases 1 1周 秋 5 机动周内完成400401001DV 短片Short DV Movies 1 1周 秋 5课外创新实践Curricular innovation practice≥5 1-8 不计入总学分选修小 计≥7实 践 教 学 环 节合计:实践环节要求至少修读21学分,其中必修15学分,选修6学分(课外创新实践5学分不计入总学分)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序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周数学分修读性质备 注1 409001001 军事训练Military training2 1 必修2 400401005 社会调查Social investigations2 1 必修深入生活、了解社情、提交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