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对话”的对话

合集下载

基础日常对话范例集

基础日常对话范例集

基础日常对话范例集介绍日常对话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基本方式,在不同场合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与朋友聊天、与同事工作讨论,还是与陌生人交流,掌握一些基础的对话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日常对话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境。

1. 日常问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问候是交流的第一步,也是展示自己友善和亲近的一种方式。

•早上好!今天天气真不错,你觉得呢?•下午好!你今天看起来很精神,昨晚休息得怎么样?•晚上好!你今天工作辛苦吗,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2. 交流兴趣爱好通过讨论兴趣爱好,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并找到共同话题。

•你平时喜欢做什么?我个人很喜欢读书和旅行。

•最近有没有看过什么好电影?我最近刚看了一部很不错的科幻片。

•你对音乐有什么喜好?我喜欢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

3. 日常生活问题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扰,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最近我感觉工作压力很大,你有什么缓解压力的方法吗?•我正在寻找一个新的旅行目的地,你有什么推荐吗?•我最近想要学习一门新技能,你觉得学习什么比较不错?4. 对抗不愉快情绪有时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可能会引发一些不愉快的情绪,这时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来缓解并转变情绪。

•对不起,我可能刚才说话有些过分了,我现在觉得很抱歉。

•我能理解你的观点,我们可以友善地讨论问题吗?•这件事情真的让我很生气,但我现在正在试着冷静下来。

5. 表达感谢和赞赏当他人给予我们帮助或支持时,我们应该及时表达感谢和赞赏,以展示我们的谦虚和懂得感恩。

•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没有你的支持我可能无法完成这个项目。

•谢谢你一直在我身边,陪伴和鼓励我。

•我真的很感激你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你无比重要。

6. 结束对话对话的结束同样重要,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礼貌的方式结束对话,给予对方良好的印象。

•很高兴和你交流,但现在我需要离开了。

希望再见到你!•谢谢你的时间和付出,在这里我们的对话就结束了。

高情商与老师对话

高情商与老师对话

高情商与老师对话老师:小明,你的作业写得不太好,有很多错误。

小明:老师,我知道我的作业有些错误,但我已经尽力了。

老师:你的尽力不够,你需要更加努力。

小明:我会的,老师。

但是我想问一下,您能不能告诉我我的错误在哪里,我可以改正。

老师:好的,我会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小明:谢谢老师,我会认真听取您的意见。

老师:首先,你的语法有些错误,需要注意一下。

其次,你的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更加简洁明了。

最后,你的思路有些混乱,需要更加有条理。

小明:好的,我会认真改正。

谢谢老师的指导。

老师:不客气,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小明: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的。

以上是一段高情商与老师对话的范例。

在这段对话中,小明表现出了高情商的特点,他不仅听取了老师的批评,而且还积极地寻求改进的方法。

他没有抱怨或者反驳老师的批评,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错误。

同时,他还表现出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并且表示感谢。

老师也表现出了一种高情商的特点,他并没有直接批评小明的作业,而是给出了具体的错误和改进的方法。

他还鼓励小明,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能够激励学生,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与老师的关系。

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批评和挑战,不会轻易放弃或者抱怨。

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情商,学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挑战和批评,同时也要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和老师说话的技巧话术

和老师说话的技巧话术

和老师说话的技巧话术1.尊重和倾听首先,尊重老师的权威,并用尊敬的态度和语气与老师进行交流。

在交谈中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并注意聆听老师的观点和想法。

展示你对老师的尊重,让老师感受到你对学习和成长的认真态度。

2.明确目的在与老师对话之前,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将思考过的问题整理清楚。

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与老师交流,并确保你得到所需的答案或指导。

3.用礼貌的语言开启对话在与老师进行对话时,使用礼貌的语言开启对话,例如:“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或者是:“老师,您有时间和我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吗?”这样有礼貌的开场白会让老师感到被重视,愿意与你交流并给予帮助。

4.提出清晰的问题在与老师的对话中,确保你提出的问题清晰明确,以便老师能够准确理解你的疑惑。

可以使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并向老师详细描述你遇到的困难或障碍。

这样,老师能更快地理解你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解答或建议。

5.不要害怕提问尽管提问可能会让你感到紧张或害羞,但要相信自己的问题是有价值的。

不要害怕被老师批评或质疑。

提问是学习的一部分,而老师则是帮助你成长的重要人物。

相信自己的问题是合理的,并勇敢地向老师提问。

6.接受批评和建议在对话中,老师可能会提供一些批评或建议。

接受这些批评和建议,并且积极思考并回应。

展现出你对于成长和改善的愿望,以及能够从批评中学习的态度。

如果你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或建议,可以请求进一步解释。

7.表达感激之情和老师交流结束后,表示感激之情是很重要的。

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并告诉他们你从对话中获得的帮助或启发。

这样能够让老师感受到他们付出的价值,并且可能会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给予你帮助和支持。

8.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老师交流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

不要抱怨或指责,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

展示给老师你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努力的态度,以及你想要改进和提高的决心。

最重要的是,在与老师交流中,保持真诚和尊重的态度。

老师是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对你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与外国人对话

与外国人对话

外事接待Part I1、Hello, I am Robert Brown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 here in this land of wonder.您好!我是从斯坦福大学来的罗博特.布朗。

我很高兴能在这充满奇观的国家与您见面。

2.I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ing your great country, and I feel honored and pleased that I will be working with my Chinese colleagues in the head office of your automobile group.我一直期待着能访问这个美丽的国家,同时我为自己能够在贵汽车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和中国同事合作共事而感到荣幸和愉快。

3.As you know, this is my very first visit to China, and I am here to witness with my own eyes the magi cal power of the once very remote “Oriental Dragon”.您知道这是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来这里亲眼目睹对我来说曾经是非常遥远的“东方巨龙”的风采,领略其神奇的魅力。

4.You can imagine how exited I was when I received your invitation to join you in your project. 您可以想象当我收到您邀请我前往中国与您共事的信后我是多么激动。

5.Back in my college days, a professor of Oriental Civilization introduced me to the wealth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by doing that he planted in the depths of my mind the inexplicable “China dream”.我大学时期有一位教东方文明史的教授,他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有所了解,同时也使我萌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中国梦”。

初一日常生活对话与口语表达

初一日常生活对话与口语表达

初一日常生活对话与口语表达在初一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对话和口语表达是非常常见的。

通过对话和口语表达,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获取信息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一日常生活对话和口语表达。

1. 问候与打招呼在初一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朋友、同学或者陌生人进行问候和打招呼。

常见的问候和打招呼形式包括:- 早上好!Good morning!- 下午好!Good afternoon!- 晚上好!Good evening!- 你好!Hello!- 你好吗?How are you?- 很高兴见到你!Nice to meet you!2. 询问与回答日常活动初一的学生每天都有很多日常活动,通过询问和回答,可以了解他人的日常生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回答:- 你今天做了什么?What did you do today?- 我上学、上课、做作业、玩游戏等。

I went to school, attended classes, did my homework, played games, etc.- 你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吗?Do you have any special plans?- 我打算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去购物。

I plan to go to the movies and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3. 请求与提供帮助在初一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请求帮助,或者主动提供帮助给他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请求与提供帮助的对话和口语表达:- 你可以帮我一下吗?Can you help me?- 当然可以!当然帮助你!Sure! I can help you!- 我需要一些帮助。

I need some help.- 什么帮助?你可以告诉我。

What help do you need? You can tell me.4. 邀请和接受邀请初一的学生常常邀请朋友一起参加活动,或者接受他人的邀请。

沟通技巧情景对话

沟通技巧情景对话

沟通技巧情景对话A: 你好,我注意到你最近在公司的沟通方面遇到一些问题。

我是沟通培训部门的经理,我想和你谈谈沟通技巧方面的一些经验。

B: 你好,谢谢你的关注。

我确实觉得在和同事和客户的沟通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A: 首先,有效的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你可以试着提问并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B: 这听起来很有帮助。

我往往会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嘴或者中断他们,这可能是我沟通不畅的原因之一。

A: 是的,打断别人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尊重他们的意见。

你可以试着用眼神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关注,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B: 我明白了。

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技巧可以帮助我改善沟通呢?A: 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你可以试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传达你的想法,并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造成误解。

B: 好的,我会注意的。

还有其他的建议吗?A: 当你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你的语气和表情。

保持微笑和友善的表情可以帮助你在沟通中建立更好的关系。

B: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我有时候在和同事讨论问题时会显得有些严肃,可能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A: 最后,当你面对沟通难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可以和同事、上级或者培训部门的人交流,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些建议或者提供新的视角。

B: 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建议。

谢谢你的帮助,我相信我会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来提升我的沟通能力。

A: 不客气。

记住,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改进。

希望你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获得更好的沟通体验。

B: 我会努力的。

再次感谢你的建议。

以上是一段关于沟通技巧的情景对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聊天对话范文

聊天对话范文

聊天对话范文在现代社会,聊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利用聊天来交流思想、分享感受、建立友谊和恋爱关系。

但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一场对话,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持对话的流畅性和有趣性。

在本文中,我将提供一些有用的聊天对话范文,帮助读者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1. 与新朋友交流A: 你好,我叫小李,你呢?B: 我叫小王,你好啊!A: 你来自哪里?B: 我来自北京,你呢?A: 我是上海人。

你喜欢做什么?B: 我喜欢打游戏、看电影和读书。

你呢?A: 我喜欢听音乐、看漫画和打乒乓球。

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什么。

2. 与同学聊天A: 你觉得这次考试难吗?B: 是的,我觉得有些题目很难答。

A: 我也有同感。

你通常怎样复习考试?B: 我会做些练习题和看些笔记。

你呢?A: 我会做同样的事情。

但是我也会找一些在线的测试来练习。

B: 好主意。

你可以分享一些好的资源给我吗?A: 当然,我可以发给你一些链接。

3. 与亲人聊天A: 你最近怎么样?B: 我感觉还不错,身体健康。

A: 那太好了。

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B: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

你呢?A: 我喜欢《阿甘正传》。

我们下次可以一起看。

B: 真的吗?那太好了。

4. 与恋人聊天A: 今天我想和你一起去看电影,有没有什么好的电影你想看的?B: 我听说有一部很好看的爱情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可以一起去看吗?A: 好呀,让我们一起去看吧。

B: 我们看完电影后,去吃晚饭怎么样?A: 这太棒了,我可以推荐一家好的餐厅给你。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聊天对话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无论你想与新朋友交流、与同学聊天、与亲人聊天还是与恋人聊天,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态度,与对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祝好运!。

人物语言对话的句子

人物语言对话的句子

人物语言对话的句子
1. “哎呀,妈妈,我真的不想去上那个辅导班!”——早上,我正愁眉苦脸地和妈妈抱怨。

2. “你怎么又把房间弄这么乱,快收拾!”爸爸对我喊道。

——回到家看到我乱七八糟的房间,爸爸生气地说。

3. “哇,你今天穿得好漂亮呀!”小红羡慕地对小芳说。

——在学校里,小红看到小芳的新衣服忍不住夸赞。

4. “等下我们去踢足球吧,怎么样?”小明兴奋地对小伙伴们说。

——课间休息时,小明提议道。

5. “我才不要和你一起玩呢!”小刚气鼓鼓地对小强说。

——操场上,小刚和小强闹别扭了。

6. “宝贝,来,多吃点蔬菜。

”妈妈温柔地对我说。

——饭桌上,妈妈不停地给我夹菜。

7. “哈哈,这次考试我肯定能考好!”小李自信满满地说。

——考试前,小李信心十足。

8. “你能不能别这么啰嗦!”我不耐烦地对奶奶说。

——奶奶又在唠叨时,我忍不住回嘴。

9. “姐姐,给我讲个故事吧。

”弟弟撒娇地说。

——晚上睡觉前,弟弟缠着我讲故事。

10. “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我和好朋友紧紧拥抱时说道。

——在公园里,我们许下永远的承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对话”的对话作者:檀革胜来源:《人民音乐》2011年第05期《喜剧的对话》(Op.54)是作曲家王西麟应德国2009年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YoungEuropeClassicFestival)委约而作,2009年8月10日在柏林演出,此前,该曲曾在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地上演,反响强烈。

这首作品是为三件传统中国乐器(琵琶、筝和笙)和室内乐队而作,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古老而又封闭的吏治制度。

作品中呈现出两种对立的主题——奴役者(A主题)和被奴役者(B主题),并强调了两者命运的直接对立,这种二元对立赋予了作品强烈的交响性。

乐曲题目中的“喜剧”之题来源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之意……,其意实为悲剧。

本文将探讨该作品中蕴含的交响性。

对话之一:关于交响性的美学思索交響性是王西麟先生终生追求的目标之一,其乐以具有强烈的交响性而备受瞩目。

没有交响性就不可能有交响音乐,交响性的存在是交响音乐成为可能的前提!交响性对交响曲的形成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交响性的内涵交响曲源于歌剧序曲,是一种戏剧性的体裁。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所以“交响曲的戏剧性,也可以说是交响性,主要表现在对比和对立音乐形象在相互影响和矛盾冲突中变化发展”。

①正因为此,作曲家才会运用较为抽象的音乐语言去表现这种戏剧性矛盾冲突,也就是用音乐表现人的喜与悲等二元对立式感受。

通过哲学思索,将对立式感受抽象化,即成为我们所言的交响性。

在《喜剧的对话》中,两个对立的主题在音程、调性、音色、力度、情绪等方面都形成强烈的对比,并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对抗,增加了音乐的矛盾冲突和紧张度。

除此之外,交响性还包括深刻的内部逻辑。

作曲家西贝柳斯甚至认为交响曲最为重要的属性就是逻辑性,也就是按照艺术本身的逻辑规律去呈示和发展音乐。

在《喜剧的对话》中,如何使A、B主题每次出场变化出新;如何有逻辑地安排乐曲的高潮;如何布局乐曲的整体结构等。

这些需要发挥创作者的逻辑思维,把对立的两种材料合乎逻辑地统一起来,使作品既有对比,也有统一。

第二,交响性的来源对于交响音乐作品而言,交响性是本质之体,音乐的交响性其实就是人的交响性的外在体现。

总体体现为人的自身良好的主观愿望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既然在现实生活得不到伸展,艺术家就只能在艺术的氛围中再现社会矛盾,并在矛盾冲突中施展抱负,升华理想。

《喜剧的对话》中所表现的这些斗争和冲突,与作曲家年轻时的经历息息相关,它们是作曲家具象经历的抽象。

对话之二:关于交响性的技术体现在《喜剧的对话》的技术思维中,作曲家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交响作品中最为核心的交响性思维。

为了保持这种鲜活的交响性,作曲家在技术创作上殚精竭虑,努力挖掘各个技术参数的交响表现力。

(一)交响性的具体技术呈示第一,情节化的整体结构《喜剧的对话》的整体结构是作曲家美学思维的具体载体,其布局具有情节性。

全曲在一个较为具象的情节构思中自如地诞生,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第1—109小节),A、B两个对抗的主题破题直入,这两个主题直接“对话”(对抗)四次,并在“对话”中结束。

这种对话是交响性的尖锐体现。

第二个部分(第110—187小节),从弦乐干枯、粗糙的音色开始,音乐继续发展这两个“对话”(对抗)主题。

第三个部分(第188—227小节),直接承继第二部分,呈示控诉主题。

第四个部分(第228—最后),尾声,全曲的点题部分,祈望美好黎明的到来。

上述四个部分可概括为:对话——酷刑——控诉——祈望。

可见,作曲家创作的美学思维决定了乐曲整体结构,它突破了传统古典交响曲结构思维,音乐的情节性赋予结构新颖性。

第二,形象化的核心素材A主题开始定音鼓,后由三支铜管——圆号、小号和长号演奏;B主题由琵琶、筝和笙演奏。

谱例1A主题如谱例1所示,A主题主要运用了四个音——F、#F、B和C,由相距三全音的两个半音构成,强调增四度(减五度)、小二度(大七度)。

节奏是痉挛式的,变换丰富,以强力度为主,且每一个音符都强奏。

谱例2B主题B主题素材来源于西北秦腔中的滚白。

滚白语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说白和唱叹融为一体,多为“半念半唱、半哭半诉,常无正规的节奏,有浓郁的口语味,极富生活气息”。

②如谱例2的开始,在同音反复中,音符频繁的八度大跳,其后突然进入一段抒情音乐。

B主题强调了纯四度、大二度、小三度音程。

从调式调性看,B主题的两句(谱例2仅仅引用了第一句的前半部分)建立在#F调上,由其上方五度音#C来支持;第一句停在#C音上,类似于半终止;第二句结束在#F音上。

通过对以上两个主题素材的分析发现,作曲家从音程、节奏、力度、音色、语言来源等方面营造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象,强调两者之间的戏剧性对比。

第三,个性化的变奏技术该乐曲基本是建立在变奏思维基础之上的,全曲就是由两个主题循环变奏而形成的变奏套曲。

非常有趣的是,在美学思维的指导下,作曲家对传统的变奏思维进行了突破,采用独特的变奏手法。

传统的双主题变奏由两个对比主题变奏发展而成,常见组合形式有三种?押“双主题交替变奏、双主题轮流变奏以及混合组合变奏。

”③这三种组合形式,虽然表现形式有差异,但是,共性是在第一个主题变奏之后,才有可能变奏另外一个主题,如A1-B1-A2-B2-A3-B3……两个对比主题的素材一般并不纵向同时展开,除非乐曲的最后可能会出现两个对比主题同时纵向叠置,推动高潮。

而在《喜剧的对话》中,作曲家对传统双主题变奏思维进行较为独特的处理。

在安排两个对比主题素材的时候,作曲家不仅从横向进行上充分考虑两个对比主题的表现力;饶有趣味的是,在陈述或者变奏一个主题的时候,另外一个对比主题的素材总是“在场”的。

两个主题始终“如影随形”,只是一个处于主要地位,一个是次要地位。

可见,作曲家突破双主题变奏中两个对比主题横向上的对比,同时也挖掘了纵向空间的“潜在价值”,使两主题纵横一体,意味深长。

谱例3A主题变奏I的前四小节缩谱谱例3选自A主题材料的第一次变奏的前四小节(第31-34小节)。

三支铜管演奏A主题材料中典型的增四度音程,筝演奏的三音和弦其实是B主题的背景音型材料(A材料第一次呈示时,并没有出现这个背景音型。

A每次变奏时,B材料的背景音型都出现)。

钢琴演奏的是A主题第一次呈示时的背景和声。

还需注意这里的力度处理,作曲家没有给筝的声部以明确的力度,按照发展逻辑,这里筝演奏音型的力度应该不是ff,因为这里对话的“发话者”应该是A主题,也即“奴役者”,而代表“被奴役者”的B材料只能是以弱于ff演奏,最好以p演奏,它代表的是“在场”的B主题的“微弱的声音”。

这种个性化处理方式,强调了主题之间无处不在的二元对立。

当A主题代表的“奴役者”颐指气使、发号施令的时候,B主题作为“接受者”,“跪拜”在大堂前,战战兢兢。

反之,当B主题在“哭泣”的时候,作曲家总是在B主题中安置A主题中典型的增四度音程,隐喻着“被奴役者”在诉说或者哭泣时,强权无处不在。

第四,新颖别致的音色语言在《喜剧的对话》中,作曲家大量运用了音色语言,根据音色语言元素在其整体音乐氛围中的地位,可简单分为点状运用和面状运用。

音色音乐的点状运用就是在非音色音乐的背景中,运用一个较为孤立的音色音乐元素点缀其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乐曲开始时,为表现奴役者的残暴,作曲家在变奏A主题时,用钢琴的琴盖撞击琴体,发出类似官老爷怒拍惊堂木的声音,形象生动。

更有趣味的是,钢琴撞击琴体之后,作曲家巧妙地运用定音鼓双软锤击奏钢琴低音区琴弦,发出持续的类似“呜……”之声,森严而冷酷,仿佛侍从对官老爷“惊堂木”之声的呼应,妙不可言。

这两种噪音音色的点状运用,既有情节的趣味性,对刻画A主题又有重要作用。

音色音乐的面状运用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运用一种较为稳定的新颖音色,随着音乐发展,这种新的音色逐渐占领主导地位。

在这部作品中,音色音乐的面状运用主要表现在乐曲第二部分的尾部(第171—186小节)。

木管和铜管开始演奏A主题的背景材料,在钢琴上演奏音块,而弦乐队在极高音区演奏,上行、下行滑奏;8小节之后,琵琶、筝、笙都加入演奏无主题的音色音乐,琵琶绞弦并滑奏,木管、銅管也加入在极高音区的演奏,钢琴也开始演奏低音琴弦发出的雷鸣般的声音。

这一段音乐的中后半部分运用了无主题的音色音乐,音响刺耳,似风声、似呜咽声,此起彼伏,真切地刻画了被奴役者在“凄风苦雨”中的无奈和挣扎。

除此之外,作曲家还运用了一些较为特殊的音色,如沙锤(maraca)和拉齿(ratchets)。

在乐曲第三部分,拉齿震音滑奏,发出撕裂般的音响,丰富了该乐曲音色。

还有,乐曲开始由管乐器组和弦乐组中的男声成员发出“呜呜”声,试图模拟衙役们的森严之声,虽简单但效果显著;再如,在乐曲最后部分,巴松管演奏员拔掉吹口,模拟清晨鸡的啼叫声,预示黎明的到来,音色既别致又有丰富的内涵。

(二)交响性的整体技术呈示交响性的整体技术呈示主要从宏观上把握整首乐曲的各个部分本身以及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交响性,以及交响性蕴含的逻辑性。

在《喜剧的对话》中,A、B两个主题材料本身就具有尖锐的矛盾对立,作曲家在主题变奏的过程中,逐步增加其对立的张力,使其交响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音乐紧张度和张力越来越大。

首先,各个部分的交响性呈示。

乐曲第一部分中A、B主题四次陈述(呈示以及三次变奏),紧张度是逐渐增强的,最后到达乐曲的第一个局部高潮,下表列出这四次陈述的交响性变化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个主题在变奏过程中,作曲家通过力度、背景音型等变化,使其交响性越来越强,两者不断“对话”(对抗),达到一个局部高潮点。

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交响性与第一部分布局相似:力度渐强、音区逐渐到极高音区,紧张度达到饱和,交响性也逐渐达到了最高。

在高潮到达饱和的顶峰后,第四部分的速度突然减慢一半。

在第三部分尾部的“噪音”的余音中,音乐戏剧性地进入到一个冷清、昏黑的语境中,倏地传来了木鱼的轻声,如打更声,它催促黑夜的离去,呼唤黎明的到来;之后,远处传来了“鸡”的打啼声(由拔掉吹口的巴松管演奏),它穿破漫漫浓雾笼罩着的黑夜,似乎要迎来黎明的曙光。

可是,在“鸡”的打啼声还没有结束之时,也即在黑夜与白昼的交界处,作曲家意外插入定音鼓的宣叙调,似警钟长鸣,给世人以警示,乐曲在悲剧性的氛围中结束。

第四部分是全曲隐喻性、交响性最强的部分,也是全曲美学上点题部分。

其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交响性呈示。

从整首乐曲看。

综观这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的交响性是渐强的,并在第三个部分到达了全曲音乐上的最高潮。

第四个部分音响冷清、凄凉,但其寓意深刻,是作曲家美学思维的落点。

可见,前面三个部分强调的是“对话”的外在部分,而最后一个部分是“对话”的内在部分。

下表列出了全曲交响性展衍的基本过程。

从表3可以看出作曲家娴熟地控制乐曲的能力,又可洞晓作曲家美学上的思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