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黑山羊种质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作者:李会禄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5年第07期黑山羊的适应性与抗病性强的特点,使其在肉羊产业中成为主要品种的依据之一。

黑山羊本身具有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其净肉率平均达34.56%~35.21%。

其肉质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富含人体所须的氨基酸。

黑山羊作为一种绿色肉食品,消费者基础广泛,市场广阔可推广至海内外。

因此,加强对黑山羊的管理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就对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做简要分析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1 黑山羊的特征黑山羊毛被光亮,大多数为纯黑色,也有少数为白色、黄色或者杂色。

其发育较为早熟,好攀爬但性情温顺,抗热耐寒,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比较容易繁殖,年繁殖率为342%~398%,超过半数为双羔,多的也能达到三羔,容易饲养,耐粗粮。

头呈三角形,鼻梁平直,绝大数有角,公羊角较为粗大,母羊角较小。

黑山羊体格中等,躯干匀称,公山羊的比母山羊略高、略长。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作为滋阴补阳的佳品。

2 黑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现状当前,许多养殖户对黑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意识较弱,对黑山羊产业化的信心不足,依然受到传统畜牧业观念的影响。

只有少数大型养殖户才能做到黑山羊的科学饲养标准化,合理利用饲养资源。

大多数养殖户仍缺乏先进的饲养理念和市场意识,没有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建设发展模式。

当前的黑山羊养殖户地域分散,数量小、相互间联系与合作性不强,因此,对黑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投入力度弱化,不能产生规模效益。

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落后,仍然沿袭传统的饲养方式以及疾病防治,导致经济收益未明显提高。

部分传统的养殖户依旧采用粗放型饲养模式,极少采用精细化管理,导致成本极高,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被市场机制所淘汰。

3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3.1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黑山羊偏好干燥,喜欢清洁,因此羊舍适宜建在地势较高,空气流通性较强的地方,水源必须保持清洁。

大足黑山羊传统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劣势

大足黑山羊传统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劣势

大足黑山羊是经过当地群众多年来自然封闭选育,以及小规模饲养繁殖而形成的一个高产系的黑山羊遗传资源。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当地羊圈大多依山而建,并采取高床漏缝方式饲养。

2005年重庆市大足区承担了大足黑山羊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8年建成国家级“大足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制定了《大足黑山羊圈舍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019年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模式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近年来,由于标准化养殖模式发展迅猛,导致传统养殖模式受到冲击。

笔者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对这两种养殖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大足黑山羊养殖技术能不断传承和发展,同时带动当地人民增收致富。

一、传统养殖模式的优劣势1.优势。

(1)文化传承。

传统养殖在活大足黑山羊传统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劣势文│熊婷(重庆市大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方面有显著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较高的文化价值。

(2)选育。

长期以来,当地养殖户在饲养大足黑山羊自然形成了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半放牧习惯,饲养管理精细。

并且实行公母羊“分户”饲养,养殖户多专注于母羊饲养,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近亲交配,强化了优良个体的选择。

(3)成本低。

传统养殖的羊圈主要是由竹子和木材建成,养殖户为保证羊圈的通风和羊床的干燥,往往根据地形地貌利用竹子和木材有规律地搭建羊圈和羊床,较大地节省了建设成本。

(4)动物福利好。

由于大足黑山羊有喜爱干燥、厌恶潮湿的特性,养殖户在放牧时为避开有露水草地潮湿的情况,通常选择在下午雾气散去后放牧,并且尽量让羊只自由采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山羊的骨骼发育,同时还能促进山羊对食物的转化与吸收。

2.劣势。

(1)生产效率低。

养殖业主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生产管理水平低、防疫知识掌握少等缺点,同时由于养殖新技术推广不足,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羊舍简陋,冬季保温性能不好,夏季降温性能差,养殖场配套设施设备基本没有,导致羊群易染病,生产效率低下。

黑羊介绍及图片

黑羊介绍及图片

黑羊介绍及图片黑羊介绍1.外貌:被毛黑色或黑褐色,肤色为黑色;头较窄长、鼻梁微隆、耳大下垂,颈部较大,体宽适中,胸部较窄,背腰平直较短,体躯较长,骨骼发育良好,肌肉不发达,四肢均称,尻部较大,尾形上宽下窄;羔皮毛卷显著,紧密,但丝性和光泽较差,毛卷类型以螺旋形花卷为主,环形及豌豆形花卷较少。

黑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57.69±4.48厘米,60.58±4.61厘米,73.62±5.23厘米,31.05±6.00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56.01±3.59厘米,58.93±3.97厘米,70.67±5.01厘米,28.91±5.54公斤。

黑羊皮板张幅大,面积为5000~6400平方厘米。

2.生产:羊8月龄性成熟,母羊为6月龄,正常配种年龄为1~1.5 岁,终生产羔可达8次以上,有密集产羔特性。

母羊体膘好,产后20~30d 即可发情,平均产羔率215.46%,其中单羔率为15.46%,双羔率为61.86%,三羔率为15.46%,四羔率为7.22%,产区多实行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3~4 岁母羊产两、三羔的甚多,**多出现一胎七羔。

黑羊优势黑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和皮板品质好的特点。

黑羊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被认定为绿色山羊品种,经权威部门进行肉质分析,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低于3%,胆固醇含量仅为60mg/kg,15种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尤为丰富,滋补作用极强,长期食用,可补虚、强体,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常食用黑羊或配以适宜的滋补药品,以达到补虚、健康、延年的作用。

经过养殖发现黑羊适宜规模圈养或放养的。

黑羊全身纯黑光亮,无杂毛,皮呈青缎色,是一种极其珍贵食品资源。

肉质优良等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酒店餐饮行业,肉制品加工业对此的需求日益上升。

大足县扎实推进黑山羊特色产业发展

大足县扎实推进黑山羊特色产业发展

大足县扎实推进黑山羊特色产业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西南园艺》
【年(卷),期】2011(005)004
【摘要】一是成功申报市级黑山羊保护区和全市唯一国家畜禽遗产资源保护项目,合理保护、利用黑山羊遗产资源。

二是着手制定大足黑山羊国家级标准,新制定《大足黑山羊繁殖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3个,发布实施《大足黑山羊》等地方
标准3个,
【总页数】1页(P1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7
【相关文献】
1.海南黑山羊、乌骨黑山羊、努比亚黑山羊羔羊1月龄生长发育的比较 [J], 毛浩;徐晓锋;周玉香;朱晋龙;刘艺聪
2.吕梁黑山羊特色产业发展思考 [J], 梁茂文;毛杨毅;韩一超;白元生;杨子森;王小平;宋照平;王艳艳
3.立足科技创新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J], 秦煦
4.大足县黑山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J], 范才良;赖勤农;周作勇
5.大足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性工作 [J], 宋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山羊品种改良与饲养管理

黑山羊品种改良与饲养管理

黑山羊品种改良与饲养管理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 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

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黑山羊品种改良与饲养管理。

一、黑山羊品种特性黑山羊喜食百样草,采食速度较快,有“四时放羊三时饱”的说法,且容易管理,只要有宽阔的草场,四季均可放牧,养殖成本低,收入回报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优选养殖品种。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个体大、产肉性能和板皮品质好的特点,属肉皮兼用品种。

它不但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而且以自然放牧采食牧草为主,羊肉产品绿色、安全、无公害,符合当今人们消费追求“返璞归真”的要求,备受人们的青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

二、黑山羊圈舍建造羊圈舍应选择靠近草山、草坡,适宜林下放牧及周围无屠宰加工厂或污染源的地方,且要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排污方便、远离庄稼、便于管理。

羊圈坐南朝北,设计应遵循“设有运动场,饲槽和饮水用具清洗、消毒方便”的原则。

建筑模式为半开放式单列木架结构,羊舍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2平方米,羊舍从地面到房檐高3米,四周高1.5米,羊床比地面要高出50厘米以上。

地板为水泥地面,用于堆积储藏羊粪,四周用栏杆围栏,栏外设置饲料槽和饮水槽。

屋外设置排污(水)沟,沟宽25厘米、沟深15 厘米。

同时,在屋外设置长1.8米、宽1.2米、高0.8米的化粪池。

羊舍要求做到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达到防寒避暑、干燥、卫生的标准。

三、黑山羊品种改良1.黑山羊选育及引种必须到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养殖场选购种羊,引入的黑山羊系谱血缘清楚。

母羊要求乳头排列整齐、大小均匀,体躯长,腹部宽大,毛清亮,母性好。

大足黑山羊介绍及图片

大足黑山羊介绍及图片

大足黑山羊介绍及图片一、外貌特征大足黑山羊成年母羊体型较大,全身被毛全黑、较短,肤色灰白,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型清秀,颈细长,额平、狭窄,多数有角有髯,角灰色、较细、向侧后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鼻梁平直,耳窄、长,向前外侧方伸出;乳房大、发育良好,呈梨形,乳头均匀对称,少数母羊有副乳头。

成年公羊体型较大,颈长,毛长而密,颈部皮肤无皱褶,少数有肉垂;躯体呈长方形,胸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尻略斜;四肢较长,蹄质坚硬,呈黑色;尾短尖;两侧睾丸发育对称,呈椭圆形。

二、生产性能1、生长性能正常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59.5千克和40.2千克,羔羊初生重公、母羔分别达2.2千克和2.1千克,2月龄断奶重公、母羔分别达10.4千克和9.6千克;初产母羊产羔率达到218%、经产母羊双羔率达272%,基本可以做到二年三胎;羔羊成活率不低于95%。

成年羊屠宰率不低于43.48%,净肉率不低于31.76%;成年羯羊屠宰率不低于44.45%,净肉率不低于32.25%。

2、繁殖性能大足黑山羊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的基本特性。

性成熟较早,公羊在2~3月龄左右即表现出性行为,6~8月龄性成熟,15~18月龄进入**利用时间。

母羊在3月龄出现初情,5~6月龄达到性成熟,8~10月龄进入**利用时间。

大足黑山羊发情周期为19d,发情持续期为2~3d。

妊娠期147~150d。

通过对80窝初产母羊的产羔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初产母羊单胎平均产羔率为197.31%,羔羊成活率为90%。

通过对50窝经产母羊的产羔情况统计分析,发现经产母羊单胎平均产羔数为272.32%。

通过B超监测大足黑山羊卵泡波和排卵数发现,6~8月龄大足黑山羊发情母羊(25头次),排卵卵泡79个,平均排卵数为3.16个;8月龄以上的发情母羊观察16头次,排卵卵泡55个,平均排卵数为3.44个。

同时采用了南江黄羊作为对照,发现6~12月龄南江黄羊的发情母羊(11头次),排卵卵泡28个,其中左侧卵巢15个,右侧卵巢13个,平均排卵数2.56个。

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多胎性及与周边山羊品种亲缘进化关系分子标记研究

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多胎性及与周边山羊品种亲缘进化关系分子标记研究

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多胎性及与周边山羊品种亲缘进化关系分子标记研究大足黑山羊是中国特有的山羊品种,在大足石刻的影响下备受关注。

近年来,人们对该地方类群的多胎性及其与周边山羊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以探究其进化历程与发育机制。

多胎性是哺乳动物中一种重要的繁殖特征,与种群的繁殖力密切相关。

在大足黑山羊中,发现了一定的多胎性现象,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

通过对大足黑山羊地方群体进行调查和实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大足黑山羊的多胎性与其基因型有关。

在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中,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基因传播模式,使得多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这为我们理解大足黑山羊的繁殖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足黑山羊与周边山羊品种的亲缘进化关系,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山羊品种进行了基因分析。

结果显示,大足黑山羊与周边山羊品种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通过对遗传标记的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大足黑山羊被发现与某些周边山羊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这表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基因交流。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大足黑山羊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中个体基因标记的测定,分析了它们遗传多样性的水平。

结果显示,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这意味着该地方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较强的选择压力,保持了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这为大足黑山羊的繁殖和适应性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多胎性和与周边山羊品种的亲缘进化关系的研究,我们对该类群的繁殖机制和进化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不仅为大足黑山羊的保护和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山羊品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其进化和繁殖机制的奥秘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足黑山羊与周边山羊品种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并与某些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说明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较强的选择压力,保持了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提高大足黑山羊羔羊成活率综合措施

提高大足黑山羊羔羊成活率综合措施

经重庆市大足区数百年自然封闭繁衍与选育形成的地方山羊品种———大足黑山羊,具有毛色黝黑发亮、肉质上乘、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

特别是其突出的多胎性,是国内肉用山羊或皮肉兼用型品种中繁殖率最高的之一,保护和利用价值极高。

其所具优良特性自2003年被当时任职于西南农业大学的张家骅教授发现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联合西南大学开展保种选育及相关系统研究工作,使其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该地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大足区已建成资源保护场和各类扩繁场208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重庆市重点种畜禽场2个),存栏种羊达17万余只。

先后取得了29类和31类地理标志商标,并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该地方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于2014年入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制定系列地方标准6个。

2017年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其价值上升为2.03亿元。

大足黑山羊的高繁殖率在规模饲养时仍然得到了保持,但其羔羊成活率下降明显,低的甚至到50%以下,养殖效益提高乏力。

为此,笔者针对当地养殖户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以提高羔羊成活率和养殖效益,促进养羊产业健康发展。

一、建立适宜的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实现山羊高效养殖的基础条件,而圈养设施设备是山羊生活的必备要件,是影响山羊生产性能和养殖收益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重庆地区要充分考虑南方炎热多雨的闷热潮湿气候,建设羊舍时要做到通风干燥,实现冬暖夏凉。

要求羊场规划布局、羊舍结构、设施设备配套等方面力求完善,尽量满足山羊的生理生长需要。

1.选址。

场址应选择在背风向南、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

且场地临近优良的饲草种植地,有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和稳定的电源,具备饲草、饲料加工的基本条件。

2.主要建筑。

规模羊场的主要建筑物应有:羊舍、隔离羊舍、饲料加工储藏室、兽医诊断室、办公室、值班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饲养。
用 ,疫病 防控 。羊 只销 售 ,种羊引进等生 产活动 ,建立相关
档案 。二要督促 技术人员 ,坚持每 天对羊群 进行细 心观察 , 发现异常羊或发病羊时应立 即隔离治疗 。三要 严禁在场 内饲 养其 他动 物和将 其他 动物 肉类带 入场 ,以消 除疫 病发 生 隐
进 行 繁 殖 ,母 羊 甚 至 可 达 到 8年 。而
及 肉质特性 的研 究 [ 1 1 .中国草食动物 科学,
2 0 1 4 ( z 1 ) : 1 0 2 -1 0 5 .
做好 羊痘 的免疫注射工作。
8 做 好 检 疫 申报 工 作
9 做 好羊场管理工作

要督促相关人员 做好档案建立工作 ,对投人品采购使
参考文献 : … 1 张旭 刚, 李周权, 赵 中权, 等. 大足黑 山
几方 面进行描 述 。体型符 合 良种 肉羊
的特点 ,而且体格较大 ,生长发育快 ,
1岁大公母羊体 重 ( k g ) ,体 长 ( e m) ,
体 高 (e m) 数 据 分 别 是 3 7 . 6 、
2 7 . 7 ,6 5 、5 7 ,5 6 、5 2 。产 肉性 能 是 以

狭窄 ,多数有 角有 髯 ;鼻 梁平 直 ;耳 窄 、长 ,向前 外侧 方伸 出 。成 年公 羊
颈 长 、粗 壮 ,毛 长 而 密 ,母 羊 颈 细 长 。
颈 部皮肤 无褶 皱 。少数有 肉垂 。躯 体 呈 长方形 ,胸 宽深 ,肋骨 开张 ,背 腰
平 直 ,尻 略 斜 ; 四肢 较 长 ,蹄 质 坚 硬 ,
在进 行羊 只销售时 ,及时 向当地动 物检疫部 门进行检疫 申报。在进行种羊引进时 ,除要 向对方 了解 是否进行相关疫 病免疫注射 、驱虫 ,有当地疫情外 ,还要及 时向 当地动物检 疫部门进行检疫 申报。其次在羊 只起运前 ,对羊只进行药浴 和相关疫病补免工作 。然后对到达 的羊群进 行隔离观察 ,经 过隔离观察检查 .确认没有传染病 、健 康的羊只方可入场混
羊与 周边黑 山羊 品种( 群体 ) mt D N A D— l o o p
序 列 多 态性 研 究 Ⅱ 】 .中 国畜 牧 杂 志 , 2 0 1 2 , 4 8
( 1 1 ) : 1 1 —1 4 .
关键 词 :大足 黑山羊 ;遗传 资 源 ;种
质 特 性 :繁 育 能 力
1 0 k g ,标 准 分 别 是 4 4 . 7 %和 3 3 . 1 8 %。
4 结 语
一 重庆市 大 足区万古镇畜 牧兽 医站 0 ∽ 一
大 足 黑 山 羊 具 有 明显 的外 貌 特 征 ,
全 身被 毛纯黑 且较 短 ,肤 色灰 白。体 质 结实 、结构 匀称 ,体型 较大 ;公 羊
头 型 中 等 大 、母 羊 头 型 清 秀 ; 额 平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延
及培育 工作 提供 了条件 。 目前 已在大
足黑 山羊 的产地大 足 区成 立 核心选 育 场 以及 保护 区 。严禁 不 同品种 对 大足 黑 山羊 的入 侵 。保证 大 足黑 山羊得 到
大足黑 山羊 的生 产性 能 主要从 体 型各方 面数据 、产 肉性能 及繁 殖性 能 摘要 :大足 黑 山羊属 于 肉和 皮都 有利
【 2 】 任航行, 蒋婧, 王 高富, 等. 大 足 黑 山 羊 和 波 X大 F 1两个 群 体 的 生 长性 状 、 屠 宰 性 能
大 足黑山羊最显著 的特点是 繁殖 率高 ,
大足黑 山羊在 2 0 0 3年被 专家在重 庆市 大足县 境 内发现而得 名 ,其 最显 多胎性 十分 突 出 .公羊在 5 ~ 7内都 可
用 价 值 的优 质 型 山 羊 品 种 .繁 殖 率 高 ,
对 畜 牧 业 发 展 意 义 重 大 .现 已列 为 国
较好 的发展 。建议 政府 以及 相关 部 门 进一 步 加强 大 足 黑 山羊 的保 护 _ T作 ,
研究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此 品种 的研究 , 使大足黑 山羊发挥更大的价值。
家级 畜 禽 遗 传 资 源 。本 文 研 究 大 足 黑 山 羊 种 质 特 性 ,从 外貌 特 征 、 生 产 性
能 以及等 级评 定等几 个方 面进行 详细
阐述 。
1 2个月 大的羊胴 体为标准 ,公 羊体 重
要 超过 1 5 k g ,屠 宰率 和净 肉率分别 是
4 4 . 9 %和 3 4 . 2 4 % . 母 羊 体 重 要 超 过

活率在 9 0 %以上 l l l 。
3 大 足 黑 山 羊 的等 级 评 定
大足黑山羊种质特性分析
断 发展 。 1 大 足 黑 山羊 的外 貌特 征
个 稳 定 类 群 .相 关 研 究 工 作 仍 需 不
专家对 大 足黑 山羊进 行 了大量 的 研究 ,为 了研究方便 ,制定 了详 细 的 等级评 定标 准 ,包 括大 足黑 山羊 的评 定时 间 、内容 、方 法 。在 时 间上分 6 个月 、1 年及 成年 3个 阶段进行 评定 , 评定 内容包括 大足黑 山羊 的外 貌特 征 及生产 性能 等 ,评定 方 法有具 体 表格 进行参 照 ,分别是外 貌评 分及 等级 评 定 、体 重体 尺等级评 定 、繁殖 性 能等 级评定及个体 品质综合 等级评定 [ 2 1 。
大 足 黑 山羊 的 外 貌 特 征 、 生 产 性
呈黑 色 ;尾短 尖 。公羊两 侧睾 丸 发育
对 称 ,呈椭 圆形 :母羊乳 房大 、发 育 好 、呈 梨形 :乳头 均匀对 称 ,少数 母
羊 有 副乳 头 。 2 大 足 黑 山羊 的生 产 性 能
能及 等级评 定 。为此 品种的 品种保 护
饲养管理 I
著 特 点 是 毛 色 纯 黑 、繁 殖 率 极 高 。 政
且初产 、经 产产羔 率最 高可 以分别 达
到2 3 0 %和 2 8 0 % ,抗 病 力 强 ,羔 羊 成
府 高 度 重视 大 足黑 山羊 的保 育 工作 , 该 山羊 品种经 过近 几年选 育 , 已形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